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仔細打量方玉,幾年前因為血丹事件,他也遠遠看過他一眼。


    不得不說,那時候方玉還帶了幾分稚嫩和倔強。


    如今再看,幾年父母官做下來,他可是出息很多。


    人黑了瘦了,眉眼間卻多了幾分沉穩,一身官府穿在身上,正氣凜然,讓人見之心折。


    寒門貴子,本就極少,方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許對旁人來說,接任京兆尹是要命,對方玉來說,絕對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而這個想法,在他打開折子仔細看過之後,越發明顯了。


    其實方玉的所有安置流民的舉措,都算不得如何出奇。


    但卻應了四個字,恰到好處!


    登記,檢查病症,暫時賑濟,安置落腳,自力更生。


    若是把流民之事分配個他,他最後也會如此做。


    但為什麽不做呢,原因很簡單,京都勢力錯綜複雜,互相牽製。


    若是他出頭,必定會有人搗亂,不想他揚名得功勞。


    搞不好,到時候功勞苦勞都沒有,還被人說能力不成。


    當然處置的好,以後也許更慘。


    但凡有棘手的差事,人人都要退給他,理由都是現成的,精明強幹,處置流民有方。


    原來的京兆尹倒是名正言順,但他可沒有方玉這個魄力,剛到京都,吏部衙門都沒來一趟,就三下五除二把事情解決一半了!


    這就好比什麽,一群豺狼都盯著一塊肉,結果飛來一隻鷹,叼著肉就跑了。


    人人就是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但拋開私利,從大義之上來說,京都如今,正需要方玉這樣的人來打開僵持的局麵。


    方玉在京都,不歸屬任何勢力,屬於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的類型。


    偏偏一身正氣,極有才幹,滿心滿眼都是為國為民。


    就是旁人看不慣,也不敢動他…


    “好,你這賑濟流民的法子不錯,待我同其餘幾位閣老商量過後,再給你批複。”


    方玉行禮道謝,“辛苦大人了,賑濟災民的糧食是我從家裏調來的,隻夠流民兩三日果腹。


    還請大人們盡快批複!”


    吏部尚書倒也不覺得這催促無禮,畢竟這是事實。


    他點點頭,算是應了下來。


    方玉這才示意門口的吳岩上前,取了他手裏一隻小小的方盒子,放到尚書大人的書桌兒上。


    “大人,下官常年在橋安縣,除了西瓜並沒有什麽土產。


    如今又不是吃西瓜的季節,所以,下官給大人帶了一罐偶爾得來的野茶。


    還望大人不要嫌棄!”


    尚書大人瞧著盒子平平無奇,再想方玉寒門出身,也就沒有拒絕。


    “好,有心了。”


    方玉再次行禮告辭,留下尚書大人處置了一些緊急的差事,剛要吩咐出門。


    其餘幾位閣老就找了過來,“聽說方玉送了折子?”


    吏部尚書起身,互相行禮過後,他就把折子遞給眾人傳看,又把盒子退給小吏。


    “方玉不但送了折子,還送了一罐野茶,咱們一起嚐嚐吧。”


    他這般,也是表示坦蕩清白之意。


    眾人笑笑,也沒在意。


    於是,幾人看過折子,都覺得不錯,批複之後吩咐小吏送去京兆尹。


    這時候,野茶也泡好了,眾人端起,抿上一口…


    吏部尚書立刻就開始肝疼!


    這哪裏是什麽野茶,簡直就是鮮茶!


    清冽甘醇,香透肺腑!


    “這是野茶?


    怎麽比江南的貢茶還好!”


    “是啊,之前從未喝過?”


    吏部尚書肉疼,一邊給小吏使眼色,一邊應道。


    “方府尹是這麽說的,隻有巴掌大一小罐兒。”


    其餘幾人一邊小口喝著,很是珍惜,一邊遺憾方才怎麽沒在這裏。


    但他們也不擔心,因為以後都在一個京都,在一個朝堂共事,想要找方玉說說話,要點兒禮也不難…


    辛家大門外,門子一見方玉,立刻就開始往後院稟報,然後恭敬熱情的引著方玉往裏走。


    昨晚就有人送了拜帖過來,定了上午來拜見先生。


    先生也早早吩咐等候,自然誰也不敢怠慢。


    再說,方玉幾年前拜師,在辛家可是住了很久。


    他出手又大方,禮數周到。


    辛家上下,幾乎沒有沒拿過方家賞錢,吃過方家的果子和點心的。


    況且方玉是寒門出身,相比先生早前那些世家弟子,多了幾分謙和,對他們從未有個半分輕視,這也是辛家上下奴仆,都很喜愛這位方公子的原因。


    更何況,如今方玉從小縣令,一翅衝天,坐到了京兆尹的位置,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到了主院門口,辛先生的貼身老仆安伯已經等在這裏了。


    方玉笑著行禮,“安伯,許久沒見,你老人家身體可好?”


    “好,好,公子客氣了。


    老奴平日就伺候在先生身邊,先生體貼,沒什麽大活計,自然也是吃好睡好。


    倒是公子,這兩年可是辛苦了,黑了瘦了很多。”


    安伯笑嗬嗬,親自為方玉引路,閑話兒幾句,很是親近。


    堂屋裏,辛先生正在考教金子和根生的功課。


    他不知道方家有空間存在,還以為方玉幾年沒見兩個侄兒,特意尋了借口,把兩個小子叫過來,想要他們叔侄見一麵。


    金子和根生在外住了這麽久,這點兒機靈勁兒還不缺,眼見叔叔進來,神色都很是“激動”。


    一副想說話,又不敢的模樣。


    方玉心裏好笑,神色卻不顯,規規矩矩給辛先生行了大禮。


    “先生,學年多年未曾迴來給您請安,還望恕罪。”


    “起來吧,自家人,不必如此客套。”


    辛先生眼底滿滿都是喜色,對於這個弟子,他是滿意的。


    旁人都以為方玉有今日是運氣,但他這個先生,時刻關注弟子的一舉一動,比誰都清楚。


    這個弟子付出了多少努力。


    若不是他這幾年在橋安縣用心政務,辛苦為民。


    這次的京兆尹出缺,也不會有人想到他這個七品小縣令!


    說到底,還是因為他能力夠,品行也是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坐吧,這幾年辛苦你了,如今迴京,以後見麵的時候就多了。”


    “是,先生。”


    方玉坐下,安伯送了新茶上來,他就端起喝了一口,跑了一早晨,還真是渴了。


    放下茶碗,他才轉向金子和根生。


    “先生,這兩個孩子沒給您添麻煩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