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stop,繼續跳,魅力不夠旁邊靠。帶上黑眼罩,壓力統統消失掉……”


    聽見熟悉的電音鼓聲,馬偉明止住閑聊,拿起桌上的護目鏡戴上,“唉!又得上工了!”


    半個月之前,他被老爹帶著來鷺島,表麵說是祝賀這位堂兄奪冠破紀錄,實際目的卻是幫村裏要錢要項目。


    經過和馬競一番長談,南浦村長馬尚信得到一份不好不壞的結果,雖然大部分項目都被前者拒絕,他還是幫村裏要到一個開廠承諾。作為前期考察的一部分,他把正在鷺島周邊遊玩的兒子叫迴來交給馬競,然後馬偉明就被安排人送進了綠萊公司,深入體驗後者的業務流程。


    綠萊的核心業務是相互配合的兩塊,前端是強調綠色環保輕量生活的循環租機,後端是迴收處理消費者不要的消費電子產品,經由翻新拆解後使其恢複價值。他前段時間在店麵負責接待顧客,現在卻被推上流水線負責分揀那些電子垃圾。


    這份工作非常枯燥,傳送帶不停送來廢舊手機和平板電腦,他需要按照提示把它們分揀到不同的塑料筐裏麵,按照分揀數量計酬。連續工作兩小時,才會得到15分鍾的休息,時間說長不長,經常是忙完私人事情剛坐下就聽見提醒上工的音樂聲,就像現在這樣。


    聽見臨時徒弟的抱怨,旁邊的中年男人開口了:“廠子給你開工資,可不是讓你過來喝茶看電視打遊戲的。隻要上了流水線,你就會變成大機器上的螺絲釘,讓你轉你就轉、讓你停你就停。綠萊這邊好歹還給安排休息,換成別的工廠,很多生產線一開動不到換班別想停下來,上廁所都得跟拉長請假,要是拉長不給假,私自離開馬上記你曠工。”


    馬偉明隻進過蜜蜂係工廠,聽到這種說法立即瞪大眼睛,“啊?其他工廠這麽黑?”


    中年男站起往外走,偏頭解釋說道:“流水線都這樣,所有工序前後連接,你隨便離開其他人咋辦?其實咱們這個一樣是流水線,隻是稍微靈活一點兒。”


    說到這裏,這位老哥停下來看了馬偉明一眼,“小明你還年輕,幹不來這種活兒很正常。流水線本來就不是年輕人該來的地方,每天幹的事情千篇一律,學不到什麽真東西。”


    這話聽著是好心,馬偉明卻知道話裏還有話,分明是暗示自己趕緊走人,別賴在這裏耽誤他的工作。


    因為腹誹心思,他笑著搖頭反駁:“其實還好啦,至少這邊還有機械外骨骼可以玩,其他地方可見不著可見不到這種東西,方便省力,還很有趣。”


    綠萊迴收的電子產品型號很雜亂,單靠當前機器人技術做不到有效分揀,必須借助於人工。而人力又有疲勞問題,然後就有了“人加助力外骨骼”的過渡辦法。和佳境茶園使用的智能采茶衣類似,這套助力外骨骼係統上同樣裝有視覺和壓力傳感器,能夠不斷記錄工人的操作數據並自動學習積累,有朝一日終究會進化成足以替代人力的分揀機器人。不管是垃圾迴收行業,也能蓬勃發展的快遞物流領域,都對這類設備有著旺盛的需求。


    雖然這套裝置非常簡陋,隻有固定在流水線上的一對機械手臂,上麵也沒有六管火神炮和激光發生器,終究給了他接觸到外骨骼裝置這種科幻作品標配的機會,還是讓馬偉明感到頗為滿意。


    聽他這麽說,中年師傅卻是臉色一變,壓低聲音說道:“你以為這是好事情?現在這些機器人還不成熟,隻能讓人牽著動,等到技術變先進了,咱們這些人統統都得失業!”


