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勢大,當年安意送走了老父親安鐵匠,哪裏都不得去,甚至想為安鐵匠披麻戴孝袁家都不許,必須要遵從袁家的安排,不然她這姨娘一般的身份,袁家說仍就扔,她當然不在乎什麽身份,可她在乎她的兒子。袁鬆越是袁家的子孫這錯不了,不然袁家的人也不會千裏迢迢跑來認這麽個鄉下孩子進族譜。她不能讓他一個人進袁家。
安意起初不相信這事實的時候,也曾偷偷看過那秦氏的兒子,當時見著那孩子跟自己兒子個頭相差不大,長相更是相像,她這心裏一下並一下地似被錘子捶打了一般。再問明了旁人這位秦氏夫人何時嫁進的袁家,安意簡直如遭雷劈一般。
她比自己早了不到一年,也就是說,當時袁灼說有急事迴鄉,便是同她成親去了。可同人家成了親,卻又為何還返迴來,苦苦欺騙她和老爹?
她還記得袁灼尋迴來的那一日,他穿著一身竹青色素麵長袍,發髻也用竹簪簪了,站在門外的街頭衝她笑,當街過去的幾個小媳婦子都被他笑得晃了眼,她也晃了眼,當時她想,這人尋迴來,是要娶她了。
是來娶她的,給了她太多的柔情蜜意,給了她和安鐵匠富足的生活,還帶來了一個白白淨淨的男孩子,他說這孩子按著他們家族譜該排“鬆”字輩,起名叫“越”。她那會兒覺得這名字倒也威武,是個男兒的名字,直到袁家的事血淋淋地揭開在她臉前,她才知道,這個“越”,是“逾越”的“越”,這本是一個不該來到這世間的孩子,卻是她的兒子。
她的存在對於秦氏夫人而言恐也如同晴天霹靂,可老侯爺在,秦氏的婆婆侯夫人甄氏也在,她在他們眼裏雖然卑賤,可她的兒子卻是袁灼的孩子,是袁家的骨肉,秦氏夫人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家中添丁進口。
安意很規矩,既然已經落到了這等做人外室的地步,孩子都已經這麽大了,辯解什麽都沒用,她規矩著遵從袁家的安排,規矩地給秦氏夫人端茶喊主母,無非就是想讓她這唯一的孩子,往後還能有些好日子,不要像別人家的庶子一樣,在外麵章台走馬同人鬼混,在家中卑躬屈膝討好嫡母嫡兄,荒廢無用地度過庶子的一生。她隻希望自己規規矩矩的,能換兒子換挺直腰板走路。
京城的名門貴族,即便簡單如袁家,規矩卻是少不了的,這些規矩就像是勒在安意脖頸的絞繩,她想規規矩矩地有一口喘息的餘地,可絞繩隻會越來越緊,誰都救不了她。
她帶著袁鬆越到了袁家,上有威嚴的侯爺、侯夫人,下有見風使舵的丫鬟婆子小廝。袁鬆越七歲了,不能和她再在一起,單獨撥了一個外院,讓他一個人住,而她則住在了侯府最偏僻的小院裏。安意一而再再而三要求見一見孩子,迴應她的不過是尤嬤嬤嘲諷的眼神。
“安姨娘安分些吧,這是侯爺和夫人仁慈,讓二爺還有自家的院子,按著秦家的規矩,庶子也得分中用不中用,中用的自是主子,不中用的麽......打死也不足惜。到底世子爺還年輕,迴頭再納幾個年輕姨娘,什麽都有了。”
安意聽得心如刀絞,她不再提看孩子,可袁鬆越卻不是那服管教的性子,被領過去第二天,便徑直往安意的小院闖。沒誰能攔得住他,那些仆婦好話歹話說盡也沒用,有那秦氏的陪嫁老婆子仗著自己平日裏最有麵子,見他愣頭青不聽勸,咬著牙道,“二爺盡管鬧,咱們可瞧瞧安姨娘跟著您能挨多少下板子!”
話音一落,老仆婦的老胳膊突然一陣直鑽心口的疼,迴過神來已是被這七歲的孩子擒住了。
“再說一遍?!”她聽見那如野人般的二爺道。
她想再說一遍,可被擒住的老胳膊被扭壓得她張不開嘴,放眼望去,也沒人敢上前,她心下恨得要命,想叫的時候,至聽著咯噔一聲,她瞬間疼昏了過去。
老胳膊斷了......
