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有朝廷和附近州縣調糧,災地能撐上一時,你來北地收糧不能空手,我剛才也說了,讓你帶著糧和郎中、治疫之法前往。”
“我明天就讓人去籌齊三萬石糧,你以太子令讓北地八州各出一萬石糧,就有八萬石,同時從民間糧行買六萬石糧,陸續往南邊送去。”
“此後讓其他東邊、西邊、南邊的州府也迅速籌集一萬石,等你去到南地時,至少二十萬石糧是穩妥的。”
“另外你再著令京城以及各州商賈、富紳等殷實富貴之家,有糧捐糧、有錢捐錢、無錢無糧捐物也行。”
“聊表心意、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也不傷筋動骨,你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也就不會令人誤會是強征強要得罪人。”
“隻不過,此舉仍要慎重以免被底下人和衙門裏刮出油水,大頭飽了私囊,到你手中隻剩少數,到百姓手中就隻剩下零星半點兒了。”
“更不能讓那些人借你之手,將大頭攬在他們自己口袋裏,讓你牽了頭、費了力,他們白得好處。”
最後,林天良又提醒兄長。
皇室之中又有幾人是真單純真善良的?能活下來都是自己的本事。
他現在無法為兄長效力,隻能盡力為之籌謀。
“好,你這主意好,多路並進也不耽擱時間,一州十餘縣,眼下又正是秋糧收上來之時,集召一萬石糧並不會多難。”
“隻不過這一收,戶部那邊得要訴苦了。”
淩天昊見弟弟雖離朝廷已久,此時說起事情來仍是頭頭是道,不由微笑附和,又感慨地一歎。
戶部那些慣會哭窮的,他們兄弟自是都很熟悉。
尤其是林天良自己,當年他在朝上與皇帝起爭執。
起因也是對戶部發放軍糧的懈怠、瀆職有意見,彈劾時直接開罵。
隻不過戶部尚書是大皇子陳王的嶽父,吵下去吃虧的是他罷了。
當年皇帝偏袒了戶部尚書,直接將他貶為庶民、當場逐出朝去,就顯得太草率、太無情。
又或者隻是在間接折損太子臂膀、敲打中宮勢力罷了。
他既出身中宮嫡脈,又隻是個年輕無為的六皇子。
處理他而解決了多方爭端、平衡了各方勢力,在當時皇帝還以為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反正六皇子、大皇子、二皇子,不都是自家兒子?
隻是沒想到被逐出的兒子七年無音訊、生死下落不明。
皇帝這才開始懊悔,開始有所反思,將對六兒子的愧疚填補到太子與中宮身上。
兄弟倆想到當年的事,都有些沉默了。
“兄長,這買賣一道,多有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一萬石不會讓一州十餘縣傷筋動骨。”
“若真有那窮地方或是短時間拿不出來的,你可以慢慢催,先盡量籌出一批糧應急便是。”
“再說北地多是一季麥子一季稻,又有其他五穀粗糧,可按一成到兩成的量算進去,去年陳糧也可以湊上。”
“到了南地優先窮苦百姓,殷實人家或舉家投親、或有餘糧可以撐過一些時日,莫要讓人把這些救命糧糊弄了去。”
“兄長在京城富貴之中,便心係百姓,對民間百態、窮苦生活定然有不太熟悉的地方,最好多安排可靠之人處理這些事情。”
“一邊分米、一邊安置粥棚,對了,還要征集郎中和籌集藥材,別忘了……”
林天良想起來自己忘記的事情,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南地三州在京城以南,南地的南邊,他身在北地離邊城不遠了,便有南下四縣張羅生意,也沒聽說洪澇、疫災之事。
實在是離得太遠了。
若他知道,也能和霜兒早作準備,這時候能幫上的忙肯定會多一些的。
至少霜兒的治疫之法能早些用上啊,隻是……
若真如此,他又以何種身份出麵?還是說自己跳出來,找兄長?
“嗯,你說的這些都在點子上,隻是我這身上的夾板,還得兩天才能拿掉,要啟程也得兩天之後。”
“我養傷的藥也是你娘子負責的,你確定不跟我同行?”
“你剛才說的那幾件事都有強調可靠之人,你明知最大的風險不是籌不到糧,而是怕人中飽私囊。”
“我眼下又無得力幫手,你……”淩天昊還是執著要帶弟弟迴去。
再說剛才聽弟弟說了許多應對之法,能感覺出來是站在百姓尤其是窮苦百姓的立場。
可見他這些年的經曆也多與這些人打交道,這才熟悉。
還有誰比他更合適替自己張羅這些事情?
