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哢噠!”


    房門打開,頓時就有樂聲鑽入湯佳怡的耳朵,某人的遊戲測評顯然還未結束。


    不是《美猴王迴合版》的國風配樂,也不是其他熟悉的音樂,曲調和配器透著濃鬱異域風情,很有些東北非音樂的感覺。


    心中好奇,她轉身關上門快步走進客廳,探頭打量起了電視畫麵。廣袤浩大的稀樹草原、徜徉草叢的羚羊群、懶洋洋趴在樹杈上甩尾巴的獵豹,看起來應是東非草原的景致。


    “嗯?”見到這些,她忍不住疑惑發問:“哪裏來的非洲遊戲?看起來完成度還挺高。”


    聽見妻子聲音,沙發上的馬競笑著抬頭,“就是‘蒸汽時代’啊,你沒看出來?”


    這個答案使得湯佳怡更添幾分迷惑,“我沒記錯的話,‘蒸汽時代’貌似沒有非洲地圖吧?什麽時候連黑人主角也增加上了?”


    “以前沒有,”馬競笑著拍拍身邊沙發,“這個是今年緊急新增的部分。”


    聞弦歌知雅意,湯佳怡很快便反應過來,“是因為小品黑臉事件?”


    “確實有這方麵的原因。”


    “噫!”女士聞言卻是露出鄙視表情,“這事外交部都已經蓋棺定論了,你們又怕個什麽?”


    今年2月15日,狗年春晚如期上線,然後一如預料那樣遭到很多吐槽和批評。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外界丟給導演組的罪名裏麵多了項“種族歧視”的帽子。卻是因為發現有小品節目裏疑似出現美國黑人的禁忌事項“塗黑臉”,一些深諳美國風俗的網友果斷跳出來,代為表示驚詫和抗議。


    看到形勢大好,有外媒記者在隨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提及此事,卻被發言人一句“非洲國家和非洲人民的心裏是有數的”給懟了迴去。


    至於“塗黑臉”之所以成為美國黑人禁忌,卻是和美國曆史有關。


    眾所周知,盡管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早在1862年就發布《解放黑奴宣言》、美國國會也在1865年正式立法廢除奴隸製,但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與偏見依然頑固存在了一個世紀。這段時間裏麵,美國戲劇裏的黑人角色往往會刻意塗黑臉部,白人演員要塗、黑人演員更要塗,目的自然是誇大觀眾對黑人的刻板印象。


    再後來,1960年代逐漸興起的黑人平權運動一步步演變成“黑命貴”,黑人地位迎來報複性上漲,影視劇要優先設立黑人正麵角色、大學要保證黑人學生入學比例,就連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發生變化,種植園主經常用來招待奴隸的西瓜、炸雞、汽水成為不能對黑人提起的禁忌、南方蓄奴州的邦聯將領和士兵雕像被挨個推倒砸毀,塗黑臉模仿黑人、用軟件修圖美黑乃至塗抹黑色麵膜也都成為禁忌事項,至少不能公開展現,不然輕則道歉重則失業。


    還好的是,國內終究沒有使用黑奴的曆史包袱,普通網友見慣了“黑人問號臉”和“非酋係列頭像”,也不覺得塗黑臉有什麽問題,這次風波未及發展就消散無形。


    此時被妻子當麵指責太慫,馬競抬手下壓示意對方稍安勿躁,這才徐徐解釋起來:“那件事其實是個引子,關鍵是巨鼠工作室意識到遊戲既然要麵向國際市場發售,自然要隨大流遵守一些‘國際慣例’。”


    所謂“國際慣例”,指的是遊戲,尤其是大型3a遊戲裏麵越來越常見到的黑人角色。他們出現的原因和北美影視劇裏的黑人總統、黑人警長別無二致,都是黑人活動家反複抗議的結果。


    獨立遊戲以及中小製作可以不在乎,育碧、暴雪、ea這些大型遊戲公司卻是不敢硬頂,隻能給遊戲裏麵添加黑人角色,有時甚至到了罔顧世界觀的地步。兩年前ea(美國藝電)發售一戰背景的《戰地1》,不但添加了當時極其稀少的黑人士兵,還將之放到了封麵上,當時也是引起一番爭議。


    聽見丈夫提起“國際慣例”,湯佳怡還是覺得有些不以為然,她雖然也是母親,卻不是什麽聖母,並不覺得需要這麽妥協照顧。


    “隨大流的話,額外增加黑人可選角色不就行了,實在不行就把薩弗裏劇情推倒重做,把他改成在歐洲求學和發跡的非洲黑人後裔不就行了?幹嘛大動幹戈增加新地圖?”


