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林無奈地說:“我暫時沒有擴張海岸線的打算。”
喬今笑了笑:“沒事,今天談不攏,我們下迴再繼續聊。”
離開後,她的助理心裏直犯嘀咕:“看對方年紀不大,且脾氣又好,沒想到控製欲卻這麽強。”
喬今說:“方信華之前就說過了,跟她合作可以,決策權卻得讓出去。他那些投點小錢玩的項目,不需要他過問和插手,他坐著都有錢進賬,對他來說自然是好。可開發架海這麽大的項目,別說把決策權讓出去,就連不過問都是不行的。”
“看來是談不攏了。”
喬今沒說話。
她隱約覺得,其實也不是沒法合作,隻不過她們都需要轉變一下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向……
之後兩天,喬今又來找李瑤林了,不過不是為了談開發架海的事情,而是邀請李瑤林到文華集團投資的旅遊項目去逛一逛。
李瑤林欣然前往。
她們去了紅樹林保護區、去了碧灣旅遊島,還去了晏嶺及影視城。
喬今把這一帶以前的照片給李瑤林看,問:“你知道開發這裏花了多少年嗎?”
“我看過新聞,差不多四年?”
喬今歎息:“沒錯,四年,但是加上前期規劃,前後是六年時間。花了這麽多時間,又投了數億元,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這座已經修建了一部分的影視城,從效果圖上看十分恢弘大氣,走進去就會發現它很小,影視劇取景時,既是府邸,又是街道,無法展現出效果圖的十分之一。
逛蘇州獅子林尚能逛兩小時,逛這裏,基本半小時就能看完全部免費開放的景點。
不管是觀賞性還是遊玩性都比不上行舟島的建築。
李瑤林心想,她搞開發建設有係統作保障,沒有承包商、工程方偷工減料,工程款的每一分錢都花到了實處,所以不管是建築還是景點,一看就很有檔次。
如果讓她花錢自己找人造工程,估計也會是這個樣子。因此,她不敢沾沾自喜。
喬今說:“盡管這樣,我們卻仍會按計劃開發下去,因為這不僅關乎公司能否獲利,也關乎這碧灣區的旅遊經濟。這影視城後邊的村子會發展成旅遊民俗村,我們預估旅遊業能為這周圍的幾條村子500戶人家每年每戶增加10萬元左右的收入。”
在文華集團投資開發之前,這裏的村子既不靠山,也不靠海,腳下是鹽堿地又種不了田,所以非常貧窮和落後,村子每戶人均年收入才2.2萬元。以一戶五口人來算,年增加10萬,就等於收入翻了一倍。
聽了喬今的一席話,李瑤林不得不承認,對方雖然美化了企業家的投資初心,但作為大企業的高層,對方的格局確實大;作為已經在社會摸爬滾打了數十載的前輩,心智會更加成熟,見解也會更獨到,自己還得向她學習。
李瑤林說:“可架海離這些地方太遠了,它不在文華集團規劃的旅遊經濟圈裏頭吧!”
喬今用讚許的目光看著她,說:“原本是不在的。目前我們公司規劃的圈在碧灣港往西南的這邊海岸線,不過等濱海公路開通,這些景區就能連接起來,並作為錨點,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李瑤林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你們想以行舟島的影響力,幫油市的濱海旅遊景區打開海內外的市場?”
