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少年裏最大的是剛滿十五的柳燕鳴,也隻有他是讀過十年書且今年開春去考過一迴童生的。


    隻不過並未考上。


    他的夢想並不是走科舉去作官,而是考上童生再去鎮上或是縣城找個帳房或是小管事當當。


    為此他的計劃是一邊做工一邊繼續溫書,待來年春天再去考。


    他在鎮上布行當過兩個月的學徒,在酒樓幹過三個月的夥計,不是因學不到東西就是因年紀小被欺負,最後隻能迴家。


    有目標,也經曆過失敗,但他並不因此沮喪或是多疑或是急於表現,相反他行事還很沉穩淡定。


    柳如霜已經聽汪陽他們說過柳燕鳴的經曆,卻並沒有急著找他談話,而是將他與其他小些的少年們擱在一起,沒有特殊對待。


    另外十一人,則是十三、四歲的有六人,再小個一歲半歲的有三人,最小的兩人也滿了十一歲。


    柳如霜明白之前村長說的,還有一批多未醒事的,其實就是報了名但因年紀小而沒有被選上來的小娃子們了。


    而現在這批雖還未出力,但也能安排幹些瑣碎活兒,農家娃們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人。


    接下來幾天,少年們每天同進同出、早出晚歸,哪怕沒有錢也忙得不亦樂乎。


    柳如霜沒有再改廳上格局,隻是允許他們在那裏休息、看書、打算盤看帳本。


    隔壁就是柳傑和汪陽辦公的地方。


    雖說他們實際不常呆在這兒,但他們畢竟是明麵上的小管事了,柳如霜不會分割他們的地盤給別人。


    進入六月的天氣越發熱了。


    東邊作坊的施工也進入尾聲,豬舍已建好需要晾著,王管事帶著人手直接去了山頭幫忙。


    夥計們收迴來的各類果子雖不算多,但夠柳如霜做成鹽津果脯和泡製酒,直接搬到林天良的酒窖。


    因為酒窖挖低了相對陰涼很多,適於儲存。


    柳如霜給大院子命名:西院,對應著一巷之隔的東院。


    東院是莊主住所,西院是管家辦公和住處,也有“次居”之意。


    至於她原來住的地方那些小院落和養雞、放馬等地,都隻能算外院。


    新的作坊也安置好了,但柳如霜還沒打算搬過來,隻是每天交代人打掃著、開著門窗晾著。


    六月中旬,東邊作坊、沼氣池全部完成。


    門窗、地板、牆壁、地溝、暗溝、地龍封口,柳如霜全部仔細檢查,確定無誤這才讓大家收工。


    之後宋管事和汪陽也帶著這批人去了山頭,不過他們不上山,而是繼續在山腳下挖基腳起新院子。


    與東邊作坊不同,這裏是真正要起一座四方院子的。


    柳如霜的規劃是四麵皆為屋,單屋加閣樓,正中留一方天井大院。


    對外不開窗是避免外人窺探及不安全因素。


    但屋子要通風采光,因此對內以尚軒大窗格局,再從天井院中取光、通風。


    背靠山坡不留門窗,麵朝村子、田園,以兩側各留一處穿堂過門,方便大家出入,也能通一輛馬車。


    萬一裏邊有事故,兩道門同時打開也能快速離開。


    在院子外頭還留有一處寬敞地坪,與院子相靠再建了兩間寬簷大敞軒,一間方便守院子的人和管事使用、一間留作裁布間。


    布匹要做成衣裳,先要裁出衣料、再裁款式,之後再縫製成衣。


    柳如霜招的是使用縫紉機的裁縫。


    為了讓大家專注一件事而熟能生巧,她是將外衫、衣裙等各有分割安排人手,也就是流水線。


    專門負責裁衣料的自然要另外安排人,暫時還沒提出來,先由她自己頂上。


    整個六月隻下了兩場雨,即便是依山伴水的村子也籠罩在酷暑中。


    柳如霜早就交代過,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最熱的兩個時辰不要幹活,以免中暑。


    反正工錢給得多,又不是下田搶收糧食,大家也樂得避暑,沒有異議。


    到是農田裏要水,還好未遇幹旱,田溝裏有水,到也不麻煩。


    夥計們不去收鮮果了,又去巡田,柳家村已經難找人手了,照顧田裏的任務多從柳河村和白楊村找。


    柳河村和白楊村的村長來找過柳如霜,也想多要活兒。


    柳河村多與柳家村共山共河,因此柳家村撿著的便宜,並未落到稍遠些的柳河村,但白楊村卻有一座山頭是可以賣掉的。


    柳如霜答應他們,等莊主迴來會與莊主商量,若是買山頭,年內必有動靜。


    至於現在,她一個小管家哪能作主那麽多東西?最多就是田裏活兒多安排他們那邊的人罷了。


    兩個村長也知道論親疏和所在距離的遠近,都是比不上柳家村的,隻好迴去了。


    七月,立秋那天起了風,天氣一下涼爽不少,但轉眼氣溫又往上升,讓人感受秋老虎的厲害。


    柳如霜嫌曬,加之四喜和富貴都得了莊主的吩咐,是一直盯著她的,因而她也確實沒有再進村子。


    村裏人的工錢照例半月一發,與平時下田沒有什麽不同,又有些不同。


    那就是不再到莊前排隊領錢。


    而是柳如霜事先從柳傑與汪陽那邊拿到記工名冊,確定人數與工數無誤,便由他們把錢數出來,再拿去找村長。


    由他們與村長、耆老一起核對後,就在村裏把工錢發下去。


    錢到了村裏自然不怕變少變沒,村裏人家也安心,慢慢領、得空領,都是他們自己的事兒了。


    至於莊上的工錢,則是交給了四喜去發放。


    為了免去鎮上兌錢的麻煩,柳如霜與村裏也達成了共識。


    那就是莊上拿整數去村裏換零數,用來發工錢後,村裏人家再拿著自己的零數來莊上換取整數。


    如此循環,各取所需,都省了許多麻煩。


    但夏去秋來,又到了要換秋衣的時節,過往買衣料迴來自己裁,多是胡劉氏、王嬸和四個丫環負責。


    如今她們都調走了,莊上能縫衣的人可不多。


    柳如霜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兩個廚娘。


    作為酬謝,她允了兩個廚娘每個月輪流集中休三天假,隻要第一天早飯後出莊,第三天晚飯前後趕迴即可。


    猛然得到三天假還不扣工錢,歡喜的李年氏和陳袁氏對增加的縫衣任務一點也不排斥。


    柳如霜早就讓四喜將秋布買了迴來。


    主要就是莊上的管事、夥計和小廝們的衣裳,目前還隻負責三餐的李年氏和陳袁氏,趕起針線活兒也不為難。


    而少年們和小姑娘們的秋季衣裳,柳如霜自己帶著小姑娘們一起將衣料裁出來,讓他們各自帶迴家,讓家裏娘幫他們做。


    以前莊上事務是各司其職,現在卻是被柳如霜見縫插針安排了不少瑣事分散給各人,而她的為人處世卻又讓人埋怨不起來。


    轉眼七月半到了,柳如霜是被柳大年托柳傑帶話進來,才恍然想起原主的情況。


    最近過得太順遂,她都快忘了原主是父母雙亡而且還在三年孝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鯉醫妃超旺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不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不恬並收藏錦鯉醫妃超旺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