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逸在一邊聽得好笑,他送了多少東西,都不如方家的兩個小廝。
不得不說,送禮真是一個投其所好的學問。
吃過飯,方圓兒就下山迴了方家。
月玄和月瓊是小子裏,為數不多學廚的幾個之一。
其餘小子每日都盼著出去闖天下,這兩個倒是同小姑娘們一起鑽進灶間,煎炒烹炸,每天都樂嗬嗬。
眾人也從沒說過小子這般沒出息,人各有誌,都是活一輩子,不傷害別人,又能按照自己心意活是最好的。
方圓兒尋到兩個小子的時候,他們剛給一隻雞退了毛,肚子裏封了蘑菇糯米之類,包了荷葉,打算上籠屜蒸呢。
突然見得神主過來,兩個小子高興,紛紛留人。
“神主,一會兒嚐嚐我們做的荷葉糯米雞。
孫老爺子給了一種花瓣,可做香料,提鮮呢。”
“是啊,是啊,上次做湯放了一點兒,真是鮮美的吞舌頭。
今天我們在雞肚子裏,抹了薄薄一層,看看去腥怎麽樣?”
方圓兒摸摸他們的頭,兩個小子才九歲,都是梳著總角。
許是整日在灶間,不虧嘴的關係,都養的白胖可愛。
“我過來,是想給你們派點兒活計,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
兩個小子都是聽得眼睛放光,但轉而想起什麽,又遲疑了。
“神主,我們讀書沒有大家好,算數也隻是不錯,習武自保都不夠。
平日隻會圍著灶台轉…
我們出去,會不會給家裏惹麻煩?
而且,我們舍不得這裏,出去了,是不是就迴不來了…”
方圓兒聽得心疼又好笑,趕緊道。
“別擔心這些,我要調你們出去,其實也是做飯。
在外邊有一個老道長,一個神醫,他們都是很善良慈愛的人。
一個無功高強,一個活命無數,但都不會做飯,熬粥都是夾生的。
因為他們對我有過一些幫助,為人也極好。
我才提議,送你們分別去他們身邊,掌管上灶兒。
這兩人不住在一個地方,但距離很近,可能隻隔了一個山頭而已。
你們出去之後,隻要照管好一日三餐,別的都不用惦記。
而且白日幹活兒,晚上想迴來,隨時都能迴來。
按照這裏的時間換算,你們出去一個白日,可以迴來住兩日。
若是這樣還是舍不得,那我就換旁人…”
“不,神主,我們願意!”
兩個小子從頭聽到尾,哪有不願意的,都是跳腳嚷著。
白人好笑,也替他們高興。
這兩孩子在被救迴的幾百孩子裏,不是個例。
孩子記事有早晚,這些就是記事早的,先前被拐時候經曆的苦難和恐懼,在他們裏刻了抹不去的印記。
即便在空間裏這麽幾年,學文習武,眾人也是極力庇護疼愛。
他們到底還是留了“病根兒”,對外邊世界多了幾分排斥。
但身邊的兄弟姐妹都出去了,他們留在這裏,又總有幾分心動。
如今有這樣的機會,雖然出去幹活兒,但是不用分開,還可以常迴來,簡直太好了。
“你們收拾行李,這裏的兩日後,我進來帶你們出去。”
“是,神主。”
“記得以後叫我小姐,我在外邊是一戶人家的廚娘。
你們是我們方家的小廝,懂嗎?”
“懂,神主。
不,小姐!”
