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霜是以萬兩本錢投入一家酒樓為例,她五成要出五千兩。
王子昇四成得出四千兩,再拿三成紅利,讓一成給他表弟柳丹楓。
而柳丹楓隻需拿出一千兩,得到兩成紅利。
三方互有嫡親牽扯,目標一致、態度清楚,簽合夥文書時就沒那麽多麻煩事兒了。
第二天中午,柳丹楓和王子昇在田莊吃飯。
文書一式三份,簽好後,柳如霜拿了五千兩銀子交給柳丹楓。
讓他們從近處先試手,他們最熟也最有人脈的就是沙林鎮,也肯定用不了一萬兩,約定連尚陽鎮一塊兒算上。
在縣城繁華街市開家酒樓,投入一萬兩差不多,但在小鎮上折半也能湊和。
重要的是,用這樣的方式打開初局,也是那表兄弟倆能適應並很快上手的最好結果。
柳如霜得了林天良準許,把嶽揚的爹嶽巍派給了柳丹楓。
嶽巍手下自然有襯手的管事和夥計調派,還能順便教教柳丹楓怎麽做一個合格的大管事。
等柳丹楓這邊上手之後,估計夏天也要來了,嶽巍還有機會去忙賣冰的事宜。
柳如霜沒有對柳丹楓說的第七點原因,就是要通過身邊能夠用上的閑置人手,騰出林天良那邊的人手精力。
開年後要忙著種葡萄、要開始新一波買田地莊子、增加糧行的任務,不一定在春天買,但過了夏天手裏肯定又有一大筆錢了。
有了去年夏天匆忙之中完成的製冰生意。
今年早有準備,自然也能更快更順更廣更多地做下這筆買賣。
今夏之後,林天良也有實力問鼎天下第一大糧商。
十萬石糧算什麽?
出口淤積在心多年的悶氣罷了。
……新年於別人家是熱鬧團聚、是忙碌走親戚、是各種關係的拜訪。
不過於田莊,卻是清閑中又一切照常地忙碌。
柳如霜辭年之後沒有再進過村子。
也婉拒了徐家邀請他們正月裏去徐家走動的邀請,隻讓他們帶走了小弟小妹。
因為徐家姐妹要迴家去。
西院裏隻剩下兩個孩子,她還是不放心,怕他們半夜裏害怕哭泣又不敢來找她。
而她如今也無暇日夜照看他們。
去徐家過年就是最好的安排,到時再同徐家一起迴來就是了。
兩個廚娘也盡職地忙到了除夕早飯之後,才由莊子上派了馬車送迴村去。
最後留莊的就隻有無家可迴的幾人,柳如霜和林天良、四喜、六順、王順、周發、富貴。
就連嶽揚和張朝都被林天良趕迴去與家人團圓了。
三餐飯都有柳如霜親自下廚,林天良也不再單獨吃,不然就更顯冷清了。
每到柳如霜去廚房裏做飯時,林天良都會陪在一旁,不是看帳冊、打算盤,就是在看書、喝茶。
小倆口的日子也怡然自得。
大年初一又開始下大雪,直到初四才徹底停下,大家也不方便走親戚,隻得在家窩冬。
今年三村裏人家全都過了個殷實富足的年。
正月初五送財神,天氣也徹底晴朗起來,大家這才發力鏟雪。
初六時才陸陸續續開始走親戚、迴娘家。
柳大年將大寶小寶送到莊上。
說外頭天氣太冷,也不知道去袁家的路好不好走,帶著孩子確實不便,怕摔著凍著。
柳如霜也不在意什麽理由,就留下了大寶小寶,夜裏就交給四喜和六順來帶。
柳大年是頭年去新嶽家,會在袁家住上一天,至於趙家自然是斷了聯係。
正月初六傍晚,張朝和嶽揚迴來了,帶了不少鎮上的吃食。
正月初七,大家喊了柳傑倆口子過來,一起把作坊門打開,把作坊收拾打掃了一下,意味著開門大吉。