然而這老仆婦說得對,袁鬆越闖進安意的院子,說了沒半刻鍾的話,就被帶著人來的侯夫人甄氏和世子夫人秦氏圍住了。
秦氏笑中帶恨的眼神簡直不加掩飾,而甄氏又是那看重規矩之人,覺得自己家中被這個鄉野長大的母子把規矩壞盡,臉麵丟盡,著實可惡!
她在這後宅自然說一不二,安氏母子便是有武在身有這麽樣?一個不敢動武,另一個被幾個孔武有力的婆子擒住了手腳,母子二人皆被壓住一頓好打!
那能棒殺人的板子可不分孩子大人,都是一樣的狠厲。不需要甄氏下令,也不需要秦氏多說,那些慣會看眉眼高低的奴仆,就差點將安意母子二人棒殺了。
安意疼在身上,更疼在心上,聽著兒子如山野中被捕獸夾卡斷了腿的幼虎一般,明明以後可以縱橫山野,此時卻低吼著任人宰割,安意一顆心被淩遲,心口的疼比身上更甚,讓她幾欲昏闕......
好在那兩位高高在上的夫人總算還有一絲冷靜在裏頭,讓母子二人逃過一命。這樣的一場棒打,舉目無親的安意母子自然嚐盡了深深侯門的無情冷漠,甚至落井下石。
自那以後,直到袁灼急匆匆趕迴家中,袁鬆越都再沒說過一句話,安意也再沒提過一次旁的要求。
他迴來的時候,母子二人終於才得以相見。一個眼窩深陷、骨瘦如柴,寬大的素衣掛在身上,人如幽魂;另一個冷眼看人、一臉寒意,見著他猶如陌路,甚至仇人。袁灼嚇得心肝亂顫,想去厲聲質問誰,誰又能迴應他?到底都是他自己一手犯下的孽債!
袁鬆越自那時起性子便越發冷了,哪怕對著安意也多是沉默不語;而安意這病就再也沒好過。
皮肉的傷容易愈合,其他呢?
袁灼追悔莫及,每日守在安意房中,父母的規勸、秦氏的憤恨、秦家的施壓,他一個都瞧不見了。可安意知至知終再沒對他笑過一次,直到她離世的那一天,他答應她不會讓他們的孩子受一點委屈,必不袁鬆越讓淪為混沌度日的庶子。
那時她笑了,恍若他初初見她時的恬淡模樣。
她道:“多謝。”
喜歡道姑花事請大家收藏:()道姑花事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安意起初不相信這事實的時候,也曾偷偷看過那秦氏的兒子,當時見著那孩子跟自己兒子個頭相差不大,長相更是相像,她這心裏一下並一下地似被錘子捶打了一般。再問明了旁人這位秦氏夫人何時嫁進的袁家,安意簡直如遭雷劈一般。
她比自己早了不到一年,也就是說,當時袁灼說有急事迴鄉,便是同她成親去了。可同人家成了親,卻又為何還返迴來,苦苦欺騙她和老爹?
她還記得袁灼尋迴來的那一日,他穿著一身竹青色素麵長袍,發髻也用竹簪簪了,站在門外的街頭衝她笑,當街過去的幾個小媳婦子都被他笑得晃了眼,她也晃了眼,當時她想,這人尋迴來,是要娶她了。
是來娶她的,給了她太多的柔情蜜意,給了她和安鐵匠富足的生活,還帶來了一個白白淨淨的男孩子,他說這孩子按著他們家族譜該排“鬆”字輩,起名叫“越”。她那會兒覺得這名字倒也威武,是個男兒的名字,直到袁家的事血淋淋地揭開在她臉前,她才知道,這個“越”,是“逾越”的“越”,這本是一個不該來到這世間的孩子,卻是她的兒子。
她的存在對於秦氏夫人而言恐也如同晴天霹靂,可老侯爺在,秦氏的婆婆侯夫人甄氏也在,她在他們眼裏雖然卑賤,可她的兒子卻是袁灼的孩子,是袁家的骨肉,秦氏夫人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家中添丁進口。
安意很規矩,既然已經落到了這等做人外室的地步,孩子都已經這麽大了,辯解什麽都沒用,她規矩著遵從袁家的安排,規矩地給秦氏夫人端茶喊主母,無非就是想讓她這唯一的孩子,往後還能有些好日子,不要像別人家的庶子一樣,在外麵章台走馬同人鬼混,在家中卑躬屈膝討好嫡母嫡兄,荒廢無用地度過庶子的一生。她隻希望自己規規矩矩的,能換兒子換挺直腰板走路。
