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揭底事件的迴應,蜜蜂科技第一時間推出了禁止各組件聯網的補丁,表麵上看是尊重用戶自由,可以隨意關閉和開啟軟件的功能。(.無彈窗廣告)
但實際上馬競和總經理張悅軒很清楚,這個補丁是發出來惡心人用的,使用了這個補丁除了騰出上傳帶寬這個目的和優點以外,剩下全部是缺點。禁止上傳以後,各款蜜蜂軟件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功能損失,cpu占用上升,效率反而略有下降。
這是因為禁止軟件聯網以後,軟件就不能得到“蜂群網絡”的計算力援助,所以會有從摩托變成自行車的感覺。
當然即使是降速成自行車,軟件本身和其他同類軟件相比也隻是缺少一些不常用功能而已。因為設計時就有考慮讓蜂群網絡參與進來的關係,大部分蜜蜂軟件都有不少功能是放在網絡上的。有些是不常用的功能比如多語言支持,有些是可以很方便借助蜂群網絡的功能比如下載和遠程預覽與遠程轉碼。斷網離線之後這些功能統統不能使用了,ui用戶界麵上麵到處都是不能使用的紅x。
實際上直接離線環境下安裝的蜜蜂軟件會自動屏蔽因為斷網而無法起效的功能選項,但是馬競他們揣著明白裝糊塗,完全忘了在斷網補丁裏麵提供這個功能。用戶隻能通過卸載軟件並且離線重裝的方法來屏蔽這些紅叉。
之所以這麽做,完全是張悅軒張總的建議,他覺得應該趁著這次“自覺整改”的機會,梳理蜜蜂的產品線、重新調整2007版的版本計劃路線圖。而馬競在聽取了他的解釋之後,也是點頭同意,並且選擇了立即執行。
通過分析公司這段時間的發展曆程,對比同期國內國際其他同行企業的發展狀況,蜜蜂科技確立了“以網為先、小件滲透”的發展原則。
“以網為先”說的是旗下所有軟件都將轉變成網絡版軟件,進一步強調聯網需求與聯網功能。這是發展路線,核心就是互為表裏,互相依托的蜜蜂下載中心和蜂群網絡這兩個東西。
“小件滲透”則是為了維持蜜蜂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認知,可以繼續開發一些用戶日常可能會用到的小軟件、小遊戲,甚至簡單硬件。這部分產品不追求利潤,而是強調維持成本低和使用率高。
確立這個原則之後,蜜蜂旗下軟件的版本路線圖都被依次討論重做。首先就是計劃在2007年年初推出“蜜蜂全能安全組合2007”這樣一個套裝產品,包含蜜蜂電腦管家2007、蜜蜂安全中心2007、蜜蜂瀏覽器2007、蜜蜂輸入法2007、蜜蜂智慧中心2007這五大軟件。之所以全部帶上“2007”的年份數字,一來是表明其是針對2007年全新年度版,二來也是因為這裏麵不少軟件的功能發生了不少變化,直接使用原來的版本號規則容易引起混淆,而且用年份數字命名軟件產品也是行業慣例做法。
這裏麵電腦管家是由原來的蜜蜂安全和奕秋語音管家合並而來,分別繼承了二者的的電腦管理功能和語音合成/識別功能。而安全相關的流氓軟件查殺清理則轉移到新的蜜蜂安全軟件上麵去。
新的蜜蜂安全中心則由原來的蜜蜂殺毒升級而來,新增加了流氓軟件查殺和防火牆功能。<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蜜蜂輸入法2007版的改動相對比較小,主要是把一些先鋒體驗版上麵已經成熟穩定的功能移植過來,同時增加了語音輸入功能。
蜜蜂智慧中心是原來的蜜蜂下載中心的升級版,增強了軟件商店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上傳自己製作的軟件和遊戲,甚至
把自己對軟件的改動打包發布也是可以的,無論是原創軟件還是移植遊戲,或者類似遊戲mod一樣的軟件個人定製包都能夠通過內嵌廣告與付費下載等方式獲取一定收入。
軟件個人定製包功能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所有蜜蜂2007版軟件的自定義皮膚,一類則是蜜蜂瀏覽器的個人修改版。
新版瀏覽器改動巨大,因為使用了開源瀏覽器排版引擎khtml的關係,變成了開源軟件。
蘋果macosx操作係統默認瀏覽器safari的webkit引擎便是由khtml排版引擎升級發展而來,因此也是源自linux/kde桌麵環境的免費開源軟件。此前在windows平台還沒有基於khtml的網頁瀏覽器,蜜蜂瀏覽器2007是完完全全的第一個。
雖然safari也變成了開源軟件,但是蘋果一年才發布一次源代碼的關係,公開的khtml功能與進度遠遠落後與蘋果自用的webkit引擎。所以蜜蜂瀏覽器並沒有直接使用khtml,而是像蘋果一樣對其進行改造。