兩個小子笑嘻嘻改了口,很有幾分歡喜雀躍。
待得方圓兒離開,他們就瘋跑去同夥伴們說起外出之事,連籠屜裏的荷葉糯米雞都不管了。
方圓兒簡單列了單子,帶了桃紅連夜裝好,這才睡下。
第二日吃了早飯,劉大夫和九陽道長就要趕路了。
九陽道長倒罷了,背了牌子就成。
劉大夫卻想帶迴去一些藥材,都是這幾年累積下來的。
特別是帶了方圓兒上山那幾次,幾乎是要什麽有什麽。
他可是毫不客氣,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即便留夠了葉家上下以後能用到的,也還剩了不少。
葉家要搬走的時候,這些藥材也是累贅,不如他都帶走了。
其實是當初聽說葉天逸出事,他就直接跑了出來。
並沒有同師門稟告過,這次迴去,若是不帶些好藥材,旁人不會如何,他那個“小心眼兒”的師傅,怕是都要帶頭揍他…
方圓兒先前幫著劉大夫收拾藥材,聽他嘮叨,也猜到了這點。
所以,才起意送他一個上灶小廝,額外又給了他兩株百年人參。
劉大夫這才能同道長一起,放心踏上歸程。
月玄和月瓊一人一個背包,裝的滿滿,都是他們的衣物用物,還有用慣的調料。
兩人給道長和劉大夫行了禮,就去檢查路上的食材。
二十斤的手工掛麵,兩壇子肉醬,油鹽醬醋,幹蘑菇,木耳,風幹腸,一小袋子蔥薑蒜。
大米五十斤,細麵五十斤,苞穀麵二十斤,小米二十斤,棗子枸杞等幹貨兒少量。
四樣小鹹菜,一樣一小罐子。
菜板菜刀,炭爐子,小鐵鍋,水壺,小水桶,甚至還有砂鍋…
總之,方便路上做飯的鍋碗瓢盆俱全。
食材也不少,吃完路上可以再補充。
方圓兒同葉天逸送別道長和劉大夫,沒忘了給兩個小子打掩護。
“以後,但凡有車隊到玉皇頂附近,我都會捎帶一些吃食用物。
到時候,讓兩個小子去取就成。”
道長和劉大夫都是應道眉開眼笑。
待得他們走了,葉家院子更是安靜了。
大師兄沒有跟著師傅迴去,卻一頭紮進了書房,日夜默寫他腦子裏的東西。
這麽多年,他雖然沒來這裏守著師弟,去幾乎走遍了大魏各個州府縣城。
每處的人口土地,礦產,特產,隻要是在縣衙備有檔案的,他都爛熟於心。
過目不忘的本事,就是他幫師弟的最大利器。
方圓兒聽說之後,一日三頓加宵夜,都添一道補腦的湯水。
善緣堂的熏香都送了一盒子過去,晚上點一根兒,保證大師兄能睡的安穩,迅速補充腦力。
葉家上下,各司其職,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這般,倒是顯得方圓兒這個隻管灶間的,有些清閑了。
左右有空間這個作弊器在,她也不著急。
索性,借口不打擾眾人,也多陪陪家人。
時不時就下山迴方家去走走,其實都是進了空間。
又從空間轉到京都,花想容推出了口紅,賺了銀錢都用到濟安堂,救助孤寡。
最後,受益的是整個京都。
街路幹淨了,乞兒和垂死老人都有了歸處。
人人都把變化看在眼裏,特別是買了口紅的女子們,也是格外驕傲。
因為這一份善緣,也有她們的一分功勞。
不得不說,送禮真是一個投其所好的學問。
吃過飯,方圓兒就下山迴了方家。
月玄和月瓊是小子裏,為數不多學廚的幾個之一。
其餘小子每日都盼著出去闖天下,這兩個倒是同小姑娘們一起鑽進灶間,煎炒烹炸,每天都樂嗬嗬。
眾人也從沒說過小子這般沒出息,人各有誌,都是活一輩子,不傷害別人,又能按照自己心意活是最好的。
方圓兒尋到兩個小子的時候,他們剛給一隻雞退了毛,肚子裏封了蘑菇糯米之類,包了荷葉,打算上籠屜蒸呢。
突然見得神主過來,兩個小子高興,紛紛留人。
“神主,一會兒嚐嚐我們做的荷葉糯米雞。
孫老爺子給了一種花瓣,可做香料,提鮮呢。”
“是啊,是啊,上次做湯放了一點兒,真是鮮美的吞舌頭。
今天我們在雞肚子裏,抹了薄薄一層,看看去腥怎麽樣?”
方圓兒摸摸他們的頭,兩個小子才九歲,都是梳著總角。
許是整日在灶間,不虧嘴的關係,都養的白胖可愛。
“我過來,是想給你們派點兒活計,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
兩個小子都是聽得眼睛放光,但轉而想起什麽,又遲疑了。
“神主,我們讀書沒有大家好,算數也隻是不錯,習武自保都不夠。
平日隻會圍著灶台轉…
我們出去,會不會給家裏惹麻煩?
而且,我們舍不得這裏,出去了,是不是就迴不來了…”
方圓兒聽得心疼又好笑,趕緊道。
“別擔心這些,我要調你們出去,其實也是做飯。
在外邊有一個老道長,一個神醫,他們都是很善良慈愛的人。
一個無功高強,一個活命無數,但都不會做飯,熬粥都是夾生的。
因為他們對我有過一些幫助,為人也極好。
我才提議,送你們分別去他們身邊,掌管上灶兒。
這兩人不住在一個地方,但距離很近,可能隻隔了一個山頭而已。
你們出去之後,隻要照管好一日三餐,別的都不用惦記。
而且白日幹活兒,晚上想迴來,隨時都能迴來。
按照這裏的時間換算,你們出去一個白日,可以迴來住兩日。
若是這樣還是舍不得,那我就換旁人…”
“不,神主,我們願意!”
