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8點加更~
——
第36章 棱皮龜(評論一千加更)
方信華出資八十萬跟李瑤林合夥開一家名為“海神假日潛水中心”的店,他占股35%,每個季度隻拿分紅,可以對李瑤林及潛水中心進行監督,但不參與到實際運營管理中來。
另外,如果五年時間內,潛水店倒閉了或方信華要撤資,店麵則歸屬李瑤林,後者按店麵價值及其股份劃分,給予他一定的補償。
經營超出五年,則店麵最終依舊歸李瑤林,而李瑤林也不用再按店麵的價值給予方信華補償。
……
多了這筆八十萬元的投資,李瑤林也可以稍微把步子邁大一點了。
她先花四十萬元在便利店旁邊起一間房子作為店麵。
這建築一共有兩層,一樓有兩百平方,其中五十平方將會跟二樓打通修建泳池,屆時會在這兒修一麵玻璃牆,以便隨時監控在泳池進行潛水培訓的學員們的安全情況。剩餘的一百五十平方則作為辦公區域和接待遊客的店麵。
二樓除了泳池之外,還有五十平方的露天觀景台,剩下的一百平方則是休閑休息區域。
係統建造潛水中心的工期要十天左右,李瑤林聯係了梁穎,請她畫潛水中心的裝修設計稿,——梁穎從行舟島旅遊迴去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還是順從內心的想法去考研。她跟父母進行了幾次溝通,最終她的父母也表示尊重她的選擇。
沈思麗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瑤林,後者便聯係了梁穎,跟她確定了來做兼職設計師的事。
“不需要我先去量尺嗎?”梁穎再次跟李瑤林確認。
李瑤林迴複她:“嗯,我給你的文件有潛水中心整體建築的具體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很精準的,不需要你再跑一趟,等你出了圖,沒有問題的話,偶爾再來現場跟進一下就行了。最好一周內趕出設計稿來。”
正常來說設計師三天就能出圖了,不用一周這麽久,梁穎覺得島主一定是體恤她要考研,才會給她這麽充裕的時間。
嗚嗚嗚,世上怎麽會有島主這麽好的老板?她決定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成為島主的雞湯粉了!
李瑤林忽然打了個寒顫,她抬頭看了眼天空,現在太陽正是猛烈的時候,為什麽會有不寒而栗的感覺?
抹掉手臂上的雞皮疙瘩,李瑤林來到行舟島的遊客接待中心,接受官媒的采訪。
這次的采訪不僅是官方為了向市民展現油市治理汙染的決心和成果,更是為了將油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推廣至全國,豐富油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順便宣傳“創文”工作,因而官方十分重視。
經過上一次的雜誌采訪,李瑤林已經有經驗了,被官媒的記者問及如何治汙時,她的迴答很是官方:“我們在治理汙染方麵花了很多心血,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也嚴格把控了開發的度……當然,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記者:“……”
說了跟沒說一樣。
不過好歹不是在說大話,畢竟治汙成果就擺在這兒,經得起考驗。
記者還挑了幾個遊客采訪,另外重點采訪了野生動物生態保護區內的兩位保護員。
采訪完後,攝影師就擺弄著無人機對行舟島進行航拍。
攝影師在拍攝之前就知道行舟島的環境好、汙染少、水質清了,但通過航拍俯瞰整座島及周圍的海域時,他對此評價才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鏡頭裏,行舟島的海域就跟紫光燈下的藍珀似的,隻這麽看著,便覺得一股清涼舒適的海水沁入心脾,叫他愜意得想立馬放下工作進入休閑模式;而在非行舟島所屬的海域,海水顏色雖然也很藍,卻過於普通,無法讓人提起興致。
就像內外兩片海域,它們涇渭分明,讓人忍不住產生“這之間是否有透明的玻璃將它們隔開了來”的荒謬想法。有趣的是,那些海鳥捕食的區域一直都在內海域,可見外海域對它們的吸引力不大。
除了官媒拍攝到的畫麵,李瑤林也將她上次潛水時拍到的海底視頻發給了他們,豐富一下行舟島的旅遊形象。
天色漸漸暗下來,處理完手上的工作準備迴宿舍洗澡睡覺的李瑤林被手機鈴聲給驚擾了。
“這麽晚了,誰還會來電話啊?”李瑤林嘀咕著摸出手機,卻發現是龍峰打過來的。
剛接通,龍峰便興奮地說:“島主,你快來保護區沙灘這邊!”
