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陳氏父子怕是靠不住的,劉堃能順著他們找到自己,想來那吳家也會。
劉堃深吸一口氣,掙紮著站起來看著元娘:“這麽多人馬怕是來者不善,你快去山上先躲一躲。”
元娘點點頭,轉身就走。
剛邁步,手突然被劉堃緊緊的抓住。
“你別走遠,別讓我再找不到了。”劉堃話一出口,元娘就心跳如鼓,可馬蹄聲越來越近,敲碎了兩人的柔情,元娘臉色緋紅的甩開了他的手,招唿燕娘向山上跑去。
剛藏好身,一群騎著快馬的差役就趕到了。
前麵領頭一人顯然認識劉堃,下了馬給劉堃行禮。
劉堃呆站著,迴味著手心裏元娘的溫度,想著剛才片刻的相見,心裏說不出的歡喜。
那衙差請安他居然沒聽到耳裏。
墨林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頭,上前說道:“你們有事就辦事去,王爺正在賞景,別敗了王爺的興致。”
那衙差自是不敢言語,連聲告退上了馬,去的果然是陳家莊的方向。
待那些人沒了蹤影,元娘從山林裏走出來。
“我們快些走吧,他們怕是一會就轉迴來了。”劉堃走到元娘身邊,嬉皮笑臉的說道。
元娘點點頭,這離官道已經很近了,人多眼雜,還是早走為妙。
可劉堃的馬傷了蹄子,他們四個人,隻有一匹馬。
“要不你和王爺先走,我和燕娘慢慢走。”墨林有些賠笑著對元娘說。
劉堃心裏一喜,這個墨林終於開竅了。
“我的海捕文書已經貼到城門口了,我和王爺共乘一騎,你覺得合適麽?”元娘看著墨林,笑吟吟的說道。
“那怎麽辦?”墨林撓了撓頭,這兩人共乘一騎的確紮眼了些。
“好了,我去找個馬車。”劉堃瞪了一眼墨林,騎上馬就向官道跑去。
兩刻鍾的時間,劉堃就趕著一個馬車過來了。
元娘沒多言語上了車,劉堃猶豫了一下,準備自己騎馬。
墨林忙一把攔住:“王爺,你不能讓我去坐馬車吧,再說了,你剛受過傷,手能拉住馬韁麽?”
墨林話說完,就可憐巴巴的望著元娘。
“你剛受了傷,上來坐吧。”元娘看劉堃胳膊上還有些血跡滲出,心裏也有些不忍。
劉堃心裏一喜,飛快的上了車,坐在元娘的對麵。
燕娘在前麵趕車,墨林騎著馬護在一旁。
元娘心裏有些說不出的怪異,這情景像極了出遊的小夫妻,看劉堃還在直直的望著自己,不由得放下簾子瞪了他一眼。
“我們去哪裏?”元娘沒好氣的問劉堃。
“我在城外有個莊子,離這裏不遠,我們先去哪裏養傷再說。”劉堃一邊說一邊拉開袖子,左邊的肘部剛才落馬時碰到地上,巴掌大的一塊都是紅的。
元娘知道他傷的的確不輕,也不好讓他趕路,就點了點頭,讓墨林在前方引路。
看劉堃笨拙的用手絹擦著胳膊上的血跡,元娘忍著心裏想幫忙的衝動,把頭扭向一旁。
這個劉堃,名聲不堪,若是交易,嫁給他也倒罷了,可幾次相處下來,她已有些心動,若是他真的如傳言般不堪,自己嫁給了他,如到時如何能坦然麵對那一屋子姬妾。
所以她才想若這次能脫身,嫁於陳誠也無妨,畢竟那種人對她來說不過是擺脫吳家的工具,更何況能用嫁妝於吳家折騰一番,想想就覺得暢快。
可劉堃,就沒那麽好對付了。
劉堃看元娘臉色凝重,便收起手絹從懷裏掏出一個玉色荷包遞了過來。
元娘解開繩子,一股熟悉的肉脯香味就散了出來。
元娘正饑腸轆轆,見著肉脯,就忍不住拿了一塊放在口裏,然後就掀開簾子,把剩下的遞給了駕車的燕娘。
燕娘這幾日流了不少血,更應該多吃點。
劉堃愣了一下,又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遞來。
元娘伸手去拿,劉堃卻沒立刻放手。
“這是我親手做的,隻給你吃。”劉堃盯著元娘的眼睛慢慢說道。