蜜蜂瀏覽器自用的hb引擎保留了khtml網頁打開快的特點,又針對國內主流網頁編碼都是ie環境的現實,加強了對ie非標準編碼的兼容性,同時增加了危險代碼隔離預警、可疑網址自動提示等安全功能。
因為變成開源軟件的關係,蜜蜂瀏覽器2007基於lgnu規則發布了大部分源代碼,同時推出類似遊戲mod工具的可視化修改定製工具,方便用戶定製屬於自己的瀏覽器,並且可以隨時方便地發布到蜜蜂智慧中心。
kde是kooldesktopenvironment(k桌麵環境)是一個有十年曆史的linux圖形界麵,同時也是一項全球大量程序員共同參與的開源軟件工程。
根據開源軟件協議gpl(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nugeneralpubliclicense),任何用戶都能夠看到遵循gpl協議軟件的源代碼,並且對其進行自由的複製、分發、修改以及出售。
但同時,如果用戶使用了受gpl保護的任何軟件的一部分,那麽該軟件就會因此成為gpl軟件,必須隨應用程序一起發布源代碼給用戶。
為了便於商用,gnu後來還推出了更加寬鬆的lgnu協議,允許私人代碼以動態鏈接庫的形式與自由代碼一起使用,而不必全部開源。
gnu是gnu‘snotunix(gnu不是unix)的縮寫,意思是這不是unix係統(其實參與gnu采用了unix接口,與unix兼容),當時unix係統是第一係統,dos還是第一版。
richardstallman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gnu計劃的目標是創建一套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費)的操作係統,任何人都能夠獲得這個操作係統的全部源代碼,並且自由地複製、分發、修改或者出售。
而unix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最流行的商業操作係統,unix是部分開源的,因為有閉源的部分,導致richardstallman的反對,為了“重現當年軟件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發起了gnu計劃,打造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費,雖然很多自由軟件是免費的)的操作係統,因此有了gnu。
gnu反對的是部分閉源的unix係統,卻又利用unix開源的部分。而未來閉源操作係統的代表與個人計算機操作係統的霸主――微軟公司此時還隻是江湖小蝦米。
那時候微軟還隻是一家微小的軟件公司,1981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花費五萬美元買斷了24歲程序員蒂姆?帕特森(timpaterson)開發的第一款基於intel8086cpu的86-dos操作係統全部版權,並將其改名ms-dos推向市場。
因為母親是ibm公司董事的關係,微軟的ms-dos獲準成為ibm電腦的捆綁軟件進行銷售。所以dos並不是微軟開發的,也不是比爾蓋茨開發的,作為程序員,他的代表作其實是basic語言。
老外也不是完全不講情麵,無論中外人脈關係對於個人的成功都會起到作用,不同的隻是比例問題罷了。
起步之初就抱上了ibm和intel兩條粗腿,也為微軟公司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在這之前,操作係統的王者是unix,個人電腦的王者這是蘋果電腦。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完全閉源的windows在pc領域完全戰勝了部分閉源的unix,價格低廉的ibm兼容機(使用ibm製定的pc架構,不一定是ibm生產的,更可能1982年成立的康柏電腦)戰勝了注重工業設計和用戶體驗的蘋果電腦。
雖然早在80年代就製造出了翻蓋手機、無繩電話、平板電腦、運動手表,但是因為微電腦集成度不足的關係,蘋果這些充滿著想象力的產品都沒有成功。
即使蘋果第一個推出搭在圖形操作係統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並取得不少關注與訂單,卻依然難挽公司頹勢。為了拯救蘋果電腦,董事會逼迫史蒂夫喬布斯退位讓賢,於是他找來百事可樂副總裁約翰?斯卡利,跟他說:“你是想要賣一輩子糖水,還是來這兒一起改變世界?”
