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有些奇怪的紙板,吳攀好奇發問:“這是什麽?”


    “你不知道?”沈莫愕然看他,接著反應過來,“也對,那時候你應該還在太平洋上,應該沒看見我的朋友圈動態。※雜$誌$蟲※”


    吳攀聽了更迷糊了,“你朋友圈裏不都是遊戲截圖和視頻麽?”


    “不對不對,4號晚上我有分享別的視頻。”


    “你設了兩日不可見,我到哪裏去看?”吳攀鬱悶吐槽一下,連聲追問道:“到底什麽意思?這紙板是做什麽用的?”


    “那我重發一下好了,”沈莫拿起桌上的手機,將某段視頻重新分享一遍,“你看過這個視頻就明白了。”


    下滑刷新,朋友圈裏果然出現了新的內容。隨手點擊老沈分享的那個視頻,吳攀小聲嘀咕起來:“這不是蜜蜂馬競麽?中秋晚會表演折紙?這有什麽好震驚的?”


    沈莫卻懶得解釋,“憋說話,看過再說。”


    本著對節目內容的自信,蜜蜂在當晚放出了蜜蜂秋晚的高清精編版。作為整場晚會最大牌的明星、最新奇的節目,馬競和他的折紙魔術理所當然收到最多的關注和討論。短時間內,網上就冒出很多表演剪輯,沈莫分享的這個便是他收藏的最清晰版本。


    吳攀疑惑著點開視頻,隻見馬競手裏拿著張粉紙折疊撕扯,三兩下就有一顆花骨朵在他手中成型,然後就見那朵紙花自行開放接著自動合攏。


    老吳有些疑惑,“這個,不會是倒放吧?”


    “不是,”沈莫搖頭,“繼續往下看!”


    在後麵,是騰空而起的紙火箭、自行起飛的紙飛機、慢騰騰溜走的紙車,顯然非是一般的視頻特效所能做到。


    “我去!”老吳一時沒忍住,急聲問道:“他怎麽做到的?明明隻是一張紙……”


    聯想到麵前的紙板,他又連忙改了口:“不對,是不是紙有問題?”


    “答對了,可惜沒獎。”


    拿起一張紙板,沈莫繼續說道:“馬老板沒說是怎麽做到的,不過萬能的網友還是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們在蜜蜂圍脖上挖到個名叫顧楠的蜜蜂工程師,那家夥的主頁上全是硬紙板做成的電動玩具。馬競的紙花紙火箭、顧楠的紙玩具,原理應該是一致的,區別隻是厚度和成本。”


    “應該是這樣,”吳攀同樣認可這個推斷,接著他便笑了起來,“這很可能是蜜蜂計劃好的宣傳套路,先讓馬競表演節目吸引人氣,接著避而不談吸引網友挖掘,再把答案放到觸手可及的地方等人發現。為的就是利用你們的震驚宣傳新產品。”


    這是典型的病毒營銷套路,沈莫並不感到意外,“很有可能。不過這不重要。”


    伸手敲敲最頂上那張紙板,他微微有些得意,“這張是我照著顧楠的視頻攻略自己做的,可以組裝成一架紙的四麵鼓。”


    “哦?”再次看了眼紙板,吳攀眉毛一挑,“所以你的新想法就是做這個紙板?嗯,這東西的原理貌似不太複雜,外形設計可以參考現成的紙藝圖紙,設計成本不高,物料成本也不貴。不過咱們能做,別人也能做啊,到時候很可能像vr盒子、手機氣墊一樣打成爛仗。”


    “所以山寨抄襲是不行的,”沈莫搖頭,“我聯係了那個顧楠,他說智能紙板會對外開放,隻要購買了他們的驗證芯片和nfc貼片,就能得到蜜蜂的專利保護,還能接入蜜蜂紙板應用。”


    “哦嗬,聽起來還不錯,”吳攀來了些興趣,雖然他們沒玩過紙板,但以前做過更加複雜的梳頭機器人,又有蜜蜂的技術支持,做起來應該不難。“唯一可慮的,就是市場前景有多大?競爭對手有多少?”


    聽見他的問題,沈莫有些遺憾地說道:“這是個全新的項目,市麵上也沒有成型的參照對象,也沒有公布授權廠商的數量,不好說市場前景如何。不過這個項目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就算賺不了大錢也不至於血本無虧,蜜蜂pbb芯片隻要幾塊錢、nfc貼片不到五毛錢、還有一種光學識別的版本更是隻需幾分錢的導電塗料。”


    nfc近場通信向下兼容rfid射頻識別技術,所謂的nfc貼片就是複雜些的rfid電子標簽,成本著實高不到哪裏去,五毛售價裏麵已經包含了蜜蜂的檢測認證費用以及壟斷利潤,pbb芯片的情況也是類似。


    “這倒也是,”吳攀點點頭,接著反應過來,追問道:“怎麽?還有不同的版本?”