元娘如燙手般的鬆開荷包,轉頭不語。
本以為這些吃食都是他府上廚子做的,可現如今他說的如此直白,讓她如何能坦然接受。
劉堃從袖子裏掏出一方白色帕子,把荷包裏的東西倒在帕子上遞到元娘麵前。
一堆如瑪瑙般的櫻桃果脯,透著絲絲香甜,躺在劉堃的手中。
元娘隻看了一眼,口水就忍不住流了滿口。
“為做這些果脯,我親自挑了兩筐的櫻桃,隻有最飽滿,最甜的才可以,你嚐嚐看。”劉堃托著手帕又向前遞了遞。
元娘還是不語。
“你不吃我就扔了。”劉堃笑嘻嘻掀開簾子,手就伸了出去。
元娘自是舍不得的,恨得牙根癢癢的伸出手,沒好氣的說道:“給我。”
劉堃忙把手帕放在元娘手上,討好的說道:“這櫻桃果脯我今年就得了兩罐,你喜歡都留給你。”
元娘白了他一眼,撚了一顆果脯放在口中,劉堃做的果脯甜裏麵透著一絲絲酸,還有一些些鹹,果然比外麵買的好吃上許多。
都說吃人家的嘴短,元娘吃完果脯,自然是不好再給他臉色看。
“你剛才怎麽那麽快就搞來了馬車?”元娘抬眼問道。
“我出去剛好遇到有個富家小姐踏青,看我受了傷就把馬車借給我了。”劉堃說的輕描淡寫,實際上卻是用了苦肉計,又從馬上摔下來了一迴,這才成功的吸引了那富家千金的目光。
盡管馬速不快,可畢竟他已經受過一次傷了,此時身上像散了架一樣。
其實劉堃一上馬車,元娘就注意到了他身上衣服新添的痕跡,也不好說破,便笑了笑,從荷包裏拿出一盒藥膏:“這個藥能活血化瘀,你先用著。”
劉堃喜滋滋的接了過去,小心的收到懷裏。
“昨日吳府後來怎麽處理的?”元娘想著那城門的海捕文書,心裏不由得有些沉重。
劉堃就一五一十的把昨日昨日的事細細說了出來。
聽到又死了一個仆婦,元娘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吳尚的死她還沒洗清,這又背上了一條命,那後麵的人為免欺人太甚。
劉堃深吸一口氣,掙紮著站起來看著元娘:“這麽多人馬怕是來者不善,你快去山上先躲一躲。”
元娘點點頭,轉身就走。
剛邁步,手突然被劉堃緊緊的抓住。
“你別走遠,別讓我再找不到了。”劉堃話一出口,元娘就心跳如鼓,可馬蹄聲越來越近,敲碎了兩人的柔情,元娘臉色緋紅的甩開了他的手,招唿燕娘向山上跑去。
剛藏好身,一群騎著快馬的差役就趕到了。
前麵領頭一人顯然認識劉堃,下了馬給劉堃行禮。
劉堃呆站著,迴味著手心裏元娘的溫度,想著剛才片刻的相見,心裏說不出的歡喜。
那衙差請安他居然沒聽到耳裏。
墨林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頭,上前說道:“你們有事就辦事去,王爺正在賞景,別敗了王爺的興致。”
那衙差自是不敢言語,連聲告退上了馬,去的果然是陳家莊的方向。
待那些人沒了蹤影,元娘從山林裏走出來。
“我們快些走吧,他們怕是一會就轉迴來了。”劉堃走到元娘身邊,嬉皮笑臉的說道。
元娘點點頭,這離官道已經很近了,人多眼雜,還是早走為妙。
可劉堃的馬傷了蹄子,他們四個人,隻有一匹馬。
“要不你和王爺先走,我和燕娘慢慢走。”墨林有些賠笑著對元娘說。
劉堃心裏一喜,這個墨林終於開竅了。
“我的海捕文書已經貼到城門口了,我和王爺共乘一騎,你覺得合適麽?”元娘看著墨林,笑吟吟的說道。
“那怎麽辦?”墨林撓了撓頭,這兩人共乘一騎的確紮眼了些。
“好了,我去找個馬車。”劉堃瞪了一眼墨林,騎上馬就向官道跑去。
兩刻鍾的時間,劉堃就趕著一個馬車過來了。
元娘沒多言語上了車,劉堃猶豫了一下,準備自己騎馬。
墨林忙一把攔住:“王爺,你不能讓我去坐馬車吧,再說了,你剛受過傷,手能拉住馬韁麽?”
