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競有很多外號,在月初的cj落幕後,他頭上又被人安了兩個新的,分別是“馬元康”和“油老板”,也有人把這兩個外號合二為一,叫他“康老板”。(.棉、花‘糖’小‘說’)


    前一個外號意指馬老板是“國產秋元康”,後一個則是強調蜜蜂遊戲“地溝油提煉廠”的形象,蜜蜂遊戲是“油渣廠”,馬競作為創始人兼大股東自然是“康老板”了。


    島國著名製作人秋元康,是一位足以載入音樂史、娛樂偶像史的人物,因為他一手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偶像團體akb48,並借由這個組合把自己送上了“億單音樂人”的寶座,是島國有史以來作詞家銷量第一,由其填詞的單曲累積銷量突破了一億張。


    島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單曲市場,用戶接受並喜愛單曲光盤,而音樂公司樂於賣單曲,畢竟拆開來賣更賺錢。


    akb48這個組合最開始倒是有過48人的時候,但現在已經膨脹到超過130人(正式成員),這個數量完全不用英國吉尼斯或者國產基尼斯來認證了,妥妥是史上最大了。


    而且除了這個世上最大組合以外,肥秋還先後創辦了8個姐妹團體,組成了正式成員人數接近500人的akb48g。


    自從2010年組合開始大規模走紅開始,島國最著名的唱片銷量排行榜o日con公信榜就開始了被akb屠榜的日子,不但連續四年穩穩霸住的年度單曲銷量第一寶座,其他名次也被48g的姑娘們搶走大部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有多少人愛你,就有多少人恨你,akb走紅唱片賣到爆、組合總選舉關注度甚至超過首相選舉,自然也會導致其他歌手及其粉絲的眼紅,羨慕嫉妒恨是妥妥的。


    然後不知道是誰,針對akb的銷量成績,提出來了一個“歌手人均銷量”的概念,指責akb所謂的銷量冠軍完全是幾十上百人的成績,這種巨型組合的成績和單體歌手、常規多人組合放在一起是不公平的,一定要平均要平均……


    當然了,這隻是調侃的戲言,實際上經過幾年時間,無論是島國唱片界還是歌迷粉絲,大家其實已經習慣了這種巨無霸組合模式,其他唱片公司開始打造超過十個人的多人組合、歌迷們也都表示情緒穩定。


    而馬競被人說是“國產秋元康”,自然和音樂有一些關係,但卻不止於音樂領域。


    馬老板手下的確是有一支人數多多的女子偶像組合,隻是這個掛著“二次元女子偶像”標簽的組合,實質上是屬於2tc的官方舞姬團,地位更像是那些直播網站的簽約主播,從2站那裏領工資做直播拿分成,本身不會正式發唱片不算是真正的歌手組合。


    畢竟這年頭歌手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混了,就連一眾老牌歌星都要掙紮著跑去參加各種真人秀節目,“唱片業已死”的論調不止哎國內很有市場,國外也是如此。(.無彈窗廣告)就連akb那些大賣唱片,很多也是靠著贈品來吸引用戶購買的很多真愛粉經常為了獲取握手券和總選投票而同時購買多份單曲唱片。


    當然,死掉,或者說即將死掉的是“唱片工業”,音樂卻是不會死的。


    不但傳統的音樂cd銷售逐漸崩潰,就連數字音樂銷售也開始了下跌,去年蘋果i臀es全球音樂銷售首次出現3%下跌,而今年上半年的銷量跌幅更是達到了10%以上。幸好機智的蘋果早就預料這一天了,他們的音樂播放器ipod係列已經兩年沒有更新過了。


    倒不是大家突然不喜歡音樂了,而是隨著網絡帶寬的發展,傳統的按照單曲和專輯進行銷售下載播放的模式已經逐漸式微,現在流行的是以“歌單”和“自動推薦”為代表的音樂流媒體。


    越來越多人習慣於開著各種“音樂盒”軟件,播放網絡流媒體音樂作為讀書玩遊戲運動時的背景音樂,至於放的是什麽歌誰唱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低。可以說,隨著音樂流模式的流行,歌手名字對於真愛粉以外的普通人來說,越來越沒有了意義和價值,隻要悅耳好聽,誰在乎誰唱的?


