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藥就用針,用艾灸就行。”元娘突然出聲,大家都有些吃驚的看著她,在王太醫麵前說這些,真是不知深淺。
但元娘卻絲毫不懼,這個病她十分熟悉,想當年她初到莊子上,就是吃了冷食上吐下瀉,這才遇到她師傅的。
“用針最起碼就要取足三裏,脾俞,胃俞,關元,皇子太小怕受不住。”王太醫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至於艾灸,現在用的都是米粒灸,容易留下瘢痕……”
“我隻需用兩針,並且隻紮在手上,至於艾灸,上次您也看見了,我用紙把艾條卷起來,再小心一點,自然不會傷了皇子。”元娘心裏雖然著急,可還是要耐著性子說完。
王太醫聽後,沉吟不語,可皇子突然捂著肚子,麵露痛苦之色,宮人急忙抱起皇子,進了床後的帷帳內。
待皇子從帳內出來,頭都無力抬起,奄奄一息的趴在宮人肩上。
太後再也坐不住了了,從外麵進來,對著元娘說法:“既然你有辦法,你就放手去治,哀家就坐在外麵,看誰敢攔你,誰攔你就是給哀家作對。”
說完,寒著臉看了一眼麗妃。
“可是……”麗妃也認出元娘了,自然是不信她的,可沒等她話出口,太後就狠狠地掃了她一眼,嚇的她立馬噤聲。
皇子養在她宮中,若病了便是她照顧不周,如今如何再敢反抗太後。
“麻煩給我找兩根銀針,立刻拿點艾絨過來。”元娘一聽太後準了,也不管麗妃那一臉寒意的臉,立刻吩咐一旁的宮人。
麗妃隻好站起來,站在床頭擔憂的看著自己孩子。
“用我的吧。”王太醫把自己的藥箱打開,拿出針包遞了過來。
元娘恭敬的接過,讓宮人伺候著淨了手,拿著針走到床前。
皇子有些害怕,輕微的縮了縮身子。
“別怕。”元娘摸了摸皇子的手,笑著說:“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孩子,如果你聽我的話,不用吃藥,明天就能出去玩了。”
皇子想了想,咬著嘴唇,點了點頭。
元娘拉過他的左手,正準備紮,外麵又有人進來了,元娘有些不悅的瞥了一眼。
來人卻是劉堃,一手提著元娘的藥箱,一手還拿著一個盒子。
“聽說你今日病了,六叔給你帶個個好東西。”劉堃也沒給麗妃行禮,直接走到床邊打開了盒子。
劉堃常到太後那裏請安,自然也和劉煜相熟。
盒子裏放著一個十分精致的小弓和十二支沒有箭頭的羽箭。
皇子一看眼睛都亮了,劉堃把弓箭從盒子裏拿出來,看了一眼元娘。
元娘心領神會,趁著皇子不注意,在他的左手拇指螺紋處一針通天徹地紮了下去,皇子疼的有些想哭。
劉堃笑著說:“哎呀,這麽勇敢的孩子,紮針都不哭的,我給你說個秘密。”他湊近皇子的耳朵,劉煜立刻忘記了疼,靠近劉堃,聽他說道:“我小時候最怕紮針,讓我紮針就必須給我好多好吃的,我最愛吃櫻桃果脯了,等你好了,我讓禦膳房給你拿一罐。”
劉煜一聽就掩唇笑了起來,他被麗妃教養的頗為嚴厲,以為皇宮長大的所有孩子都如他一般,沒想到這個皇叔居然是個貪嘴的。
元娘又飛快的在他手上的大叉穴上紮了一針,這針下的頗快,皇子隻是皺了一下眉頭,就跟著劉堃竊竊私語了。
兩針紮完,元娘擦了擦手,打開自己的藥箱拿出一把艾條遞給王太醫。
“煩請王太醫驗上一驗。”元娘雙手奉上艾條給王太醫檢查,王太醫隨手抽了一支,聞了聞,又撕開兩支仔細檢查了一番,這才點點頭又拿出一支遞給元娘。
元娘把艾條遞給宮人,讓他點燃,自己走到床前,笑吟吟的問劉煜:“你這會肚子怎麽樣?還疼麽?”
