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多想,又不能不問。
既想這丫頭能與莊主成就姻緣,又怕這丫頭吃了虧。
這事兒擱在他們徐家心頭,也是煩惱了許久。
“外婆,莊主之事我便知道一些,也不能往外說,我身為管家豈能長舌非議?”
柳如霜明白外婆或者說徐家的意思了。
若七月半時徐家確實擔憂著她的親事無人操心,那現在怕是就奢望著她能成為莊主夫人。
或許,整個柳家村的人也是這麽想的,畢竟……
她在莊主跟前得臉呀。
對此她也是很無奈卻無法否認什麽,因為她在莊主跟前,比所有人以為的還要有地位。
若是讓這些人看見她連莊主都敢兇,怕是以為她瘋了吧?
“外婆也不必擔憂,我才剛及笄,是可以說親,但年紀其實也不算大呢,至少這兩年我還沒空顧及這些事情。”
“眼下莊上要忙的事情很多,莊主倚重我也是因為我能幹可靠。”
“外婆放心,待到姻緣來了,那是誰也擋不住的,現在急也沒用。”
柳如霜語氣平和地解釋,反過來勸慰老太太。
見老太太臉色確實又憂又急,似還想說著什麽,她連忙將問題從自己身上轉開。
“外婆別擔心我了,到是螢兒表姐去年就及笄了,不知說親沒有?”
所以徐家在這裏擔憂她的親事,徐螢兒是已經說親了?
“唉……”誰知她這一提,徐老太太的臉色更差了,拿了帕子出來就開始抹淚。
“你螢兒表姐是個命苦的,原本兩年前說給你香琴姐婆家的堂弟,也算是姐妹倆嫁到一家子去也好有個照應,誰知……”
“你香琴姐三年無出,她婆婆成天罵得難聽,後來就讓她騰地兒,她夫婿要另外娶媳婦生孩子……”
“你香琴姐是被趕迴娘家的,後來袁家帶了不少村裏人去到那家鬧了一場,把香琴的嫁妝拿了迴來。”
“我們知道後也趕緊與那家退了親,不敢將螢丫頭嫁到那樣家風惡劣的人家去。”
“雖說是我們徐家主動退的親,到底是退了親名聲不太好,這一晃就是一年了,新的親事還沒個著落呢。”
“對了……”
徐老太太忽然想起來,顧不上抹眼淚了,抬起一張老淚縱橫的臉看向柳如霜。
“說起來,我們這趟來還有另外的打算,已經和你哥哥們說過了,也想靠著你在村裏的人脈幫幫忙。”
“外婆想給表姐在柳家村找婆家?”柳如霜纖眉微挑,這一事接一事到也不難猜測。
“正是正是,聽你兩個哥哥說這柳家村二十以下的後生還是有些個的,如今也都在莊上幹活兒呢。”
“你如今是莊上的管家又管著作坊,作坊裏都是各家婦人,這人脈肯定是有的,聽說你村長叔都賣你麵子。”
“你看可能在你們柳姓家族裏挑出合適的人來,再求你們村長家裏幫著牽牽線?”
“若螢丫頭能嫁到你們柳家村來,想來也能進你們作坊做工,她勤快老實又能幫貼家裏,想來婆家也不會惡待她。”
徐老太太說完又拿帕子擦了一把眼淚,充滿希翼地望著柳如霜,等她迴應。
原來徐家人的打算,不是直接要求她給表姐妹或是其他徐家人安排工作。
而是先解決退親使名聲受損的徐螢兒親事,再借由這門親事而獲得進作坊的資格。
不得不說徐家人是精明會盤算的,但她卻說不出不應該的話來。
誰又會不為自家盤算呢?誰又不想讓自家過得好呢?