喬今頷首,文華集團雖然有旅行社,也有海內外的旅遊業務,可油市的濱海旅遊業別說世界範圍了,在行舟島頻頻上熱搜之前,省內也沒什麽人聽過這些景區。
所以文華旅行社基本不會費心思去開通“國外-油市”這樣賠錢的旅遊路線。
如今行舟島因水質環境比肩泰國、馬來西亞等熱帶海島,以及島上的種種異象而開始為異國網民所知曉。
與日俱增的海外遊客也足以說明,行舟島可以引領油市濱海旅遊文化走出國門。
李瑤林:“……”
倒也不用把行舟島架到這麽高的位置上來。
對方真不愧是馳騁商場多年的老油條,險些三言兩語就把她給拐到溝裏去了。
她沒有被喬今一番吹捧就飄飄然。
結束了一天的閑逛,和喬今分別後,她沒有趕著最後一班船迴到行舟島,而是在蓮頭港碼頭逛了下。
蓮頭港不知何時也有了共享單車,於是她掃了一輛共享單車,從蓮頭港沿著海岸線,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一邊試圖用發展的目光來記錄這裏的每一寸土地,花了三個多小時,才慢悠悠地來到寶仁港碼頭。
天色已近黃昏,登島的船早已停航,但是碼頭四周還是熱鬧非凡。
這裏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了夜市,小商販們在這裏擺賣衣服、飾品、小吃、飲料和海鮮幹貨,在這裏逛夜市的基本是坐著行舟島最後一班船離島,在等前往碧灣站的旅遊專線公交的遊客。
等車的半個小時裏,他們或許會饑腸轆轆,或許會閑得無聊,所以碼頭附近的簡陋的夜市就成了他們繼續消磨時光的最好選擇。
腦中浮現文華集團投資建設的民俗村,李瑤林想,或許寶仁港這一帶也能打造出一條旅遊衍生產業街。
不管係統是否支持,她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一些事。
除了開發資金不能動,她的資產裏有上半年盈餘的八位數資金,考慮到島上還有些項目要開發,所以這些資金也不能動太多……就拿兩千萬出來試試水吧!
想到這裏,李瑤林突然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眼淚。
沒想到她李瑤林有朝一日也能說出“拿兩千萬試試水”這種“壕”情萬丈的話來。
她沒有在碼頭久留,騎著自行車去了文創園。
看到文創園的辦公區還亮著燈,她就知道鄭軒還在加班。
敲了敲鄭軒辦公室的門:“我怎麽記得我沒收到你的加班申請?”
鄭軒嚇了一跳,見到她來了,驚喜地說:“這個時段你竟然還在外頭,難得啊!”
“騎自行車過來花了點時間,錯過了末班船,隻能來投靠你,希望你收留我一晚了。”李瑤林的目光落在文創園的地圖上,她忽然笑了,“我記得軒哥你說過,要打造一條以海島旅遊為主的旅遊文化產業鏈吧?就以文創園為樞紐怎麽樣?”
作者有話說:
島主:有錢……我自己掙(*^▽^*)
——
第100章 390畝
傳統的旅遊產業鏈是“食宿、交通、遊玩、娛樂、購物”幾大板塊,具體展開來說就是餐廳飯店、酒店民宿、交通、旅遊娛樂項目,還有購買與旅遊相關的產品,所形成的“鏈”。
現在很多旅遊企業的開發定位都是“旅遊+多產業”結構,比如文華集團和浪漫海屋集團公司都提出的“旅遊+康養產業”,說白了就是在旅遊景點的周邊發展房地產、醫療、購物相關產業,帶動該地區的人氣和經濟發展。
李瑤林不曾涉足房地產行業,她也不打算把攤子鋪得那麽大,所以她拿出兩千萬,——可能需要更多資金。——隻是想發展完善“旅遊服務”及“旅遊文化”兩個板塊。
自文創園半開放允許遊客進入觀看文創產品的製作過程,甚至還能親身參與進來後,這裏便漸漸有了人氣。雖然受到產業還不夠豐富、宣傳還未到位等劣勢的影響,遊客人次不如行舟島的五分之一,但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了。
李瑤林想豐富這裏的文化產業,辦一些方便遊客了解行舟島及海洋環境等相關內容的展示廳,如保護區展示廳。
因保護區地域太小,很多地方都不對外開放,遊客想了解保護動物的途徑很少,如果在這邊開辦展示廳,遊客就能在這兒隨時了解海龜、儒艮和白海豚的相關內容。
又比如,李瑤林雖然在app上規劃了文昌魚保護區,但還未正式向官方報批,等她報批了,也能在這兒辦個文昌魚展廳。
除了這些展廳,她還要把海釣俱樂部、帆船帆板基地、水產銷售部門的辦公室也安排在這邊。一來方便他們對外交流合作,二來行舟島也能騰出不少空間,專注開發建設度假、遊樂、觀光相關的項目。
另外,她準備增加一些商業服務,開一條旅遊文化商業街。這條街將會以銷售行舟島的文創產品為主,當然,不會隻銷售文創產品,商家可以入駐開飲食類的店鋪,也可以開便利店、服飾店、釣具、餌料等。
……
李瑤林的申請得到了文旅部門及縣鎮領導的首肯,因為這是打造濱海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行舟島的招牌之下,相信不出幾年,這裏就能興旺起來。
不過,相關部門經過研討,希望她能把那一帶的海灘也拿下來,反正那些海灘還未開發,行舟島如果有條件的話,就一並拿下來開發成景區。這樣一來,跟文創園也能形成聯動,吸引更多遊客過去遊玩、消費。
李瑤林:“……”
包括海灘在內的話,要拿下的土地就有390畝,浪漫海屋集團公司拍200畝地就花了1.15億,她隻有兩千萬元,吃不下那麽多地!