李瑤林:“?”
雖然不明所以,但她還是打著手電筒過去了。
沒有安裝路燈的保護區沙灘一片漆黑,隻有孵化房有一盞燈亮著,通過月光和一束來自手電筒的光,她找到了蹲在沙灘上的龍峰及其同事。
“怎麽了?”李瑤林問他們。
“棱皮龜,有兩隻棱皮龜上岸了!”龍峰壓低了聲音,但聽得出來他很是激動。
“是新的海龜品種?”李瑤林看向不遠處暴露在手電筒之下的兩隻黑漆漆的海龜,一隻正趴在幾米遠的地方一動不動,還有一隻則在努力地往前爬,也不知道要去往何處。
龍峰都看癡了:“你看它們的背甲,多漂亮!這線條、這色澤,多麽健康強壯,估計已經二十多歲了。雖說這個季節有些晚,但很有可能也是來產卵的。”
李瑤林:“……”
得不到科普的她幹脆拿出手機搜一下棱皮龜的資料,發現它跟綠海龜一樣,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隻是外形差異明顯。
忽然,她眼角的餘光瞄到礁石那邊似乎還有動靜,把手電筒投過去一看,卻是一隻正在礁石旁邊的沙灘上挖坑的綠海龜。
她詫異地說:“那裏還有一隻綠海龜。”
龍峰的同事解釋:“哦,那隻是我們都熟悉的1號雌龜,從它爬行的路徑、產卵時間和正在挖坑的位置來看,它這次上岸是要到原來的窩再產第二窩。”
島上記錄的海龜隻有三隻,一隻雄龜,兩隻雌龜,其中1號是最早上岸產卵的那隻雌海龜。而為了區分雄龜和雌龜,雌龜就以數字編號,鑒於雄龜隻有一隻,就暫時沒有給它編號。
李瑤林又問:“海龜產卵還分窩的啊,就不能一次性產完嗎?”
龍峰的同事給她科普海龜一般是分批次產卵的,生完一窩休息十幾二十天等下一窩卵成熟了再生第二窩,繁殖期內的雌海龜平均產卵四窩。
李瑤林“哦”了聲,表現得很是平靜:“所以你們這是有了新龜忘了舊龜啊,要不是我看見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一隻綠海龜。”
龍峰及其同事哭笑不得,調侃她:“我們是見島主你太淡定了,還以為對你來說,不管新龜舊龜都沒什麽區別。”
“怎麽會?”李瑤林問他們,“既然有新龜來,你們不去研究它們,蹲在這兒幹什麽?”
龍峰心情很好地自我調侃:“有兩位新客人過來,我們怕過於熱情,把它們給嚇跑了。”
李瑤林心想,不用擔心這個,能來行舟島的海龜多少是帶點膽子的,上次她逮著那隻綠海龜翻來覆去地檢查,也沒見對方被她嚇跑。
她忍住了哈欠,問:“那等它們挑好地方開始挖坑產卵,估計還得好幾個小時呢,你們打算就這麽守著?”
“我們要做記錄,不能離開。不過我們會輪流休息,等它們產完卵,我們得檢查確認它們的身上是否有記號、追蹤器等,如果沒有,說明它們是野生海龜。如果有記號,說明是放生的,那我們也要記錄相關數據,以便追蹤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
李瑤林肅然起敬:“辛苦了。”
“這算什麽辛苦?你這兒的環境可比我們那兒好太多了,你看我在這裏蹲了這麽久,都沒有什麽蚊子來咬我。”龍峰樂嗬嗬地說,“而且如果確定棱皮龜也是來產卵的,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嗎?”