    “嗯,”沈莫敲敲桌子上的手機,“主要是手機的問題,中高端手機內置nfc模塊,直接用可交互nfc貼片就行。要是手機沒有,就隻能使用usb數據線,那種光學識別的版本是蜜蜂手機專用,因為有把握拿到傳感器api。”


    想了想,吳攀建議道:“數據線就算了,用著不方便成本還高,咱們還是專攻nfc和光學識別吧。”


    “這個不急,”沈莫卻忽然潑了盆冷水過來,“項目還在早期階段,咱們有足夠的時間調研評估,不急著做決定。”


    “啊?”老吳驚訝起來:“這不符合蜜蜂的習慣啊!他們不是喜歡悶聲憋黑科技,等到產品接近完成才拿出來嚇人麽?這迴怎麽改性子了?”


    “的確是這樣,”沈莫解釋說:“我也問過顧楠同樣的問題,他倒是沒有隱瞞原因。按他的說法,任天堂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不得不早早公布紙板項目,免得將來披上抄襲山寨的惡名。”


    為了掃清將來商業化的障礙,顧楠很早就自掏腰包收集紙板及折紙相關的知識產權。島國向來盛產技術宅、藝術宅,顧楠自然要早早下手,一開始發覺有當地企業在做同樣事情,他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項目拿到蜜蜂投資,他借助集團情報支援調查對方,方才驚覺那家公司背後居然是任天堂。考慮到任天堂的名聲和底蘊,顧楠決定提前曝光智能紙板項目,還拉來馬競幫忙吆喝。


    “任天堂?”吳攀愣了一下,接著迴過神來輕輕點頭,“倒也算是迴歸老本行。”


    1889年,雕刻家、設計師山內房治郎在京都開店售賣自製的骨牌(港島賭片裏常見的牌九)和花紮牌(一種隻有圖案的紙牌),後來業務越做越大遂將店鋪改名“任天堂骨牌”。60年後,他的曾孫山內溥繼承家業,任天堂逐漸成為優秀的撲克牌企業,並在1962年成功ipo。再後來,山內溥招來以橫井軍平為代表的一批理工科大學生,嚐試進軍電子玩具和電子遊戲市場,最終讓任天堂成為世界上最成功、最純粹的遊戲廠商。


    直到現在,任天堂還在銷售花紮和紙牌,不過已經變成一種飽含情懷的周邊產品。


    “對了,任記要做什麽,能查出來麽?”


    麵對老友的問題,沈莫卻是兩手一攤:“我也想知道,可惜沒那能力。”


    “也是,”吳攀其實也沒報希望,話音一轉,“說起來,這貌似是個好消息。”


    “的確,”沈莫從文具筒裏抽取剪刀,笑著說道:“不管如何,蜜蜂和任天堂相繼發布和紙板有關的產品,有很大可能帶火這個題材。咱們現在下手早作準備,應該能在風潮初起時喝到一口熱湯。”


    見他動手製作,吳攀也不禁手癢,“還有剪刀沒有?”


    “沒了,你拿美工刀湊合吧!”


    手工活兒最適合殺時間,等到書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時間已經過了中午12點。


    孫湉出現在門口,先問了句:“在聊什麽呢?”


    視線掃過房間,卻見沈莫和吳攀對坐書桌兩邊,桌麵上滿是黑白顏色的硬紙片,旁邊還有紙板做的方盒子和小吉他。


    看到插在方盒子裏的手機,她心中頓時了然,昨天就見沈莫在搗鼓紙板,現在總算見到成品了。


    拿起來看看,伸手在四個鼓麵分別彈了下,她忍不住吐槽道:“沒啥好玩的,手藝也好爛,要是我絕對不會買。”


    “那個隻是練手的,第一次弄手藝當然會粗糙些,”沈莫抬頭替自己辯解著,然後指指旁邊的小吉他,“你看那個尤克裏裏,手藝明顯提高了很多。”


    伸手拿起小吉他,試著在棉線做成的琴弦上撥動幾下,插在琴箱裏的手機立即發出甜美歡快的聲響。


    來了興致即興彈了段“兩隻老虎”,孫湉滿意說道,“這個倒是不錯,進步很明顯。”


    沈莫笑著接住女友的誇獎,“那是當然。”


    吳攀插話進來,直言拆穿,“那個破鼓才是他自己設計製作的,這個琴是別人設計的,而且最開始的框架也是我弄得。”


    “行了行了,”沈莫臉色微囧,霍然站起,


    轉移話題:“這個先放著,等吃完飯再弄好了。”


    孫湉也注意到了桌上的黑白紙片,“嗯?這個又是什麽?”


