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島馬宅,一家人圍坐圓桌前。


    九月秋高,菊黃蟹肥正當其時,今晚的主菜變成清蒸大閘蟹。


    蟹肉味美,外麵卻有甲殼保護,不但烹飪麻煩,吃起來也是有些不便。


    螃蟹有兩種吃法,武吃和文吃,武吃講究盡興而為爽快豪爽,直接快刀剁塊揀肉多的吃。文吃卻強調細致到位,喜歡用整套工具慢慢琢磨,目標是兩小時解決戰鬥。


    夫婦兩個麵前各有一套閃著銀光的“蟹八件”,顯然是打算“文吃”。


    “蟹八件”是通俗叫法,具體組成其實並不完全固定,馬競夫婦用的小方桌、腰圓錘、長柄斧、調羹、長柄叉、鑷子、蟹針、剪刀這套。


    在對麵小家夥們期待的目光中,湯佳怡夾起一隻螃蟹,運起剪刀剪下蟹腳裝盤遞給旁邊馬競,她這對付起蟹鉗上的絨毛。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長毛的鉗子正是它們區別於海蟹的最大特征。


    馬競的速度倒是不慢,八條蟹腿剛被送到麵前,他就捏起蟹針把裏麵的肉絲戳出來,用鑷子夾著放到小家夥麵前,一人兩條腿。文吃螃蟹,就要從蟹腿開始,然後是蟹螯,最後才是味道最好的蟹身和蟹黃。


    可惜,對麵這幾個小家夥的修養氣度不夠,肉條剛被放到麵前,頓時操起兒童筷子一通亂啄,沒幾秒功夫就爭搶一空。還好這批螃蟹品質優良,專程邀請的蘇幫菜大廚又是善於做蟹,即便不沾醬醋蘸汁依然別有風味。


    看到他們這般猴急,湯佳怡習慣性皺起眉毛就要嗬斥,馬競卻是笑著搖頭,把剛剛拆出來的蟹鉗肉二分為四放到四小麵前的盤子裏麵。


    “你就慣著他們吧!”


    丟給丈夫一個懊惱的眼神,湯佳怡拿起腰圓錘,把怒氣發泄在螃蟹殼子上。等到將殼蓋敲鬆,她拿起長柄斧破開腹殼,然後螃蟹身子遞給馬競,讓他進行後續的體內髒、分割操作。


    馬競眼力精準雙手靈巧,做起這些細致活來倒是得心應手,很快就把蟹肉蟹黃挖出來分作六份,每人麵前都分了一點。


    就這樣,一家人彼此配合著,慢慢將一屜螃蟹吃光,隻剩一堆空殼。


    小吃貨們隻是吃了個半飽,看到爸媽停手,紛紛直起身子看向蒸屜。


    馬小嬂摸了摸小肚子,“爸爸,還有螃蟹沒?我還沒吃飽。”


    “當然還有,”馬競笑著點頭,拿起一隻碟子放到女兒麵前,“你看這不就是?”


    孩子們聽了,紛紛麵露驚喜,可當他們的筷子碰到螃蟹,紅色的甲殼卻是散碎分開,卻是一具空殼。


    小家夥們從小就被老爸捉弄早就習慣,很快就忘了吃個半飽的事,拿起小筷子擺弄起了麵前的甲殼碎片。因為模板已被打碎,他們隻能照著印象重組,各自重組的螃蟹長相都不盡相同。


    馬競見了也不糾正,隻是笑著問他們怎麽移動、怎麽唿吸、怎麽遊泳、怎麽吃東西,隻要能夠自圓其說就能得到他的稱讚。


    把其他餐具雜物收起交給機器人送迴廚房,湯佳怡拿起手機想要把這溫馨場麵拍了下來。


    可惜,小演員們很沒有敬業精神,沒拍幾分鍾就厭煩了組零件講故事的遊戲,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卻是起了倦意。


    安頓好孩子,夫婦兩這才有了點兒空閑時間。


    遞給妻子一杯熱奶,馬競出言提議道,“對了,我要去看片子,你要不要一起?”