不過這位“賣糖水”賣的很好的先生到了蘋果出任ceo之後幹的第一件事,卻是把喬布斯趕出了蘋果,然後賣起了蘋果t恤、墨鏡、皮包甚至帆船。
而在蘋果電腦賣衣服的這十年時間裏麵,比爾蓋茨山寨蘋果麥金托什電腦而推出的windows係統卻在不斷摔打當中逐漸發展壯大,在1990年推出第一個取得巨大成功的版本windows3。
因為windows不支持中文,國內一些電腦公司便為其製作了通過中文支持的專門硬件――漢卡。
如今憑借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而成為pc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傳奇電腦公司,其前身中科院計算所公司便是依靠研發製造銷售lx漢卡而發展壯大的。
另外,依靠腦白銀保健品發家,並且於今年高調殺入網遊市場,推出《征兔》的時玉柱,當年也曾依靠賣更加便宜的漢卡而發家致富,高峰時曾擁有過億資產。當時玉柱躊躇滿誌蓋大樓,原本設計隻有38層的大廈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被不斷加高,最後計劃投資12億,打造全國第一高度的70層宏偉大廈,差不多生生拔高一倍。
不過當大樓還在修建中,衣食父母微軟在1994年發布了原生支持中文的windows3。2係統,時玉柱的漢卡業務大受打擊,正準備通過賣樓花彌補資金不足窘境,國家卻開始對過熱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公司破產、70層大廈最後變成了爛尾樓。
不過牛人總是牛人,時玉柱最後依靠保健品絕處逢生,再度逆襲而來。
有意思的是,第一個銷售圖形操作係統的是蘋果電腦,但是第一個開發出圖形操作係統的是打印機巨頭施樂。1970年,施樂公司建立了帕洛阿圖研究中心,意圖構造出未來的辦公室,建立施樂的領導地位。該中心的科學家也的確不辱使命,他們開發出了圖形用戶界麵、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和以太網絡和激光打印技術,幾乎可以說為現代數字化辦公室奠定了基礎。
蘋果電腦曾於1988年將微軟告上聯邦法庭,稱微軟的圖形用戶界麵設計侵犯了蘋果mac操作係統的專利權。然而不久之後,施樂又將蘋果告上法庭,指責蘋果偷竊施樂的創意,1994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駁迴蘋果和施樂的起訴。
其實微軟和蘋果之間的關係曾經也很親密,早期微軟公司的確像他的名字microsoft一樣,是一家麵向微型計算機的軟件(software)公司,微軟也曾經為蘋果電腦開發過應用軟件,這些開發人員日後開發出了windows操作係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甚至有人因此評價“微軟產品裏麵好用的地方都是從mac時代繼承下來的,而那些讓人難受的功能才是微軟原創的。”
蘋果電腦公司跑去告微軟,也是因為公司經營狀況越來越差,蘋果電腦1996年虧損10億美元,市場份額從12%跌至4%。迫於無奈,在1997年董事會不得不選擇收購喬布斯出走後另起爐灶成立的next電腦公司,讓喬布斯重迴蘋果。
喬布斯迴歸之後高調宣布了與微軟的和解,微軟officemac電腦,此舉無疑是相當明智的,宣布當天蘋果股價暴漲33%,一下子從死亡線上爬了迴來。
隨後喬布斯出任不拿薪水、不簽合同,卻獨攬決策權的臨時ceo,大刀闊斧修改蘋果產品線,所有研發人員集中到專業級台式機、消費級台式機、專業級便攜計算機、消費級便攜計算機四個部門裏麵,同時裁掉了大量其他人員,這使得蘋果在喬布斯迴歸之後幾個月時間就從巨額虧損中走出,7月迴歸蘋果電腦,當年第四季度即實現盈利。
對比蘋果電腦90年代的巨大變化,不由讓人感慨,要是喬布斯沒有迴歸蘋果,而是專注他的next電腦或者皮克斯動畫的話,沒準蘋果電腦公司就要改名蘋果服裝或者蘋果設計了。手機用戶請訪問m.