兩個小子從頭聽到尾,哪有不願意的,都是跳腳嚷著。
白人好笑,也替他們高興。
這兩孩子在被救迴的幾百孩子裏,不是個例。
孩子記事有早晚,這些就是記事早的,先前被拐時候經曆的苦難和恐懼,在他們裏刻了抹不去的印記。
即便在空間裏這麽幾年,學文習武,眾人也是極力庇護疼愛。
他們到底還是留了“病根兒”,對外邊世界多了幾分排斥。
但身邊的兄弟姐妹都出去了,他們留在這裏,又總有幾分心動。
如今有這樣的機會,雖然出去幹活兒,但是不用分開,還可以常迴來,簡直太好了。
“你們收拾行李,這裏的兩日後,我進來帶你們出去。”
“是,神主。”
“記得以後叫我小姐,我在外邊是一戶人家的廚娘。
你們是我們方家的小廝,懂嗎?”
“懂,神主。
不,小姐!”
兩個小子笑嘻嘻改了口,很有幾分歡喜雀躍。
待得方圓兒離開,他們就瘋跑去同夥伴們說起外出之事,連籠屜裏的荷葉糯米雞都不管了。
方圓兒簡單列了單子,帶了桃紅連夜裝好,這才睡下。
第二日吃了早飯,劉大夫和九陽道長就要趕路了。
九陽道長倒罷了,背了牌子就成。
劉大夫卻想帶迴去一些藥材,都是這幾年累積下來的。
特別是帶了方圓兒上山那幾次,幾乎是要什麽有什麽。
他可是毫不客氣,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即便留夠了葉家上下以後能用到的,也還剩了不少。
葉家要搬走的時候,這些藥材也是累贅,不如他都帶走了。
其實是當初聽說葉天逸出事,他就直接跑了出來。
並沒有同師門稟告過,這次迴去,若是不帶些好藥材,旁人不會如何,他那個“小心眼兒”的師傅,怕是都要帶頭揍他…
方圓兒先前幫著劉大夫收拾藥材,聽他嘮叨,也猜到了這點。
所以,才起意送他一個上灶小廝,額外又給了他兩株百年人參。
劉大夫這才能同道長一起,放心踏上歸程。
月玄和月瓊一人一個背包,裝的滿滿,都是他們的衣物用物,還有用慣的調料。
兩人給道長和劉大夫行了禮,就去檢查路上的食材。
二十斤的手工掛麵,兩壇子肉醬,油鹽醬醋,幹蘑菇,木耳,風幹腸,一小袋子蔥薑蒜。
大米五十斤,細麵五十斤,苞穀麵二十斤,小米二十斤,棗子枸杞等幹貨兒少量。
四樣小鹹菜,一樣一小罐子。
菜板菜刀,炭爐子,小鐵鍋,水壺,小水桶,甚至還有砂鍋…
總之,方便路上做飯的鍋碗瓢盆俱全。
食材也不少,吃完路上可以再補充。
方圓兒同葉天逸送別道長和劉大夫,沒忘了給兩個小子打掩護。
“以後,但凡有車隊到玉皇頂附近,我都會捎帶一些吃食用物。
到時候,讓兩個小子去取就成。”
道長和劉大夫都是應道眉開眼笑。
待得他們走了,葉家院子更是安靜了。
大師兄沒有跟著師傅迴去,卻一頭紮進了書房,日夜默寫他腦子裏的東西。
這麽多年,他雖然沒來這裏守著師弟,去幾乎走遍了大魏各個州府縣城。
每處的人口土地,礦產,特產,隻要是在縣衙備有檔案的,他都爛熟於心。
過目不忘的本事,就是他幫師弟的最大利器。
方圓兒聽說之後,一日三頓加宵夜,都添一道補腦的湯水。
善緣堂的熏香都送了一盒子過去,晚上點一根兒,保證大師兄能睡的安穩,迅速補充腦力。
葉家上下,各司其職,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這般,倒是顯得方圓兒這個隻管灶間的,有些清閑了。
左右有空間這個作弊器在,她也不著急。
索性,借口不打擾眾人,也多陪陪家人。
時不時就下山迴方家去走走,其實都是進了空間。
又從空間轉到京都,花想容推出了口紅,賺了銀錢都用到濟安堂,救助孤寡。
最後,受益的是整個京都。
街路幹淨了,乞兒和垂死老人都有了歸處。
人人都把變化看在眼裏,特別是買了口紅的女子們,也是格外驕傲。
因為這一份善緣,也有她們的一分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