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


    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陰雲遮擋日光,帶來夏日裏少見的溫涼。『樂『文『小『說|


    “咯!”吐出一口帶著豆汁兒味的酸氣,趙西林揉揉肚子,“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林琛瞪了他一眼,“端正點兒!注意形象!”


    這裏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廣場,北邊是那座刻在國徽上的著名城樓以及醒目的國旗杆,南邊是英雄紀念碑和紀念堂,西邊是大會堂,東邊是國家博物館,置身其中被這些充滿儀式感的建築換繞著,人會不由自主地正經起來。


    趙西林懶得和對方爭辯到底該“緊張嚴肅”還是該“團結活潑”,伸手指了指人頭攢動的國家博物館,“快看那邊!再不走快點兒,就等著排隊到中午吧!”


    林琛沒有購買春運火車票、明星演唱會入場券的經驗,驟然看到長長的隊伍,也是滿麵驚訝,不由驚唿道:“不是說九點才開館麽?怎麽現在就這麽多人了?”


    “早來早排隊唄!今天是工作日人還少點兒,周末、黃金周的人那才叫多。”


    “哦!”林琛點點頭,加快腳步追趕好友的步伐。


    實際上,他們昨天下午已經來過國博這邊,可惜倆人事前都沒做功課,到了地頭才發現國博在周一閉館不接待觀眾,隻得悻悻地去了其他地方。


    因為周末兩天通常會迎來遊客高峰,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通常都會在周一閉館休息,一麵整理藏品檢修設備,一麵給解說員的嗓子放個假。雖然也有一些博物館會在周二甚至節假日閉館,不過周一閉館的還是最為普遍。林趙倆人都是上班族,平時很少走進這類場所,所以並不清楚這條慣例。


    在附近賓館過了一晚,哥倆趕在日出前出門,看了淩晨四點四十五分開始的升旗儀式,然後悠哉悠哉地跑去吃了份豆汁焦圈兒鹹豆腐腦的京味早點,這才踩著晨光返迴廣場這邊。


    經過翻新擴建,如今的國家博物館主樓更顯端莊大氣,西門上富有時代氣息的金星紅旗裝飾依然保留,和對麵大會堂外麵懸掛的國徽形成唿應。


    人們從各個方向湧來,走到博物館西門前麵,自覺加入到三支隊伍當中。


    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而且還執行免費開放政策,隻要出示證件登記身份就能進來,自然引得人人向往,外麵出現排隊長龍並不奇怪。


    展館門前,臨時起意過來參觀的遊客組成最長的隊伍,在伸縮柵欄的約束下在西門北側排成一個“n”字形長龍,默默等待著領票入內。


    而提前通過網絡和短信預約到的機智boys和心機girls則站在南側的隊列裏,每天的預約名額隻有1500人,大家可以從容安排時間,不用這麽早過來,隊伍並不算長。


    通常情況下,門口隻會有這兩支隊伍,今天出現的第三支則屬於不常出現的特殊狀況。


    公立博物館/美術館都有自己的藏品,它們使用這些館藏布置常設的固定展覽,像是國博裏麵就有“華夏古代史”和“複興之路”兩個常設展。除此之外,公立博物館通常會劃出一定的機動區域,用來臨時展出第三方展品,稱之為“特展”(直譯自specialexhibitioureexhibition)。


    2008年以來,公立博物館開始陸續執行免費開放政策,但是特展還會收取10~50元不等的門票費用,也逐漸成為免費博物館的標配。


    六年前,剛剛完成改擴建重新開門迎客的國博,出人意料地和法國品牌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合作,舉辦“路易威登藝術時空之旅”展覽,展出lv自1854年創建以來的多款經典箱包以及關聯文物。緊接著,幾個月後他們又和意大利品牌寶格麗(bvlgari)合作,共同推出“125年意大利經典設計藝術展”,展出600餘件寶格麗牌的經典珠寶和腕表。


