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關注世界泳壇的新進展真的很有必要。
練習出發的人實在太多了,葉茹茹這段時間早已練的得心應手,便沒去跟那些人搶,直接下水開始遊。
3米池很深,水溫也有些涼,看看泳池周圍的標誌物,順便估摸下大致距離,這些都是適應場地期間要做的。
遊完上來,一看時間也差不多,葉茹茹便轉身去了隔壁熱身池,此時這裏還沒有多少人。
葉茹茹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拉長遊的喻才知。
喻才知今天的項目很多,當時在區裏參加選拔賽,他個人全能的每一項都能拿到參賽名額,因此他在這次市運會一共要遊7個項目。
分別是50/100米蝶泳,200/400米混合泳,還有400米自由泳以及4*100米自由泳/混合泳接力。
與其叫個人全能,不如叫鐵人全能算了,葉茹茹在心中暗自吐槽。
她沒去打擾喻才知,自己在隔壁泳道遊了起來。
喻才知遊完熱身內容,從水中抬起頭,剛好把坐在岸邊的小姑娘收入眼底。
他抬起手,朝那邊呲了下水。
小姑娘瞬間抬起眼,朝這邊望過來,明晃晃地笑了下,兩個小酒窩掛在臉頰上。
喻才知不自覺也掛上笑,幾下劃水遊過去,"嘩啦"一聲響,他撐著池邊從水中出來,轉身坐在岸邊。
水珠一路沿著脖頸線條滑落,滑過鎖骨,又沿著白皙的胸膛繼續向下。他摘下泳帽甩了下頭發,問道:“怎麽沒下水遊?”
“我感覺耳朵有點疼。”小姑娘的聲音有些無措。
“嗯?”喻才知轉過頭,湊近了些,“什麽時候開始的,哪邊耳朵?”
葉茹茹指了指左邊耳朵,“好像昨天就有點疼,但我沒管。”
喻才知坐在她右邊,聞言稍稍傾身,從她麵前伸手過去,在她耳邊打了個響指。
又收迴手,在這一側也打了一個。
“兩邊聽著有區別嗎?”
“好像……左邊聲音有點悶悶的。”葉茹茹遲疑地說。
“嗯,”喻才知從胸膛中應了聲,“應該是中耳炎,不用怕,遊泳時間久了耳朵容易進水,挺常見的,之後去醫院看下就行。”
聽到他這句,葉茹茹原本不安的心情平複了許多。
她又好奇地追著問了幾個問題,喻才知一點也沒嫌煩,全都迴答了。
“不過最好還是別再讓水進入耳朵。”喻才知道。
“啊?”葉茹茹微微張嘴,“那我沒法做熱身訓練了麽?”
“不影響訓練。”喻才知立刻給她支招。
他的經驗十分豐富,“你可以這樣,把耳朵藏進泳帽裏。”邊說邊給她做示範。
在喻才知的幫助下,葉茹茹成功把泳帽戴成了想要的樣子,開心道:“謝謝哥哥。”
“不用謝。”喻才知說,“你帶備用泳帽了嗎,如果你怕泳帽脫落,可以直接在泳帽外再戴一層把耳朵壓住,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減少阻力也是這麽幹的。”
兩人鼓弄了半天,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喻才知抬起眼,眯著望向牆上的時鍾,之後站起身。
“你繼續吧,我去檢錄了。”他道。
他的項目100米蝶泳總是在第一天上午的前幾項比,因此每次早上時間都很趕。
葉茹茹朝他擺擺手,“哥哥加油!”
