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平日裏看起來那麽寵愛顧明玨,就是不知道這次太後是怎麽想的?


    “哀家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不過既然九蠻那邊想讓顧明玨迴去,那麽想必顧明玨對他們來說還算是有用處。”


    說著,太後是自顧自坐下。


    “兒臣也是這麽想的,若是這樣就更不能讓顧明玨迴去了,如此才能對九蠻有掣肘之勢。”


    微微點頭,君後辛覺得自己已經忍的夠多了,在這件事情上自然不能順著九蠻的心意來。


    “皇帝說的的確有道理,但現在的局勢卻不允許我們這麽做,我看還是讓顧明玨迴去吧!”


    淡淡撇了一眼君後辛,太後卻是微微搖頭。


    現在蠻皇病重,太後可不認為蠻皇是單單想念顧明玦才提出這個要求。


    蠻皇怕是有意讓顧明玨繼承皇位,隻是她並不認為顧明玨那個紈絝子弟可以擔此重任。


    如果說君後辛這個皇帝還不算合格,非要有一個君留山來輔佐,那麽顧明玨迴去做皇帝也不合格。


    而九蠻,可是沒有一個像君留山這樣震懾天下的人在。


    “母後,你這樣是否太偏私了?這事關大統……”


    聽太後這麽說,君後辛卻是有些著急了。


    下意識的,君後辛還以為太後是因為寵愛顧明玨,所以才對顧明玨如此偏心。


    雖然顧明玨不是大嶽朝的皇子,可是自從顧明玨討得太後歡心後,太後對顧明玦的親昵甚至還要比對自己多些。


    尤其是自己與太後經常意見相悖,還要顧及著許許多多的禮節,多年來根本沒有顧明玨和太後之間那般親近。


    但這也怪不得他啊,怪隻能怪這禮法無情。


    “皇帝,目光長遠一些,顧明玨在大嶽朝,雖然不愁吃喝,卻沒有學過君王之道。”


    微微歎了一口氣,太後對這一點還是放心的。


    顧明玨可不像君後辛一般,學過那麽多為君之道。


    所以即便是給了顧明玨這個位置,顧明玨也未必能夠做好。


    如果顧明玨做不好,那到時候九蠻豈不是亂作一團?


    九蠻亂作一團,到時候坐收漁利的自然是大嶽朝了。


    “母後說的有道理,是兒臣目光短淺了,兒臣知道該怎麽做了。”


    點了點頭,君後辛也是明白了太後的意思,當下不再反對,決定按照太後所說的行事。


    “你知道就好,但是這件事情卻還不能這麽快下決斷,否則容易讓有心之人看出破綻,哀家先走了。”


    眯著眼睛笑著點了點頭,太後這才算是放心下來。


    總算君後辛是開了一次竅,聽了自己的勸了。


    說罷,太後便起身離開,太後離開後君後辛也是暗自點了點頭。


    將太後送走,君後辛也是在眾多宮人的簇擁下坐上了金鑾大殿的龍座。


    “拜見陛下。”


    其他人早就在金鑾大殿恭候著君後辛,見到君後辛都是行了一禮。


    隻是今天,來的還有顧明玨。


    “眾愛卿平身,有事啟奏。”


    眼眸微眯,君後辛心中早有打算。


    “啟稟陛下,近日城外發現了一些病情,雖然不太嚴重,但是五月向來疫病頗多,所以此番病情還是需要多多留意。”


    君後辛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大臣站了出來,隻可惜他說的並不是君後辛想聽的。


    聽到此事,君後辛隻是微微皺眉,並不覺得這是件大事。


    “五月本就是病情多發期,你們多多注意就好了,朕會再多撥些銀子下去。”


    擺了擺手,君後辛並不十分在意。


    這不過就是普通的病情罷了,更何況,現在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


    病情多發些銀子也許就解決了,可顧明玨的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按照太後的說法,其實放顧明玨迴去也沒有什麽大害處。


    隻是君後辛還是害怕放虎歸山罷了。


    如果真的如此,自己豈非是助紂為虐。


    可蠻皇那邊已經接二連三的來了好幾封信,他也不能一直裝聾作啞,畢竟當初就和九蠻有過這方麵的約定,若事情真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顧明玨有權迴去九蠻。


    今日君後辛主要還是和朝臣商討一下這件事。


    說罷,他有些不耐煩的看向了王安齡,而王安齡亦是心領神會的點點頭。


    雖然動作微小,但都被君留山收在了眼底。


    “這……是,微臣明白,多謝陛下。”


    待得那官員道謝躬身,退了下去,王安齡就上前啟奏。


    “陛下,聽說蠻皇接二連三來了幾封書信,言辭懇切,句句想要見顧王爺最後一麵,不知道陛下思慮如何?”


    寥寥幾句,王安齡就直接拋出了今日君後辛最想要討論的東西。


    微微頷首,君後辛點了點頭,輕歎一口氣。


    “此事涉及不小,顧王爺,你可知蠻皇現在如何了?”


