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福貴沒想到她會明著埋怨自己,一時也有些不好意思,訕笑了一聲,隻好解釋。
“這可是幾百兩銀子的大交易,叔也不能一手包攬了,村長可不是這麽好當的。”
言下之意,還是要多爭取村裏人同意罷了。
不想再與柳如霜掰扯這些沒意思的,他連忙催促她把這事兒定下來。
既然二十四兩已經抹掉了,之後交易當然沒問題。
柳如霜當即拿來筆墨,研了些墨就寫了張定金憑據。
又讓柳福貴來寫購買山頭的文書。
之後要憑這份文書到衙門去辦地契分割證明,以地契的方式將那山頭從村裏劃出來歸田莊所有。
柳福貴寫完又讓隨著來的幾個耆老也簽了字,初步交易就達成了,柳絮柳葉也泡了茶來,柳如霜也拿來一百兩銀子。
按照約定,在莊主迴來付清餘款前,柳如霜這邊要拿出一百兩付定金,不然村裏人也不踏實。
尤其是柳福貴現在急急忙忙趕來,豈不就是為了求一份安穩?
萬一讓這丫頭又變了卦要去別處買,莊主都不在家未抵麵兒,誰說得清楚?
直到文書一式雙份各自畫了押,定金拿到了手,柳福貴這才鬆了一口氣。
“好了,你剛接管莊上大小事務,想來也忙得很,我們就不呆了,等莊主迴來,就趕緊把地契換了吧。”
柳福貴收好銀子和文書一份,笑眯眯地起身。
柳如霜連忙答應了,親自送了他們出門,盡管已到中午快吃飯時,柳如霜卻並未留他們,她懶於應酬。
到最後一刻他們想的也隻是村裏利益,當然她想的也是莊上利益,本就不是一路人了。
等中午吃飯時宋管事與柳傑帶著一車黃豆迴來,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對柳如霜這個小姑娘佩服不已。
沒想到她對人心這麽有謀算,問題是還都讓她算中了。
柳如霜叮囑他們對外不要說漏嘴,對村裏還是要說去看了兩處山地覺得有些遠怕照看不好,若買在離莊子近的地方當然最好。
剩下的當然不必多說了。
柳如霜心中暗笑,沒說怕柳福貴知道真相後要吐血三升。
飯後她帶著柳傑和汪陽到了大院子裏。
花廳靠一邊牆擺了兩張方桌並放在一起,上頭擱了筆墨和紙張,相對的位置各放了一把靠背椅。
“你們平時在莊上不出去幹活的時候,就來這裏呆著吧,看書寫字記帳也有個地方。”
“這邊桌子是我和小弟小妹的,我平時也帶他們寫寫字。”柳如霜又指了指另一邊錯開角度靠裏些的牆邊。
花廳有敞亮的不規則格子花窗,原本窗下角落有張花案,擺了一盆金絲吊蘭,被她挪到小廳去了。
在窗下就擺了他們的桌子,既敞亮又能看到外麵院中的情況。
院中進門的糧倉那邊牆下種了一株桂花,這時候未開花但枝葉也算茂密青翠。
糧倉牆外是寬簷,還支了幾根廊柱。
雖無美人靠或是坐凳,但廊下擺張躺椅也好乘涼,臨時堆放一些糧袋或雜物也方便。
她暫時沒去理會那邊,隻將花廳做為一個小小辦公之地,靠裏牆還擺了一張長案,兩側各放了隻帶鎖衣櫃。
暫時沒有書櫃書架之物,便用騰出來的衣櫃代替,給他們每人一隻衣櫃存放帳本和私人物品。
但秉著不浪費原則,多的空間裏還擺了一張方桌。
給小弟小妹寫字方便,旁人閑坐也方便,但她並不會在這裏辦公。
這麽說是不讓柳傑與汪陽覺得,這間屋子是隻分給他們的,萬一以後還有多的人進來,也好在這裏擠一擠。
柳傑與汪陽仍是很高興,也不計較別的,隻興致很高地仍以抓鬮的方式決定了座位,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臉上笑容很是開懷。
柳如霜見狀便笑著將衣櫃的鑰匙也放到桌上,交給他們自己決定選哪一邊。