但實際上馬競和總經理張悅軒很清楚,這個補丁是發出來惡心人用的,使用了這個補丁除了騰出上傳帶寬這個目的和優點以外,剩下全部是缺點。禁止上傳以後,各款蜜蜂軟件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功能損失,cpu占用上升,效率反而略有下降。
這是因為禁止軟件聯網以後,軟件就不能得到“蜂群網絡”的計算力援助,所以會有從摩托變成自行車的感覺。
當然即使是降速成自行車,軟件本身和其他同類軟件相比也隻是缺少一些不常用功能而已。因為設計時就有考慮讓蜂群網絡參與進來的關係,大部分蜜蜂軟件都有不少功能是放在網絡上的。有些是不常用的功能比如多語言支持,有些是可以很方便借助蜂群網絡的功能比如下載和遠程預覽與遠程轉碼。斷網離線之後這些功能統統不能使用了,ui用戶界麵上麵到處都是不能使用的紅x。
實際上直接離線環境下安裝的蜜蜂軟件會自動屏蔽因為斷網而無法起效的功能選項,但是馬競他們揣著明白裝糊塗,完全忘了在斷網補丁裏麵提供這個功能。用戶隻能通過卸載軟件並且離線重裝的方法來屏蔽這些紅叉。
之所以這麽做,完全是張悅軒張總的建議,他覺得應該趁著這次“自覺整改”的機會,梳理蜜蜂的產品線、重新調整2007版的版本計劃路線圖。而馬競在聽取了他的解釋之後,也是點頭同意,並且選擇了立即執行。
通過分析公司這段時間的發展曆程,對比同期國內國際其他同行企業的發展狀況,蜜蜂科技確立了“以網為先、小件滲透”的發展原則。
“以網為先”說的是旗下所有軟件都將轉變成網絡版軟件,進一步強調聯網需求與聯網功能。這是發展路線,核心就是互為表裏,互相依托的蜜蜂下載中心和蜂群網絡這兩個東西。
“小件滲透”則是為了維持蜜蜂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認知,可以繼續開發一些用戶日常可能會用到的小軟件、小遊戲,甚至簡單硬件。這部分產品不追求利潤,而是強調維持成本低和使用率高。
確立這個原則之後,蜜蜂旗下軟件的版本路線圖都被依次討論重做。首先就是計劃在2007年年初推出“蜜蜂全能安全組合2007”這樣一個套裝產品,包含蜜蜂電腦管家2007、蜜蜂安全中心2007、蜜蜂瀏覽器2007、蜜蜂輸入法2007、蜜蜂智慧中心2007這五大軟件。之所以全部帶上“2007”的年份數字,一來是表明其是針對2007年全新年度版,二來也是因為這裏麵不少軟件的功能發生了不少變化,直接使用原來的版本號規則容易引起混淆,而且用年份數字命名軟件產品也是行業慣例做法。
這裏麵電腦管家是由原來的蜜蜂安全和奕秋語音管家合並而來,分別繼承了二者的的電腦管理功能和語音合成/識別功能。而安全相關的流氓軟件查殺清理則轉移到新的蜜蜂安全軟件上麵去。
新的蜜蜂安全中心則由原來的蜜蜂殺毒升級而來,新增加了流氓軟件查殺和防火牆功能。<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蜜蜂輸入法2007版的改動相對比較小,主要是把一些先鋒體驗版上麵已經成熟穩定的功能移植過來,同時增加了語音輸入功能。
蜜蜂智慧中心是原來的蜜蜂下載中心的升級版,增強了軟件商店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上傳自己製作的軟件和遊戲,甚至
把自己對軟件的改動打包發布也是可以的,無論是原創軟件還是移植遊戲,或者類似遊戲mod一樣的軟件個人定製包都能夠通過內嵌廣告與付費下載等方式獲取一定收入。
軟件個人定製包功能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所有蜜蜂2007版軟件的自定義皮膚,一類則是蜜蜂瀏覽器的個人修改版。
新版瀏覽器改動巨大,因為使用了開源瀏覽器排版引擎khtml的關係,變成了開源軟件。
蘋果macosx操作係統默認瀏覽器safari的webkit引擎便是由khtml排版引擎升級發展而來,因此也是源自linux/kde桌麵環境的免費開源軟件。此前在windows平台還沒有基於khtml的網頁瀏覽器,蜜蜂瀏覽器2007是完完全全的第一個。
雖然safari也變成了開源軟件,但是蘋果一年才發布一次源代碼的關係,公開的khtml功能與進度遠遠落後與蘋果自用的webkit引擎。所以蜜蜂瀏覽器並沒有直接使用khtml,而是像蘋果一樣對其進行改造。