身為長輩為晚輩謀算出路本就無可厚非啊。
徐家肯退親說明對自家女兒也是重視的,沒有直接要求她讓人進作坊也是明智的。
這一趟,她確實拒絕不了徐家的事情。
送及笄禮也好,幫徐螢兒也好。
“行,昨兒村長叔說今天會來,我直接和他說就是。”柳如霜同意了。
她看一眼站在不遠處紅著臉低著頭的徐螢兒,心裏又有了主意。
“螢兒姐過兩天就搬過來吧,要不……外婆你也過來住幾天,正好幫大哥家照看一二。”
“我今天要隨莊主出門辦事,後天作坊裏要進一批人手,螢兒姐就直接進去,至於親事……”
“若是大舅娘有空,也可在這裏住幾天,村裏走動走動,說有那中意的人家也方便及時相看呢。”
柳如霜想起原主也是個被退親的。
因為她克父克母的謠傳而退親,因為退親而名聲更壞,就給了無良兄嫂趕她出門的借口。
相比之下,徐螢兒幸運多了,起碼還有父母撐腰,有奶奶愛護。
雖是被退了親壞了名聲,但機會還多的是。
而她穿越而來,一切都靠自己,當然,路也隻能由她自己來走。
“好、好,也好!迴頭我和你舅舅舅娘商量一下。”
徐老太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下便歡喜地露出了笑容,再擦一把臉,將剩餘眼淚擦幹了。
親事雖無著落但也差不離了,有了進作坊的機會,無疑也是為徐螢兒增加了說親優勢。
“行,那我們先過去了,別一會兒大家都來了又沒機會。”柳如霜便道。
她相信,她與徐家握手言和,迴頭柳二叔家若是想找她麻煩,恐怕不用她出手了。
柳如霜抱了一匹布,徐螢兒也連忙幫著抱了一匹,十三歲的徐悅兒也連忙上前,就將打開的包袱係好挽在手中。
包袱裏除了一身粉色衣裙,木笄、木梳另有一塊帕子包著也在其中,當然也還有幾個姐妹送的繡花帕子和荷包。
幾人說笑著往外走,經過院子時,柳鄭氏突然牽著大寶小寶走過來。
“哎,你們這是去哪兒呀?大寶小寶沒人照看呀,我還得去廚房裏忙呢。”
柳如霜看一眼兩個眼淚汪汪小臉也髒兮兮的孩子。
便讓徐悅兒把包袱交給徐薇兒,再去拿徐螢兒手中的布匹,讓徐螢兒將兩歲的小寶抱起來,讓徐薔兒來牽四歲的大寶。
“走!”她迅速安排好了人手,就朝外走去。
柳鄭氏看著柳如霜始終對自己橫眉冷眼的,再看徐家人強勢介入,大哥休妻後轉身就要另娶。
她在家中也地位不穩,一時心裏也憋屈得慌。
院子外頭的村裏人看見柳如霜她們拿著東西出來了,紛紛上前詢問。
柳如霜也大方,直言徐家連嫁衣料子都給她備下了,兩匹細棉布呢。
細棉布在農家人眼裏可是好布了,一聽還有兩匹,自是稱讚徐家有心了。
就這樣她們穿過村子去田莊的路上,柳家村的許多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而大家也對徐家姐妹有了初步的認知。
來到田莊門前,柳如寒和柳如雪也立刻發現了姐姐,喊著跑了過來。
“春香!杏兒!牽大寶和小寶去廚房裏洗個手臉,弄幹淨了送到西院裏來!”
柳如霜先喊了在地坪裏幫著扒拉穀堆的兩人,這才讓小弟小妹見過徐家表姐們。
既想這丫頭能與莊主成就姻緣,又怕這丫頭吃了虧。
這事兒擱在他們徐家心頭,也是煩惱了許久。
“外婆,莊主之事我便知道一些,也不能往外說,我身為管家豈能長舌非議?”
柳如霜明白外婆或者說徐家的意思了。
若七月半時徐家確實擔憂著她的親事無人操心,那現在怕是就奢望著她能成為莊主夫人。
或許,整個柳家村的人也是這麽想的,畢竟……
她在莊主跟前得臉呀。
對此她也是很無奈卻無法否認什麽,因為她在莊主跟前,比所有人以為的還要有地位。
若是讓這些人看見她連莊主都敢兇,怕是以為她瘋了吧?
“外婆也不必擔憂,我才剛及笄,是可以說親,但年紀其實也不算大呢,至少這兩年我還沒空顧及這些事情。”
“眼下莊上要忙的事情很多,莊主倚重我也是因為我能幹可靠。”
“外婆放心,待到姻緣來了,那是誰也擋不住的,現在急也沒用。”
柳如霜語氣平和地解釋,反過來勸慰老太太。
見老太太臉色確實又憂又急,似還想說著什麽,她連忙將問題從自己身上轉開。
“外婆別擔心我了,到是螢兒表姐去年就及笄了,不知說親沒有?”
所以徐家在這裏擔憂她的親事,徐螢兒是已經說親了?
“唉……”誰知她這一提,徐老太太的臉色更差了,拿了帕子出來就開始抹淚。
“你螢兒表姐是個命苦的,原本兩年前說給你香琴姐婆家的堂弟,也算是姐妹倆嫁到一家子去也好有個照應,誰知……”
“你香琴姐三年無出,她婆婆成天罵得難聽,後來就讓她騰地兒,她夫婿要另外娶媳婦生孩子……”
“你香琴姐是被趕迴娘家的,後來袁家帶了不少村裏人去到那家鬧了一場,把香琴的嫁妝拿了迴來。”
“我們知道後也趕緊與那家退了親,不敢將螢丫頭嫁到那樣家風惡劣的人家去。”
“雖說是我們徐家主動退的親,到底是退了親名聲不太好,這一晃就是一年了,新的親事還沒個著落呢。”
“對了……”
徐老太太忽然想起來,顧不上抹眼淚了,抬起一張老淚縱橫的臉看向柳如霜。
“說起來,我們這趟來還有另外的打算,已經和你哥哥們說過了,也想靠著你在村裏的人脈幫幫忙。”
“外婆想給表姐在柳家村找婆家?”柳如霜纖眉微挑,這一事接一事到也不難猜測。
“正是正是,聽你兩個哥哥說這柳家村二十以下的後生還是有些個的,如今也都在莊上幹活兒呢。”
“你如今是莊上的管家又管著作坊,作坊裏都是各家婦人,這人脈肯定是有的,聽說你村長叔都賣你麵子。”
“你看可能在你們柳姓家族裏挑出合適的人來,再求你們村長家裏幫著牽牽線?”
