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熱鬧的時候,怎麽能少了方圓兒,她換了一套粗布衣裙,頭上裹了帕子,好似普通村婦一般。


    西瓜田裏走一走,最熟最甜的一個就被挑了出來。


    方玉直接在瓜田邊擺上桌子,切開西瓜請商賈們品嚐。


    西瓜秧是空間裏育好的,沒少喝空間水。


    後期雖然長在橋安縣,但百姓們也當真會用心照管。


    如今,一個西瓜足足三十多斤。


    一刀切開,綠皮紅瓤,看著就賞心悅目。


    很多百姓還是第一次見,都是翹腳張望,喜歡的不成。


    幾個商賈,還有縣衙裏眾人,包括徐昆、戶籍、書吏,甚至是易先生等鄉紳都一人分了一塊。


    一口下去,西瓜特有的清甜多汁兒,讓所有人都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幾個商賈也是格外驚喜,“咦,這西瓜真是不錯!”


    方玉笑著點頭,“我們橋安縣,沙土地比較多,種糧食不成,種西瓜卻最是合適。”


    沈君澤也是得意,問向幾個商賈。


    “怎麽樣,各位,我沒有騙你們吧?


    這趟生意,穩賺不賠。”


    商賈們都是歡喜,聚在一起商量過後,幾人把原本二兩一個的價格,漲到了二兩半。


    因為西瓜是整個賣掉,他們預計一個西瓜是二十斤,但如今最小的都有二十多斤。


    比他們想象的品質要好的多,送到京都,一隻輕易就可以賣掉五兩銀子。


    所以,適當讓利,換橋安縣一個人情,以後說不得還有大用處。


    果然,聽說商賈們主動漲了價,百姓們都是歡喜之極。


    “人家都說商賈們最是奸詐,咱們倒是運氣好,攤上幾個有良心的。”


    “這是方大人拜托沈公子尋來的呢,自然是好的。”


    很快,眾人開始摘西瓜,報數記賬,裝車。


    方圓兒負責把關,摘下的西瓜最少也要八分熟。


    這般運到京都售賣的時候,才正好合適。


    百姓們好似捧著寶貝疙瘩一般,輕手輕腳運送。


    但人多手雜,即便這般,也摔了三四個西瓜。


    百姓們心疼的跳腳兒,方玉卻笑著勸道。


    “大夥兒辛苦一年,總不能西瓜什麽味道都不知道。


    這幾個西瓜放一放,一會兒給大夥兒分吃了。”


    眾人這才罷了,一邊幹活兒,一邊流口水。


    人多好幹活兒,不過一個時辰,眾人摘了足足二十車西瓜。


    每車不到三十個,因為要送到京都,路上起碼走三天。


    每個西瓜都包了草簾子,草簾子澆了水,降溫,又保證了西瓜的新鮮。


    這些西瓜都出自縣城最近的一個村子,總共種了三畝地,幾乎西瓜被摘空了大半。


    縣衙的書吏上前,同商賈們交接,結算了銀錢。


    五百八十個西瓜,一個二兩半,總共一千四百五十兩。


    扣除稅銀,扣除府衙的一成,最少有一半是百姓的。


    也就是說,三畝西瓜,滿村的農人收獲七百兩銀子。


    再分配到五十多戶人家,一家平均收獲十四兩左右。


    十四兩是什麽概念,是一家四口人活命兩年的銀子。


    是三畝良田種糧食的純收入!


    而這些,隻因為村頭這三畝沙地種了西瓜,就輕易得到了…


    所有人都是半晌沒有說話,當然其中一半的人是因為沒算明白這些賬。


    但這不妨礙所有人知道自己發財了!


    於是,下一瞬,所有人都是激動的瘋狂起來。


    “嗚嗚,發財了!”


    “這不是西瓜,這是銀子啊!”


    田裏還有二百多西瓜,起碼還能賣個四五百兩。


    也就是說,三畝地收獲兩千兩銀子是妥妥的。


    這哪裏是西瓜,這就是滿地的銀錁子!


    百姓們恨不得跪倒親吻土地,他們眼裏的廢棄砂土,居然成了寶地!


    方玉心裏也是激動不已,這大半年,他不知道走廢了多少雙鞋子,為的就是這一刻啊。


    但這才剛剛開始,絕對不可以驕傲。


    他深吸一口氣,高聲囑咐眾人。


    “大夥兒不要高興太早,田裏還有這麽多西瓜呢。


    一定要繼續好好看顧,等所有西瓜都賣了,縣衙這邊算好賬。


    我再親自給大夥兒分銀子!”


    “是,大人放心,這是聚寶盆啊,我們一定看好了。”


    眾人紛紛高聲應和,半點兒都不懷疑,也不害怕方玉會吞了銀子。


    商賈們看在眼裏,對方玉這個縣令越發敬佩三分。


    能讓百姓這般信任,方玉一定是付出了太多辛苦。


    眾人再接再勵,又奔去了另一個村子。


    方圓兒帶了人,隻管下田挑揀成熟的西瓜,做出標記。


    方玉隨後帶村人采摘,裝車。


    這般分工合作,倒也迅速。


    中午墊補了一口吃食,眾人忙了足足一日,才把五六個商賈都打發了。


    這個時候,時機就是商機。


    商賈們帶著西瓜走了,路過下一個縣城,就會再雇了車隊過來。


    繼續摘西瓜,運西瓜。


    這般,三十六個村子,幾乎五天就摘過第一茬。


    這時候,最開始賣西瓜的村子,也可以摘第二茬了。


    如此循環,銀子也是流水一樣進了橋安縣的縣衙。


    而西瓜這時候也到了京都,五兩銀子一個,實在算不得便宜。


    但京都可是天子腳下,什麽都缺,就不缺富貴人家。


    幾千個西瓜,幾乎是眨眼間就賣沒大半。


    買主不隻是自己要吃,還要買了送親朋,送師長…


    而橋安縣和方玉的名字,再一次響徹京都。


    吏部衙門裏,眾人坐在廊簷下,一邊分吃西瓜,一邊說著閑話。


    “仲良真是厲害,當真把西瓜種出來了。”


    “是啊,最難得是,他們家裏居然願意把這這樣的財路讓給橋安縣。”


    “聽說橋安縣種了一百多畝西瓜,可以賣掉四五萬兩。


    若是明年種上五六百畝,豈不是一個小小橋安縣的稅收,幾乎要堪比一個州府了。”


    “也不至於,到時候西瓜多了,價格就會降下來。


    但比不上一個州府,在所有縣城裏,起碼可以排進前十了。”


    “仲良那人太過耿直,心又軟,原本還以為他做了縣令會吃虧,沒想到風生水起。”


    刑部衙門裏,羅侍郎也帶了四個西瓜到衙門,請同僚和上官們吃西瓜解暑。


    尚書大人難得誇讚,“這西瓜真是解暑的好東西,送進井水裏鎮上半下午。


    晚上時候來一塊,一日的暑氣都消散了。”


    “是啊,當初羅大人說起橋安縣種種,如今看來,隻這西瓜一樣,收上來的農稅就已經夠紮眼了。”


    “以一人之力,帶全縣百姓致富。


    若是人人都如此,大魏何愁不強盛。


    可惜…”


    “是啊,若是世族子弟都如此,也不是不可入仕。


    可惜,多是浮誇之輩,難當大任。”


    這樣的對話,幾乎在人人吃起西瓜時候,都會說上兩句。


    所以,橋安縣的稅冊子沒有交上來的時候,大名已經是京都人人皆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