元娘一邊問,一邊在他的肚子上按了按。
劉煜扭了扭身子,想了一會,咧開嘴笑了:“我覺得沒那麽疼了。”
“真的?”麗妃驚喜的問道,看她兒子用力的點了點頭,立刻眼裏淚花閃閃。
“那是因為你勇敢,肚子裏的壞東西都被你嚇走了。”劉堃摸了摸他頭說道。
“真的,那我這麽勇敢,等我好了你帶我去騎馬如何?我父皇都不讓我騎馬。”劉煜肚子沒那麽疼了,聲音都大了幾分。
元娘看一柱香的時間到了,便趁機飛快的拔了針,拿起宮人手中的艾條,對著劉煜的中脘穴艾灸起來。
劉堃自然沒答應帶皇子騎馬,不過答應送他一匹紅色的小馬駒,劉煜還不依不饒的拉了勾。
元娘平時裏看劉堃沒正形習慣了,突然看見他這麽耐心的哄孩子,突然覺得劉堃也有幾分可愛,不由得抬頭看著他抿嘴笑了一下。
“六皇叔,你聽見我說話沒?”劉煜看劉堃不理他,便有些不高興的拉了他一把,劉堃忙迴過神看著他。
“六叔,聽說你上過戰場,打過韃子?”劉煜小小的臉上滿是疑問。
“是啊,我當然去過,不過做為一個將軍是不能上陣殺敵的,我們要在後麵指揮千軍萬馬……”劉堃笑著低聲對劉煜說著。
劉煜不時的附和著,不用王太醫再診脈,就能看出他的病已經好了一半了。
艾條灸到一半的時候,劉煜肚子咕嚕了兩聲,一旁的宮人如臨大敵,麗妃瞬時也變了臉色。
“你要拉肚子麽?”元娘絲毫不見慌亂之色,笑著問劉煜。
誰知劉煜搖了搖頭,苦著臉對麗妃說道:“母妃,我餓了。”
王太醫大喜,忙上前診脈。
“不錯,不錯,脈強了許多,這是病去了大半了,快去給皇子把粥端來。”王太醫邊說邊點頭。
元娘收起艾條,放在一旁的一個竹筒裏封好,起身看著劉煜狼吞虎咽的喝完一碗粥。
一時眾人都欣喜不已。
等了一刻鍾,看皇子沒有再要吐要拉的意思,一旁的太監忙出去給皇上報喜。
片刻太後和皇上一起走了進來。
劉煜喝過粥後,精神更是好了許多,看他們進來,就想起身,卻被太後一把按著。
“我的好孩子,你受苦了。”太後看劉煜臉上有了血色,忍不住喜極而泣。
“都是孫兒不好,惹你們傷心了。”劉煜頗為乖巧的拉著太後的手,大大的眼睛望著她。
太後更是心疼,坐在床邊,一下下的拍著他的手。
“不知道煜兒多久能完全康複?可需要再用藥?”皇上看孩子精神好了許多,自然也萬分高興,轉頭問王老太醫道。
“稟皇上,皇子的病已去了大半,隻需要再用些調理脾胃的藥仔細養著就成。”王太醫恭敬的答道。
“可煜兒他不愛吃藥,每次喝藥都幹嘔。”麗妃站在皇上身後,有些遲疑的說道。
“老臣見過上次吳大姑娘為太後開的八珍糕方子,可用此方稍做改動做成糕點,孩子每日吃上一兩塊就成。”王老太醫想了一下才迴話。
“你說呢?”皇上突然問元娘。
“八珍糕裏麵的藥多是藥食同源的,也沒有太過難以接受的味道,為皇子調理脾胃再合適不過了。”元娘平靜的答道。
皇上看元娘頗為鎮定,心裏暗暗有些驚訝,上次賞海棠時,見她獨自遠遠站在一邊,覺得鄉下長大的定然上不了台麵,沒想到如今看來卻是明珠蒙塵,這一手好醫術,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但元娘卻絲毫不懼,這個病她十分熟悉,想當年她初到莊子上,就是吃了冷食上吐下瀉,這才遇到她師傅的。