“這邊院子不會常鎖院門,你們若有重要的東西就鎖進衣櫃中,能帶迴家的就帶迴家,帳目什麽的及時報給我以免遺失。”
“之後就慢慢習慣吧,我也在適應當中。”柳如霜笑著叮囑了幾句,就轉身又忙自己的去了。
長案上放了燭台、茶壺、茶盤和茶杯,他們自行呆著不用人再特別關照了,便是小姑娘們跑來找他們也容易。
花廳旁邊是偏廳,原來花廳的東西也多搬了過來,反而是放在偏廳的方桌搬到了花廳,剩下座榻、客椅和茶幾。
再過去是兩間偏屋,原來是胡管家夫婦的住處以及一間客房,想來以往胡家也有人過來住過。
現在那兩間屋被柳如霜收拾了出來,她現在還不急著搬過來,到了冬天是肯定會搬的。
因為這兩間屋一間放了架子床、一間卻是砌了大炕。
而她現在住的小院原本就是放雜物的,地方小、屋子少,也沒有炕。
但現在的小院卻是改裝過方便作坊裏琢磨吃食的,搬過來就不方便了,總要重新規劃一番才好。
她心裏已開始琢磨製冰作坊的問題,之前與莊主商量的是改裝酒窖以掩人耳目,但那邊存放了暫時還不能搬移的皮蛋。
或許下一批皮蛋就存放到她的小院裏,已做好的這一批送貨出去,屋子就騰出來了。
順便把原來王嬸與丫環們住的屋子也騰出來……
歇了午覺後,宋管事就帶著柳傑進村安排明天要用的人手和工具,帶著他們到山頭先商量墾荒的事情。
這邊作坊和豬舍在今天一早就開工了,因王管事往鎮上送貨,楊管事與汪陽就幫著照看他的任務。
原本就是莊主不在家、又是農閑時,順手接下來的小任務,他們做著並沒壓力。
天剛黑下來,馬蹄聲聲,富貴跑出來一看頓時歡喜不已。
張朝領著夥計們趕著馬車迴來了。
他們才從縣城趕迴來的,自然還不知道莊上的變化,富貴開心地與他們說著這兩天的事情,就像見到了出門許久的親人。
夥計們與幾個小廝常在莊上住著,自然關係都是很不錯的。
得知莊主出了門,胡管家諸人搬走了,小廚娘升了管家。
大家都很吃驚,又仿佛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張朝喊了聞訊跑來的四喜,一起把柳如霜沒辦法帶的那些布料等物送到小院裏。
張朝和四喜都是莊主親信,柳如霜便沒瞞他,說莊主帶人出去打探賣冰行市去了,他們打算也摻一腳冰市,賺點小錢錢。
看她說得不以為然又得意的樣子,張朝忍不住道:“咱們莊上可沒有藏冰。”
主子一心種田,過往哪來這麽多心思和精力做買賣?
“很快就會有了,不過為了咱們自家利益以及安全,這事兒隻有莊主和你們幾個知道,其他人都不知的,口風緊些。”
柳如霜笑眯眯地叮囑他們。
這麽說他們自然明白,“你們幾個”是誰了。
而所謂安全,張朝如何不理解?他就是為了盯著那些人的去向而留下來的呀。
“這可是幾百兩銀子的大交易,叔也不能一手包攬了,村長可不是這麽好當的。”
言下之意,還是要多爭取村裏人同意罷了。
不想再與柳如霜掰扯這些沒意思的,他連忙催促她把這事兒定下來。
既然二十四兩已經抹掉了,之後交易當然沒問題。
柳如霜當即拿來筆墨,研了些墨就寫了張定金憑據。
又讓柳福貴來寫購買山頭的文書。
之後要憑這份文書到衙門去辦地契分割證明,以地契的方式將那山頭從村裏劃出來歸田莊所有。
柳福貴寫完又讓隨著來的幾個耆老也簽了字,初步交易就達成了,柳絮柳葉也泡了茶來,柳如霜也拿來一百兩銀子。
按照約定,在莊主迴來付清餘款前,柳如霜這邊要拿出一百兩付定金,不然村裏人也不踏實。
尤其是柳福貴現在急急忙忙趕來,豈不就是為了求一份安穩?
萬一讓這丫頭又變了卦要去別處買,莊主都不在家未抵麵兒,誰說得清楚?