領導笑嗬嗬地說:“資金壓力太大的話,出讓金可以五年一結嘛!”
浪漫海屋拍下的地塊用地性質為商住混合用地,因涉及村子征收拆遷,費用自然要高。
李瑤林相中的片區基本是林地、灘塗和荒地,領導勸她一並拿下的是海灘,這些地比較便宜,且可以分期支付土地出讓金,資金壓力能緩解不少。
財務部算過這筆賬,財務經理說:“政府為扶持濱海鄉村旅遊業發展,會有一些稅務上的優惠,還附贈了這580米海岸線共5公頃的海域使用權,總的來說,能按規劃的來開發,屆時經濟效益每畝地預估年產值達到百萬元,年總產值就有四億多……”
“那就這麽決定了吧!”李瑤林經過深思熟慮,給出了答複。
這個項目是她自己決定幹的,也不知道係統會不會支持。
係統不支持的話,便不會有係統的金手指輔助,在開發過程中必定會很艱難……但樂觀點想,沒有係統輔助就不會有係統任務,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她可以慢慢規劃和開發。
……
得知行舟島將要開發這片區後,所涉及的兩條村子的村民都十分高興——蓮頭港那邊的村民擺攤掙了不少錢,他們村子卻沒有這樣的“地利”,而且周圍灘塗養殖池比較多,鹹腥味重,一般遊客都不愛過來。
如果行舟島將這裏打造成集商業服務、旅遊休閑文化於一體的景區,他們的村子就在旁邊,肯定能沾光!
因此村民們很爽快地答應出讓這300畝地,連縣政府的工作人員都有些不敢相信這些村民會如此配合。要知道以前涉及征地方麵,總是要拉扯個一年半載,要麽漫天要價,要麽是真舍不得那些地。
李瑤林懷疑是“海神滿意度”發揮了作用,——海神滿意度是與她的幸運值掛鉤的,小人魚說過海神滿意度越高,隨機獎勵就會越豐厚,海神滿意度越低,跌成負數時,就會很倒黴。——如今她的海神滿意度已經有56點,幸運值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而齊副總等人則認為是行舟島給的出讓金公道,並且在協商的過程中,李瑤林許諾這裏開發成文創商業街後,兩條村子的村民將會獲得其中三成商鋪的優先租賃權。
村民本就迷信海神庇佑的傳說,在張耀德和村委的遊說下,村民們可不就爽快地簽了土地出讓協議?
在正式跟政府簽訂合同的那一天,海神假日app突然有了動靜——它更新了!