“用針最起碼就要取足三裏,脾俞,胃俞,關元,皇子太小怕受不住。”王太醫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至於艾灸,現在用的都是米粒灸,容易留下瘢痕……”
“我隻需用兩針,並且隻紮在手上,至於艾灸,上次您也看見了,我用紙把艾條卷起來,再小心一點,自然不會傷了皇子。”元娘心裏雖然著急,可還是要耐著性子說完。
王太醫聽後,沉吟不語,可皇子突然捂著肚子,麵露痛苦之色,宮人急忙抱起皇子,進了床後的帷帳內。
待皇子從帳內出來,頭都無力抬起,奄奄一息的趴在宮人肩上。
太後再也坐不住了了,從外麵進來,對著元娘說法:“既然你有辦法,你就放手去治,哀家就坐在外麵,看誰敢攔你,誰攔你就是給哀家作對。”
說完,寒著臉看了一眼麗妃。
“可是……”麗妃也認出元娘了,自然是不信她的,可沒等她話出口,太後就狠狠地掃了她一眼,嚇的她立馬噤聲。
皇子養在她宮中,若病了便是她照顧不周,如今如何再敢反抗太後。
“麻煩給我找兩根銀針,立刻拿點艾絨過來。”元娘一聽太後準了,也不管麗妃那一臉寒意的臉,立刻吩咐一旁的宮人。
麗妃隻好站起來,站在床頭擔憂的看著自己孩子。
“用我的吧。”王太醫把自己的藥箱打開,拿出針包遞了過來。
元娘恭敬的接過,讓宮人伺候著淨了手,拿著針走到床前。
皇子有些害怕,輕微的縮了縮身子。
“別怕。”元娘摸了摸皇子的手,笑著說:“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孩子,如果你聽我的話,不用吃藥,明天就能出去玩了。”
皇子想了想,咬著嘴唇,點了點頭。
元娘拉過他的左手,正準備紮,外麵又有人進來了,元娘有些不悅的瞥了一眼。
來人卻是劉堃,一手提著元娘的藥箱,一手還拿著一個盒子。
“聽說你今日病了,六叔給你帶個個好東西。”劉堃也沒給麗妃行禮,直接走到床邊打開了盒子。
劉堃常到太後那裏請安,自然也和劉煜相熟。
盒子裏放著一個十分精致的小弓和十二支沒有箭頭的羽箭。
皇子一看眼睛都亮了,劉堃把弓箭從盒子裏拿出來,看了一眼元娘。
元娘心領神會,趁著皇子不注意,在他的左手拇指螺紋處一針通天徹地紮了下去,皇子疼的有些想哭。
劉堃笑著說:“哎呀,這麽勇敢的孩子,紮針都不哭的,我給你說個秘密。”他湊近皇子的耳朵,劉煜立刻忘記了疼,靠近劉堃,聽他說道:“我小時候最怕紮針,讓我紮針就必須給我好多好吃的,我最愛吃櫻桃果脯了,等你好了,我讓禦膳房給你拿一罐。”
劉煜一聽就掩唇笑了起來,他被麗妃教養的頗為嚴厲,以為皇宮長大的所有孩子都如他一般,沒想到這個皇叔居然是個貪嘴的。
元娘又飛快的在他手上的大叉穴上紮了一針,這針下的頗快,皇子隻是皺了一下眉頭,就跟著劉堃竊竊私語了。
兩針紮完,元娘擦了擦手,打開自己的藥箱拿出一把艾條遞給王太醫。
“煩請王太醫驗上一驗。”元娘雙手奉上艾條給王太醫檢查,王太醫隨手抽了一支,聞了聞,又撕開兩支仔細檢查了一番,這才點點頭又拿出一支遞給元娘。
元娘把艾條遞給宮人,讓他點燃,自己走到床前,笑吟吟的問劉煜:“你這會肚子怎麽樣?還疼麽?”