    馬競這個“首席體驗官”可不隻是自封空頭稱號,蜜蜂推出的新產品他都會盡量體驗,並總能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議,電影這種大投資產品更是一部不落都要觀看。雖然不能讓影片提升藝術價值,但他的正常審美、強大外掛卻能幫忙排除台詞漏洞、瑕疵穿幫鏡頭這些毛病,有效提升影片完成度。


    因為涉及到踏勘選景、人工搭景以及後期特效,蜂影的“封神榜”項目直到最近才大致完成,然後便按慣例把樣片送到鷺島,等待馬老板的檢查。


    湯佳怡扭頭看他,“你的封神榜?好啊!”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後期,作者據說是許仲琳,也有學者認為是明代道士陸西星。


    不管作者是何人,封神故事其實和“水滸”、“三國”、“西遊”一樣,並非單人獨力短時間完成的作品。它們的源頭都是宋代發達的市民社會,在飯館酒肆、在說書人的唇舌間發展完善不斷擴充,並最終被明代文人和私人書商看中,進行一定書麵化調整後結集出版並大量出版獲利。


    雖然因為某些愚孝文人的貶低,《封神演義》沒能入選“明代四大奇書”,進而落選“明清四大名著”,這部的意義都不如抹殺。正因為“封神榜”、“西遊記”的大行於世,原本散落各地的神仙信仰才得以集結統一,變成整個民族的文化符號。


    這個故事本來就是來自民間,天然地符合老百姓樸素的審美觀點,是以始終受到群眾的歡迎。現代以來,“封神”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熒屏,其中尤以魔都電視台製作的90版《封神榜》最為出名。


    1987年,魔都電視台成立電視劇製作中心,除了引進外國電視劇,也嚐試自行製作。


    1989年,魔都電視台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正大綜藝公司,製作影響了一代人的《正大綜藝》。


    1990年,電視劇中心拉來綜藝公司協作(其實是投資出錢),開始製作36集的《封神榜》。


    電視劇製作中心一開始還能得到電視台的撥款,後麵卻逐漸轉變為自負盈虧。為了確保劇集能夠受到歡迎,郭導演不但力排眾議啟用年輕演員,還想辦法請來港島演員以及幕後團隊,最後更是邀請內地歌後與港島歌王各自演唱主題曲《神的傳說》。


    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這部劇雖然特效技術限於時代顯得虛假,卻有著出人意料的大尺度,骷髏、鬼魂、斷肢不斷出現,這是後世那些看著狐妖聶小倩、剪胸楊玉環的觀眾們所無法想象的。


    論及尺度,其實88版《封神榜》其實更勝一籌。這部劇的投資人和藝術總監是一手發掘了多位大導演的西影吳廠長,劇情也比較接近原著,充滿了普通群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可惜正因為內容太過下裏巴人,最終隻在電視上播放了5集即遭禁映。後來為了拍攝“新封神”,馬競特地托人聯係三秦電視台,從庫房裏把落灰幾十年的錄像帶翻了出來給工作團隊參考。


    當然,時代畢竟不同了,蜂影不可能重複90年代兩版“封神”的老路,隻能淡化各種酷刑和裸露,轉而用比較安全的奇麗法術和動作場麵代替。


    一路聊著這些幕後花絮,馬競夫婦走到位於一樓的放映室。


    驗證過硬件密鑰和生物密碼,房間燈光漸漸變暗,銀幕上出現電影畫麵。


    影片還沒有最終定稿,前頭沒有廣電龍標也沒有貼片廣告和片頭,慣例的企業標誌後,正片直接出現。


    山高林深草密河淺,河穀之中隻聞鳥鳴獸吼之聲,卻是不見人馬車跡。


    根據考古研究,3000年前的北半球處於高溫期,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5攝氏度,秦嶺以北有竹子、水牛等亞熱帶生物存在。再加上人類活動較少,野生動植物的分別區域和數量比現代大太多。


    河邊草叢間,兩隻棕色獐子正在埋頭吃草,忽然齊齊抬頭看向身後鏡頭,有些醜萌的獐頭上浮現驚恐之色,接著轉身跑開。


    緊接著,三名古裝男子闖入鏡頭,看也不看逃跑的獐子,沿著河邊道路徑直向西,他們打扮利落手腳迅捷,卻是前出的斥候。


    過不多時,千餘人的大部隊走入鏡頭,他們身上穿著短袖布衣踩著草鞋,外掛鎧甲手拿戈矛錘盾多樣武器,兵甲上麵依稀可以看到暗紅血跡,顯然是經曆一番苦戰才來到了這裏。


    早在前期籌備階段,劇組就專門招募跟組演員進行體能和古代戰陣訓練,試圖培養出普通群演很難具備的兇悍血勇之氣。這部影片雖然沒多少知名影星,演員方麵的開銷卻談不上小,錢都花在這些細節地方。


