兩個孩子吃飽後不肯睡了,就交給四喜和六順抱著在院子裏走走,曬曬太陽。
柳如霜去原來的正院小廚房裏做糕點,太子妃也會些廚藝,在一旁幫忙。
書房是林天良原來六皇子府的正院,離現在的正院並不遠,他們坐在敞軒裏談論如何管理戶部,如何推行造福百姓的計劃。
提高糧產、改造農事,如何度饑荒、如何應對災年錢糧問題、如何改善荒山貧田投入耕作賺錢、如何改革兵糧……
很多問題,從去年澇旱時戶部的應對和朝廷賑災出現的問題,此時談到這些,身為太子的淩天昊自是感同身受的。
作為深入災地、共同治疫的儲君,對民情的感受尤其深刻。
而林天良結合了柳如霜以前的那些想法和已經實施的結果。
說出他要推行的計劃,以及在這計劃中儲君要做的事情。
儲君不隻是對君王朝廷,也是對百姓。
如何讓百姓從儲君身上看到希望,如何獲得民心愛戴,於低調中鞏固自己的王權。
柳如霜和太子妃親自來送點心。
還有幾樣下酒菜,都是柳如霜在做點心的空檔親自下廚做出來的。
一壺葡萄酒、一壺石榴酒,兄弟倆邊喝邊談。
這時候長史匆匆來報,今天收到兩百多份賀禮和拜帖,還有十幾家王府沒有拜帖但也擱了話。
這些王府都是林天良的親族,不是叔父就是叔爺、堂兄弟,自然還有自家兄弟們。
長輩和比他輩份高的兄長們,不會送拜帖,隻會讓人傳話,讓他們過府一聚。
林天良今天哪兒也沒去直奔太師府,也是皇帝當朝發了話的,沒人敢與太師府爭頭家了。
林天良出門前擱了話,有禮就收著,記好。
沒想到才半天就有兩百多家。
說明他風頭正盛,人人都想示好。
當年他被貶被趕時,卻無人出來為他說話。
因此,林天良傳話給秦大總管,按禮冊給每家送份迴禮去。
最輕的是一斤葡萄酒和兩包點心,重些的多送兩斤再加點他們家的果脯。
這也是給自家生意做推廣。
看著禮輕,實則最少也要一百多兩銀子。
兩百多家不等送出去也得要幾萬兩銀子。
至於拜帖、一聚什麽的,一律以最近私事繁忙婉拒了。
別人拒絕推脫都找公務纏事、公事繁忙為由。
他到好,直接說私事繁忙,也是別具一格了。
趕在小年之前,林天良的戶部改革與推廣計劃折子,由他親自送到了禦書房皇帝的龍案上。
父子隨便說了幾句,他就出來帶著妻兒直奔中宮。
在中宮留到吃中飯時,皇帝也跑來了,看臉色是很高興。
“臭小子,你這折子裏的計劃,怕不是有你媳婦一份功勞?”
因為折子裏附帶的演示圖、器械圖紙、注意事項、操作方法,全部簡單了明又細致深刻,外行人也看得懂。
可不正是神醫的風格?
“父皇英明。”林天良坦然承認了。
便說起當初他在田莊時,他媳婦用來驗證的稻田養魚法,不但糧產增加了,還得了許多魚。
今年在他所有田莊全部無保留地用上了。
除了個別地方操作不當或環境土壤問題,稍有減產,其他八成以上都畝產增加了五十到一百餘斤。
別小看了這點糧。
按一畝增加一百斤來算,一百畝就是一萬斤,一百萬畝就是一百萬斤,可是七千多石糧。
一年前他拿出五萬石糧也是七百萬斤糧。
若整個大夏王朝廣泛推廣起來得增加多少萬石糧?又得增加多少魚產?