    在流媒體時代,歌手品牌的價值大大降低,高銷量歌手及其背後唱片公司攝取整個行業八成利潤的美好時代一去不複返了,這也是為什麽身為國內著名唱片公司麥田的老板宋科會在2011年兩次宣布“唱片已死,以後將不簽藝人,不發專輯”的原因。


    當然,苦的隻是那些“實力派”,akb、exo、tf男孩這樣賣萌賣帥賣臉的粉絲向歌手組合還是可以活的好好的,就算歌賣不動了,但是演唱會門票、授權手辦、簽名周邊什麽的還是可以賣掉不少的。


    說起來作為網絡巨頭,蜜蜂自然也不落人後,一起為勒死唱片工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貢獻,一個是全國第六、主打智能推薦的流媒體應用“會心音樂盒”,另一個是傻瓜化調音變聲軟件“靈魂歌王”。


    前者雖然擁有世界一流的場景匹配算法和智能推薦算法,但因為曲庫選擇問題,實際規模並不算大,說是全國第六,其實活躍用戶數量比前幾名少很多。


    後者雖然用戶數量更少,但是對音樂行業的破壞力卻更加巨大,因為這款人送外號“主播三神器之翻唱寶”的軟件就像是金坷垃一樣,極大地增加了民間草根音樂的產量。軟件智能調音變音的效果自然是比不上專業人士,但有總好過沒有,經過軟件修飾調整後歌曲悅耳度明顯會上升一個層次,盡管在專業人士和發燒友那裏這些歌曲依然還是垃圾“不配叫歌”,但卻已經可以進得了普通人的耳朵裏麵了。


    很顯然,蜜蜂的這兩款軟件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後者幫助民間音樂愛好者製作自己的原創或翻唱歌曲,然後在前者平台上推薦給用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蜜蜂在音樂版權采購方麵就顯得比較消極,寧願替民間歌手支付翻唱使用費,也懶得和其他巨頭競爭獨占版權。而且,就算是各家巨頭購買了使用權的作品,得利的也隻是作為所有人的音樂公司,與歌手本身沒有多少關係。


    當然,翻唱很便宜也是重要原因,最多隻要給音著協交200塊就搞定了。


    其實實際標準是支付錄音製品總批發價的百分之三點五,然後有一個200塊的底價。


    至於那些網絡主播們,他/她們翻唱歌曲倒是連這筆錢也不用掏,根據新著作權第22條第9款,向公眾表演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本身沒有獲取酬勞的話屬於合理使用不必付費也不需要獲得許可。


    不過要是主播歌手收到了打賞收入,那麽按照規定就應該給原作者分錢了,然而現實情況是,這種有償表演收入的分成是一筆糊塗賬。當初汪半壁和旭剛組合鬧翻的原因,就是因為後者走紅後多次跑商演表演“成名曲”《春天裏》賺了錢,卻不給汪半壁分錢。於是前者怒而反擊,遂行使身為著作權人的權利禁止後者公開表演自己的歌曲作品。


    得益於膿包豬隊友音著協,蜜蜂積累起了自己規模不小的翻唱歌曲庫,雖然比酷狗之流完全免費的所謂“第三方曲庫”的成本高了不少,但是比起直接找音樂公司談判購買還是便宜了不少。


    翻唱這種行為其實非常普遍,80年代的港島情歌很多都是翻唱日音、新世紀以來港台內地的電音舞曲很多來自韓流翻唱。到了網絡時代扒原曲、錄音變得更加方便,這種翻唱也就更多了,隻是沒有任何人像馬競這樣大規模地組織翻唱罷了。


    當然蜜蜂這麽做,一開始隻是為了方便喜愛二次元音樂的用戶,這也是為什麽兩款軟件會使用“會心音樂盒”、“靈魂歌王”這樣偏宅係的名字,後來看到國外音樂流業務發展迅速,這才有了將其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意願。