它的界麵出現了李瑤林剛拿到手的“行舟島文創產業園”項目地塊,島嶼信息也與時俱進地將這些地塊納入了【麵積】裏:
【麵積】142.82平方千米(14282公頃:島陸麵積220公頃/陸地麵積26公頃/海域麵積14036公頃)。
李瑤林以為自己自作主張在外頭買的地塊不會被係統承認,但這一切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畢竟她租下碼頭後,在app上就能找到碼頭所在位置規劃建設售票大廳了。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使用開發資金在這兒搞建設了。
不過,她發現遊客到文創園遊玩並不被計算進係統認定的“遊客人次”裏邊,因為係統當初規定隻有通過合法途徑登島的遊客才算數。
哪怕係統承認了文創園的地塊,可這塊地終究不是島嶼。
而“遊客人次”又涉及開發資金的增減。也就是說,李瑤林不能以免費開放文創園吸引更多遊客到文創園遊玩來達到增加開發資金的目的。
好在她不貪心,以行舟島現在的運營模式,每天有四五十萬開發資金進賬已經很滿足了。
……
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沒多久,喬今便給李瑤林打了個電話,問:“李總不是說暫時沒有擴張海岸線的打算?”
她倒也不是來問責的,隻是意外李瑤林為什麽會選擇那個地塊,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發展優勢上來說,那塊地都不如蓮頭港。
李瑤林無奈地說:“我確實沒有擴張海岸線的打算,這海灘是附帶的。”
要知道她一開始隻是準備以文創園為中心,打造一條屬於行舟島的旅遊文化產業鏈。那邊的海灘汙染嚴重不說,還有淤泥,也比較狹窄——與嶼海公園的沙灘對比,嶼海公園的沙灘寬闊、坡度小,漲潮時沙灘尚且有五十米的寬度,退潮之後寬度達到了一百多米,坡頭村這一帶的沙灘漲潮後隻有二十米左右的寬度,能開發的沙灘項目比較少。
況且行舟島已經有一個白色沙灘了,她再開發這麽多沙灘,豈不是要搶行舟島的客源?
喬今又問:“那為什麽不選擇蓮頭港呢?”
“你們不是想開發那一塊麽,我怎麽敢虎口奪食。”
喬今心想,你行舟島都不參與開發,文華集團拿那塊地就有些雞肋了。
她又問:“那你除了眼下拿到手的地塊之外,還有擴張的打算嗎?我是說往內陸擴張。”
李瑤林一愣,耿直地迴答:“沒有。目前我們的發展重心仍在行舟島上,連文創產業園的開發建設都是次要的。”
喬今笑了笑:“沒事,今天談不攏,我們下迴再繼續聊。”
離開後,她的助理心裏直犯嘀咕:“看對方年紀不大,且脾氣又好,沒想到控製欲卻這麽強。”
喬今說:“方信華之前就說過了,跟她合作可以,決策權卻得讓出去。他那些投點小錢玩的項目,不需要他過問和插手,他坐著都有錢進賬,對他來說自然是好。可開發架海這麽大的項目,別說把決策權讓出去,就連不過問都是不行的。”
“看來是談不攏了。”
喬今沒說話。
她隱約覺得,其實也不是沒法合作,隻不過她們都需要轉變一下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向……
之後兩天,喬今又來找李瑤林了,不過不是為了談開發架海的事情,而是邀請李瑤林到文華集團投資的旅遊項目去逛一逛。
李瑤林欣然前往。
她們去了紅樹林保護區、去了碧灣旅遊島,還去了晏嶺及影視城。
喬今把這一帶以前的照片給李瑤林看,問:“你知道開發這裏花了多少年嗎?”
“我看過新聞,差不多四年?”