墨林話說完,就可憐巴巴的望著元娘。
“你剛受了傷,上來坐吧。”元娘看劉堃胳膊上還有些血跡滲出,心裏也有些不忍。
劉堃心裏一喜,飛快的上了車,坐在元娘的對麵。
燕娘在前麵趕車,墨林騎著馬護在一旁。
元娘心裏有些說不出的怪異,這情景像極了出遊的小夫妻,看劉堃還在直直的望著自己,不由得放下簾子瞪了他一眼。
“我們去哪裏?”元娘沒好氣的問劉堃。
“我在城外有個莊子,離這裏不遠,我們先去哪裏養傷再說。”劉堃一邊說一邊拉開袖子,左邊的肘部剛才落馬時碰到地上,巴掌大的一塊都是紅的。
元娘知道他傷的的確不輕,也不好讓他趕路,就點了點頭,讓墨林在前方引路。
看劉堃笨拙的用手絹擦著胳膊上的血跡,元娘忍著心裏想幫忙的衝動,把頭扭向一旁。
這個劉堃,名聲不堪,若是交易,嫁給他也倒罷了,可幾次相處下來,她已有些心動,若是他真的如傳言般不堪,自己嫁給了他,如到時如何能坦然麵對那一屋子姬妾。
所以她才想若這次能脫身,嫁於陳誠也無妨,畢竟那種人對她來說不過是擺脫吳家的工具,更何況能用嫁妝於吳家折騰一番,想想就覺得暢快。
可劉堃,就沒那麽好對付了。
劉堃看元娘臉色凝重,便收起手絹從懷裏掏出一個玉色荷包遞了過來。
元娘解開繩子,一股熟悉的肉脯香味就散了出來。
元娘正饑腸轆轆,見著肉脯,就忍不住拿了一塊放在口裏,然後就掀開簾子,把剩下的遞給了駕車的燕娘。
燕娘這幾日流了不少血,更應該多吃點。
劉堃愣了一下,又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遞來。
元娘伸手去拿,劉堃卻沒立刻放手。
“這是我親手做的,隻給你吃。”劉堃盯著元娘的眼睛慢慢說道。
元娘如燙手般的鬆開荷包,轉頭不語。
本以為這些吃食都是他府上廚子做的,可現如今他說的如此直白,讓她如何能坦然接受。
劉堃從袖子裏掏出一方白色帕子,把荷包裏的東西倒在帕子上遞到元娘麵前。
一堆如瑪瑙般的櫻桃果脯,透著絲絲香甜,躺在劉堃的手中。
元娘隻看了一眼,口水就忍不住流了滿口。
“為做這些果脯,我親自挑了兩筐的櫻桃,隻有最飽滿,最甜的才可以,你嚐嚐看。”劉堃托著手帕又向前遞了遞。
元娘還是不語。
“你不吃我就扔了。”劉堃笑嘻嘻掀開簾子,手就伸了出去。
元娘自是舍不得的,恨得牙根癢癢的伸出手,沒好氣的說道:“給我。”
劉堃忙把手帕放在元娘手上,討好的說道:“這櫻桃果脯我今年就得了兩罐,你喜歡都留給你。”
元娘白了他一眼,撚了一顆果脯放在口中,劉堃做的果脯甜裏麵透著一絲絲酸,還有一些些鹹,果然比外麵買的好吃上許多。
都說吃人家的嘴短,元娘吃完果脯,自然是不好再給他臉色看。
“你剛才怎麽那麽快就搞來了馬車?”元娘抬眼問道。
“我出去剛好遇到有個富家小姐踏青,看我受了傷就把馬車借給我了。”劉堃說的輕描淡寫,實際上卻是用了苦肉計,又從馬上摔下來了一迴,這才成功的吸引了那富家千金的目光。
盡管馬速不快,可畢竟他已經受過一次傷了,此時身上像散了架一樣。
其實劉堃一上馬車,元娘就注意到了他身上衣服新添的痕跡,也不好說破,便笑了笑,從荷包裏拿出一盒藥膏:“這個藥能活血化瘀,你先用著。”
劉堃喜滋滋的接了過去,小心的收到懷裏。
“昨日吳府後來怎麽處理的?”元娘想著那城門的海捕文書,心裏不由得有些沉重。
劉堃就一五一十的把昨日昨日的事細細說了出來。
聽到又死了一個仆婦,元娘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吳尚的死她還沒洗清,這又背上了一條命,那後麵的人為免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