她望著那個背影遠去,低下頭眼睛彎彎的。
好像有點開心。
遊了一會兒,聽到項目播報的廣播聲迴蕩在整個場館。
葉茹茹本想去觀賽,但一想迴來之後熱身項目可能遊不完,就沒去。
她在水中慢慢飄著,感覺改技術之後,她的水感似乎有所提升——曾經是她在劃水,如今像水在推著她前進。
這種變化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每一天發生一點改變。這種慢慢沉澱的感覺,非常踏實。
好像確實已經萬事俱備,隻差一場比賽。
能開具申報運動員等級證明的比賽隻有市級及以上體育局舉辦的錦標賽等正規比賽,而市運會,剛剛好在其中。
程楚言說的沒錯,市運會給人的感覺確實比那場省賽正規。
檢錄完畢,一排運動員走上泳道。
葉茹茹脫掉外麵的外套,露出內裏印著區代表隊字樣的泳衣。
一些小的傷病並不會對她造成影響,這次比賽,她不會再重蹈覆轍——
場館配置,全身裝備,以及賽會規程都是葉茹茹有史以來經曆的最高級別。
她終於第一次聽到那句今後她會無數次聽見的話。
不再是小型比賽裁判員喊出的“各就各位”。
而是哨聲後那一句短促的電子口令。
“take your marks——”
聲音清晰,語速極快。
第29章 市運會
“take your marks——”
“嘟——”電子音響起。
一整排的運動員躍出。
其中那個躍得最遠的就是葉茹茹。
這一幕被不少人看在眼裏。
那個中間泳道的小姑娘瞬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這優勢實在太明顯, 以至於他們都瞪大了眼。
這真是少年丙組?!
賽前準備活動時,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在活動四肢和深唿吸,隻有中間那個小姑娘走到出發台邊, 把那塊斜板調整了一下。
跳台側麵有個卡槽,斜板是可以前後推拉的,葉茹茹把斜板的距離調整得更適合自己。
除她以外, 全組的其他人都沒有做出這個舉動。
在他們看來,雖然用的是配置最領先的場館比賽, 那些先進的技術僅存在於國際賽場,還與他們十分遙遠。
但是婁教練不這麽覺得。
既然提供了設施條件,那就代表著可以利用。
明知道那是領先技術, 不用那不就是傻嗎?
“撲通”一聲, 運動員們一齊入水。
葉茹茹此時,腦中想起了當時婁教練給他們訓練出發時的場景。
饒是她, 也在練技術時無比艱難。
婁教練拿著浮板站在岸邊, 跳不好就打一下。
力道不重, 不是懲罰而是激勵。
“我希望你們能利用這項技術,在出發時就比別人快半秒。”
“再來!”
此時還沒有那麽多人對此進行研究, 因此婁教練不清楚這究竟能帶來多少優勢, 因此僅把目標定為半秒。
若是再過幾年, 她就會知道, 當時讓大家練這項技術是多麽明智的決定。
葉茹茹被板子抽得委屈,但她依然從水裏爬起來,再次站上跳台。
婁教練不滿意,一定是她還可以做得更好吧。
那就再來一次。
後腳一蹬, “撲通”一聲, 小姑娘再次入水。
……
看台上, 婁教練露出了讚賞的微笑。
跳得不錯。
蛙泳出發僅能打一次腿,並配合從上到下的長劃臂。
從出水點看,誰的出發效果最好,顯而易見。
葉茹茹在最前端出水時,直接將第二名拉出大半個身位!
這在往常的比賽中是前所未有的。
觀眾一片嘩然,居然有人能一出發就拉開這麽明顯的優勢!