喬今歎息:“沒錯,四年,但是加上前期規劃,前後是六年時間。花了這麽多時間,又投了數億元,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這座已經修建了一部分的影視城,從效果圖上看十分恢弘大氣,走進去就會發現它很小,影視劇取景時,既是府邸,又是街道,無法展現出效果圖的十分之一。
逛蘇州獅子林尚能逛兩小時,逛這裏,基本半小時就能看完全部免費開放的景點。
不管是觀賞性還是遊玩性都比不上行舟島的建築。
李瑤林心想,她搞開發建設有係統作保障,沒有承包商、工程方偷工減料,工程款的每一分錢都花到了實處,所以不管是建築還是景點,一看就很有檔次。
如果讓她花錢自己找人造工程,估計也會是這個樣子。因此,她不敢沾沾自喜。
喬今說:“盡管這樣,我們卻仍會按計劃開發下去,因為這不僅關乎公司能否獲利,也關乎這碧灣區的旅遊經濟。這影視城後邊的村子會發展成旅遊民俗村,我們預估旅遊業能為這周圍的幾條村子500戶人家每年每戶增加10萬元左右的收入。”
在文華集團投資開發之前,這裏的村子既不靠山,也不靠海,腳下是鹽堿地又種不了田,所以非常貧窮和落後,村子每戶人均年收入才2.2萬元。以一戶五口人來算,年增加10萬,就等於收入翻了一倍。
聽了喬今的一席話,李瑤林不得不承認,對方雖然美化了企業家的投資初心,但作為大企業的高層,對方的格局確實大;作為已經在社會摸爬滾打了數十載的前輩,心智會更加成熟,見解也會更獨到,自己還得向她學習。
李瑤林說:“可架海離這些地方太遠了,它不在文華集團規劃的旅遊經濟圈裏頭吧!”
喬今用讚許的目光看著她,說:“原本是不在的。目前我們公司規劃的圈在碧灣港往西南的這邊海岸線,不過等濱海公路開通,這些景區就能連接起來,並作為錨點,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李瑤林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你們想以行舟島的影響力,幫油市的濱海旅遊景區打開海內外的市場?”
喬今頷首,文華集團雖然有旅行社,也有海內外的旅遊業務,可油市的濱海旅遊業別說世界範圍了,在行舟島頻頻上熱搜之前,省內也沒什麽人聽過這些景區。
所以文華旅行社基本不會費心思去開通“國外-油市”這樣賠錢的旅遊路線。
如今行舟島因水質環境比肩泰國、馬來西亞等熱帶海島,以及島上的種種異象而開始為異國網民所知曉。
與日俱增的海外遊客也足以說明,行舟島可以引領油市濱海旅遊文化走出國門。
李瑤林:“……”
倒也不用把行舟島架到這麽高的位置上來。
對方真不愧是馳騁商場多年的老油條,險些三言兩語就把她給拐到溝裏去了。
她沒有被喬今一番吹捧就飄飄然。
結束了一天的閑逛,和喬今分別後,她沒有趕著最後一班船迴到行舟島,而是在蓮頭港碼頭逛了下。
蓮頭港不知何時也有了共享單車,於是她掃了一輛共享單車,從蓮頭港沿著海岸線,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一邊試圖用發展的目光來記錄這裏的每一寸土地,花了三個多小時,才慢悠悠地來到寶仁港碼頭。
天色已近黃昏,登島的船早已停航,但是碼頭四周還是熱鬧非凡。
這裏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了夜市,小商販們在這裏擺賣衣服、飾品、小吃、飲料和海鮮幹貨,在這裏逛夜市的基本是坐著行舟島最後一班船離島,在等前往碧灣站的旅遊專線公交的遊客。
等車的半個小時裏,他們或許會饑腸轆轆,或許會閑得無聊,所以碼頭附近的簡陋的夜市就成了他們繼續消磨時光的最好選擇。
腦中浮現文華集團投資建設的民俗村,李瑤林想,或許寶仁港這一帶也能打造出一條旅遊衍生產業街。
不管係統是否支持,她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一些事。
除了開發資金不能動,她的資產裏有上半年盈餘的八位數資金,考慮到島上還有些項目要開發,所以這些資金也不能動太多……就拿兩千萬出來試試水吧!
想到這裏,李瑤林突然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眼淚。
沒想到她李瑤林有朝一日也能說出“拿兩千萬試試水”這種“壕”情萬丈的話來。
她沒有在碼頭久留,騎著自行車去了文創園。
看到文創園的辦公區還亮著燈,她就知道鄭軒還在加班。
敲了敲鄭軒辦公室的門:“我怎麽記得我沒收到你的加班申請?”
鄭軒嚇了一跳,見到她來了,驚喜地說:“這個時段你竟然還在外頭,難得啊!”