經商的人都講究這個,挑個好日子放掛鞭炮再把鋪打開。
有沒有客都收拾一下,開個一天半天再關上繼續過年也行。
作坊裏也是這樣,圖個新年順遂之意。
林天良還帶人去田裏走了一圈,隻不過積雪太厚,走得艱難,迴來就燒熱水泡澡,怕積了寒氣。
正月初八,想開工的人就陸續迴作坊來報到,在柳傑這裏記名,或當天就開工、或在約定的日子迴作坊。
柳傑掌管著花名冊,也好作安排。
開工的人,也得了六十六文開工紅包,一個個興奮不已,也覺得這是開門紅,意味著新的一年順利又賺錢。
徐家人是正月初九迴來的,當天也都到田莊吃了飯,叔侄們和姐妹幾個也都搬迴了莊子上。
正月十二時年開,這天,新年裏的第一批幹貨送往縣城,縣城那邊的人手將繼續往南邊送。
有了更多本錢後,大管事們商量的結果就是要在有自家買賣的各處,盡量儲備些人手。
以接力的方式中轉運出去的貨,更好管理,也方便隨時抽調人手去其他地方幹活。
二月下旬,沙林鎮的酒樓終於開起來了,尚陽鎮的酒樓晚了五天開張。
雖然比預期的慢,那也是不好盤鋪的原因。
出於對各自家裏的戒備,又有從秦巍那裏學到的經驗,柳丹楓與王子昇商量,他們都不出麵,不讓人知道酒樓是他們開的。
開張時他們邀請一些朋友去吃飯,多誇幾句好,給客人留下好印象就行。
在家門口開酒樓,若知道是自己的隻會招來更多麻煩,比如算計啊、幹涉啊、賒帳啊……
柳如霜見他們有此覺悟,心下也滿意幾分,這本也是她擔心的問題。
與此同時,秦大總管帶著三個兒子以及他們的手下總負責的種葡萄事宜,也已開忙開了。
張朝的爹張朝宗則帶人分散出去早早儲備製冰材料。
以及增加賣冰的網點,田莊必不可缺,與糧行互相照應因此糧行也成了拓鋪的重點。
於是,資金周轉不來時,柳如霜手裏頭的十萬兩又借給了林天良。
剩下的幾萬兩,則要留著增開酒樓和作坊運轉用。
為了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她向林天良提議,除了增加糧行,也可以適當增加幾家成衣鋪子。
既然每年賣冰來源主要是冰商或大戶人家自己儲冰,那放出來的渠道就會五花八門。
如此,糧行可以賣冰、田莊可以賣冰、成衣鋪同樣可以賣冰,還有他們的酒樓也可賣冰。
分散注意力也分散客源和銷量,就沒那麽招人注意了。
林天良答應了,將新收上來的成衣貨款轉投到張羅成衣鋪子上。
而酒樓同樣帶活了糧食、幹貨、小菜、熏製品的供貨生意,於他們也是周邊利益。
柳如霜與柳丹楓、王子昇合夥的酒樓是一條線。
另一條線則是她自己單開的酒樓,等人手能騰出精力來時,也會繼續拓鋪,這個則是她與林天良的共同產業了。
也因此,一早就將菜譜也分開來整理,不同線的菜譜是不會重複的,經營方式也有調整。
就算以後在同一座城市遇見,也會像其他許多酒樓一樣,風格大同小異。
入夏時,柳如霜有喜了。
喜脈還是她自己偶然有所覺察而診斷出來的。
她不敢相信自己還沒滿十六歲竟然就懷上了,跑去村裏找柳四郎中把脈。
於是柳如霜有喜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村、三村……
當晚柳如霜就按著林天良一頓胖揍,嚇得林天良還要護著她,生怕她有個閃失。