“咳,剛才一心為兄長分憂,到是忘了我自己的事兒。”林天良卻突然想起更重要的事情。
“我家娘子雖出身山野、身份低微,但她是我心儀的姑娘,也是我這一生不離不棄、白頭到老之人。”
“我與她居於山野、逍遙自在,除了我不想迴去,也怕帶她迴去會令她受委屈。”
“若我真的迴去了,想必京城那邊的人,一邊嫌棄我是個長於民間的庶人、一邊又想攀附我的便宜,以得到你與母親的好處。”
“我不想那樣,也不喜那些人虛偽算計的嘴臉,我在外野慣了,也不願意被束縛住。”
“因此,我娘子的治疫之法若用得上,兄長請以民間偶遇神醫的身份掩飾她的身份。”
“隻要兄長自己清楚,她今天救了你,以後又救了南地無數百姓,有這份功記在帳上便可。”
他說了自己夫妻恩愛並守護這份夫妻之情的想法,表達了害怕失去心愛妻子的擔憂。
再提醒他家太子兄長,單憑著救命和治疫濟世這兩件功勞,別人可以小看他妻子、謀害他妻子,獨兄長不能。
無論是於已還是於大夏王朝,兄長都欠著他家媳婦一個人情。
“天朗。”
淩天昊神情嚴肅地側頭,看著跪坐在腳榻上的弟弟,這一刻腦子裏浮現的正是那個安份懂事的小姑娘。
“為兄以大廈太子的身份承諾你,並且迴去後會向父皇母後說明因果,為你求下你想要的結果。”
“以後不管何時你迴去京城、迴歸皇室,都不會有人強迫你另娶,不會有人插手你的親事。”
“若你不信,我讓父皇下道明旨給你,為你夫婦賜婚、明令你的親事隻遵從你自己意願,誰也不得幹涉。”
“你擔心你夫人的問題就不算問題了,剩下的不過是那十萬石糧,以及你對父皇的埋怨,這些年你吃的苦、受的委屈。”
“但我相信,父皇會用他的方式向你賠禮道歉,你也莫要太過計較,這帝王之術,也是權衡之術,本就社稷重於親情。”
“你要接受一個現實,那高高在上的父皇於你,是唯一的父親,而跪於下方的你,卻不是他唯一的兒子。”
“我明天就讓人去籌齊三萬石糧,你以太子令讓北地八州各出一萬石糧,就有八萬石,同時從民間糧行買六萬石糧,陸續往南邊送去。”
“此後讓其他東邊、西邊、南邊的州府也迅速籌集一萬石,等你去到南地時,至少二十萬石糧是穩妥的。”
“另外你再著令京城以及各州商賈、富紳等殷實富貴之家,有糧捐糧、有錢捐錢、無錢無糧捐物也行。”
“聊表心意、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也不傷筋動骨,你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也就不會令人誤會是強征強要得罪人。”
“隻不過,此舉仍要慎重以免被底下人和衙門裏刮出油水,大頭飽了私囊,到你手中隻剩少數,到百姓手中就隻剩下零星半點兒了。”
“更不能讓那些人借你之手,將大頭攬在他們自己口袋裏,讓你牽了頭、費了力,他們白得好處。”
最後,林天良又提醒兄長。
皇室之中又有幾人是真單純真善良的?能活下來都是自己的本事。
他現在無法為兄長效力,隻能盡力為之籌謀。
“好,你這主意好,多路並進也不耽擱時間,一州十餘縣,眼下又正是秋糧收上來之時,集召一萬石糧並不會多難。”
“隻不過這一收,戶部那邊得要訴苦了。”
淩天昊見弟弟雖離朝廷已久,此時說起事情來仍是頭頭是道,不由微笑附和,又感慨地一歎。
戶部那些慣會哭窮的,他們兄弟自是都很熟悉。
尤其是林天良自己,當年他在朝上與皇帝起爭執。
起因也是對戶部發放軍糧的懈怠、瀆職有意見,彈劾時直接開罵。
隻不過戶部尚書是大皇子陳王的嶽父,吵下去吃虧的是他罷了。
當年皇帝偏袒了戶部尚書,直接將他貶為庶民、當場逐出朝去,就顯得太草率、太無情。
又或者隻是在間接折損太子臂膀、敲打中宮勢力罷了。
他既出身中宮嫡脈,又隻是個年輕無為的六皇子。
處理他而解決了多方爭端、平衡了各方勢力,在當時皇帝還以為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反正六皇子、大皇子、二皇子,不都是自家兒子?
