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分明的鷺島國展中心宛如巨艦,靜靜停靠在岸邊。


    主樓前草坪上,一群人正在忙碌著,安放桌椅、安排燈箱、調整攝像機、布置拾音器,為等下的室外拍攝做準備。


    這樣的工作他們已經做得慣熟,雖然地點不同,卻還是輕車熟路、忙而不亂。


    看到試拍效果,導演滿意地點點頭,轉身走向旁邊正在聊天的倆人,“兩位!先別聊了,那邊已經收拾好了,有什麽話你們還是過去再說吧!”


    正在小聲對話的男女二人欣然點頭,走到器材環繞的場地中心,麵對麵坐了下來。


    他們都戴著眼鏡,不過女士臉上是無框近視鏡,而男人鼻梁上的卻要厚重許多,正是過去一個月裏大出風頭的蜜蜂holo1全息眼鏡。


    收到兩位主角準備就緒的示意,導演最後確認一下監視畫麵,拿起導筒大聲喊道:“開拍!”


    一聲令下,場記板被塞到鏡頭前麵,“啪”得一聲打響。


    如同運動員聽見了發令槍聲,董茜很快進入狀態,對著主鏡頭說起了開場白:“大約一個月前,就在我身後這座建築門口,馬競創造了新的男子馬拉鬆記錄,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跑進兩小時的馬拉鬆運動員。”


    接著她微微轉身,繼續問道:“現在重迴故地,馬競你有什麽想法?”


    對著鏡頭笑了笑,馬競坦然道:“激動感懷當然有一些,不過不太多。”


    主持人追問:“是因為記錄認定拖了太長時間麽?”


    因為場地起伏背順風對成績影響太大,為了公平起見,馬拉鬆一直沒有世界紀錄,隻有賽會最佳成績。


    然而別的運動項目都有紀錄,讓吃瓜群眾心裏形成了思維定勢,直接默認最佳成績就是世界紀錄。


    見此情況,國際田聯不再堅持己見,從2004年起設立馬拉鬆世界紀錄,但又定下嚴格要求:跑道距離必須嚴格測量,確保是足尺足寸的42195米;為了減少坡度和風力的影響,跑道不能是直線,起伏也不能太大,起終點海拔落差不得超過42.2米。


    受其影響,各大比賽陸續啟用折返路線,比如鷺馬;而如北馬、東馬那樣不折返的比賽,也會精心設計線路盡量做到平坦。“六大”裏麵隻有公路馬拉鬆鼻祖的波馬例外,依舊我行我素使用百年經典賽道,成績無法參與世界排名。


    鷺馬賽道符合要求且已通過複測,這裏創造的世界最佳自然有資格成為世界紀錄。馬競跑進兩小時是在上月,國際田聯卻等到昨天才認可了他的成績,不但讓吃瓜群眾等得疑竇叢生,也把董茜她們坑得不行,新聞訪談也是新聞,也要追求時效性的好嘛?


    馬競點頭,“是有一點,不過我理解國際田聯的做法,他們之前在興奮劑問題出過狀況,現在謹慎一些是正常的。”


    “好在終歸是來了,”董茜看著對方,“那麽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做到的麽?畢竟馬拉鬆項目被東非選手統治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東非高原的確盛產長跑名將,不過我們有裝備優勢。”


    “你是說你的眼鏡麽?”主持人問道,“怎麽款式不一樣,比賽時佩戴的好像不是這一款。”


    馬競伸手摘下眼鏡放在一邊,“都是你們導演要求的,非讓我戴眼鏡出鏡,我隻好換了一副鏡片透明的室內款。”


    “明明是你要求的,”董茜心裏腹誹一句,視線順勢轉到旁邊的小桌上,眼鏡旁邊是一雙厚底尖頭跑鞋,以及整齊疊放的兩件衣服,那是馬競的參賽戰靴和戰衣。


    手指跑鞋,董茜問道:“聽說你的鞋子和衣服都是國內生產的?而且還是自家工廠?是有什麽原因嗎?”