元娘一邊問,一邊在他的肚子上按了按。
劉煜扭了扭身子,想了一會,咧開嘴笑了:“我覺得沒那麽疼了。”
“真的?”麗妃驚喜的問道,看她兒子用力的點了點頭,立刻眼裏淚花閃閃。
“那是因為你勇敢,肚子裏的壞東西都被你嚇走了。”劉堃摸了摸他頭說道。
“真的,那我這麽勇敢,等我好了你帶我去騎馬如何?我父皇都不讓我騎馬。”劉煜肚子沒那麽疼了,聲音都大了幾分。
元娘看一柱香的時間到了,便趁機飛快的拔了針,拿起宮人手中的艾條,對著劉煜的中脘穴艾灸起來。
劉堃自然沒答應帶皇子騎馬,不過答應送他一匹紅色的小馬駒,劉煜還不依不饒的拉了勾。
元娘平時裏看劉堃沒正形習慣了,突然看見他這麽耐心的哄孩子,突然覺得劉堃也有幾分可愛,不由得抬頭看著他抿嘴笑了一下。
“六皇叔,你聽見我說話沒?”劉煜看劉堃不理他,便有些不高興的拉了他一把,劉堃忙迴過神看著他。
“六叔,聽說你上過戰場,打過韃子?”劉煜小小的臉上滿是疑問。
“是啊,我當然去過,不過做為一個將軍是不能上陣殺敵的,我們要在後麵指揮千軍萬馬……”劉堃笑著低聲對劉煜說著。
劉煜不時的附和著,不用王太醫再診脈,就能看出他的病已經好了一半了。
艾條灸到一半的時候,劉煜肚子咕嚕了兩聲,一旁的宮人如臨大敵,麗妃瞬時也變了臉色。
“你要拉肚子麽?”元娘絲毫不見慌亂之色,笑著問劉煜。
誰知劉煜搖了搖頭,苦著臉對麗妃說道:“母妃,我餓了。”
王太醫大喜,忙上前診脈。
“不錯,不錯,脈強了許多,這是病去了大半了,快去給皇子把粥端來。”王太醫邊說邊點頭。
元娘收起艾條,放在一旁的一個竹筒裏封好,起身看著劉煜狼吞虎咽的喝完一碗粥。
一時眾人都欣喜不已。
等了一刻鍾,看皇子沒有再要吐要拉的意思,一旁的太監忙出去給皇上報喜。
片刻太後和皇上一起走了進來。
劉煜喝過粥後,精神更是好了許多,看他們進來,就想起身,卻被太後一把按著。
“我的好孩子,你受苦了。”太後看劉煜臉上有了血色,忍不住喜極而泣。
“都是孫兒不好,惹你們傷心了。”劉煜頗為乖巧的拉著太後的手,大大的眼睛望著她。
太後更是心疼,坐在床邊,一下下的拍著他的手。
“不知道煜兒多久能完全康複?可需要再用藥?”皇上看孩子精神好了許多,自然也萬分高興,轉頭問王老太醫道。
“稟皇上,皇子的病已去了大半,隻需要再用些調理脾胃的藥仔細養著就成。”王太醫恭敬的答道。
“可煜兒他不愛吃藥,每次喝藥都幹嘔。”麗妃站在皇上身後,有些遲疑的說道。
“老臣見過上次吳大姑娘為太後開的八珍糕方子,可用此方稍做改動做成糕點,孩子每日吃上一兩塊就成。”王老太醫想了一下才迴話。
“你說呢?”皇上突然問元娘。
“八珍糕裏麵的藥多是藥食同源的,也沒有太過難以接受的味道,為皇子調理脾胃再合適不過了。”元娘平靜的答道。
皇上看元娘頗為鎮定,心裏暗暗有些驚訝,上次賞海棠時,見她獨自遠遠站在一邊,覺得鄉下長大的定然上不了台麵,沒想到如今看來卻是明珠蒙塵,這一手好醫術,真是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