李瑤林搖頭。
龍峰說:“我們的保護區成立至今三十多年,自主上岸產卵的海龜卻越來越少,去年隻有三隻綠海龜上岸產卵。你這兒已確定自主上岸產卵的已經有一隻綠海龜,現在還有兩隻待確定的棱皮龜,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他跟同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本以為這座是開發經營旅遊業的海島,海龜會受到環境破壞的影響遠離這兒,結果不僅沒有,還越來越多海龜選擇了這裏,這不是違反科學常理嗎?
但,行舟島上發生過太多無法用現在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事了,世界是未知的,自然是神奇的,他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
李瑤林挑了挑眉,沒說話。她又多待了會兒,才給執法支隊打電話報備一下。
她忙了一天,又困又累,著實沒法跟龍峰他們蹲守海龜產卵,就先迴去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李瑤林打著哈欠去保護區,發現龍峰和他的同事領著潘隊等人在沙灘上對著兩隻新來的棱皮龜拍照和登記它們的數據,從他們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在這兒忙活很久了。
哪怕熬了一晚上,胡子拉碴看得很是憔悴,在說到海龜時,龍峰依舊神采奕奕,看不出一點疲倦,“這兩隻棱皮龜的身上沒有標記和追蹤器,我們應該是最早發現和記錄它們的人。”
李瑤林感受到他的喜悅,問:“它們是來產卵的嗎?”
“是呀,你看這兒!”
李瑤林看到沙灘上插著兩支小旗子,據龍峰介紹,這底下就是棱皮龜產卵地點,它們挖坑挖得深,而且埋的時候懂得處理痕跡,比綠海龜仔細,要不是龍峰他們盯了一晚上,可能就忽略過去了。
“產卵情況怎麽樣?”
龍峰說:“我們還沒挖出來細數呢,不過從昨晚觀察到的情況來看,綠海龜1號二窩卵情況穩定,產了九十多枚,兩隻棱皮龜發揮也正常,都在一百枚以上。”
李瑤林忽然生出了個主意:“要不還是正兒八經地給它們起一條名字吧?我看可以向網友們征集名字。”
在網上征集名字,提高行舟島的知名度的機會不就來了?!
李瑤林甚至想得更加遙遠:“等它們全部孵化,我們這兒就有數百隻海龜,它們都留在這邊生活的話,豈不是能看到一整個沙灘都是海龜的盛況?!”
龍峰和同事對視一眼,覺得島主天真得可愛。
他們說:“在沒有人為幹涉的情況下,稚龜的存活率是千分之一。本來自然條件下海龜蛋孵化率就隻有六成左右,而孵化出來的稚龜會因各種原因死亡,所以最後活到成年的隻有一隻。”
李瑤林瞪大了眼:“存活率這麽低?!”
“是呀,所以我們保護區的繁育工作就是盡可能地提高它們的存活率。”
“那在人為繁育的情況下,小海龜的存活率一般是多少?”