    “沒什麽原因,隻是貪圖方便罷了。一開始我也其他人一樣,買的是市場上的明星鞋,後來慢慢有了根據自己腳型、跑步習慣定製鞋子的打算。”


    馬競指指北方,“隔壁的隔壁就有很多製鞋公司,然後我就找他們想要定製。不過合作並不順利,簡單地測量定製還好,若是想要改動結構設計,就要來迴扯皮好久,然後我就自己建了一個小廠,買設備、挖專家,專門給我自己造鞋。”


    “隻給你一個人造鞋?”


    “是的,我夫人嫌我的鞋子太醜,她和孩子穿的鞋子都在外麵買。”


    董茜微微點頭,“不做別的品種款式,幾年時間隻鑽研一款跑鞋,你們的匠人精神值得欽佩,收獲也足夠巨大。當初那幾家企業一定很後悔吧?錯過了和你一起趁勢而飛的機會。”


    輕輕搖頭,馬競否定了對方的猜測,“實際上並沒有,他們沒有後悔,也不需要後悔。匠人精神其實並沒有說得那麽神奇,如果把目標定為速度最快的跑鞋,我們的確是做到了,可要是把目標定位有經濟效益和實用價值,我們還差得很遠。”


    “就像這個,”馬競手指旁邊的跑鞋,自揭其短:“這雙並不是我比賽時穿的跑鞋。原先那雙已經報廢樣子有些慘,隻好拿了同一批製作的備份鞋過來湊數。”


    之前交流過采訪大綱,董茜心裏自然清楚,卻還是明知故問:“怎麽這麽快就壞了?要是跑42公裏就壞,這樣的鞋子肯定不合格。”


    馬競不慌不忙,“我這雙是競賽專用,就像f1賽車輪胎一樣想盡辦法追求極限的速度,為此不惜犧牲重量和結構,相應的抗磨損能力就比普通跑鞋差不少。當然,也不是說跑完全馬就會立即脫膠散架,而是會像用過的輪胎一樣效果大減,為了成績考慮隻能報廢處理。”


    “明白了,”董茜頷首認可,“聽說你的同款跑鞋賣了三千多雙,不會都是這樣的,競賽鞋吧?”


    “我們分了幾個版本,”馬競侃侃而談,“讓用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暫時還無法做到兼顧。”


    “是實力原因麽?”


    “有這方麵的因素。因為研發用時過久,我的私人鞋廠,或者說製鞋實驗室連續虧損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終於出了成績,見到了迴頭錢。所以暫時還無力開發更多款式與品種,隻能專精一個。”


    “那也很厲害了,”董茜微微有些興奮,“據我所知,耐克和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有突破兩小時的挑戰計劃,但還是被咱們搶先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國內企業在製造與研發上的實力終於追上了國際水平?”


    好吧,官媒最喜歡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了。心裏吐槽一句,馬競有些保守地說道:“我隻能說,一些地方並不比國外差。”


    “一些地方不差,那你是覺得其他方麵還不行,需要加強?”


    “我可沒有這麽說,”馬競連忙否認,“我隻是因為個人需求使然,才對跑鞋研製這一塊有所了解,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其實沒有太深的認識。當然,以後肯定會加深認識,不過不是現在。”


    如果是董茜的前同事,那位奠定節目風格地位的老王在這裏,這會兒一定會揪著這個話題窮追猛打,拋出“可別人不這麽認為”、“誰能證明”、“為什麽”、“你怎麽看”的連環追問。


    不過董茜卻不是她那位辭職跑去當官,又灰溜溜迴到主持圈的前任,眼見對方不願迴答,她便停止追問,換了個問題,“你能夠代表亞洲人第一個打破兩小時記錄,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為你擔心,害怕國外選手很快追上來,讓現在的優勢變成曇花一現。這個問題你怎麽看?”


    “記錄都是讓人打破的,將來必定有人能夠超過我,這一點完全不需要懷疑。”


    馬競雲淡風輕道:“至於我自己,其實並不是很在意這些,記錄隻代表過去,將來更新的技術必然帶來更好的成績。當然,要是打破我記錄的人戴著我的眼鏡、穿著我的鞋,那就完美了。”


    聽他這麽說,董茜立即接上話題,“據我所知,你的眼鏡還有跑鞋已經賣掉了很多,你還發表了專門的論文來介紹你的步法理論,也許已經有人在使用它們了,這豈不是說你的記錄很快不保?”