    “失業就失業,”馬偉明滿不在乎道:“簡單重複的流水線本來就違反天性、傷害健康,這種工作就該交給機器去做。”


    話一出口,他忽然發覺這話有不妥,連忙補救說道:“放心,技術進步沒你想的那麽快。綠萊搞這套係統更多是為了積累經驗、充當樣板,本身其實是不劃算的。將來就算真的出現機器分揀員,也會有別的工作需要人做,有能力的人永遠不愁沒活幹。”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他的臨時師傅點了點頭,“所以說還是要多學啊,有門真手藝傍身,什麽時候都不愁沒飯吃。”


    馬偉明隨口附和著:“嗯嗯,實在不行,我就去學打鐵敲銅燒陶,這些老手藝現在貌似挺吃香。迴頭我就跟親戚說一聲,讓他幫我介紹個有手藝的老師傅。”


    當然,這話完全是隨便胡扯,他要離開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這次考察已經順利完成。目的既已達到,馬偉明當然就要收拾走人,趕快結束這短暫又漫長的打工生涯。


    中年師傅不知道這些,隻以為自己又挽救了一個失足青年,點點頭作老生常談狀:“就應該是這樣,隻要舍得下苦功,手藝總是不會虧待人。”


    幾句話功夫,兩人便走出休息區進入到分揀車間。這裏有好幾條橡膠傳送帶,兩邊間隔排布著很多組固定機械臂,也是馬偉明等下要穿的“助力工作服”。這東西看著像是塑料、合金杆、液壓管、線纜組成的複雜機械臂,實際卻是一對特製加長手套,手指可以一直插到最裏麵,帶動機械手指彎折旋轉。


    來到自己工位前麵,馬偉明上前兩步,雙臂平舉著前插進“手套”裏麵,動指做了個ok手勢。檢測到他的動作,折疊椅自動轉到身後打開,從下麵承托住他的身體,宣布他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同一時間,其他人也都陸續坐進機器裏麵,生產線很快重新開動起來,送來源源不斷的迴收電子產品,主要是智能手機,也有一定數量的平板電腦和功能手機,比起外形越來越接近一塊屏幕的前兩者,後者的外形明顯更有特色,分類也更加複雜。


    經過幾天的熟悉,馬偉明已經習慣了身上這件助力外骨骼的操作,也掌握了一邊工作一邊走神的高級技巧。看著這些花樣繁多功能機,他再次進入輕度走神狀態。


    開始時候,看到這些款式老舊的機器,馬偉明還有種考古發現的成就感。後來做的多了,他才發現這些機器都不是原來的機器,有些是中小廠商打造的翻新機、山寨機,有些則是官方授權的複刻機,生產日期都在最近一兩年。


    如果無視需要點觸筆的ince設備,從初代iphone發布到現在,這一代智能手機已經麵世十年時間。雖然它們在銷量份額和曝光度上碾壓曾經的功能機,後者卻也沒有徹底消失,依然靠著低價和實用維持著不小的市場份額。除了價格低到百元以下,用便宜通殺一切的所謂“老人機”,市場上還有nokia、alcatel、bird、amoi等等功能機時代的知名品牌,各自都有著不錯的銷量。


    有趣的是,這幾個品牌背後的運營方都不是原班人馬,諾基亞因為出售手機業務把品牌授權給微軟,後來又收迴來授權給芬蘭hmd、阿爾卡特很早就把品牌授權給tcl、波導發現市場變化太快將商標租給蜜蜂移動,後者順便還吞下了夏新。


    依靠不斷複刻經典外形,同時支持4g網絡和熱門應用的新一代功能機,這幾個品牌都有著不錯的銷量,靠著薄利多銷,總體的利潤甚至比大部分單純的智能手機品牌還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nokia依然搭載具有情懷加成的塞班係統,其他功能機用的大都是螢火蟲係統fireflyos,後者其實就是蜜蜂係統beeos1.0的馬甲。因為免費而且方便,受到大部分中小廠商的喜愛。


    當初本著廢物利用博個好名聲的目的,蜜蜂將這個舊版係統開放出去,允許第三方廠商和愛好者隨意使用。卻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款輕巧高效的免費係統受到市場的歡迎,不知不覺間發展成為功能機領域的第一操作係統。後者既然鹹魚翻身,蜜蜂自然不能視而不見,不但迅速恢複了對蜜蜂1係統的更新維護,還給它改了個新名字,搖身一變成為“螢火蟲”。