“經過我們保護區人工繁育的小海龜,成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至於有多少能活到性-成熟嘛,還有待考察,畢竟很多海龜都要二三十年才算性-成熟,我們保護區也才成立三十餘載,缺乏詳實的數據。”
說到這個,龍峰心裏還是挺自豪的。他的話也變多了,結果就是李瑤林又上了一堂科普課。
閑聊間,他們的數據記錄完了,也給這兩隻剛產完卵的棱皮龜做了標記。剛放開它們,它們便迫不及待地往海邊爬,沒爬多久就被海浪帶著跑了。
龍峰他們沒法確定棱皮龜是否離開了這片海域,李瑤林卻堅信它們會跟之前的三隻綠海龜一樣選擇留在這邊生活。
它們的出生地或許在千裏之外,但既然它們舍棄了出生地來這兒產卵,說明它們是十分認可行舟島的。
野生棱皮龜的出現使得行舟島在油市掀起了更高的熱度,李瑤林趁機跟文旅部門合作在網上發起給五隻海龜征集名字的活動,立馬得到了油市市民的積極響應。
由於行舟島的官博沒人氣,而官網又頗為冷清,所以發起征集名字這活動的工作就落到了官媒頭上,不僅官博、公眾號發了圖文,地方報紙也報道了這則新聞。
平時評論區十分冷清的官博底下短短一天時間就冒出了數百條留言,足可見油市市民對此事的熱情。
除了關注度和討論度提高,成立保護區的進程也提速了。
漁業部門的領導主動給李瑤林打電話,說她想在行舟島成立保護區的事成了一半,——領導提議先成立市級的保護區,因為這個級別的保護區申辦手續沒有省級、國家級那麽複雜麻煩,隻要保護站那邊同意了,市級領導也同意,就算成了。將來通過了省裏的審查,自然就可以升為省級保護區了。
李瑤林沒道理不答應。
這波官方宣傳,讓行舟島的登島人數在短時間內暴漲,八月的第一個周六,遊客總人數就達到了六百多人。得虧周六日加開了航班,不然靠那固定的航班,還真沒法運載這麽多遊客登島。
借著這波人氣,李瑤林開始為潛水項目造勢。
作者有話說:
梁穎:被島主灌雞湯後,決定成為島主的雞湯粉!
島主:母雞煲的湯粉?好吃嗎?
——
注釋:作者了解海龜產卵及小海龜存活率的途徑為《探秘保護區為海龜傾注的多番努力:保護海龜30年孕育近7萬隻小生命》《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夏中榮:合力構建完善的海龜保護體係》等文章
第37章 造木屋
周瑩瑩已經處理好了她的私事,也正式從原來的潛水店離職了,她不僅自己跳槽到李瑤林這兒,還帶了一位潛水長過來。
——
第36章 棱皮龜(評論一千加更)
方信華出資八十萬跟李瑤林合夥開一家名為“海神假日潛水中心”的店,他占股35%,每個季度隻拿分紅,可以對李瑤林及潛水中心進行監督,但不參與到實際運營管理中來。
另外,如果五年時間內,潛水店倒閉了或方信華要撤資,店麵則歸屬李瑤林,後者按店麵價值及其股份劃分,給予他一定的補償。
經營超出五年,則店麵最終依舊歸李瑤林,而李瑤林也不用再按店麵的價值給予方信華補償。
……
多了這筆八十萬元的投資,李瑤林也可以稍微把步子邁大一點了。
她先花四十萬元在便利店旁邊起一間房子作為店麵。
這建築一共有兩層,一樓有兩百平方,其中五十平方將會跟二樓打通修建泳池,屆時會在這兒修一麵玻璃牆,以便隨時監控在泳池進行潛水培訓的學員們的安全情況。剩餘的一百五十平方則作為辦公區域和接待遊客的店麵。
二樓除了泳池之外,還有五十平方的露天觀景台,剩下的一百平方則是休閑休息區域。
係統建造潛水中心的工期要十天左右,李瑤林聯係了梁穎,請她畫潛水中心的裝修設計稿,——梁穎從行舟島旅遊迴去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還是順從內心的想法去考研。她跟父母進行了幾次溝通,最終她的父母也表示尊重她的選擇。
沈思麗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瑤林,後者便聯係了梁穎,跟她確定了來做兼職設計師的事。
“不需要我先去量尺嗎?”梁穎再次跟李瑤林確認。
李瑤林迴複她:“嗯,我給你的文件有潛水中心整體建築的具體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很精準的,不需要你再跑一趟,等你出了圖,沒有問題的話,偶爾再來現場跟進一下就行了。最好一周內趕出設計稿來。”
正常來說設計師三天就能出圖了,不用一周這麽久,梁穎覺得島主一定是體恤她要考研,才會給她這麽充裕的時間。
嗚嗚嗚,世上怎麽會有島主這麽好的老板?她決定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成為島主的雞湯粉了!