    就像有錢有關係讓努力更容易成功一樣,天賦選手更能夠發揮裝備優勢,兩者結合更加容易出成績。


    “這個卻是不用擔心,”馬競搖搖頭,“我和我的鞋磨合了好幾年,才有了現在的成績。其他頂尖選手也都有自己的步伐節奏和穿鞋習慣,都是輕易難以修改變換的,所以短期內應該沒人會這麽做。”


    “那我就放心了,”董茜做出鬆了一口氣的樣子,很快拋出新的問題:“聽說你在最後時刻報名了東京馬拉鬆,打破了以往的慣例做法。這麽做是為了什麽?”


    雖然很想說“我的敗家娘們見錢眼開,逼著我多參加比賽多刷知名度,好多賣幾雙鞋子出去”,但實際上從馬競口中說出來的,卻是“我已經加入了田協的大眾奧運計劃,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會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馬拉鬆項目的角逐,現在過去提前熟悉一下場地也是好的。”


    董茜差點兒被馬競“提前三年去熟悉場地”的做法雷翻,臉上知性從容的微笑一陣抖動,最後還是穩定了下來,心裏記下這段表情一定要剪掉,她又追問道:“隻參加馬拉鬆一個項目?沒報別的,比如五千米?”


    做過準備的她可沒有忘記,自己麵前這位還在渡假時隨隨便便破掉了五千米長跑世界紀錄。


    “沒有,”馬競搖頭,“而且馬拉鬆項目也不一定就是我,要看最後的成績和狀態。”


    “我卻不這樣看,專業運動員都沒你跑得快,其他大眾跑者怎麽可能超過你?”


    “這些都是暫時的,未來是不確定的,狀態也是不確定的,誰也不能打包票。”


    再說下去就會變成總局批判大會,董茜連忙把話題拉了迴來,“國際上有六大馬拉鬆的說法,既然你已經打破慣例決定參加東京馬拉鬆,那麽其他五大比賽呢,是不是也要一起參加拿個大滿貫銀星迴來?”


    “看情況吧,”馬競不置可否。


    “那麽國內的比賽呢?不能繼續厚此薄彼吧?”


    馬競無奈攤手,“那些組委會官員也是這麽說的。之前咬定隻參加鷺馬還好,現在口子一開,大家都過來拉人頭了,就連半程賽也來邀請我。”


    “那你會怎麽做呢?是不是全部拒絕,還是有選擇的答應?”


    “我隻能說盡量,”馬競有些懊惱地說著,活脫脫一副“人怕出名豬怕壯”的模樣。


    “實際上,我跑馬拉鬆是為了研究極限狀況下的運動生理,參加比賽隻是為了讓我的論文更有說服力。現在記錄到手成績得到承認,參不參加其他比賽早已經不重要了,能夠去見識一下當然好,要可是未能成行也不會覺得遺憾。”


    “你倒是看得開,”董茜點點頭,“你不說我都差點兒忘了,馬競你還是有名的研究型企業家,每年都要發表大量論文。同時你還管理著整個蜜蜂集團,我很好奇,你的時間都是怎麽安排的?”


    “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在這點上我其實和大家都差不多。要說有什麽特別的,那就是我們的在線辦公係統是自己開發的,功能完全符合自身實際,對信息的準確性、實效性控製得比較好,在加上放手授權中層,能夠有效提升整體辦事效率。”


    當然,馬競自己的異能也在裏麵起了很大作用,每年都有中高層因為試圖修改數據被降職、開除,甚至起訴,每次馬競展開大規模麵談,事後都會走很多同事。久而久之,公司裏就開始流傳馬競設置辦公電腦上裝監控軟件、在辦公室裝測謊儀,用來監視甄別管理層的謠言。


    董茜也聽說過這些傳言,不過這種話題卻不適合拿出來公開討論,隻得忍住好奇避過不談。


    在兩個人的配合中,采訪很快結束。收集到了足夠素材,節目組很快告辭離開,檔期在即時間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