自然,這一晚是沒得好吃,不被踢下床就很給體麵了。
王子昇四成得出四千兩,再拿三成紅利,讓一成給他表弟柳丹楓。
而柳丹楓隻需拿出一千兩,得到兩成紅利。
三方互有嫡親牽扯,目標一致、態度清楚,簽合夥文書時就沒那麽多麻煩事兒了。
第二天中午,柳丹楓和王子昇在田莊吃飯。
文書一式三份,簽好後,柳如霜拿了五千兩銀子交給柳丹楓。
讓他們從近處先試手,他們最熟也最有人脈的就是沙林鎮,也肯定用不了一萬兩,約定連尚陽鎮一塊兒算上。
在縣城繁華街市開家酒樓,投入一萬兩差不多,但在小鎮上折半也能湊和。
重要的是,用這樣的方式打開初局,也是那表兄弟倆能適應並很快上手的最好結果。
柳如霜得了林天良準許,把嶽揚的爹嶽巍派給了柳丹楓。
嶽巍手下自然有襯手的管事和夥計調派,還能順便教教柳丹楓怎麽做一個合格的大管事。
等柳丹楓這邊上手之後,估計夏天也要來了,嶽巍還有機會去忙賣冰的事宜。
柳如霜沒有對柳丹楓說的第七點原因,就是要通過身邊能夠用上的閑置人手,騰出林天良那邊的人手精力。
開年後要忙著種葡萄、要開始新一波買田地莊子、增加糧行的任務,不一定在春天買,但過了夏天手裏肯定又有一大筆錢了。
有了去年夏天匆忙之中完成的製冰生意。
今年早有準備,自然也能更快更順更廣更多地做下這筆買賣。
今夏之後,林天良也有實力問鼎天下第一大糧商。
十萬石糧算什麽?
出口淤積在心多年的悶氣罷了。
……新年於別人家是熱鬧團聚、是忙碌走親戚、是各種關係的拜訪。
不過於田莊,卻是清閑中又一切照常地忙碌。
柳如霜辭年之後沒有再進過村子。
也婉拒了徐家邀請他們正月裏去徐家走動的邀請,隻讓他們帶走了小弟小妹。
因為徐家姐妹要迴家去。
西院裏隻剩下兩個孩子,她還是不放心,怕他們半夜裏害怕哭泣又不敢來找她。
而她如今也無暇日夜照看他們。
去徐家過年就是最好的安排,到時再同徐家一起迴來就是了。
兩個廚娘也盡職地忙到了除夕早飯之後,才由莊子上派了馬車送迴村去。
最後留莊的就隻有無家可迴的幾人,柳如霜和林天良、四喜、六順、王順、周發、富貴。
就連嶽揚和張朝都被林天良趕迴去與家人團圓了。
三餐飯都有柳如霜親自下廚,林天良也不再單獨吃,不然就更顯冷清了。
每到柳如霜去廚房裏做飯時,林天良都會陪在一旁,不是看帳冊、打算盤,就是在看書、喝茶。
小倆口的日子也怡然自得。
大年初一又開始下大雪,直到初四才徹底停下,大家也不方便走親戚,隻得在家窩冬。
今年三村裏人家全都過了個殷實富足的年。
正月初五送財神,天氣也徹底晴朗起來,大家這才發力鏟雪。
初六時才陸陸續續開始走親戚、迴娘家。
柳大年將大寶小寶送到莊上。
說外頭天氣太冷,也不知道去袁家的路好不好走,帶著孩子確實不便,怕摔著凍著。
柳如霜也不在意什麽理由,就留下了大寶小寶,夜裏就交給四喜和六順來帶。
柳大年是頭年去新嶽家,會在袁家住上一天,至於趙家自然是斷了聯係。
正月初六傍晚,張朝和嶽揚迴來了,帶了不少鎮上的吃食。
正月初七,大家喊了柳傑倆口子過來,一起把作坊門打開,把作坊收拾打掃了一下,意味著開門大吉。
經商的人都講究這個,挑個好日子放掛鞭炮再把鋪打開。
有沒有客都收拾一下,開個一天半天再關上繼續過年也行。
作坊裏也是這樣,圖個新年順遂之意。