李瑤林忽然打了個寒顫,她抬頭看了眼天空,現在太陽正是猛烈的時候,為什麽會有不寒而栗的感覺?
抹掉手臂上的雞皮疙瘩,李瑤林來到行舟島的遊客接待中心,接受官媒的采訪。
這次的采訪不僅是官方為了向市民展現油市治理汙染的決心和成果,更是為了將油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推廣至全國,豐富油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順便宣傳“創文”工作,因而官方十分重視。
經過上一次的雜誌采訪,李瑤林已經有經驗了,被官媒的記者問及如何治汙時,她的迴答很是官方:“我們在治理汙染方麵花了很多心血,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也嚴格把控了開發的度……當然,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記者:“……”
說了跟沒說一樣。
不過好歹不是在說大話,畢竟治汙成果就擺在這兒,經得起考驗。
記者還挑了幾個遊客采訪,另外重點采訪了野生動物生態保護區內的兩位保護員。
采訪完後,攝影師就擺弄著無人機對行舟島進行航拍。
攝影師在拍攝之前就知道行舟島的環境好、汙染少、水質清了,但通過航拍俯瞰整座島及周圍的海域時,他對此評價才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鏡頭裏,行舟島的海域就跟紫光燈下的藍珀似的,隻這麽看著,便覺得一股清涼舒適的海水沁入心脾,叫他愜意得想立馬放下工作進入休閑模式;而在非行舟島所屬的海域,海水顏色雖然也很藍,卻過於普通,無法讓人提起興致。
就像內外兩片海域,它們涇渭分明,讓人忍不住產生“這之間是否有透明的玻璃將它們隔開了來”的荒謬想法。有趣的是,那些海鳥捕食的區域一直都在內海域,可見外海域對它們的吸引力不大。
除了官媒拍攝到的畫麵,李瑤林也將她上次潛水時拍到的海底視頻發給了他們,豐富一下行舟島的旅遊形象。
天色漸漸暗下來,處理完手上的工作準備迴宿舍洗澡睡覺的李瑤林被手機鈴聲給驚擾了。
“這麽晚了,誰還會來電話啊?”李瑤林嘀咕著摸出手機,卻發現是龍峰打過來的。
剛接通,龍峰便興奮地說:“島主,你快來保護區沙灘這邊!”
李瑤林:“?”
雖然不明所以,但她還是打著手電筒過去了。
沒有安裝路燈的保護區沙灘一片漆黑,隻有孵化房有一盞燈亮著,通過月光和一束來自手電筒的光,她找到了蹲在沙灘上的龍峰及其同事。
“怎麽了?”李瑤林問他們。
“棱皮龜,有兩隻棱皮龜上岸了!”龍峰壓低了聲音,但聽得出來他很是激動。
“是新的海龜品種?”李瑤林看向不遠處暴露在手電筒之下的兩隻黑漆漆的海龜,一隻正趴在幾米遠的地方一動不動,還有一隻則在努力地往前爬,也不知道要去往何處。
龍峰都看癡了:“你看它們的背甲,多漂亮!這線條、這色澤,多麽健康強壯,估計已經二十多歲了。雖說這個季節有些晚,但很有可能也是來產卵的。”
李瑤林:“……”
得不到科普的她幹脆拿出手機搜一下棱皮龜的資料,發現它跟綠海龜一樣,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隻是外形差異明顯。
忽然,她眼角的餘光瞄到礁石那邊似乎還有動靜,把手電筒投過去一看,卻是一隻正在礁石旁邊的沙灘上挖坑的綠海龜。
她詫異地說:“那裏還有一隻綠海龜。”
龍峰的同事解釋:“哦,那隻是我們都熟悉的1號雌龜,從它爬行的路徑、產卵時間和正在挖坑的位置來看,它這次上岸是要到原來的窩再產第二窩。”
島上記錄的海龜隻有三隻,一隻雄龜,兩隻雌龜,其中1號是最早上岸產卵的那隻雌海龜。而為了區分雄龜和雌龜,雌龜就以數字編號,鑒於雄龜隻有一隻,就暫時沒有給它編號。
李瑤林又問:“海龜產卵還分窩的啊,就不能一次性產完嗎?”