    “說什麽氣話呢?”馬競看了她一眼,“巨鼠之所以這麽做,其實還有借機清洗身上德棍嫌疑的意思在裏麵。”


    巨鼠工作室的名字和標誌特立獨行,軍迷卻都知道它們其實出自二戰末期德國計劃建造的克虜伯p1000超重型坦克的綽號。盡管這種重達千噸的超級坦克過於笨重堪稱材料學、工程學和橋梁學災難,事實上不具備製造出來的可能和價值,但呆在圖紙上的它還是憑借16000馬力、360毫米正麵裝甲、兩門280毫米戰列艦艦炮+一門128毫米副炮+八門20毫米高射炮的紙麵數據在軍迷中圈粉無數,後來更是成為“多炮塔神教”的聖物之一。


    工作室用這款“幻想坦克”給自己命名隻是出於軍迷的喜好,卻也給他們惹來了一些麻煩,少不了被人安上德棍之類的帽子。雖然不打算改名以正心跡,巨鼠團隊還是打算做些什麽,然後就有了新增的黑人隱藏主角以及非洲地圖。


    抬手把手柄遞過去,馬競攛掇道:“過來試一下,在非洲草原上飆車、坐火車、賽飛艇,保證你玩了就會上癮。”


    “要是撞到野生動物怎麽辦?開礦燒煤破壞空氣怎麽辦?”湯佳怡撇了撇嘴,抬腳走向浴室,“討好了blm(黑命貴),然後惹上peta(善待動物組織)和gp(綠色和平組織),又是何苦來哉?人家連遊戲釣魚玩法做太好、擠奶玩法太溫和都要抗議,怎麽可能容忍在大草原開車競逐搞破壞?”


    “這就沒辦法了,”馬競丟下手柄,起身跟了上去,“那些人隻想要野獸橫行、刀耕火種狩獵為生的原生態非洲,跟我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隻能放一邊不作理會。”


    “嘿!這還真是蜂遊的風格,韓信在漢朝修鐵路、這邊又在非洲修鐵路造汽車。對了,這個黑人主角叫什麽名字?別又是什麽曆史名人吧?”


    “是一個虛構的阿姆拉克(ak),”馬競幫她打開浴室門,擁著她一起進去,“節約用水,一起洗吧。”


    雖然知道對方意思,湯佳怡還是努力維持語調不變:“原來是埃塞俄比亞,不過他們到了17世紀貌似已經開始衰落……哦!”


    浴室門被從裏麵關上,人聲頓時細不可聞,卻是再難聽清裏麵在做些什麽。


    提起非洲的文明古國,一般人都會想起形成於幾千年前的古埃及。其實位於紅海南岸、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也是不遑多讓。他們深信自己的皇室是古以色列所羅門大帝後裔,名義上的國祚從公元前10世紀綿延至公元1974年,四舍五入一下就是三千年。


    雖然埃塞的曆史也中斷過好幾次,但埃塞俄比亞的文化和曆史還是頑強延續下來,是非洲唯二未受殖民主義荼毒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利比裏亞,各自有著不同的保命之道。


    利比裏亞本是美國解放黑奴們在非洲西海岸建設的“新家園”,美國在公布釋奴宣言也曾將國內黑人運來這邊。整個國家的軍政經濟運行都受到美國影響和控製,其他歐洲國家自然下不了口。


    埃塞之所以能夠免遭侵害,一來是因為他們的皇室自稱擁有猶太血統,國民更是基督教兄弟(雖然信奉的是埃及化的科普特教會/copthurc),歐洲國家顧及麵子不好優先下手;二來則是因為曆代統治者較為開明和進取,積極建設了近代化的火器軍隊,即便遭到外敵入侵也能有所抵擋。雖然埃塞在1936年被意大利亡國,流亡海外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靠著盟軍大腿隻用5年就成功複國,直到1974年他死於政變,這段綿長的君主統治時期方才畫上了句號。