    隻是“睜眼看國外,隻抄成功者”的網絡公司不止蜜蜂一家,於是乎各路巨頭紛紛摻和進來,一方麵推出自己的音樂流業務,一方麵瘋狂搶購歌曲播放權,而且為了抑製對手,還都是簽署的獨占協議,然後高舉法律大旗對競爭對手喊打喊殺。


    以蜜蜂的財力其實完全不怕版權大戰的,但是摳門繞路的思想再一次影響了他們,幹脆選擇抱緊音著協大腿,玩起了規模翻唱。


    至於將來要不要分半包辣條給詞曲原作者,那都是將來的事情。


    說起來,馬競之所以被人叫“馬元康”,最大的原因還是蜜蜂遊戲在月初的cj上麵放了一個衛星,他們高調宣布自家《無限計劃ol》峰值在線數人數突破300萬人,頓時驚呆了無數小夥伴們。


    天呐嚕,就算是wow國服最火那段時間也隻是百萬同時在線,年初時鵝廠剛剛宣布其代理的韓國大作《劍靈》國服破200萬峰值在線,創造了曆史,一眾網絡媒體和網友們還在紛紛熱議呢,蜜蜂家突然不聲不響來一句“200萬算什麽,咱早就300萬了”,要不要這麽驚悚?吹牛皮放衛星會死呀!


    不過等到感興趣的網友去搜索了一下“無限計劃”,然後他們頓時笑噴了。


    實際上最近幾年,以m摸rpg為代表的傳統網絡遊戲正在經曆迅速的衰退,即便是身為m摸王者的wow也不能例外,每季度財報裏麵的同時在線數都有明顯下降。


    而劍靈之所以能夠在年初一下子拿到200萬峰值在線數,一來是這款遊戲是時下流行的免費遊戲,無需購買點卡月卡cdk,二來這款畫麵精美人設俊美可愛是韓遊大作之前已經做了長時間的宣傳,長期霸占新遊期待榜頭名,一旦開放測試無數用戶頓時湧入體驗,再加上鵝廠代理的幾億小企鵝加成,自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衝高在線數。


    而蜜蜂的300萬峰值在線,卻是有些取巧了。


    單看《無限計劃》的英文名iwpol名字就知道,它和蜂遊之前的iwp無限世界計劃有著脫不開的聯係。而這款網絡遊戲,也的確是iwp計劃的二期工程。


    當初蜜蜂收購了一堆國產網遊,將其蜜蜂化改造後重新開放,互相之間開通“跨遊跨服”功能,打造穿越玩法。


    但是這個試驗最後還是失敗了,因為國產網遊的缺陷,遠不是換個引擎、增強畫質,以及升級服務器所能解決的,它們在核心玩法、道具係統、數值控製、目標驅動方麵的問題其實更大。


    而《無限計劃》就是蜜蜂換了思路之後的產物,不再直接互聯現有遊戲,而是重新打造“主神世界”作為骨架,然後仔細規劃好數值底層,並把進一步改造原有遊戲再將其接入進來,當然順便還能名正言順開新服。


    所以無限計劃名義上是一個遊戲,其實內裏包含1個主神世界和46個子世界,各自都可以當成單獨的遊戲來玩。所以300萬在線人數,平攤到每個子世界也隻是6萬多人,一點兒都不算多!


    有個名叫我不認識靜靜的網友去看了以後,發了這麽一條圍脖:“專門跑去看了下,我說怎麽不聲不響就300萬在線了,臥槽原來是網遊版的47合一啊!馬競馬老板,給你提個建議啊,再合並一款遊戲進來湊成iwp48,你就是是網遊屆的馬元康啦!”


    等到馬競獲得消息時,這條圍脖已經有了上萬點擊,評論也有近千了,他轉發並評論道:“目標搜尋中,歡迎推薦!”


    他的油老板外號,也是因為這條圍脖而產生的,馬競迴複後評論區就炸鍋了,幾百人對型整齊地迴複“xxol那麽垃圾,馬老板你快收了它迴收重練吧!”


    因為馬競的收購收編行動,市麵上一度少了不少網遊,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有許多圈錢騙錢遊戲出來了。手機用戶請訪問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