龍峰的同事給她科普海龜一般是分批次產卵的,生完一窩休息十幾二十天等下一窩卵成熟了再生第二窩,繁殖期內的雌海龜平均產卵四窩。
李瑤林“哦”了聲,表現得很是平靜:“所以你們這是有了新龜忘了舊龜啊,要不是我看見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一隻綠海龜。”
龍峰及其同事哭笑不得,調侃她:“我們是見島主你太淡定了,還以為對你來說,不管新龜舊龜都沒什麽區別。”
“怎麽會?”李瑤林問他們,“既然有新龜來,你們不去研究它們,蹲在這兒幹什麽?”
龍峰心情很好地自我調侃:“有兩位新客人過來,我們怕過於熱情,把它們給嚇跑了。”
李瑤林心想,不用擔心這個,能來行舟島的海龜多少是帶點膽子的,上次她逮著那隻綠海龜翻來覆去地檢查,也沒見對方被她嚇跑。
她忍住了哈欠,問:“那等它們挑好地方開始挖坑產卵,估計還得好幾個小時呢,你們打算就這麽守著?”
“我們要做記錄,不能離開。不過我們會輪流休息,等它們產完卵,我們得檢查確認它們的身上是否有記號、追蹤器等,如果沒有,說明它們是野生海龜。如果有記號,說明是放生的,那我們也要記錄相關數據,以便追蹤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
李瑤林肅然起敬:“辛苦了。”
“這算什麽辛苦?你這兒的環境可比我們那兒好太多了,你看我在這裏蹲了這麽久,都沒有什麽蚊子來咬我。”龍峰樂嗬嗬地說,“而且如果確定棱皮龜也是來產卵的,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嗎?”
李瑤林搖頭。
龍峰說:“我們的保護區成立至今三十多年,自主上岸產卵的海龜卻越來越少,去年隻有三隻綠海龜上岸產卵。你這兒已確定自主上岸產卵的已經有一隻綠海龜,現在還有兩隻待確定的棱皮龜,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他跟同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本以為這座是開發經營旅遊業的海島,海龜會受到環境破壞的影響遠離這兒,結果不僅沒有,還越來越多海龜選擇了這裏,這不是違反科學常理嗎?
但,行舟島上發生過太多無法用現在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事了,世界是未知的,自然是神奇的,他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
李瑤林挑了挑眉,沒說話。她又多待了會兒,才給執法支隊打電話報備一下。
她忙了一天,又困又累,著實沒法跟龍峰他們蹲守海龜產卵,就先迴去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李瑤林打著哈欠去保護區,發現龍峰和他的同事領著潘隊等人在沙灘上對著兩隻新來的棱皮龜拍照和登記它們的數據,從他們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在這兒忙活很久了。
哪怕熬了一晚上,胡子拉碴看得很是憔悴,在說到海龜時,龍峰依舊神采奕奕,看不出一點疲倦,“這兩隻棱皮龜的身上沒有標記和追蹤器,我們應該是最早發現和記錄它們的人。”
李瑤林感受到他的喜悅,問:“它們是來產卵的嗎?”
“是呀,你看這兒!”
李瑤林看到沙灘上插著兩支小旗子,據龍峰介紹,這底下就是棱皮龜產卵地點,它們挖坑挖得深,而且埋的時候懂得處理痕跡,比綠海龜仔細,要不是龍峰他們盯了一晚上,可能就忽略過去了。
“產卵情況怎麽樣?”