蜜蜂瀏覽器自用的hb引擎保留了khtml網頁打開快的特點,又針對國內主流網頁編碼都是ie環境的現實,加強了對ie非標準編碼的兼容性,同時增加了危險代碼隔離預警、可疑網址自動提示等安全功能。
因為變成開源軟件的關係,蜜蜂瀏覽器2007基於lgnu規則發布了大部分源代碼,同時推出類似遊戲mod工具的可視化修改定製工具,方便用戶定製屬於自己的瀏覽器,並且可以隨時方便地發布到蜜蜂智慧中心。
kde是kooldesktopenvironment(k桌麵環境)是一個有十年曆史的linux圖形界麵,同時也是一項全球大量程序員共同參與的開源軟件工程。
根據開源軟件協議gpl(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nugeneralpubliclicense),任何用戶都能夠看到遵循gpl協議軟件的源代碼,並且對其進行自由的複製、分發、修改以及出售。
但同時,如果用戶使用了受gpl保護的任何軟件的一部分,那麽該軟件就會因此成為gpl軟件,必須隨應用程序一起發布源代碼給用戶。
為了便於商用,gnu後來還推出了更加寬鬆的lgnu協議,允許私人代碼以動態鏈接庫的形式與自由代碼一起使用,而不必全部開源。
gnu是gnu‘snotunix(gnu不是unix)的縮寫,意思是這不是unix係統(其實參與gnu采用了unix接口,與unix兼容),當時unix係統是第一係統,dos還是第一版。
richardstallman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gnu計劃的目標是創建一套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費)的操作係統,任何人都能夠獲得這個操作係統的全部源代碼,並且自由地複製、分發、修改或者出售。
而unix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最流行的商業操作係統,unix是部分開源的,因為有閉源的部分,導致richardstallman的反對,為了“重現當年軟件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發起了gnu計劃,打造完全自由(注意不是免費,雖然很多自由軟件是免費的)的操作係統,因此有了gnu。
gnu反對的是部分閉源的unix係統,卻又利用unix開源的部分。而未來閉源操作係統的代表與個人計算機操作係統的霸主――微軟公司此時還隻是江湖小蝦米。
那時候微軟還隻是一家微小的軟件公司,1981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花費五萬美元買斷了24歲程序員蒂姆?帕特森(timpaterson)開發的第一款基於intel8086cpu的86-dos操作係統全部版權,並將其改名ms-dos推向市場。
因為母親是ibm公司董事的關係,微軟的ms-dos獲準成為ibm電腦的捆綁軟件進行銷售。所以dos並不是微軟開發的,也不是比爾蓋茨開發的,作為程序員,他的代表作其實是basic語言。
老外也不是完全不講情麵,無論中外人脈關係對於個人的成功都會起到作用,不同的隻是比例問題罷了。
起步之初就抱上了ibm和intel兩條粗腿,也為微軟公司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在這之前,操作係統的王者是unix,個人電腦的王者這是蘋果電腦。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完全閉源的windows在pc領域完全戰勝了部分閉源的unix,價格低廉的ibm兼容機(使用ibm製定的pc架構,不一定是ibm生產的,更可能1982年成立的康柏電腦)戰勝了注重工業設計和用戶體驗的蘋果電腦。
雖然早在80年代就製造出了翻蓋手機、無繩電話、平板電腦、運動手表,但是因為微電腦集成度不足的關係,蘋果這些充滿著想象力的產品都沒有成功。
即使蘋果第一個推出搭在圖形操作係統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並取得不少關注與訂單,卻依然難挽公司頹勢。為了拯救蘋果電腦,董事會逼迫史蒂夫喬布斯退位讓賢,於是他找來百事可樂副總裁約翰?斯卡利,跟他說:“你是想要賣一輩子糖水,還是來這兒一起改變世界?”