    沈莫手指自己,滿是驕傲地認領道:“紙板鋼琴,我自己設計的。”


    紙板樂器的原理大同小異,雖然手頭沒有蜜蜂的芯片和nfc貼片,也沒拿到配套的手機應用,但他還是用舊鍵盤和數據線做到了同樣的事情,顯示出了高強的動手能力。


    注意到垃圾簍裏的鍵盤殘軀,孫湉扭頭瞪了某人一眼,給他了一個迴頭找你算賬的眼神。


    午餐是很有海濱特色的海鮮火鍋,在這秋老虎的肆虐的時候吹空調喝涼茶吃火鍋,簡直不要太爽。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簡單省事,女主人隻要端出方口火鍋插上電倒上水,再把外賣小哥送來的海鮮和蘸料分別裝盤端上桌,端的是省事又方便。


    不過省事是省事了,卻也少了誇獎女主人廚藝的樂趣,按慣例請手機和網友先欣賞一下,大家隻好找點別的話題來聊。


    秉承餐桌上不談工作的習慣,吳攀沒提紙板玩具,而是好奇地問起來為啥吃火鍋。


    孫湉扭頭看了眼齊琳琳,“都是你家這位的主意。”


    後者點頭,“沒辦法,遊戲裏的漢代火鍋看起來太過誘人,隻好弄個差不多的打打牙祭。”


    齊琳琳才開始玩遊戲,自然被係統引到著加入了“天馬采購團”。她沒有選擇提刀拿弓去戰鬥,而是在孫湉的建議下去了後勤部門,負責給隊伍裏的官老爺們當廚娘。


    連手遊《蜀山器靈傳》都有高清食物,作為aaa級主機大作的《絲路》的食物係統自然是更加精美。開發者不但在食物上使用更加精細的建模和貼圖,還開創性地將物理引擎和氣味模擬器用在食物模擬上麵,前者賦予食物彈性和動感,後者帶來更加直覺的嗅覺體驗,的確有效地增強了遊戲體驗。


    雖然孫湉這邊沒有氣味模擬器,齊琳琳還是被遊戲裏冒著氣泡和熱氣的火鍋所打動,嚷嚷著中午要吃火鍋。


    “原來是這麽迴事,不過漢朝也有火鍋?”吳攀眨眨眼睛,“不是說火鍋起源於清朝,是山城還是自貢來著?”


    齊琳琳夾起一隻皮皮蝦,塞進蘸碗裏抹上醬料,邊吃邊含糊著說道:“管那麽多做什麽?看著舒服就行了。”


    “清代流行的是銅火鍋,”沈莫道:“不過這種燒熱湯涮著吃的吃法卻要久遠的多,古代有那種放在桌子上現吃的小鼎,漢朝時就有分格鼎、分格鍋,蔥花、豆瓣、醬油醋、豬脂羊膏也都有,張騫又從西域帶迴大蒜、胡椒和芝麻,和現代火鍋相比隻差一把海椒,他們自然要在火鍋上多做文章。”


    齊琳琳注意到一個細節,插話問道:“這麽一說,好像現在吃的東西很多都是產自國外?”


    “的確是這樣,”沈莫點頭確認,“完全土生土長的隻有大豆、水稻、白菜幾種,其它小麥、玉米、油菜、花生、蔥都是外來物種,不過來的時間有早有晚,土豆、蘋果是清朝傳入,小麥卻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從中亞傳了過來,一開始是連皮蒸著吃,直到宋代才流行磨粉做麵食,比如武大郎炊餅。”


    兩女齊齊咋舌,“石器時代,原始人跑那麽遠?”


    “嘿!不要小瞧古人喲,原始人的遷徙能力還是很強大的,一代人走不完就兩代人,是真正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673a;4e0b;8f7d;app770b;4e66;795e;ff0c;767e;5ea6;641c;952e;8bcd;ff1a;4e66;638c;67dc;app6216;76f4;63a5;8bbf;95ee;7f51;7ad9;.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