    挑眉,君後辛說著,往顧明玨那邊看去。


    他倒是想看看顧明玨自己的意思。


    而顧明玨聽此,微微一愣,迅速上前。


    “臣年幼來大嶽,已然是將大嶽當成自己的故鄉,和九蠻那邊,不過是每月一封的平安信罷了,如何,還請陛下決斷。”


    故作鎮定,顧明玨句句說的,也是有一半心中所想。


    他知道,他現在說什麽,恐怕君後辛都不會在短時間之內做出決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君後辛盡量相信自己,還有就是偶爾刺激一下君留山。


    現在朝堂之上,最有說話權的未必是君後辛,而是君留山。


    “顧王爺,你是自幼來大嶽朝沒錯,可是九蠻畢竟是你的故土,顧王爺當真一點迴去的心思都沒有?”


    沒有繼續說自己的看法,君後辛慢悠悠反問顧明玨一句。


    顧明玨對大嶽朝如何看不重要,重要的是顧明玨現在和九蠻到底如何。


    如果顧明玨因為蠻皇將自己送來大嶽朝做質子兩人心中有了隔閡,那麽一切都簡單多了。


    他即便是讓顧明玨迴九蠻,顧明玨和九蠻之間也不會像其他皇子那樣從容。


    不過不管顧明玨說的如何天花亂墜,君後辛卻是決計不會信顧明玨對大嶽朝忠心耿耿的說辭。


    隻怕不單單是君後辛不會信,怕是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信的。


    “九蠻是九蠻,大嶽卻是臣的第二故鄉,臣有一物,陛下看看就知道臣是怎麽想的了。”


    勾唇,顧明玨眸中閃過一絲狡黠。


    君後辛明擺著就是在試探他,那麽現在是到了表忠心的時候了。


    “哦?呈上看看。”


    冷笑一聲,君後辛並未放在心上。


    他倒要看看,這顧明玨要給自己看什麽。


    又究竟有什麽東西,是能代表顧明玨的忠心。


    他可不像是太後那般好哄騙,顧明玨用幾個金銀首飾就能哄好的。


    “是。”


    躬身,顧明玨將自己的身體放的更低,行禮之後,才是轉身揮揮手,便是有人將之前他從水雲軒帶的三個錦盒呈上。


    眾臣包括君留山也十分好奇,這位從小自九蠻而來的皇子,現在會拿出什麽東西。


    其實,就算顧明玨對大嶽朝不忠心,他們也說不出什麽責備之語,畢竟他骨子裏流的血本就是九蠻的。


    “陛下,數日前微臣見蕪城實在荒涼,想著這蕪城無論如何也是臣的封地,不能讓那麽多貧苦百姓挨餓受凍,便向太後自請出宮,太後準許了。”


    說著,顧明玨在宮人手中打開了第一個錦盒。


    “臣自知力量微薄,做不了什麽,這是在臣未去蕪城時,蕪城往年的收成,這已經算是上好的了。”


    隻見顧明玨哀歎一聲,眾人順著視線看過去,第一個錦盒和第二個錦盒已經被打開了。


    那第一個錦盒之中的穀粒十分幹癟,黯淡無光,即便他們不下田農桑,也知這收成不好。


    當初正是因為蕪城荒涼,才被賜給了顧明玨。


    像楓城那樣富庶的城市,隻能是君留山這種大嶽權貴之人的封地。


    看那穀物成色,想來就是畜牲也未必下得去口。


    果不其然,顧明玨開口了。


    “臣自知人微言輕,但這穀物往年卻是畜牲都棄之不食,這第二個錦盒裏的稍微好些,可稍微入口。幸虧臣年幼在九蠻時,曾知道一些九蠻的農耕技巧。”


    說著顧明玨示意手持錦盒的人打開第三個錦盒,隻見裏麵穀物的顏色相比前兩個好了太多,俱都是心中好奇。


    “這是臣在九蠻時知道的耐寒農作物。”


    微微一笑,顧明玨也暗自滿意眾人的反應,也不枉他去蕪城走一遭了。


    這第二個錦盒之中,正是這次他讓蕪城中農民主要所種植的東西。


    雖然這算不上什麽,可自己把九蠻的東西引進來發展大嶽,效忠於大嶽朝便說明自己的真心所在了。


    說罷,又是示意宮人將最後一個錦盒打開。


    “因而臣就鬥膽做了一些改變,將其種在了蕪城,現在已小有收成。”


    將錦盒之中所有的東西都打開,顧明玨邊說邊看向了君後辛,果然是見君後辛眼前一亮。


    “蕪城這荒蕪之地終於種出了像樣的穀物,且勢頭還不錯,我想這一定對大嶽朝有所幫助。這是微臣為大嶽朝略盡的微薄綿力,也是微臣對大嶽朝的忠心。”


    顧明玨補充完之後,其他人都沒有說話,他們也是才知道顧明玨竟暗中做了這麽多事情。


    雖看起來似乎是對大嶽朝沒有什麽影響,可隻有這些人心裏清楚大嶽朝的幹旱荒蕪之地有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病嬌王爺偷心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滿南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滿南樓並收藏病嬌王爺偷心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