京城的名門貴族,即便簡單如袁家,規矩卻是少不了的,這些規矩就像是勒在安意脖頸的絞繩,她想規規矩矩地有一口喘息的餘地,可絞繩隻會越來越緊,誰都救不了她。
她帶著袁鬆越到了袁家,上有威嚴的侯爺、侯夫人,下有見風使舵的丫鬟婆子小廝。袁鬆越七歲了,不能和她再在一起,單獨撥了一個外院,讓他一個人住,而她則住在了侯府最偏僻的小院裏。安意一而再再而三要求見一見孩子,迴應她的不過是尤嬤嬤嘲諷的眼神。
“安姨娘安分些吧,這是侯爺和夫人仁慈,讓二爺還有自家的院子,按著秦家的規矩,庶子也得分中用不中用,中用的自是主子,不中用的麽......打死也不足惜。到底世子爺還年輕,迴頭再納幾個年輕姨娘,什麽都有了。”
安意聽得心如刀絞,她不再提看孩子,可袁鬆越卻不是那服管教的性子,被領過去第二天,便徑直往安意的小院闖。沒誰能攔得住他,那些仆婦好話歹話說盡也沒用,有那秦氏的陪嫁老婆子仗著自己平日裏最有麵子,見他愣頭青不聽勸,咬著牙道,“二爺盡管鬧,咱們可瞧瞧安姨娘跟著您能挨多少下板子!”
話音一落,老仆婦的老胳膊突然一陣直鑽心口的疼,迴過神來已是被這七歲的孩子擒住了。
“再說一遍?!”她聽見那如野人般的二爺道。
她想再說一遍,可被擒住的老胳膊被扭壓得她張不開嘴,放眼望去,也沒人敢上前,她心下恨得要命,想叫的時候,至聽著咯噔一聲,她瞬間疼昏了過去。
老胳膊斷了......
然而這老仆婦說得對,袁鬆越闖進安意的院子,說了沒半刻鍾的話,就被帶著人來的侯夫人甄氏和世子夫人秦氏圍住了。
秦氏笑中帶恨的眼神簡直不加掩飾,而甄氏又是那看重規矩之人,覺得自己家中被這個鄉野長大的母子把規矩壞盡,臉麵丟盡,著實可惡!
她在這後宅自然說一不二,安氏母子便是有武在身有這麽樣?一個不敢動武,另一個被幾個孔武有力的婆子擒住了手腳,母子二人皆被壓住一頓好打!
那能棒殺人的板子可不分孩子大人,都是一樣的狠厲。不需要甄氏下令,也不需要秦氏多說,那些慣會看眉眼高低的奴仆,就差點將安意母子二人棒殺了。
安意疼在身上,更疼在心上,聽著兒子如山野中被捕獸夾卡斷了腿的幼虎一般,明明以後可以縱橫山野,此時卻低吼著任人宰割,安意一顆心被淩遲,心口的疼比身上更甚,讓她幾欲昏闕......
好在那兩位高高在上的夫人總算還有一絲冷靜在裏頭,讓母子二人逃過一命。這樣的一場棒打,舉目無親的安意母子自然嚐盡了深深侯門的無情冷漠,甚至落井下石。
自那以後,直到袁灼急匆匆趕迴家中,袁鬆越都再沒說過一句話,安意也再沒提過一次旁的要求。
他迴來的時候,母子二人終於才得以相見。一個眼窩深陷、骨瘦如柴,寬大的素衣掛在身上,人如幽魂;另一個冷眼看人、一臉寒意,見著他猶如陌路,甚至仇人。袁灼嚇得心肝亂顫,想去厲聲質問誰,誰又能迴應他?到底都是他自己一手犯下的孽債!
袁鬆越自那時起性子便越發冷了,哪怕對著安意也多是沉默不語;而安意這病就再也沒好過。
皮肉的傷容易愈合,其他呢?
袁灼追悔莫及,每日守在安意房中,父母的規勸、秦氏的憤恨、秦家的施壓,他一個都瞧不見了。可安意知至知終再沒對他笑過一次,直到她離世的那一天,他答應她不會讓他們的孩子受一點委屈,必不袁鬆越讓淪為混沌度日的庶子。
那時她笑了,恍若他初初見她時的恬淡模樣。
她道:“多謝。”
喜歡道姑花事請大家收藏:()道姑花事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