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競伸手按在沙發靠背上用力一躍,身體靈巧地躍起翻過靠背坐在了沙發上,伸手從湯佳怡手裏搶過手機,同時嘴上還不停,“呂二姐真是有夠無聊,不好好做她的研究,沒事跟你閑扯這些做什麽?”


    “這麽說,是卻有其是了?”


    迎著湯佳怡審視的目光,馬競歪歪頭笑了:“佳佳,你知道腸道共生菌群嘛?”


    不過旋即他就想起什麽似的自己迴答道:“你當然是知道的,好歹也是生物專業畢業的嘛,雖然隻是個小本科……”


    “說的你好像不是一個小本科似的?”伴隨著這句話,還有一個圓形熊貓頭圖案的抱枕被砸到了馬競懷裏。[.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雙手抓著抱枕一上一下隨意地拋接著,馬競這才娓娓道來:“其實……”


    再次迴到學校充電的呂心泉,選擇的研究課題剛好就是細菌微生物方向的,而佳境的金坷垃多菌肥今年在學術界和農林領域大出風頭,呂二姐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她最近有到佳境生物實驗室裏麵做合作交流,然後就知道了這個在生物實驗室裏麵不算秘密的秘密。


    實際上從人類排泄物當中提取用用成分、“變廢為寶”,是近年來很火的一個研究方向,其中從尿液提取尿激酶以及一些人體激素用於製藥看起來還算“正常”,畢竟童子尿什麽的也是著名中藥來著,而從便便當中提取腸道共生菌群,然後製成膠囊或者灌腸劑什麽的,讓患有腸道疾病菌群失衡的患者吃下去或者灌進去就有些囧了,無論是操作者還是接受者雙方都要下很大決心才可以做到。


    與這些比起來,使用便便生產金坷垃多菌肥,其實也不難理解,無非就是高科技版的農家肥罷了。


    當然這個肥料有些不太一樣,一般的肥料主要成分都是一種或者多種無機物混合的固體或者液體,其溶於水之後會釋放出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鉀鈣鎂硫等大量元素離子以及鐵錳銅鋅鉬硼氯等等微量元素離子。至於各種有機肥,其實有機的部分都不是給植物吸收的,而是“喂”給土壤裏麵的細菌微生物的,經過這些微生物的消化循環,有機質會慢慢變成無機物,其中可溶於水的無機營養成分被植物根係吸收,所以才有有機肥、農家肥肥力持久不傷苗的說法。


    而閏土牌金坷垃多菌肥與其他有機肥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本身是自帶完整菌群的,它們的作用倒是和“腸菌移植”是一個道理,就是給貧瘠荒涼的土地帶去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微生物係統,從而利用它們分解動植物殘渣、土壤,為植物提供生長所必須的無機營養。


    作為生物係出身,湯佳怡自然不可能不會懂金坷垃的原理,雖然沒有深入第一線做研發,但這種肥料研發時的進度流程各個技術節點她也是全程關注著的,她唯一不了解的也就隻是為什麽馬競的腸道細菌會和土壤菌群產生聯係這一個問題罷了。


    其實嚴格說來,呂心泉的說法其實是錯的,金坷垃的主要成分還是土壤菌群,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采集來大量土樣,然後從中提取土壤菌群,並使用生物工程技術對其進行大規模培養,馬競馬老板的便便並不是主要原料,而是可以從中提取出起到添加劑、催化劑一樣的東西。[.超多好看小說]


    否則的話,任馬競再能吃能拉,又能生產多少肥料?


    至於為什麽非要是馬競的便便才可以,這自然和他那經過外星科技改造過的身體有巨大的關係。


    生命是如此的奇妙,越是深入研究,就越發引人著迷,同樣也越發讓人迷惑和敬畏。


    人的全部遺傳基因都來自最初那個受精卵,來自父母雙方分別提供的條染色體,或者說總共46條染色體當中的46個雙螺旋dna分子。


    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美英法德日中六個國家的生物學家聯合起來,開啟了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跨國研究計劃,目標是測定構成人類dna分子的30億堿基對所包含的遺傳代碼,並借此識別出全部的人類基因。


