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接了也沒看,囑咐道。


    “這些地痞,暫時不用管了。


    記得還是要盯住那些捕快差役,他們世代盤踞在此,定然不會甘心。


    到時候抓住把柄,殺雞駭猴幾個,城裏也就太平了。”


    楊武幾人趕緊應了下來,“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會多注意。”


    易先生和徐昆在一邊聽著,更是對方玉佩服三分。


    抓把柄,擼差事,斷根底,外加殺雞駭猴。


    這些差役怕是翻不出什麽浪花了。


    雷霆手段,也不過如此了。


    送了客人,安頓了院裏人,方圓兒和方玉就進了空間。


    方圓兒要寫孕婦手冊,方玉要查閱橋安縣的經年賬冊和官文。


    兩人都是忙碌,家裏人雖然不知道這兄妹倆忙什麽,但也知道是正事,沒人打擾。。


    第二日,衙門裏照樣上差。


    原本,所有人平日是不必都來的,可以說,一月能來衙門十次點卯就不錯了。


    但如今新官上任,人人都怕那把火燒到他們頭上,隻能耐著脾氣裝裝樣子。


    私下偶爾說話,有人擔憂,有人卻完全不在乎。


    強龍不壓地頭蛇!


    方大人雖然擼了那些差役和捕快,但說到底,那些都是不入流之人。


    他們雖然也沒有品階,卻是登錄在冊的,升降都要報去同州府衙。


    可不是方玉可以隨意攆走的!


    不知道方玉怎麽想的,居然趕了馬車,領著他們出城到處走。


    中午甚至還在貧苦農家吃了飯,不能說多辛苦,但養尊處優習慣了,還是讓眾人暗地裏叫苦連天。


    晚上散衙之前,徐昆被叫去了後邊,出來時候,楊武幾個抱了一袋白米,抬了一隻木桶,還有一筐紅彤彤的果子。


    眾人互相對個眼神,都是含了幾分蔑視。


    新縣令這是要收攏人心了,但這東西是不是太輕了一些,土產都算不上…


    徐昆站在馬車前,樂嗬嗬看著楊武幾個把東西送上他家的馬車。


    他很是堅持塞了荷包給楊武,“多謝兄弟們搭把手兒,這些銀子,你們拿去喝杯茶。


    方大人,一定不會怪罪。”


    楊武幾個自然要推辭,但徐昆卻跳上馬車趕迴家去了。


    方玉正拿了書冊在院裏走動,等著吃晚飯。


    聽楊武說了,就擺擺手,“你們分了吧。”


    說實話,他這會兒有些餓了,說話都覺得沒力氣。


    中午選了一戶最貧苦的人家吃午飯,他本是想要給官員們上一課憶苦思甜。


    沒想到,他也被教育的一個。


    摻了野菜的苞穀團子裏,甚至還有苞穀瓤子粉,咽下去時候,實在是割嗓子。


    他堅持著,才吃了一個…


    小時候,家裏日子不好過,但父母因為他讀書,總是多幾分照顧,好吃的都緊著他。


    後來,妹妹會繡花兒了,多了一些進項,家裏飯桌兒更好一些。


    更別說如今雞魚肉蛋俱全,米麵隨便吃,味道也是一等一的好…


    相比很多人,他真是幸運之極,有疼愛他的家人,有富庶的家境…


    徐昆迴到家裏的時候,易先生居然也在。


    眼見徐昆帶了東西迴來,易先生眼神掃過那一筐果子,下意識咽了一口口水。


    “這都是方大人給的?他實在是大方。”


    “是啊,舅舅。


    這白米就是我生病時候熬粥喝過的,極滋補。


    果子咱們吃過了,還有這桶水,據說燉雞湯或者熬粥時候,加進去一些會更好。”


    徐夫人這會兒也扶著婆子的手過來了,趕緊讓婆子親自去熬粥。


    易先生想了又想,還是開口說道。


    “畢竟是入口的東西,我們還是嚐嚐那水有什麽不同吧?”


    徐昆點頭,應道。


    “是該嚐嚐,方大人說,這水不要放太久,一桶隻能吃六七日。


    讓我吃完再去他那裏取!


    我先燒半壺,泡茶,看看味道如何?”


    “好,好,就用我上次給你那罐龍井。”


    很快,下人們麻利送上了小炭爐子。


    水壺裏裝了大半下木桶水,沒一會兒壺口就隱約溢出了白色的霧氣。


    徐夫人許是肚裏懷了孩子,第一個說道。


    “好像這霧氣嗅著有些…很清爽?”


    徐昆和易先生也是點頭,盯著水壺不動。


    待得水燒開,易先生親自泡了茶,迫不及待就喝了一口子。


    結果他半晌沒有說話,徐昆也是同樣沉默。


    倒是徐夫人懷孕,不好喝茶,忍不住追問道。


    “怎麽了,味道不好嗎?”


    徐昆想了想,端了杯子,示意她喝一口。


    徐夫人隻覺得餓,一股仙靈之氣,從喉嚨到肚腹流淌而下,她整個人都好像通透很多…


    “這水…”


    她實在不知道怎麽形容好了,到是易先生起身,親子倒了一些木桶水,就那麽喝了。


    他挑了眉頭,更是驚喜,“果然,這水燒開都是糟蹋了。”


    徐昆也明白過來,應道。


    “恩人留話兒說,這泉水來自百萬大山中的靈泉,最好熬粥或者燉湯時候放進去。


    許是擔心虛不受補,散一些靈氣,更溫和。”


    易先生點頭,抬頭望向徐昆和徐夫人。


    “我們兩家可是擔了大人情,這些東西,絕對不是銀子能買迴來的。


    你們一定要珍惜。”


    “是,舅舅,我們明白。”


    徐昆小心蓋上木桶,“當初,我簡直半隻腳踏進閻王殿了,硬是被恩人救迴來了。


    加上如今這般,這恩情怕是一輩子也還不清了。”


    易先生見屋裏沒有外人,就說道。


    “你把當初那事兒,仔細說說。最好一字不差,我興許能聽出點兒不同。”


    徐昆和徐夫人對視一眼,倒也沒瞞著,夫妻倆一起說,互相補充,倒也說的很清楚。


    易先生卻越聽,眉頭皺的越緊。


    “你們說,那位方小姐是因為丟了孩子,才攪和了拜堂。


    第二日,你們縣城附近丟了的孩子,就都找到了。


    然後,方小姐迴程時候,帶了大夫給昆哥兒治病。


    並且她的孩子也在身邊,是不是?”


    “是啊,雖然我們沒親眼見到那個孩子,但後來恩人走了,我們去客棧仔細問過,恩人確實帶著孩子。


    而且還有一位貴公子,同恩人母子同路,像是一家人。


    我們一直猜測是不是恩人的夫君?”


    徐昆迴答的仔細,易先生手指在桌上不停敲打,末了壓低聲音說道。


    “你們可知道,京都年前出了一件大事。


    宮裏那位不仁,居然支使身邊太監總管,在外地抓了九百多孩童,送到京都。


    打算殺了這些孩童放血煉丹,結果被旁人意外撞破了。


    為此,文武百官差點兒逼迫那位下了罪己詔。


    最後,那位以選妃為理由,才算遮掩過去。


    而那些孩童被救出後,送到了濟安堂。


    偏偏那濟安堂就是方大人平日在照料救濟。


    在京都所有人都不願得罪宮裏那位,特意遺忘了幾百孩童的情形下。


    方大人以一己之力,供養那些孩童一月有餘。


    不畏人言,不懼前程被毀。


    你們說,這其中…是不是有些太過巧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