林天良還帶人去田裏走了一圈,隻不過積雪太厚,走得艱難,迴來就燒熱水泡澡,怕積了寒氣。
正月初八,想開工的人就陸續迴作坊來報到,在柳傑這裏記名,或當天就開工、或在約定的日子迴作坊。
柳傑掌管著花名冊,也好作安排。
開工的人,也得了六十六文開工紅包,一個個興奮不已,也覺得這是開門紅,意味著新的一年順利又賺錢。
徐家人是正月初九迴來的,當天也都到田莊吃了飯,叔侄們和姐妹幾個也都搬迴了莊子上。
正月十二時年開,這天,新年裏的第一批幹貨送往縣城,縣城那邊的人手將繼續往南邊送。
有了更多本錢後,大管事們商量的結果就是要在有自家買賣的各處,盡量儲備些人手。
以接力的方式中轉運出去的貨,更好管理,也方便隨時抽調人手去其他地方幹活。
二月下旬,沙林鎮的酒樓終於開起來了,尚陽鎮的酒樓晚了五天開張。
雖然比預期的慢,那也是不好盤鋪的原因。
出於對各自家裏的戒備,又有從秦巍那裏學到的經驗,柳丹楓與王子昇商量,他們都不出麵,不讓人知道酒樓是他們開的。
開張時他們邀請一些朋友去吃飯,多誇幾句好,給客人留下好印象就行。
在家門口開酒樓,若知道是自己的隻會招來更多麻煩,比如算計啊、幹涉啊、賒帳啊……
柳如霜見他們有此覺悟,心下也滿意幾分,這本也是她擔心的問題。
與此同時,秦大總管帶著三個兒子以及他們的手下總負責的種葡萄事宜,也已開忙開了。
張朝的爹張朝宗則帶人分散出去早早儲備製冰材料。
以及增加賣冰的網點,田莊必不可缺,與糧行互相照應因此糧行也成了拓鋪的重點。
於是,資金周轉不來時,柳如霜手裏頭的十萬兩又借給了林天良。
剩下的幾萬兩,則要留著增開酒樓和作坊運轉用。
為了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她向林天良提議,除了增加糧行,也可以適當增加幾家成衣鋪子。
既然每年賣冰來源主要是冰商或大戶人家自己儲冰,那放出來的渠道就會五花八門。
如此,糧行可以賣冰、田莊可以賣冰、成衣鋪同樣可以賣冰,還有他們的酒樓也可賣冰。
分散注意力也分散客源和銷量,就沒那麽招人注意了。
林天良答應了,將新收上來的成衣貨款轉投到張羅成衣鋪子上。
而酒樓同樣帶活了糧食、幹貨、小菜、熏製品的供貨生意,於他們也是周邊利益。
柳如霜與柳丹楓、王子昇合夥的酒樓是一條線。
另一條線則是她自己單開的酒樓,等人手能騰出精力來時,也會繼續拓鋪,這個則是她與林天良的共同產業了。
也因此,一早就將菜譜也分開來整理,不同線的菜譜是不會重複的,經營方式也有調整。
就算以後在同一座城市遇見,也會像其他許多酒樓一樣,風格大同小異。
入夏時,柳如霜有喜了。
喜脈還是她自己偶然有所覺察而診斷出來的。
她不敢相信自己還沒滿十六歲竟然就懷上了,跑去村裏找柳四郎中把脈。
於是柳如霜有喜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村、三村……
當晚柳如霜就按著林天良一頓胖揍,嚇得林天良還要護著她,生怕她有個閃失。
自然,這一晚是沒得好吃,不被踢下床就很給體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