    毫無疑問,最終的效果也沒讓人失望,這支部隊一看就是百戰精銳,而非埋頭走路的鄉兵土勇。


    不過湯佳怡卻沒注意這些,眼睛隻是追著演員身上的服飾看個不停。


    這些角色身上的衣服既非古裝影視劇裏常見的交領大袖束發戴冠,也不是“90版”那種圓領大袍短發戴頭環,而是介乎於兩者之間的全新設計,孤雲寨正是眾多製造商之一,身為公司老板的湯總當然要多關注自家作品。


    受限於生產力水平和集體審美,商周時期古人的服飾打扮不可能和漢唐宋明完全一致。蜂影封神劇組選擇像“90版”學習,在參考曆史文物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合理想象。


    “90版”因為有泰國正大投資,服裝發型以及建築風格特意參考了古羅馬和泰國的元素,固然充滿古意氣象,缺少上衣下裳右衽束發,看著終究顯得有些奇怪。


    更何況,“封神”世界終究是《封神演義》根據商周曆史敷衍而來的架空世界,仙靈法力的存在,必然會對普通人,尤其是貴族階級的衣食住行產生影響,應該有所體現。


    蜜蜂影視特別委托大學考古係和服裝研究所成立服裝準備組,提前一年開始準備服裝,盡可能接近曆史事實的同時,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推斷與藝術誇張,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因為定稿製作的服裝數量太大,研究所的裁縫忙不過來,最後還是委托孤雲寨等企業幫忙製作的,這些服裝公司都有古裝戲服製作經驗,倒是完成的不賴。


    前行沒有多久,一道夾山而立的關城出現在眼前,攔住眾人去路。


    不用上級吩咐,千人隊伍便自行散開,前頭張弓曲射擾敵,後頭加速追上進入攻擊陣位。等到被手下將領簇擁著貴的騎牛男子趕到前線,充滿蠻荒氣息的攻城戰即刻展開。


    這名男子,正是黃飛虎。


    黃家七世忠良,女兒入宮為妃,黃飛虎以區區凡人之軀,和出身截教金靈聖母門下的聞太師並稱大商柱石,本人更被封為鎮國武成王,可謂風光得意。


    可惜,往日風光已經消散遠去,聽聞妻子和妹妹被紂王殺死,老黃頓時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臣綱丟到一邊,悍然率領一千家將,以及二弟、三子、四友,一路打破關卡,打算投奔黃河另一邊的西岐勢力。


    除了拜師闡教清虛道德真君的長子黃天化,黃飛虎一家都隻是凡人。不過老黃卻擁有神獸坐騎“五色神牛”,戰鬥力不可小覷。


    而他的一幹兄弟子侄乃至家將,也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普通人,銀幕上的戰鬥卻是予人一種超級士兵在廝殺的感覺。防守方徒手就能抓起大石巨木投擲數十米,進攻方不用雲梯樓車直接徒手爬牆,同樣牛的不行。


    過不多時,黃家眾將便領著一幹私兵爬上關牆,和守軍展開最後的肉搏廝殺。


    湯佳怡對打鬥場麵不敢興趣,卻是關注起了別的東西,“這些石塊木頭都是特效吧?”


    “嗯,”馬競眉毛一挑,“你看出來了?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好?”


    “不是,是做得太好了,各方麵表現完全不像泡沫道具,反倒會顯得奇怪,畢竟正常人可搬不動那些大家夥。”


    “這些都是用石頭和硬木製作的真家夥,劇組四個壯漢才能合力抬起一塊,平常移動都是用叉車和卡車。”


    “啊?”雖然心裏已有準備,湯佳怡還是被蜂影封神劇組的豪奢給驚了一下,“這也太誇張了吧?”


    “這算啥,大頭還在後麵呢,”馬競抬手點點屏幕,“網遊裝備和特效都被雷震子用光了,我們隻好改玩電影特技。”


    使用特技是為了實現特效,兩個詞本來意思接近,卻在使用中有了分別,特技通常指煙火、機械、鋼絲、縮微模型、特殊化妝等現場設施與技術,而特效則更加偏重摳像合成、3d建模、圖像渲染等電腦後期技術,幾乎成為cg特效的簡稱。


    cg特效理論上可以代替現場特技,但實際做起來卻很難,為了達到最好性價比通常需要聯合使用。若是現場特技不到位,單純cg特效很容易淪為看著很假的“5毛特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