龍峰說:“我們還沒挖出來細數呢,不過從昨晚觀察到的情況來看,綠海龜1號二窩卵情況穩定,產了九十多枚,兩隻棱皮龜發揮也正常,都在一百枚以上。”
李瑤林忽然生出了個主意:“要不還是正兒八經地給它們起一條名字吧?我看可以向網友們征集名字。”
在網上征集名字,提高行舟島的知名度的機會不就來了?!
李瑤林甚至想得更加遙遠:“等它們全部孵化,我們這兒就有數百隻海龜,它們都留在這邊生活的話,豈不是能看到一整個沙灘都是海龜的盛況?!”
龍峰和同事對視一眼,覺得島主天真得可愛。
他們說:“在沒有人為幹涉的情況下,稚龜的存活率是千分之一。本來自然條件下海龜蛋孵化率就隻有六成左右,而孵化出來的稚龜會因各種原因死亡,所以最後活到成年的隻有一隻。”
李瑤林瞪大了眼:“存活率這麽低?!”
“是呀,所以我們保護區的繁育工作就是盡可能地提高它們的存活率。”
“那在人為繁育的情況下,小海龜的存活率一般是多少?”
“經過我們保護區人工繁育的小海龜,成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至於有多少能活到性-成熟嘛,還有待考察,畢竟很多海龜都要二三十年才算性-成熟,我們保護區也才成立三十餘載,缺乏詳實的數據。”
說到這個,龍峰心裏還是挺自豪的。他的話也變多了,結果就是李瑤林又上了一堂科普課。
閑聊間,他們的數據記錄完了,也給這兩隻剛產完卵的棱皮龜做了標記。剛放開它們,它們便迫不及待地往海邊爬,沒爬多久就被海浪帶著跑了。
龍峰他們沒法確定棱皮龜是否離開了這片海域,李瑤林卻堅信它們會跟之前的三隻綠海龜一樣選擇留在這邊生活。
它們的出生地或許在千裏之外,但既然它們舍棄了出生地來這兒產卵,說明它們是十分認可行舟島的。
野生棱皮龜的出現使得行舟島在油市掀起了更高的熱度,李瑤林趁機跟文旅部門合作在網上發起給五隻海龜征集名字的活動,立馬得到了油市市民的積極響應。
由於行舟島的官博沒人氣,而官網又頗為冷清,所以發起征集名字這活動的工作就落到了官媒頭上,不僅官博、公眾號發了圖文,地方報紙也報道了這則新聞。
平時評論區十分冷清的官博底下短短一天時間就冒出了數百條留言,足可見油市市民對此事的熱情。
除了關注度和討論度提高,成立保護區的進程也提速了。
漁業部門的領導主動給李瑤林打電話,說她想在行舟島成立保護區的事成了一半,——領導提議先成立市級的保護區,因為這個級別的保護區申辦手續沒有省級、國家級那麽複雜麻煩,隻要保護站那邊同意了,市級領導也同意,就算成了。將來通過了省裏的審查,自然就可以升為省級保護區了。
李瑤林沒道理不答應。
這波官方宣傳,讓行舟島的登島人數在短時間內暴漲,八月的第一個周六,遊客總人數就達到了六百多人。得虧周六日加開了航班,不然靠那固定的航班,還真沒法運載這麽多遊客登島。
借著這波人氣,李瑤林開始為潛水項目造勢。
作者有話說:
梁穎:被島主灌雞湯後,決定成為島主的雞湯粉!
島主:母雞煲的湯粉?好吃嗎?
——
注釋:作者了解海龜產卵及小海龜存活率的途徑為《探秘保護區為海龜傾注的多番努力:保護海龜30年孕育近7萬隻小生命》《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夏中榮:合力構建完善的海龜保護體係》等文章
第37章 造木屋
周瑩瑩已經處理好了她的私事,也正式從原來的潛水店離職了,她不僅自己跳槽到李瑤林這兒,還帶了一位潛水長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