“騎自行車過來花了點時間,錯過了末班船,隻能來投靠你,希望你收留我一晚了。”李瑤林的目光落在文創園的地圖上,她忽然笑了,“我記得軒哥你說過,要打造一條以海島旅遊為主的旅遊文化產業鏈吧?就以文創園為樞紐怎麽樣?”
作者有話說:
島主:有錢……我自己掙(*^▽^*)
——
第100章 390畝
傳統的旅遊產業鏈是“食宿、交通、遊玩、娛樂、購物”幾大板塊,具體展開來說就是餐廳飯店、酒店民宿、交通、旅遊娛樂項目,還有購買與旅遊相關的產品,所形成的“鏈”。
現在很多旅遊企業的開發定位都是“旅遊+多產業”結構,比如文華集團和浪漫海屋集團公司都提出的“旅遊+康養產業”,說白了就是在旅遊景點的周邊發展房地產、醫療、購物相關產業,帶動該地區的人氣和經濟發展。
李瑤林不曾涉足房地產行業,她也不打算把攤子鋪得那麽大,所以她拿出兩千萬,——可能需要更多資金。——隻是想發展完善“旅遊服務”及“旅遊文化”兩個板塊。
自文創園半開放允許遊客進入觀看文創產品的製作過程,甚至還能親身參與進來後,這裏便漸漸有了人氣。雖然受到產業還不夠豐富、宣傳還未到位等劣勢的影響,遊客人次不如行舟島的五分之一,但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了。
李瑤林想豐富這裏的文化產業,辦一些方便遊客了解行舟島及海洋環境等相關內容的展示廳,如保護區展示廳。
因保護區地域太小,很多地方都不對外開放,遊客想了解保護動物的途徑很少,如果在這邊開辦展示廳,遊客就能在這兒隨時了解海龜、儒艮和白海豚的相關內容。
又比如,李瑤林雖然在app上規劃了文昌魚保護區,但還未正式向官方報批,等她報批了,也能在這兒辦個文昌魚展廳。
除了這些展廳,她還要把海釣俱樂部、帆船帆板基地、水產銷售部門的辦公室也安排在這邊。一來方便他們對外交流合作,二來行舟島也能騰出不少空間,專注開發建設度假、遊樂、觀光相關的項目。
另外,她準備增加一些商業服務,開一條旅遊文化商業街。這條街將會以銷售行舟島的文創產品為主,當然,不會隻銷售文創產品,商家可以入駐開飲食類的店鋪,也可以開便利店、服飾店、釣具、餌料等。
……
李瑤林的申請得到了文旅部門及縣鎮領導的首肯,因為這是打造濱海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行舟島的招牌之下,相信不出幾年,這裏就能興旺起來。
不過,相關部門經過研討,希望她能把那一帶的海灘也拿下來,反正那些海灘還未開發,行舟島如果有條件的話,就一並拿下來開發成景區。這樣一來,跟文創園也能形成聯動,吸引更多遊客過去遊玩、消費。
李瑤林:“……”
包括海灘在內的話,要拿下的土地就有390畝,浪漫海屋集團公司拍200畝地就花了1.15億,她隻有兩千萬元,吃不下那麽多地!
領導笑嗬嗬地說:“資金壓力太大的話,出讓金可以五年一結嘛!”
浪漫海屋拍下的地塊用地性質為商住混合用地,因涉及村子征收拆遷,費用自然要高。
李瑤林相中的片區基本是林地、灘塗和荒地,領導勸她一並拿下的是海灘,這些地比較便宜,且可以分期支付土地出讓金,資金壓力能緩解不少。
財務部算過這筆賬,財務經理說:“政府為扶持濱海鄉村旅遊業發展,會有一些稅務上的優惠,還附贈了這580米海岸線共5公頃的海域使用權,總的來說,能按規劃的來開發,屆時經濟效益每畝地預估年產值達到百萬元,年總產值就有四億多……”
“那就這麽決定了吧!”李瑤林經過深思熟慮,給出了答複。
這個項目是她自己決定幹的,也不知道係統會不會支持。
係統不支持的話,便不會有係統的金手指輔助,在開發過程中必定會很艱難……但樂觀點想,沒有係統輔助就不會有係統任務,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她可以慢慢規劃和開發。
……
得知行舟島將要開發這片區後,所涉及的兩條村子的村民都十分高興——蓮頭港那邊的村民擺攤掙了不少錢,他們村子卻沒有這樣的“地利”,而且周圍灘塗養殖池比較多,鹹腥味重,一般遊客都不愛過來。
如果行舟島將這裏打造成集商業服務、旅遊休閑文化於一體的景區,他們的村子就在旁邊,肯定能沾光!