    至於這個阿姆拉克(ak),其實是埃塞曆史上所羅門王朝的開國君主。公元1270年,地方貴族葉庫諾·阿姆拉克(yekunoak)起兵推翻“不是以色列人”的紮格維王朝,建立新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因其自稱為古代以色列所羅門大帝和示巴女王的直係後裔,他所建立的王朝也被稱為所羅門王朝。


    因為這些淵源,這兩位皇帝在西方世界頗有名氣,分別被《文明5》和《帝國時代2高清版》收錄為英雄單位,也使得埃塞俄比亞在“東非草原動物大遷徙”以及“大嘴族”(穆爾西族以嘴大為美,婦女刻意用陶土盤子撐大下唇以圖嫁個好人家)這些標簽之外,多了些許別樣氣息。


    浴室雙人浴缸裏麵,馬競講完選擇埃塞俄比亞的前因後果,接著說道:“巨鼠工作室從這兩位頗受歡迎的遊戲人物身上取得靈感,虛構了一位名叫卡爾·阿姆拉克的混血非裔少年。雖然他是所羅門王朝皇族,但膚色明顯濃重不像個猶太人,從小就被皇室送去歐洲留學,反倒因此接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發條科技和正在冒頭的蒸汽科技,進而成為蒸汽時代的弄潮兒之一。”


    “卡爾其實是半隱藏的主角,玩家需要在一周目時完成特定相關劇情才能解鎖他和非洲地圖,然後等到二周目才有機會遇到他。要是能夠招攬他加入團隊,就能得到雙主角待遇,從而大大加快遊戲推進速度。”


    湯佳怡稍稍恢複一些體力,此時也是忍不住開口點評道:“所以說這位阿姆拉克身上其實還有著搞一波‘王子複仇記’,迴來建立黑人主體近代民族國家這一項?”


    “沒有,”旁邊的馬競笑著搖頭,“蒸汽時代的核心玩法始終是競速,角色劇情、王室奪權什麽的隻是裝飾背景,不會在這些方麵多加筆墨。當然,要是玩家喜歡,倒是可以考慮出人物dlc。”


    “嗬,你們也是有心了,就怕情節藏太深別人看不懂,結果媚眼兒拋給瞎子看。”


    “看不懂就算了唄,這些本來就是隨手布下幾枚閑旗,玩家看懂了會心一笑固然是好事,看不懂就當是增加劇情深度了,不會有太大損失。”


    “那咱們的戴梓大神怎麽辦?”


    “他當然也要去歐洲啊,最後還要去美國溜達一圈,有可能參與提前開工的太平洋鐵路。”


    “提前的話,”湯佳怡起身看向自家老公,“就少不了黑奴方麵的劇情了,那時候可還沒有釋奴運動呢!”


    曆史上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是在1863年,當時釋奴運動已經頗具聲勢,林肯政府不可能找南方種植園主采購人力資源。最後兩家工程承包商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和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各自想到了辦法,前者去大青果進口因為太平天國起義而產生的流民甚至戰爭俘虜,後者則大量招募因“馬鈴薯瘟疫”而逃亡美洲的愛爾蘭人,靠著揮霍這些人的生命,最終完成了這座橫跨北美洲的超級工程。


    “當然,”馬競點頭確認,“我看過劇情文案,有專門支線讓玩家暫時扮演黑奴逃亡還有反抗,態度非常端正。”


    湯佳怡點點頭,又想到新的麻煩,“這樣的話,歐洲和美洲劇情分量明顯增加,不怕東方劇情變得單薄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年代朋克本來就是美國科幻作家提出來的概念,‘天意’那種麵向東亞市場的土木朋克、絲綢朋克倒也罷了,蒸汽和發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心畢竟在歐洲,怎麽也繞不過老歐洲的,咱們總不能閉上眼睛裝看不見吧?”


    “你們的遊戲,自然隨便你們折騰,”湯佳怡撇了撇嘴,“要我是這遊戲的製作人,索性砍掉東方劇情一了百了,直接讓戴梓舉家搬遷去歐洲,也比現在這樣不尷不尬的好。”


    身為一名顏黨,她實在受不了遊戲裏那個清朝,服飾古板缺乏美感不說,女人捆小腳、男人紮小辮的習俗還未破除,同期歐洲佬的服飾妝容看著雖也奇怪,相較之下卻要順眼許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