    話說迴來,蜜蜂的功能機之所以賣得很好,既有這款係統的功勞,也有綠萊的巨大貢獻。前者主要是教育用戶、宣傳品牌,增強的是軟實力,後者提供的卻是實打實的硬實力。通過迴收拆機,綠萊可以為蜜蜂提供相當數量的廉價零件,能夠有效降低製造成本。由此帶來的故障率升高,也能通過綠萊簡便的換機程序得到有效化解。


    順著這條線,馬偉明又想到了馬競讓他來綠萊考察體驗的緣由。


    正如他之前和師傅說的那樣,限於設備成本和效率,綠萊的機器人分揀、拆解,以及環保分解工藝其實沒什麽成本優勢,拆機業務其實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好在租機業務運作良好,這才維持五年沒有倒。


    限於過高的成本,綠萊的拆機業務沒有大幅擴張,整體處理能力遠達不到蜜蜂移動的要求。為了供應數千萬台功能手機所需的元件,後者不但從綠萊這裏采購,還在珠三角就地采購更多的二手元件。那裏緊鄰世界電子垃圾之都,有著異常強大的元件拆解產業鏈。


    電子垃圾從歐洲和美洲海運到港,再通過走私方式進入類似貴嶼這樣的專業拆解小鎮,被那裏的家庭工廠組織人力拆解成零件,元件批發賣給當地的電子廠、電路板拿去泡酸水燒板以提取其中的金、銀、銅等金屬成份。


    拆解環節倒還罷了,燒板環節想要提取這些金屬,需要使用稀鹽酸、硝酸銀等酸性溶液溶解、置換裏麵的金屬,會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酸性廢水和廢氣。再加上有人圖方便,直接焚燒處理拆解燒板剩下來的塑料基板造成的廢渣和廢氣,從事這類活動的地方往往會有嚴重的環境汙染,貴嶼更因為起步早、規模大而成為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地方,20年前地下水就被汙染無法飲用。


    有鑒於此,國家環保總局、海關總署早在2000年就聯合發文,禁止進口廢電視機及顯像管、廢計算機、廢家用電話等十一類廢電器,2009年8月又將禁止範圍擴大到廢打印機,廢傳真機等辦公電子產品。然而,利潤當頭,這些禁令卻是遭到了無視對待。雖然海關每年都會插到幾千、幾萬噸電子垃圾,依然有數量更多的電子垃圾以各種形式來到內地。


    根據海關法和刑法的相關規定,運輸、收購、販賣禁止或限製進出境的貨物、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貨物,都屬於走私行為。這些工廠收購洋垃圾進行加工處理,當然是拘役起步、最高無期的犯罪行為,但是經由中間商購買他們拆下來的電子元件,卻是差不多合法的。正是有了廉價而齊全的電子元件,珠三角的電子產業才能快速崛起,而後者的蓬勃發展又造成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進而為電子垃圾走私製造源源不絕的強勁動力。


    總算還好,隨著國家政策變化,環保法終於“長出了牙齒”,全麵禁止進口洋垃圾的時機終於到來。今年7月,國辦發文,要求年底前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等固體廢物,兩年內禁止國內可替代的固體廢物。隨著海關和環保部門執法力度的加強,本就非法的電子垃圾走私和分揀拆解行業自然大受打擊。


    作為電子垃圾環保處理的領軍企業,綠萊從中看到了取而代之的發展良機。因為成本緣故,綠萊新工廠規模比較有限,馬競索性把它設在自己老家,一方麵製造宣傳話題提醒全社會關注電子垃圾迴收,一方麵給家鄉貢獻一家勞動密集型工廠。平縣周邊有不少城市,卻是不用擔心電子垃圾“產能”不足。


    而他之所以安排堂弟馬偉明來綠萊考察體驗,也是這一計劃其中一環,目的自然是讓他現身說法,打消鄉黨們的疑慮和顧忌。除了現在的分揀車間,他之前還在拆解、分解車間短暫實習過,帶給他的體驗的確很不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