不過這位“賣糖水”賣的很好的先生到了蘋果出任ceo之後幹的第一件事,卻是把喬布斯趕出了蘋果,然後賣起了蘋果t恤、墨鏡、皮包甚至帆船。
而在蘋果電腦賣衣服的這十年時間裏麵,比爾蓋茨山寨蘋果麥金托什電腦而推出的windows係統卻在不斷摔打當中逐漸發展壯大,在1990年推出第一個取得巨大成功的版本windows3。
因為windows不支持中文,國內一些電腦公司便為其製作了通過中文支持的專門硬件――漢卡。
如今憑借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而成為pc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傳奇電腦公司,其前身中科院計算所公司便是依靠研發製造銷售lx漢卡而發展壯大的。
另外,依靠腦白銀保健品發家,並且於今年高調殺入網遊市場,推出《征兔》的時玉柱,當年也曾依靠賣更加便宜的漢卡而發家致富,高峰時曾擁有過億資產。當時玉柱躊躇滿誌蓋大樓,原本設計隻有38層的大廈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被不斷加高,最後計劃投資12億,打造全國第一高度的70層宏偉大廈,差不多生生拔高一倍。
不過當大樓還在修建中,衣食父母微軟在1994年發布了原生支持中文的windows3。2係統,時玉柱的漢卡業務大受打擊,正準備通過賣樓花彌補資金不足窘境,國家卻開始對過熱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公司破產、70層大廈最後變成了爛尾樓。
不過牛人總是牛人,時玉柱最後依靠保健品絕處逢生,再度逆襲而來。
有意思的是,第一個銷售圖形操作係統的是蘋果電腦,但是第一個開發出圖形操作係統的是打印機巨頭施樂。1970年,施樂公司建立了帕洛阿圖研究中心,意圖構造出未來的辦公室,建立施樂的領導地位。該中心的科學家也的確不辱使命,他們開發出了圖形用戶界麵、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和以太網絡和激光打印技術,幾乎可以說為現代數字化辦公室奠定了基礎。
蘋果電腦曾於1988年將微軟告上聯邦法庭,稱微軟的圖形用戶界麵設計侵犯了蘋果mac操作係統的專利權。然而不久之後,施樂又將蘋果告上法庭,指責蘋果偷竊施樂的創意,1994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駁迴蘋果和施樂的起訴。
其實微軟和蘋果之間的關係曾經也很親密,早期微軟公司的確像他的名字microsoft一樣,是一家麵向微型計算機的軟件(software)公司,微軟也曾經為蘋果電腦開發過應用軟件,這些開發人員日後開發出了windows操作係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甚至有人因此評價“微軟產品裏麵好用的地方都是從mac時代繼承下來的,而那些讓人難受的功能才是微軟原創的。”
蘋果電腦公司跑去告微軟,也是因為公司經營狀況越來越差,蘋果電腦1996年虧損10億美元,市場份額從12%跌至4%。迫於無奈,在1997年董事會不得不選擇收購喬布斯出走後另起爐灶成立的next電腦公司,讓喬布斯重迴蘋果。
喬布斯迴歸之後高調宣布了與微軟的和解,微軟officemac電腦,此舉無疑是相當明智的,宣布當天蘋果股價暴漲33%,一下子從死亡線上爬了迴來。
隨後喬布斯出任不拿薪水、不簽合同,卻獨攬決策權的臨時ceo,大刀闊斧修改蘋果產品線,所有研發人員集中到專業級台式機、消費級台式機、專業級便攜計算機、消費級便攜計算機四個部門裏麵,同時裁掉了大量其他人員,這使得蘋果在喬布斯迴歸之後幾個月時間就從巨額虧損中走出,7月迴歸蘋果電腦,當年第四季度即實現盈利。
對比蘋果電腦90年代的巨大變化,不由讓人感慨,要是喬布斯沒有迴歸蘋果,而是專注他的next電腦或者皮克斯動畫的話,沒準蘋果電腦公司就要改名蘋果服裝或者蘋果設計了。手機用戶請訪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