    雖然hgp已經在10年前宣布完成,但當時完成的其實隻是人類基因組的“草圖”,主要是因為dna分子實在是太長了,並不能直接從頭到尾的讀取上麵的信息,基因測序時使用限製性內切酶將dna分子切成一個個小段然後分別研究,就像把一條磁帶剪斷,再重新連接起來一樣。


    科學家們先要做的是,通過檢查碎片上的信息,確定它們之間的先後順序,然後創建基因的物理圖譜,以後就可以以這個圖譜為基礎,一個區域一個區域地進一步細化研究了。


    所以,當時hgp其實完成的隻是最基礎的物理圖譜,並沒有實際解碼具體的人類遺傳基因,這項工作有一大堆生物醫藥公司在做,隻要能夠找到一個有價值基因,就可以申請專利,然後就可以20年不發愁吃喝問題了。


    雖然對基因申請專利聽起來感覺好無恥的樣子,但在資本為王的現代社會這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當然了,生物醫藥公司注冊基因專利,並不是要找全世界70億人收一人一份的專利費,而是通過進一步的研究這些基因開發出相應的藥物、工具和技術,並以此賺錢。比如說如果找到一個遺傳病的基因,深入研究就可以開發出遺傳病檢測探針從而預防遺傳病,甚至開發出基因修複藥物徹底終結各種“家族詛咒”;找到常規功能基因,照樣也能賺錢,基因層麵的研究可以讓藥物研發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而要是找到各種關於智力、視力、嗅覺、身高等身體性狀的表達基因,那就更好了,未來將會出現基因整形技術,訂製完美寶寶不是夢啊不是夢。


    好吧,想要實現這一步,技術上其實並沒有多大問題,關鍵難點反而在高投入低收益上麵,想要實現“人類基因工程”,就需要進一步精細測量全部四萬個人類基因,這方麵的人力物力投入無疑是巨大的,然而對人類基因進行操作,無疑要麵臨著很嚴重的倫理風險和輿論壓力,單單是給水稻大豆弄個轉基因就已經有無數人喊打喊殺了,更何況直接對人本身下手?


    而資本這個東西,向來是既膽大又膽小的,有利可圖時膽大,風險過高時膽小。雖然不能排除有科學家不顧輿論唿籲,從事人類克隆甚至人類基因組裝方麵的研究,但毫無疑問在輿論壓力下他們的研究也隻能偷偷進行,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別的地方有沒有“轉基因人”、“基因工程人”還不清楚,但有一點馬競是非常的清楚的,那就是芝麻甜餅他們四個,當初差一點點就成了外星科技打造的第一批“完美人類”,可惜那個計劃最終被他自己放棄了。


    自從胚胎開始分化生長,形成表皮肌肉神經開始,人的體細胞增殖與替換就是依靠全身上下各種分工明確的幹細胞來完成的,造血幹細胞、肌肉幹細胞、皮膚幹細胞等等,所以想要修改人的基因,最佳的時期隻能是在受精卵階段。像無限流小說裏麵說的那樣“打開基因鎖釋放身體巨大潛能”的做法,在現實中是不能發生的,反正目前的人類技術還做到同步修改人體全身幹細胞的遺傳物質。


    倒是e7u這樣的外星科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不過這家夥並不會這麽做,因為與程序不合。


    自從馬競踩碎那枚古怪的u盤,使得e7u植入他體內開始,後者就開始觀察研究和改造調試馬競的身體,讓他吃的更多、變得更壯、精力旺盛、從不生病,可以說但對馬競這一個研究對象而言,e7u的技術實力是全麵碾壓地球醫藥科技的,地球可以能夠做到的,它通過網絡下載論文、重複試驗也能夠做到,地球科技做不到的,它靠著對數字化身體的精細調控也能夠做到。


    全麵修改馬競全身細胞尤其是各器官幹細胞的遺傳物質,e7u並非做不到,也是不願意做,因為從它的設計目的來講,是誘導、協助智慧生物脫離低級趣味的肉o體凡胎,轉投“先天信息大道”的,幫助協調優化馬競的身體,不斷提高其功率輸出、能量儲備和穩定性,也隻是為了提高其個體生存能力,同時為電子人轉化過程中提供全力支持罷了,它的主程序裏麵可沒有幫助智慧生物改進優化遺傳物質這一條。


