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眾人很快結束了這個話題,但到底有些尷尬,又說了一會兒,眾人就告辭了。
趙金蓮婆媳多留了一會兒,自家人坐在一起,就沒什麽避諱了。
王氏忍不住罵道,“真是什麽人都有,一個姑娘家,臉麵都不要了。
開口閉口指責咱家圓兒不賢惠,還不是想進宮,搶人家夫君!
不是說京都貴女都是自小要學規矩的嗎?
這規矩就學成這樣,可真是讓人不恥!”
劉氏也道,“咱家金子和根生都到年歲了,這麽看來,還是要晚幾年考慮定親之事。
以後娶進門的媳婦兒,多看幾年,多打聽底細才行。
否則這樣看著不錯的,實際一肚子齷齪心思,娶迴家裏可是倒黴了。”
趙金蓮點頭,歎氣道。
“今日當著咱們的麵,尚且如此,背後還不知道怎麽攀扯咱家圓兒呢。
誰都看著她得皇上獨寵,多風光。
其實怕是不少受委屈,隻不過那丫頭倔強懂事,不肯讓咱們知道呢。”
楚夫人趕緊勸慰,“大姐,您可別擔心。
這樣的人哪裏都有,也是看咱們家圓圓日子過得好,心裏嫉妒呢。
咱家圓圓也不是好欺負的,如今又是皇後,她們再是不忿,還能怎麽著,不過是痛快一下嘴巴,還要偷偷的。
圓圓有皇上護著,有仲良看顧,怕是這事不等傳到她耳朵裏,就已經風平浪靜了。”
趙金蓮想想也是,方家雖然不參合京都這些爭鬥,也關門閉戶,不同任何人家走動。
但京都大事小情還是知道的,畢竟方老二這一段可是日日都在外邊逛遊。
皇上做了什麽,老三又拾掇了多少人,家裏都清楚。
要說受委屈,還真同自家閨女不沾邊。
“她舅母,圓兒多虧了有你護著,否則我們就是有氣,怕是也不如你說的那麽痛快又占理。”
“大姐,咱們自家人可別客氣。
老太爺都說了,圓圓的生母沒了,以後您就是我和老爺的大姐。
咱們是一家人!”
“好,好,一家人不客氣。”
趙金蓮被哄得眉開眼笑,想起過世的楚家姑娘,她又問道。
“我聽圓圓說,她的生母當初就葬在遇難之地了。
如今日子安穩了,是不是派人把屍骨挪迴來啊。
畢竟咱們團圓,把她放在那麽遠,心裏不落忍啊。”
楚夫人歎氣,神色有些為難。
“不瞞大姐,家裏也是想呢。
但當初小姑嫁去陳家,過世之前也沒和離,她的屍骨要挪動,還要同陳家打招唿。
我私下想著,以小姑剛烈的脾氣,想必是不想再葬入陳家祖墳。
但家裏沒有和離書,反倒是陳家手裏握著婚書呢。
陳家若是從中作梗,以此要挾,怕是要給圓圓添麻煩。
畢竟,陳文泉就是沒良心的,一心要在圓圓身上占便宜。
被他抓到這個機會…”
趙金蓮婆媳三個都是皺眉,這話有道理。
雖然如今人人都知道,楚家姑娘死的慘烈,也是陳文泉的錯,但到底沒有證據啊。
隻要一日不能證明,陳文泉或者陳夫人動手害死楚星晴,楚星晴的骸骨挪迴來,就要進陳家的墳塋地。
說不定,陳文泉死後,還要合葬。
這可太惡心人了!
“老三一直在查這件事,但隔了二十多年,實在是不好查。
隻能再等著看看,一旦有了證據,這事就好辦了。”
“隻能這樣了!”
楚夫人點頭,“但願星晴在天有靈,保佑惡人受到懲罰。”
又說了一會兒,趙金蓮婆媳也迴國公府去了。
當晚,一家人在空間聚齊,吃飯時候說起這些。
果然方圓兒才聽說,眼見家裏人生氣,就笑道。
“不過是一個小丫頭說幾句閑話兒,有什麽值得生氣了。
我就喜歡她們生氣,還拿我沒有辦法!
多痛快,多得意啊!”
說著話兒,她就得意的抬了下巴,一副鼻孔看人的驕傲模樣,惹得家裏人都是笑起來。
“真像你舅母說的,你就不是受委屈的脾氣。
家裏真是白替你擔心了!”
“擔心什麽,我在宮裏也不出來,誰說什麽,我都聽不見。
再說了,她們怎麽說,也不過是想扣我一個善妒,不賢惠的名頭。
我是誰啊,什麽時候需要往男人屋裏塞小妾提升名望了?