隻是沒想到被逐出的兒子七年無音訊、生死下落不明。
皇帝這才開始懊悔,開始有所反思,將對六兒子的愧疚填補到太子與中宮身上。
兄弟倆想到當年的事,都有些沉默了。
“兄長,這買賣一道,多有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一萬石不會讓一州十餘縣傷筋動骨。”
“若真有那窮地方或是短時間拿不出來的,你可以慢慢催,先盡量籌出一批糧應急便是。”
“再說北地多是一季麥子一季稻,又有其他五穀粗糧,可按一成到兩成的量算進去,去年陳糧也可以湊上。”
“到了南地優先窮苦百姓,殷實人家或舉家投親、或有餘糧可以撐過一些時日,莫要讓人把這些救命糧糊弄了去。”
“兄長在京城富貴之中,便心係百姓,對民間百態、窮苦生活定然有不太熟悉的地方,最好多安排可靠之人處理這些事情。”
“一邊分米、一邊安置粥棚,對了,還要征集郎中和籌集藥材,別忘了……”
林天良想起來自己忘記的事情,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南地三州在京城以南,南地的南邊,他身在北地離邊城不遠了,便有南下四縣張羅生意,也沒聽說洪澇、疫災之事。
實在是離得太遠了。
若他知道,也能和霜兒早作準備,這時候能幫上的忙肯定會多一些的。
至少霜兒的治疫之法能早些用上啊,隻是……
若真如此,他又以何種身份出麵?還是說自己跳出來,找兄長?
“嗯,你說的這些都在點子上,隻是我這身上的夾板,還得兩天才能拿掉,要啟程也得兩天之後。”
“我養傷的藥也是你娘子負責的,你確定不跟我同行?”
“你剛才說的那幾件事都有強調可靠之人,你明知最大的風險不是籌不到糧,而是怕人中飽私囊。”
“我眼下又無得力幫手,你……”淩天昊還是執著要帶弟弟迴去。
再說剛才聽弟弟說了許多應對之法,能感覺出來是站在百姓尤其是窮苦百姓的立場。
可見他這些年的經曆也多與這些人打交道,這才熟悉。
還有誰比他更合適替自己張羅這些事情?
“咳,剛才一心為兄長分憂,到是忘了我自己的事兒。”林天良卻突然想起更重要的事情。
“我家娘子雖出身山野、身份低微,但她是我心儀的姑娘,也是我這一生不離不棄、白頭到老之人。”
“我與她居於山野、逍遙自在,除了我不想迴去,也怕帶她迴去會令她受委屈。”
“若我真的迴去了,想必京城那邊的人,一邊嫌棄我是個長於民間的庶人、一邊又想攀附我的便宜,以得到你與母親的好處。”
“我不想那樣,也不喜那些人虛偽算計的嘴臉,我在外野慣了,也不願意被束縛住。”
“因此,我娘子的治疫之法若用得上,兄長請以民間偶遇神醫的身份掩飾她的身份。”
“隻要兄長自己清楚,她今天救了你,以後又救了南地無數百姓,有這份功記在帳上便可。”
他說了自己夫妻恩愛並守護這份夫妻之情的想法,表達了害怕失去心愛妻子的擔憂。
再提醒他家太子兄長,單憑著救命和治疫濟世這兩件功勞,別人可以小看他妻子、謀害他妻子,獨兄長不能。
無論是於已還是於大夏王朝,兄長都欠著他家媳婦一個人情。
“天朗。”
淩天昊神情嚴肅地側頭,看著跪坐在腳榻上的弟弟,這一刻腦子裏浮現的正是那個安份懂事的小姑娘。
“為兄以大廈太子的身份承諾你,並且迴去後會向父皇母後說明因果,為你求下你想要的結果。”
“以後不管何時你迴去京城、迴歸皇室,都不會有人強迫你另娶,不會有人插手你的親事。”
“若你不信,我讓父皇下道明旨給你,為你夫婦賜婚、明令你的親事隻遵從你自己意願,誰也不得幹涉。”
“你擔心你夫人的問題就不算問題了,剩下的不過是那十萬石糧,以及你對父皇的埋怨,這些年你吃的苦、受的委屈。”
“但我相信,父皇會用他的方式向你賠禮道歉,你也莫要太過計較,這帝王之術,也是權衡之術,本就社稷重於親情。”
“你要接受一個現實,那高高在上的父皇於你,是唯一的父親,而跪於下方的你,卻不是他唯一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