直到文書一式雙份各自畫了押,定金拿到了手,柳福貴這才鬆了一口氣。
“好了,你剛接管莊上大小事務,想來也忙得很,我們就不呆了,等莊主迴來,就趕緊把地契換了吧。”
柳福貴收好銀子和文書一份,笑眯眯地起身。
柳如霜連忙答應了,親自送了他們出門,盡管已到中午快吃飯時,柳如霜卻並未留他們,她懶於應酬。
到最後一刻他們想的也隻是村裏利益,當然她想的也是莊上利益,本就不是一路人了。
等中午吃飯時宋管事與柳傑帶著一車黃豆迴來,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對柳如霜這個小姑娘佩服不已。
沒想到她對人心這麽有謀算,問題是還都讓她算中了。
柳如霜叮囑他們對外不要說漏嘴,對村裏還是要說去看了兩處山地覺得有些遠怕照看不好,若買在離莊子近的地方當然最好。
剩下的當然不必多說了。
柳如霜心中暗笑,沒說怕柳福貴知道真相後要吐血三升。
飯後她帶著柳傑和汪陽到了大院子裏。
花廳靠一邊牆擺了兩張方桌並放在一起,上頭擱了筆墨和紙張,相對的位置各放了一把靠背椅。
“你們平時在莊上不出去幹活的時候,就來這裏呆著吧,看書寫字記帳也有個地方。”
“這邊桌子是我和小弟小妹的,我平時也帶他們寫寫字。”柳如霜又指了指另一邊錯開角度靠裏些的牆邊。
花廳有敞亮的不規則格子花窗,原本窗下角落有張花案,擺了一盆金絲吊蘭,被她挪到小廳去了。
在窗下就擺了他們的桌子,既敞亮又能看到外麵院中的情況。
院中進門的糧倉那邊牆下種了一株桂花,這時候未開花但枝葉也算茂密青翠。
糧倉牆外是寬簷,還支了幾根廊柱。
雖無美人靠或是坐凳,但廊下擺張躺椅也好乘涼,臨時堆放一些糧袋或雜物也方便。
她暫時沒去理會那邊,隻將花廳做為一個小小辦公之地,靠裏牆還擺了一張長案,兩側各放了隻帶鎖衣櫃。
暫時沒有書櫃書架之物,便用騰出來的衣櫃代替,給他們每人一隻衣櫃存放帳本和私人物品。
但秉著不浪費原則,多的空間裏還擺了一張方桌。
給小弟小妹寫字方便,旁人閑坐也方便,但她並不會在這裏辦公。
這麽說是不讓柳傑與汪陽覺得,這間屋子是隻分給他們的,萬一以後還有多的人進來,也好在這裏擠一擠。
柳傑與汪陽仍是很高興,也不計較別的,隻興致很高地仍以抓鬮的方式決定了座位,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臉上笑容很是開懷。
柳如霜見狀便笑著將衣櫃的鑰匙也放到桌上,交給他們自己決定選哪一邊。
“這邊院子不會常鎖院門,你們若有重要的東西就鎖進衣櫃中,能帶迴家的就帶迴家,帳目什麽的及時報給我以免遺失。”
“之後就慢慢習慣吧,我也在適應當中。”柳如霜笑著叮囑了幾句,就轉身又忙自己的去了。
長案上放了燭台、茶壺、茶盤和茶杯,他們自行呆著不用人再特別關照了,便是小姑娘們跑來找他們也容易。
花廳旁邊是偏廳,原來花廳的東西也多搬了過來,反而是放在偏廳的方桌搬到了花廳,剩下座榻、客椅和茶幾。
再過去是兩間偏屋,原來是胡管家夫婦的住處以及一間客房,想來以往胡家也有人過來住過。
現在那兩間屋被柳如霜收拾了出來,她現在還不急著搬過來,到了冬天是肯定會搬的。
因為這兩間屋一間放了架子床、一間卻是砌了大炕。
而她現在住的小院原本就是放雜物的,地方小、屋子少,也沒有炕。
但現在的小院卻是改裝過方便作坊裏琢磨吃食的,搬過來就不方便了,總要重新規劃一番才好。
她心裏已開始琢磨製冰作坊的問題,之前與莊主商量的是改裝酒窖以掩人耳目,但那邊存放了暫時還不能搬移的皮蛋。
或許下一批皮蛋就存放到她的小院裏,已做好的這一批送貨出去,屋子就騰出來了。
順便把原來王嬸與丫環們住的屋子也騰出來……
歇了午覺後,宋管事就帶著柳傑進村安排明天要用的人手和工具,帶著他們到山頭先商量墾荒的事情。
這邊作坊和豬舍在今天一早就開工了,因王管事往鎮上送貨,楊管事與汪陽就幫著照看他的任務。
原本就是莊主不在家、又是農閑時,順手接下來的小任務,他們做著並沒壓力。
天剛黑下來,馬蹄聲聲,富貴跑出來一看頓時歡喜不已。
張朝領著夥計們趕著馬車迴來了。
他們才從縣城趕迴來的,自然還不知道莊上的變化,富貴開心地與他們說著這兩天的事情,就像見到了出門許久的親人。
夥計們與幾個小廝常在莊上住著,自然關係都是很不錯的。
得知莊主出了門,胡管家諸人搬走了,小廚娘升了管家。
大家都很吃驚,又仿佛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張朝喊了聞訊跑來的四喜,一起把柳如霜沒辦法帶的那些布料等物送到小院裏。
張朝和四喜都是莊主親信,柳如霜便沒瞞他,說莊主帶人出去打探賣冰行市去了,他們打算也摻一腳冰市,賺點小錢錢。
看她說得不以為然又得意的樣子,張朝忍不住道:“咱們莊上可沒有藏冰。”
主子一心種田,過往哪來這麽多心思和精力做買賣?
“很快就會有了,不過為了咱們自家利益以及安全,這事兒隻有莊主和你們幾個知道,其他人都不知的,口風緊些。”
柳如霜笑眯眯地叮囑他們。
這麽說他們自然明白,“你們幾個”是誰了。
而所謂安全,張朝如何不理解?他就是為了盯著那些人的去向而留下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