    而且想要改動全身遺傳物質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宏大工程,人身上100萬億細胞每天更新10萬個,但各部分細胞的更新周期卻是各不相同的,包括腦細胞在內的神經細胞在出生後就不再增加和更新占據每天更新量大頭的,主要還是各種血細胞,以及皮膚和消化道表麵的上皮細胞這些,其他器官細胞的更新速度都要慢不少。


    然而要是不能短時間內全部刷新所有細胞的dna,那麽彼此遺傳物質有所差異的兩個細胞就可能在“敵我識別”上發生誤判,激活免疫係統產生排異反應,導致身體不適甚至器官衰竭,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這樣的後果,無論馬競還是e7u都是無法接受的。


    e7u調控馬競的身體,更多是依靠人體本身的神經信號與激素的信號係統,在輔以一些類似病毒的生物工具,本身並沒有修改他身上的遺傳基因,所以雖然擁有不少特殊的能力,但馬競依然是一個純種地球人。


    不過人總是各種得隴望蜀,撿了芝麻還想撿西瓜,而e7u本質上隻是一個引導工具,馬競在摸索弄清了後者的大致原理和工作機製以後,就開始開發後者新功能的嚐試。


    既然不能直接修改自己的遺傳基因,那麽修改未來孩子的基因,給他們一個更加強大聰明的身體也是很好的嘛,抱著這樣的想法,馬競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讓e7u改造了他的蛋蛋(本來想改一個留一個備份的,但還是發生了衝突問題,隻好忍痛全改了),修改裏麵全部精原細胞的遺傳基因,從而使得蛋蛋裏麵造出來十億大兵能夠擁有更加健康的遺傳信息,為優生優育打下堅實基礎。


    然而,這個被馬競私下裏命名為“完美人類”的計劃在進行了4年後,又被他自己下令終止了。


    馬競:“咳咳我才不是因為看到了一篇‘基1佬為何有孩子?’哦不,是‘同性n戀基因為何能夠順利遺傳?’論文,才下的這個決定,我隻是受不了佳佳看別人家小孩的眼神了好不好!”


    其實,他是害怕了。


    盡管科學家已經估算出了人類大約擁有近四萬個基因,人類和黑猩猩各自細胞核裏麵的30億堿基對(遺傳編碼),隻有3500萬對有明顯差異,有500萬對有細微差異,加在一起,也隻有1點3%的差異而已。而除了和人類“99%接近”的黑猩猩,人類和小鼠、豬,甚至果蠅、線蟲之間的基因差異也比基因組計劃開始前人們估計的要少的多。


    人和小鼠間80%的基因相似度,除了進一步確定了小白鼠是非常好、實驗還要它以外,也讓不少人感到三觀盡毀,甚至變得不再相信進化論了。


    不過到了馬競這裏,他看到的卻是基因層麵微小差異的放大作用,毫無疑問正是人和這些動物差異的那一部分基因,導致了彼此之間的天淵之別,妥妥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因此他終於還是選擇放棄了打造“完美士兵”的計劃,按照當下隔三差五就有一篇基因領域論文出現、或多或少都要刷新一下人們基因認知的節奏,如果他不選擇放棄,除非抱著科學種田精神多生一些試驗品出來,否則就隻能等待人類基因工程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了。


    同時另一方麵,因為少精不孕,他已經被湯家三位各種勸導、各種催促了,幹脆放棄,早生早安心。


    當然,即便計劃放棄了,他還是收獲了一些成果的,雖然沒有完全符合心意的“完美士兵”,但參照已證成果剔除其中的遺傳病基因還是能夠做到的,但餘下的“垃圾”基因(不參與生成蛋白質,看似無用)他卻沒敢動,萬一那裏麵有影響大腦和語言功能發育的基因,動了不就杯具了?


    至於為什麽他的排泄物裏麵存在能夠優化土壤菌群的“x元素”,這自然是馬競有意為之的成果了。拿自己孩子做基因工程試驗太過殘忍,也不符合計劃生育國策,但是細菌什麽的就沒關係啦。


    而且這些單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和生理機製也要簡單得多,馬競隻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從“人類遺傳學磚家”變成了“土壤細菌學專家”。手機用戶請訪問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U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火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火花並收藏超級U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