岸上有新聞記者正在做著市運會的相關報道,她向觀眾們解釋著本屆s市運動會的賽程安排,背景剛好是泳池。
這一幕被鏡頭完整記錄下來。
電視機前不少人走了神,視線直接跑偏到後麵的背景上,注意到了所有運動員中遙遙領先的那個小姑娘。
比賽開始後,廣播開始進行道次介紹,每念一個名字,後麵都會帶上區名。
她們不再代表個人或各自的學校,她們現在代表的是地域廣闊、擁有數萬人口的整個區。
電視機前,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班主任吳老師一愣。
她停下手裏的動作,望向屏幕,記者身後的賽場上,一個身影正向前衝得飛快。
她依稀記得,班裏那個名叫葉茹茹的姑娘確實在學遊泳來著,而且看這纖細的身材,確實也很符合。
她目不轉睛地看完了整場比賽。
練習出發的人實在太多了,葉茹茹這段時間早已練的得心應手,便沒去跟那些人搶,直接下水開始遊。
3米池很深,水溫也有些涼,看看泳池周圍的標誌物,順便估摸下大致距離,這些都是適應場地期間要做的。
遊完上來,一看時間也差不多,葉茹茹便轉身去了隔壁熱身池,此時這裏還沒有多少人。
葉茹茹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拉長遊的喻才知。
喻才知今天的項目很多,當時在區裏參加選拔賽,他個人全能的每一項都能拿到參賽名額,因此他在這次市運會一共要遊7個項目。
分別是50/100米蝶泳,200/400米混合泳,還有400米自由泳以及4*100米自由泳/混合泳接力。
與其叫個人全能,不如叫鐵人全能算了,葉茹茹在心中暗自吐槽。
她沒去打擾喻才知,自己在隔壁泳道遊了起來。
喻才知遊完熱身內容,從水中抬起頭,剛好把坐在岸邊的小姑娘收入眼底。
他抬起手,朝那邊呲了下水。
小姑娘瞬間抬起眼,朝這邊望過來,明晃晃地笑了下,兩個小酒窩掛在臉頰上。
喻才知不自覺也掛上笑,幾下劃水遊過去,"嘩啦"一聲響,他撐著池邊從水中出來,轉身坐在岸邊。
水珠一路沿著脖頸線條滑落,滑過鎖骨,又沿著白皙的胸膛繼續向下。他摘下泳帽甩了下頭發,問道:“怎麽沒下水遊?”
“我感覺耳朵有點疼。”小姑娘的聲音有些無措。
“嗯?”喻才知轉過頭,湊近了些,“什麽時候開始的,哪邊耳朵?”
葉茹茹指了指左邊耳朵,“好像昨天就有點疼,但我沒管。”
喻才知坐在她右邊,聞言稍稍傾身,從她麵前伸手過去,在她耳邊打了個響指。
又收迴手,在這一側也打了一個。
“兩邊聽著有區別嗎?”
“好像……左邊聲音有點悶悶的。”葉茹茹遲疑地說。
“嗯,”喻才知從胸膛中應了聲,“應該是中耳炎,不用怕,遊泳時間久了耳朵容易進水,挺常見的,之後去醫院看下就行。”
聽到他這句,葉茹茹原本不安的心情平複了許多。
她又好奇地追著問了幾個問題,喻才知一點也沒嫌煩,全都迴答了。
“不過最好還是別再讓水進入耳朵。”喻才知道。
“啊?”葉茹茹微微張嘴,“那我沒法做熱身訓練了麽?”
“不影響訓練。”喻才知立刻給她支招。
他的經驗十分豐富,“你可以這樣,把耳朵藏進泳帽裏。”邊說邊給她做示範。
在喻才知的幫助下,葉茹茹成功把泳帽戴成了想要的樣子,開心道:“謝謝哥哥。”
“不用謝。”喻才知說,“你帶備用泳帽了嗎,如果你怕泳帽脫落,可以直接在泳帽外再戴一層把耳朵壓住,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減少阻力也是這麽幹的。”
兩人鼓弄了半天,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喻才知抬起眼,眯著望向牆上的時鍾,之後站起身。
“你繼續吧,我去檢錄了。”他道。
他的項目100米蝶泳總是在第一天上午的前幾項比,因此每次早上時間都很趕。
葉茹茹朝他擺擺手,“哥哥加油!”