而且對於貧地,可用來種紅薯、黃豆等粗糧。
一邊肥田一邊通過他的田莊將這些粗糧比行價略高地迴收,做成幹貨、點心等放賣。
獲利再與國庫分紅。
一邊充實國庫、一邊給貧寒人家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人予以贈糧、施粥的援助。
另外將大量閑置的山地種植果樹、茶葉、養雞,將貧地種荷、養泥鰍。
物盡其用,改善土壤貧乏弱點,增設農產機會。
同時改善農工、豐富農事、管理商鋪稅收、增加無產者務工機會。
讓農商和小作坊者皆可更好的經營致富。
光從計劃來看,確實雄心壯誌且有備而來,皇帝聽得很滿意。
就算不讓端王插手,光是這一份詳細計劃,也能為朝廷增加一條光明大道了。
不過,皇帝看著端王夫婦,是越看越滿意,一臉地感慨。
“這些年你受苦了,但你能有此成就,還不計前嫌迴來幫扶朝廷,為父很高興,為你自豪。”
“你想在戶部做的事盡管放手去做,國庫現狀擺在這裏,隻要不比這差,為父都不會責罰你,若比這好,為父在朝上也麵上有光。”
“但你自己要明白,戶部是為父去掉張家交給你的,你得罪了陳王和張家是無可避免的,這朝堂上下必然也會猜測觀望,甚至站隊。”
“你有心幹大事,也要腳踏實地走得穩些,莫摔倒了讓為父來扶你,為父對其他皇子也不好交代。”
一個皇帝能將問題擺在桌上攤開來說,提醒自己的其中一個兒子要注意什麽,也是為人父者的苦心了。
“多謝父皇給機會,不過兒子此舉優先獲利的是民間百姓,朝廷上不會太明顯,但假以時日定能看出優勢。”
“隻希望父皇不要被別有用心隻看眼前利的人挑唆了,以為兒子隻會說、不會做。”
“這就好比糧產增加,瞧著一畝兩畝不頂事,但若一縣田地、天下田地加起來,就不是小數目了。”
“在民間,一天工錢給個三十文,會讓做工的人滿心歡喜,一文錢在村裏能買到兩個雞蛋,在鎮上小攤隻能買到一個。”
“農家人成親辦酒,送添妝的有一隻小木梳、一塊布、一方帕子、幾文錢,禮冊上十文以上,送到一百文的都是嫡親,給到一兩的都是富親。”
“這就是民間,是窮家人的生活日常。”
“一百斤糧於有錢人家不算什麽,於農家就是能養活人的口糧。”
林天良說話誠懇樸實,比代天巡視民生的欽差們迴報的話更真實可信。
皇帝很滿意他的表現,又鬆了口,要給他撐腰不讓他受別人掣肘。
父子難得地相談甚歡。
隻不過帝後想多問幾句兒子這八年裏的具體生活,去過哪裏,則都是被敷衍過去了。
當他們下意識看向小媳婦時,就發現她的眼中竟流露出心疼之意。
帝後雖不解,但也猜得差不離了。
想來這些年六子的日子並不好過,不想拿出來說。
之後就再也沒問過了。
隻不過在端王夫婦離開時,又賞了許多東西。
還有如朕親臨的盤龍玉佩,用於接管戶部有便宜行事之權。
小年過後,天氣比之前幾天冷了不少,端王府卻終於大辦賞花宴。
幾天來陸續收到的禮已超五百家,全都收到了請柬。
柳如霜去原來的正院小廚房裏做糕點,太子妃也會些廚藝,在一旁幫忙。
書房是林天良原來六皇子府的正院,離現在的正院並不遠,他們坐在敞軒裏談論如何管理戶部,如何推行造福百姓的計劃。
提高糧產、改造農事,如何度饑荒、如何應對災年錢糧問題、如何改善荒山貧田投入耕作賺錢、如何改革兵糧……
很多問題,從去年澇旱時戶部的應對和朝廷賑災出現的問題,此時談到這些,身為太子的淩天昊自是感同身受的。
作為深入災地、共同治疫的儲君,對民情的感受尤其深刻。
而林天良結合了柳如霜以前的那些想法和已經實施的結果。
說出他要推行的計劃,以及在這計劃中儲君要做的事情。
儲君不隻是對君王朝廷,也是對百姓。
如何讓百姓從儲君身上看到希望,如何獲得民心愛戴,於低調中鞏固自己的王權。
柳如霜和太子妃親自來送點心。
還有幾樣下酒菜,都是柳如霜在做點心的空檔親自下廚做出來的。
一壺葡萄酒、一壺石榴酒,兄弟倆邊喝邊談。
這時候長史匆匆來報,今天收到兩百多份賀禮和拜帖,還有十幾家王府沒有拜帖但也擱了話。
這些王府都是林天良的親族,不是叔父就是叔爺、堂兄弟,自然還有自家兄弟們。
長輩和比他輩份高的兄長們,不會送拜帖,隻會讓人傳話,讓他們過府一聚。
林天良今天哪兒也沒去直奔太師府,也是皇帝當朝發了話的,沒人敢與太師府爭頭家了。
林天良出門前擱了話,有禮就收著,記好。
沒想到才半天就有兩百多家。
說明他風頭正盛,人人都想示好。
當年他被貶被趕時,卻無人出來為他說話。
因此,林天良傳話給秦大總管,按禮冊給每家送份迴禮去。
最輕的是一斤葡萄酒和兩包點心,重些的多送兩斤再加點他們家的果脯。
這也是給自家生意做推廣。
看著禮輕,實則最少也要一百多兩銀子。
兩百多家不等送出去也得要幾萬兩銀子。
至於拜帖、一聚什麽的,一律以最近私事繁忙婉拒了。
別人拒絕推脫都找公務纏事、公事繁忙為由。
他到好,直接說私事繁忙,也是別具一格了。
趕在小年之前,林天良的戶部改革與推廣計劃折子,由他親自送到了禦書房皇帝的龍案上。
父子隨便說了幾句,他就出來帶著妻兒直奔中宮。
在中宮留到吃中飯時,皇帝也跑來了,看臉色是很高興。
“臭小子,你這折子裏的計劃,怕不是有你媳婦一份功勞?”