因此村民們很爽快地答應出讓這300畝地,連縣政府的工作人員都有些不敢相信這些村民會如此配合。要知道以前涉及征地方麵,總是要拉扯個一年半載,要麽漫天要價,要麽是真舍不得那些地。
李瑤林懷疑是“海神滿意度”發揮了作用,——海神滿意度是與她的幸運值掛鉤的,小人魚說過海神滿意度越高,隨機獎勵就會越豐厚,海神滿意度越低,跌成負數時,就會很倒黴。——如今她的海神滿意度已經有56點,幸運值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而齊副總等人則認為是行舟島給的出讓金公道,並且在協商的過程中,李瑤林許諾這裏開發成文創商業街後,兩條村子的村民將會獲得其中三成商鋪的優先租賃權。
村民本就迷信海神庇佑的傳說,在張耀德和村委的遊說下,村民們可不就爽快地簽了土地出讓協議?
在正式跟政府簽訂合同的那一天,海神假日app突然有了動靜——它更新了!
它的界麵出現了李瑤林剛拿到手的“行舟島文創產業園”項目地塊,島嶼信息也與時俱進地將這些地塊納入了【麵積】裏:
【麵積】142.82平方千米(14282公頃:島陸麵積220公頃/陸地麵積26公頃/海域麵積14036公頃)。
李瑤林以為自己自作主張在外頭買的地塊不會被係統承認,但這一切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畢竟她租下碼頭後,在app上就能找到碼頭所在位置規劃建設售票大廳了。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使用開發資金在這兒搞建設了。
不過,她發現遊客到文創園遊玩並不被計算進係統認定的“遊客人次”裏邊,因為係統當初規定隻有通過合法途徑登島的遊客才算數。
哪怕係統承認了文創園的地塊,可這塊地終究不是島嶼。
而“遊客人次”又涉及開發資金的增減。也就是說,李瑤林不能以免費開放文創園吸引更多遊客到文創園遊玩來達到增加開發資金的目的。
好在她不貪心,以行舟島現在的運營模式,每天有四五十萬開發資金進賬已經很滿足了。
……
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沒多久,喬今便給李瑤林打了個電話,問:“李總不是說暫時沒有擴張海岸線的打算?”
她倒也不是來問責的,隻是意外李瑤林為什麽會選擇那個地塊,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發展優勢上來說,那塊地都不如蓮頭港。
李瑤林無奈地說:“我確實沒有擴張海岸線的打算,這海灘是附帶的。”
要知道她一開始隻是準備以文創園為中心,打造一條屬於行舟島的旅遊文化產業鏈。那邊的海灘汙染嚴重不說,還有淤泥,也比較狹窄——與嶼海公園的沙灘對比,嶼海公園的沙灘寬闊、坡度小,漲潮時沙灘尚且有五十米的寬度,退潮之後寬度達到了一百多米,坡頭村這一帶的沙灘漲潮後隻有二十米左右的寬度,能開發的沙灘項目比較少。
況且行舟島已經有一個白色沙灘了,她再開發這麽多沙灘,豈不是要搶行舟島的客源?
喬今又問:“那為什麽不選擇蓮頭港呢?”
“你們不是想開發那一塊麽,我怎麽敢虎口奪食。”
喬今心想,你行舟島都不參與開發,文華集團拿那塊地就有些雞肋了。
她又問:“那你除了眼下拿到手的地塊之外,還有擴張的打算嗎?我是說往內陸擴張。”
李瑤林一愣,耿直地迴答:“沒有。目前我們的發展重心仍在行舟島上,連文創產業園的開發建設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