你們等著看吧,我剛給皇上寫了本安置傷兵策,馬上傷兵們和百姓都會受益。
到時候不知道多少人誇讚我呢,絕對比偷偷罵我的人多。”
自家閨女的本事,自家人還是相信的。
眾人聽說,也就放了心,不再惦記了。
倒是方玉吃過飯,匆忙出去忙碌,走前扔下一句。
“陳家的事,我會加緊調查。”
方圓兒無所謂的擺擺手,她是趁著夜天逸帶著兒子練劍的功夫跑進來說說話兒。
這會兒不敢多耽擱,也早早出去了。
楚家方家都沒當迴事,方圓兒這主人公更是沒放心上。
但京都眾人聽說這件事,可是又添了個好話題。
有說皇上專情的,有說皇後拿皇上做了擋箭牌的。
當然,也有說那個姑娘規矩差的。
姑娘同嫂子迴家之後,嫂子一向被家裏苛待,整日被婆母一口一個規矩欺負的有苦不能言。
如今可是找到機會了,一字不差把小姑宴會上的言行說的清清楚楚,末了還抹了眼淚。
“本來,我娘帶我過去,已經是失禮了。
不過是想著我能見見世麵,同楚家少夫人交好,以後有事時候也能幫襯一二。
結果,妹妹一定要跟著,我說出為難,她還發脾氣。
說我這個嫂子不疼她,還說我娘家小門小戶,眼皮子淺,一個小宴席就當什麽寶貝一樣。
我實在無法,才帶了她過去。
她倒好,把我娘家臉麵都丟了個幹淨。
這尚且不說,公爹是國子監‘禮’學的教授,以後怕是要被人說,家裏姑娘都沒教好,如何再教導學子!
還是想想辦法吧,妹妹的親事在京都怕是找不到合心思的了,公爹也要受影響。”
這話不好聽,但句句都在理。
平日對媳婦兒百般挑剔的婆婆,也是慌了,趕緊低聲求情。
“你是當嫂子,可不能看著小姑子毀了前程。
明日,家裏備份厚禮,你趕緊迴娘家,請你娘出麵給楚夫人陪個禮吧。
楚家趕迴京都,應該不會揪著這麽點兒小事不放。”
趙金蓮婆媳多留了一會兒,自家人坐在一起,就沒什麽避諱了。
王氏忍不住罵道,“真是什麽人都有,一個姑娘家,臉麵都不要了。
開口閉口指責咱家圓兒不賢惠,還不是想進宮,搶人家夫君!
不是說京都貴女都是自小要學規矩的嗎?
這規矩就學成這樣,可真是讓人不恥!”
劉氏也道,“咱家金子和根生都到年歲了,這麽看來,還是要晚幾年考慮定親之事。
以後娶進門的媳婦兒,多看幾年,多打聽底細才行。
否則這樣看著不錯的,實際一肚子齷齪心思,娶迴家裏可是倒黴了。”
趙金蓮點頭,歎氣道。
“今日當著咱們的麵,尚且如此,背後還不知道怎麽攀扯咱家圓兒呢。
誰都看著她得皇上獨寵,多風光。
其實怕是不少受委屈,隻不過那丫頭倔強懂事,不肯讓咱們知道呢。”
楚夫人趕緊勸慰,“大姐,您可別擔心。
這樣的人哪裏都有,也是看咱們家圓圓日子過得好,心裏嫉妒呢。
咱家圓圓也不是好欺負的,如今又是皇後,她們再是不忿,還能怎麽著,不過是痛快一下嘴巴,還要偷偷的。
圓圓有皇上護著,有仲良看顧,怕是這事不等傳到她耳朵裏,就已經風平浪靜了。”
趙金蓮想想也是,方家雖然不參合京都這些爭鬥,也關門閉戶,不同任何人家走動。
但京都大事小情還是知道的,畢竟方老二這一段可是日日都在外邊逛遊。
皇上做了什麽,老三又拾掇了多少人,家裏都清楚。
要說受委屈,還真同自家閨女不沾邊。
“她舅母,圓兒多虧了有你護著,否則我們就是有氣,怕是也不如你說的那麽痛快又占理。”
“大姐,咱們自家人可別客氣。
老太爺都說了,圓圓的生母沒了,以後您就是我和老爺的大姐。
咱們是一家人!”