“若螢丫頭能嫁到你們柳家村來,想來也能進你們作坊做工,她勤快老實又能幫貼家裏,想來婆家也不會惡待她。”
徐老太太說完又拿帕子擦了一把眼淚,充滿希翼地望著柳如霜,等她迴應。
原來徐家人的打算,不是直接要求她給表姐妹或是其他徐家人安排工作。
而是先解決退親使名聲受損的徐螢兒親事,再借由這門親事而獲得進作坊的資格。
不得不說徐家人是精明會盤算的,但她卻說不出不應該的話來。
誰又會不為自家盤算呢?誰又不想讓自家過得好呢?
身為長輩為晚輩謀算出路本就無可厚非啊。
徐家肯退親說明對自家女兒也是重視的,沒有直接要求她讓人進作坊也是明智的。
這一趟,她確實拒絕不了徐家的事情。
送及笄禮也好,幫徐螢兒也好。
“行,昨兒村長叔說今天會來,我直接和他說就是。”柳如霜同意了。
她看一眼站在不遠處紅著臉低著頭的徐螢兒,心裏又有了主意。
“螢兒姐過兩天就搬過來吧,要不……外婆你也過來住幾天,正好幫大哥家照看一二。”
“我今天要隨莊主出門辦事,後天作坊裏要進一批人手,螢兒姐就直接進去,至於親事……”
“若是大舅娘有空,也可在這裏住幾天,村裏走動走動,說有那中意的人家也方便及時相看呢。”
柳如霜想起原主也是個被退親的。
因為她克父克母的謠傳而退親,因為退親而名聲更壞,就給了無良兄嫂趕她出門的借口。
相比之下,徐螢兒幸運多了,起碼還有父母撐腰,有奶奶愛護。
雖是被退了親壞了名聲,但機會還多的是。
而她穿越而來,一切都靠自己,當然,路也隻能由她自己來走。
“好、好,也好!迴頭我和你舅舅舅娘商量一下。”
徐老太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下便歡喜地露出了笑容,再擦一把臉,將剩餘眼淚擦幹了。
親事雖無著落但也差不離了,有了進作坊的機會,無疑也是為徐螢兒增加了說親優勢。
“行,那我們先過去了,別一會兒大家都來了又沒機會。”柳如霜便道。
她相信,她與徐家握手言和,迴頭柳二叔家若是想找她麻煩,恐怕不用她出手了。
柳如霜抱了一匹布,徐螢兒也連忙幫著抱了一匹,十三歲的徐悅兒也連忙上前,就將打開的包袱係好挽在手中。
包袱裏除了一身粉色衣裙,木笄、木梳另有一塊帕子包著也在其中,當然也還有幾個姐妹送的繡花帕子和荷包。
幾人說笑著往外走,經過院子時,柳鄭氏突然牽著大寶小寶走過來。
“哎,你們這是去哪兒呀?大寶小寶沒人照看呀,我還得去廚房裏忙呢。”
柳如霜看一眼兩個眼淚汪汪小臉也髒兮兮的孩子。
便讓徐悅兒把包袱交給徐薇兒,再去拿徐螢兒手中的布匹,讓徐螢兒將兩歲的小寶抱起來,讓徐薔兒來牽四歲的大寶。
“走!”她迅速安排好了人手,就朝外走去。
柳鄭氏看著柳如霜始終對自己橫眉冷眼的,再看徐家人強勢介入,大哥休妻後轉身就要另娶。
她在家中也地位不穩,一時心裏也憋屈得慌。
院子外頭的村裏人看見柳如霜她們拿著東西出來了,紛紛上前詢問。
柳如霜也大方,直言徐家連嫁衣料子都給她備下了,兩匹細棉布呢。
細棉布在農家人眼裏可是好布了,一聽還有兩匹,自是稱讚徐家有心了。
就這樣她們穿過村子去田莊的路上,柳家村的許多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而大家也對徐家姐妹有了初步的認知。
來到田莊門前,柳如寒和柳如雪也立刻發現了姐姐,喊著跑了過來。
“春香!杏兒!牽大寶和小寶去廚房裏洗個手臉,弄幹淨了送到西院裏來!”
柳如霜先喊了在地坪裏幫著扒拉穀堆的兩人,這才讓小弟小妹見過徐家表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