她望著那個背影遠去,低下頭眼睛彎彎的。
好像有點開心。
遊了一會兒,聽到項目播報的廣播聲迴蕩在整個場館。
葉茹茹本想去觀賽,但一想迴來之後熱身項目可能遊不完,就沒去。
她在水中慢慢飄著,感覺改技術之後,她的水感似乎有所提升——曾經是她在劃水,如今像水在推著她前進。
這種變化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每一天發生一點改變。這種慢慢沉澱的感覺,非常踏實。
好像確實已經萬事俱備,隻差一場比賽。
能開具申報運動員等級證明的比賽隻有市級及以上體育局舉辦的錦標賽等正規比賽,而市運會,剛剛好在其中。
程楚言說的沒錯,市運會給人的感覺確實比那場省賽正規。
檢錄完畢,一排運動員走上泳道。
葉茹茹脫掉外麵的外套,露出內裏印著區代表隊字樣的泳衣。
一些小的傷病並不會對她造成影響,這次比賽,她不會再重蹈覆轍——
場館配置,全身裝備,以及賽會規程都是葉茹茹有史以來經曆的最高級別。
她終於第一次聽到那句今後她會無數次聽見的話。
不再是小型比賽裁判員喊出的“各就各位”。
而是哨聲後那一句短促的電子口令。
“take your marks——”
聲音清晰,語速極快。
第29章 市運會
“take your marks——”
“嘟——”電子音響起。
一整排的運動員躍出。
其中那個躍得最遠的就是葉茹茹。
這一幕被不少人看在眼裏。
那個中間泳道的小姑娘瞬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這優勢實在太明顯, 以至於他們都瞪大了眼。
這真是少年丙組?!
賽前準備活動時,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在活動四肢和深唿吸,隻有中間那個小姑娘走到出發台邊, 把那塊斜板調整了一下。
跳台側麵有個卡槽,斜板是可以前後推拉的,葉茹茹把斜板的距離調整得更適合自己。
除她以外, 全組的其他人都沒有做出這個舉動。
在他們看來,雖然用的是配置最領先的場館比賽, 那些先進的技術僅存在於國際賽場,還與他們十分遙遠。
但是婁教練不這麽覺得。
既然提供了設施條件,那就代表著可以利用。
明知道那是領先技術, 不用那不就是傻嗎?
“撲通”一聲, 運動員們一齊入水。
葉茹茹此時,腦中想起了當時婁教練給他們訓練出發時的場景。
饒是她, 也在練技術時無比艱難。
婁教練拿著浮板站在岸邊, 跳不好就打一下。
力道不重, 不是懲罰而是激勵。
“我希望你們能利用這項技術,在出發時就比別人快半秒。”
“再來!”
此時還沒有那麽多人對此進行研究, 因此婁教練不清楚這究竟能帶來多少優勢, 因此僅把目標定為半秒。
若是再過幾年, 她就會知道, 當時讓大家練這項技術是多麽明智的決定。
葉茹茹被板子抽得委屈,但她依然從水裏爬起來,再次站上跳台。
婁教練不滿意,一定是她還可以做得更好吧。
那就再來一次。
後腳一蹬, “撲通”一聲, 小姑娘再次入水。
……
看台上, 婁教練露出了讚賞的微笑。
跳得不錯。
蛙泳出發僅能打一次腿,並配合從上到下的長劃臂。
從出水點看,誰的出發效果最好,顯而易見。
葉茹茹在最前端出水時,直接將第二名拉出大半個身位!
這在往常的比賽中是前所未有的。
觀眾一片嘩然,居然有人能一出發就拉開這麽明顯的優勢!
岸上有新聞記者正在做著市運會的相關報道,她向觀眾們解釋著本屆s市運動會的賽程安排,背景剛好是泳池。
這一幕被鏡頭完整記錄下來。
電視機前不少人走了神,視線直接跑偏到後麵的背景上,注意到了所有運動員中遙遙領先的那個小姑娘。
比賽開始後,廣播開始進行道次介紹,每念一個名字,後麵都會帶上區名。
她們不再代表個人或各自的學校,她們現在代表的是地域廣闊、擁有數萬人口的整個區。
電視機前,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班主任吳老師一愣。
她停下手裏的動作,望向屏幕,記者身後的賽場上,一個身影正向前衝得飛快。
她依稀記得,班裏那個名叫葉茹茹的姑娘確實在學遊泳來著,而且看這纖細的身材,確實也很符合。
她目不轉睛地看完了整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