因為折子裏附帶的演示圖、器械圖紙、注意事項、操作方法,全部簡單了明又細致深刻,外行人也看得懂。
可不正是神醫的風格?
“父皇英明。”林天良坦然承認了。
便說起當初他在田莊時,他媳婦用來驗證的稻田養魚法,不但糧產增加了,還得了許多魚。
今年在他所有田莊全部無保留地用上了。
除了個別地方操作不當或環境土壤問題,稍有減產,其他八成以上都畝產增加了五十到一百餘斤。
別小看了這點糧。
按一畝增加一百斤來算,一百畝就是一萬斤,一百萬畝就是一百萬斤,可是七千多石糧。
一年前他拿出五萬石糧也是七百萬斤糧。
若整個大夏王朝廣泛推廣起來得增加多少萬石糧?又得增加多少魚產?
而且對於貧地,可用來種紅薯、黃豆等粗糧。
一邊肥田一邊通過他的田莊將這些粗糧比行價略高地迴收,做成幹貨、點心等放賣。
獲利再與國庫分紅。
一邊充實國庫、一邊給貧寒人家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人予以贈糧、施粥的援助。
另外將大量閑置的山地種植果樹、茶葉、養雞,將貧地種荷、養泥鰍。
物盡其用,改善土壤貧乏弱點,增設農產機會。
同時改善農工、豐富農事、管理商鋪稅收、增加無產者務工機會。
讓農商和小作坊者皆可更好的經營致富。
光從計劃來看,確實雄心壯誌且有備而來,皇帝聽得很滿意。
就算不讓端王插手,光是這一份詳細計劃,也能為朝廷增加一條光明大道了。
不過,皇帝看著端王夫婦,是越看越滿意,一臉地感慨。
“這些年你受苦了,但你能有此成就,還不計前嫌迴來幫扶朝廷,為父很高興,為你自豪。”
“你想在戶部做的事盡管放手去做,國庫現狀擺在這裏,隻要不比這差,為父都不會責罰你,若比這好,為父在朝上也麵上有光。”
“但你自己要明白,戶部是為父去掉張家交給你的,你得罪了陳王和張家是無可避免的,這朝堂上下必然也會猜測觀望,甚至站隊。”
“你有心幹大事,也要腳踏實地走得穩些,莫摔倒了讓為父來扶你,為父對其他皇子也不好交代。”
一個皇帝能將問題擺在桌上攤開來說,提醒自己的其中一個兒子要注意什麽,也是為人父者的苦心了。
“多謝父皇給機會,不過兒子此舉優先獲利的是民間百姓,朝廷上不會太明顯,但假以時日定能看出優勢。”
“隻希望父皇不要被別有用心隻看眼前利的人挑唆了,以為兒子隻會說、不會做。”
“這就好比糧產增加,瞧著一畝兩畝不頂事,但若一縣田地、天下田地加起來,就不是小數目了。”
“在民間,一天工錢給個三十文,會讓做工的人滿心歡喜,一文錢在村裏能買到兩個雞蛋,在鎮上小攤隻能買到一個。”
“農家人成親辦酒,送添妝的有一隻小木梳、一塊布、一方帕子、幾文錢,禮冊上十文以上,送到一百文的都是嫡親,給到一兩的都是富親。”
“這就是民間,是窮家人的生活日常。”
“一百斤糧於有錢人家不算什麽,於農家就是能養活人的口糧。”
林天良說話誠懇樸實,比代天巡視民生的欽差們迴報的話更真實可信。
皇帝很滿意他的表現,又鬆了口,要給他撐腰不讓他受別人掣肘。
父子難得地相談甚歡。
隻不過帝後想多問幾句兒子這八年裏的具體生活,去過哪裏,則都是被敷衍過去了。
當他們下意識看向小媳婦時,就發現她的眼中竟流露出心疼之意。
帝後雖不解,但也猜得差不離了。
想來這些年六子的日子並不好過,不想拿出來說。
之後就再也沒問過了。
隻不過在端王夫婦離開時,又賞了許多東西。
還有如朕親臨的盤龍玉佩,用於接管戶部有便宜行事之權。
小年過後,天氣比之前幾天冷了不少,端王府卻終於大辦賞花宴。
幾天來陸續收到的禮已超五百家,全都收到了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