“好,好,一家人不客氣。”
趙金蓮被哄得眉開眼笑,想起過世的楚家姑娘,她又問道。
“我聽圓圓說,她的生母當初就葬在遇難之地了。
如今日子安穩了,是不是派人把屍骨挪迴來啊。
畢竟咱們團圓,把她放在那麽遠,心裏不落忍啊。”
楚夫人歎氣,神色有些為難。
“不瞞大姐,家裏也是想呢。
但當初小姑嫁去陳家,過世之前也沒和離,她的屍骨要挪動,還要同陳家打招唿。
我私下想著,以小姑剛烈的脾氣,想必是不想再葬入陳家祖墳。
但家裏沒有和離書,反倒是陳家手裏握著婚書呢。
陳家若是從中作梗,以此要挾,怕是要給圓圓添麻煩。
畢竟,陳文泉就是沒良心的,一心要在圓圓身上占便宜。
被他抓到這個機會…”
趙金蓮婆媳三個都是皺眉,這話有道理。
雖然如今人人都知道,楚家姑娘死的慘烈,也是陳文泉的錯,但到底沒有證據啊。
隻要一日不能證明,陳文泉或者陳夫人動手害死楚星晴,楚星晴的骸骨挪迴來,就要進陳家的墳塋地。
說不定,陳文泉死後,還要合葬。
這可太惡心人了!
“老三一直在查這件事,但隔了二十多年,實在是不好查。
隻能再等著看看,一旦有了證據,這事就好辦了。”
“隻能這樣了!”
楚夫人點頭,“但願星晴在天有靈,保佑惡人受到懲罰。”
又說了一會兒,趙金蓮婆媳也迴國公府去了。
當晚,一家人在空間聚齊,吃飯時候說起這些。
果然方圓兒才聽說,眼見家裏人生氣,就笑道。
“不過是一個小丫頭說幾句閑話兒,有什麽值得生氣了。
我就喜歡她們生氣,還拿我沒有辦法!
多痛快,多得意啊!”
說著話兒,她就得意的抬了下巴,一副鼻孔看人的驕傲模樣,惹得家裏人都是笑起來。
“真像你舅母說的,你就不是受委屈的脾氣。
家裏真是白替你擔心了!”
“擔心什麽,我在宮裏也不出來,誰說什麽,我都聽不見。
再說了,她們怎麽說,也不過是想扣我一個善妒,不賢惠的名頭。
我是誰啊,什麽時候需要往男人屋裏塞小妾提升名望了?
你們等著看吧,我剛給皇上寫了本安置傷兵策,馬上傷兵們和百姓都會受益。
到時候不知道多少人誇讚我呢,絕對比偷偷罵我的人多。”
自家閨女的本事,自家人還是相信的。
眾人聽說,也就放了心,不再惦記了。
倒是方玉吃過飯,匆忙出去忙碌,走前扔下一句。
“陳家的事,我會加緊調查。”
方圓兒無所謂的擺擺手,她是趁著夜天逸帶著兒子練劍的功夫跑進來說說話兒。
這會兒不敢多耽擱,也早早出去了。
楚家方家都沒當迴事,方圓兒這主人公更是沒放心上。
但京都眾人聽說這件事,可是又添了個好話題。
有說皇上專情的,有說皇後拿皇上做了擋箭牌的。
當然,也有說那個姑娘規矩差的。
姑娘同嫂子迴家之後,嫂子一向被家裏苛待,整日被婆母一口一個規矩欺負的有苦不能言。
如今可是找到機會了,一字不差把小姑宴會上的言行說的清清楚楚,末了還抹了眼淚。
“本來,我娘帶我過去,已經是失禮了。
不過是想著我能見見世麵,同楚家少夫人交好,以後有事時候也能幫襯一二。
結果,妹妹一定要跟著,我說出為難,她還發脾氣。
說我這個嫂子不疼她,還說我娘家小門小戶,眼皮子淺,一個小宴席就當什麽寶貝一樣。
我實在無法,才帶了她過去。
她倒好,把我娘家臉麵都丟了個幹淨。
這尚且不說,公爹是國子監‘禮’學的教授,以後怕是要被人說,家裏姑娘都沒教好,如何再教導學子!
還是想想辦法吧,妹妹的親事在京都怕是找不到合心思的了,公爹也要受影響。”
這話不好聽,但句句都在理。
平日對媳婦兒百般挑剔的婆婆,也是慌了,趕緊低聲求情。
“你是當嫂子,可不能看著小姑子毀了前程。
明日,家裏備份厚禮,你趕緊迴娘家,請你娘出麵給楚夫人陪個禮吧。
楚家趕迴京都,應該不會揪著這麽點兒小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