    雖然打著藝術展覽的旗號,國博此舉還是招致巨大爭議。


    支持者認為奢侈品既有設計感又有話題性,能夠平衡傳統文物的單一感和距離感,進而可以幫助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品牌鍍金、展館揚名、觀眾養眼,一舉三得簡直大好事。不過反對者卻打出“國有博物館‘商’不起”的旗號,猛烈抨擊館企合作行為,認為這麽做是不務正業、有失體統。


    最後的結果,似乎是反對派略占上風,國博方麵減少商務合作,卻沒有停止舉辦各種特展,今天就有一場名為“君子如玉:公子扶蘇人物展”的收費展覽正在進行中。


    作為特展,“扶蘇展”有專門的購票窗口和等候隊列,排隊等待的人數也是最少的。


    走到隊尾站好,趙西林忍不住吐槽起了自家老板,“老板果然神通廣大,硬是把遊戲展送進了國家博物館。妥妥的掛羊頭賣狗肉,不對,是掛人頭賣遊戲。”


    “扶蘇展”的核心展品,是一枚疑似公子扶蘇的秦代貴族男子顱骨,以及根據這枚頭骨複原的公子扶蘇畫像和塑像。


    1976年,考古學家在秦始皇陵東側發現一片陪葬墓群,通過發掘獲得五男二女七具骸骨以及金銀玉貝、漆器及絲綢殘片等高端陪葬品。這些骸骨非常淩亂,有的頭上插著箭頭、有的首身分離、有的四肢與軀幹分離,顯然都是死於非命。


    結合秦始皇有23子10女,18子胡亥繼位後將他們統統殺死的曆史記錄,有專家大膽推測,認為這些人有可能是其中一些公子公主,其中陪葬規格最高的那位很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大兒子公子扶蘇。


    在馬競曆史文化基金的資助下,秦省文物專家應用3d建模技術,成功複原了“公子扶蘇”的長相和身材。蜜蜂遊戲重置版《秦殤》主角扶蘇的形象,便是根據專家考證的結果重做的。


    得益於複原時使用的些許美化手段,新形象順利得到玩家和愛好者的接納和喜愛,蜜蜂遊戲索性乘勝追擊,邀請多位藝術家參與進來,製作“公子扶蘇”塑像和畫像,這些成果現在就擺在對麵這座五層大樓裏麵。


    “沒辦法,”林琛微微搖頭,“有lv和寶格麗的前車之鑒在那裏,國展現在有點兒杯弓蛇影,不敢光明正大地舉辦‘秦殤人物展’,蜂遊隻好玩這麽一出曲線救國。”


    “嘿!”趙西林揚起眉毛,“就怕將來會尷尬。那片陪葬墓有17座,考古隻挖了8座,而秦始皇有三十多個兒女,憑什麽斷定這個就是‘公子扶蘇’?”


    “話說,”他又說道:“扶蘇之前被秦始皇派去陝北監督修長城,他很可能就死在了那裏。8座陪葬墓裏麵不是有個劍塚麽?我覺得那個更有可能是扶蘇的衣冠塚,因為死在陝北、長途搬運不方便,所以隻帶了一把劍和衣服迴來交差。”


    林琛點點頭,語帶嘲諷地說道:“我比專家更聰明係列。”


    迎著對方瞪過來的目光,他施施然說道:“青銅劍鑄造時通常都會在劍身上銘刻花紋和文字,要是真的扶蘇之劍,專家應該早就辨認出來了。”


    “這可不見得,”趙西林得意地揚揚手機,“群書治要-列傳裏麵有一句‘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扶蘇劍以自裁,將軍恬賜死’,這把劍很可能是那把逼迫扶蘇自殺的尚方寶劍。”


    《群書紀要》是唐朝名臣魏征、褚遂良等人為唐太宗編寫的治政參考書,其中收錄了很多珍貴的古籍文獻。這套書因為唐末戰亂而失傳,後來在日本發現當年譴唐使抄錄的版本,遂被引入國內。


    不過,這套書的本紀篇中,同樣有“立子胡亥為太子,賜扶蘇,蒙恬死”,前後不一致,因此依然不能認定那把劍及其使用者主人的身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