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說笑,進了城,沈君澤先迴了自家。


    方圓兒沒了顧忌,就直接進了空間。


    這次也是惦記哥哥到了新地方,她特意擠了半日跑來看看。


    葉家那邊,她離開這麽久,已經是難得了。


    否則,迴去之後,對上的必然是葉天逸和哪吒兩張可憐巴巴的臉…


    再說方玉從後門進去,換了官服,再到前衙的時候。


    一眾官吏已經等的差點兒要暴走了,他們從早晨到這會兒,足足坐了兩個多時辰。


    隻有一碗清茶,點心都沒有一塊,這會兒餓的前心貼後背。


    有人忍耐不住,抱怨道。


    “縣令大人,實在是不把我等放在眼裏!


    已經一上午了,難道我們還要再等到天黑!”


    有人裝好人,勸慰道。


    “行了,已經等這麽久了,還是再等等吧。”


    徐大少爺是縣丞,可以說是縣令之下,官位最高的一個了。


    他旁邊的一個山羊胡瘦老頭兒是主簿,這會兒就低聲問詢道。


    “徐大人方才出去,可是有縣令的消息?”


    徐大少爺壓下了心裏的激動,搖頭應道。


    “沒有,是家裏人來問一句,午飯擺在哪裏。”


    主簿眼珠兒轉了轉,雖然不相信,但也沒說什麽。


    這時候,站在堂口旁邊的楊武高聲喊道。


    “縣令大人到!”


    所有人都是聽得精神一震,趕緊起身整理衣衫,也望向堂口。


    方玉邁步走了出來,挺拔的身形,年輕俊秀的容貌,讓所有人都是意外。


    聽說新縣令年輕,但誰也沒想到是這麽年輕。


    但方玉眉眼間的正氣,言行舉止中的儒雅氣度,讓他們更是不敢輕看。


    “下官縣丞徐昆,見過縣令大人。”


    正在眾人有些遲疑的時候,縣丞已經高聲喊著,跪了下去,重重磕了一個頭。


    眾人被驚了一跳,下意識跟隨,都是跪倒磕頭。


    “下官主簿歐陽路,見過縣令大人。”


    “下官縣尉劉德,見過縣令大人。”


    “下官典史…”


    一時間十幾號人,都是低了頭,看著恭敬之極。


    方玉伸手扶起徐昆,對視之間,就好像對上了暗號,確定了自己人的身份。


    “各位請起,今日出城去走動,倒是怠慢各位了。


    以後一起共事,還望各位盡心盡力。”


    方玉示意眾人起身,開口客套幾句。


    眾人一時摸不準方玉的脾氣,就含糊應著。


    “大人客氣了,以後唯大人馬首是瞻。”


    方玉淡淡一笑,也不計較。


    他揮揮手,示意楊武抱了一些典籍冊子上前。


    居然就這麽開門見山,問起眾人各自的職司。


    眾人更是意外,就好像突然被先生作詩的小學童,心裏很是忐忑。


    偏偏新縣令還是個好先生,他們隨便糊弄兩句都不成…


    日頭偏西時候,所有人才告辭離開縣衙。


    下了台階,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裏看到了蔫頭耷腦的自己。


    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不是說縣令大人是書記官出身嗎,真是第一次做主官?


    但他怎麽對一縣的農桑徭役刑名,甚至比咱們還熟悉?”


    旁人心裏同樣這麽想,都是無言。


    這會兒不用說,他們也知道了。


    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在這樣一位主官手下,定然要打起精神辦差了,否則怕是日日都要被抓小辮子…


    很快,眾人就散了。


    徐昆沒有出城,直接奔去了城南的大宅。


    進門,他就高聲喊道。


    “舅舅,出大事了。”


    一位中年文士端著茶碗,正是昨晚同鄉紳們飲酒的易先生。


    “何事驚慌,有話慢慢說。”


    易先生示意外甥坐下,一邊給外甥倒茶,一邊問道。


    “可是新縣令,給你們下馬威了。”


    徐昆一口喝下茶水,應道。


    “是也不是!”


    “這是什麽話?”


    易先生挑眉,“仔細說說。”


    徐昆就把妻子傳信說了,又說了當初解毒救命之事。


    易先生也是意外,“這真是料想不到!”


    徐昆點頭,很是感慨。


    “當初,若不是恩人搭救,我怕是死也不知道是遭了毒手。


    又哪有如今好日子!


    恩人沒有留下姓名,不肯要我們夫妻迴報。


    甚至在走後,還要托付旁人給我留下補身體的好東西。


    如此大恩,若是不能迴報,我徐昆還有何臉麵做人!”


    “好,好,”易先生見外甥激動,趕緊伸手往下按一按,安撫道。


    “舅舅知道你的意思,你娘過世的早,我隻當你爹待您娘情深,待你也是如珠如寶,不會有事。


    沒想到,差點兒讓你遭了毒手。


    我就是如今也常常後悔自責,如今遇到救你性命的恩人,自然也當盡力,與你一同迴報。”


    “多謝舅舅!”


    想起方才,徐昆又激動的帶了三分崇拜說起來。


    “舅舅,您不知道,方大人不是先前的郭大人可比,真是有真才實學。


    方才,他問政我們十幾人,對於政事極精通,我們都是招架不住,也根本不敢糊弄。


    橋安縣,有這樣的縣令,說不定真是運氣到了。”


    “當真?”


    易先生三分好奇,七分不相信。


    他也是個傲氣之人,也有秀才功名,這麽多年蝸居橋安縣祖地,做個富家翁。


    多半也有些懷才不遇的哀怒。


    先前的縣令郭大人曾上門請他做師爺,他都不曾答應。


    “改日有機會,我陪你一同去見見這位方大人。”


    徐昆太清楚舅舅的脾氣了,開口就要說話。


    易先生卻是擺手,“你不用擔心,無論方大人如何,我們是一定要報恩的。


    但報恩也分很多種法子,你想要押上徐家和易家,總要謹慎一些。”


    徐坤隻能點頭,“舅舅,那我出城了。”


    “去吧,王氏懷了身孕,你多照看些。


    你爹也盼著呢,若是得了男丁,也是告慰你娘在天之靈。”


    “是,舅舅。”


    徐昆出了易家大門,忍了又忍,才壓下重新去縣衙拜訪的心思,上車迴了城外。


    王氏也是等得心急,見了夫君迴來。


    夫妻倆立刻攆了所有人,一個說起見到恩人的始末,一個說起縣令大人大展神威。


    兩人就像小孩子一樣,歡喜的一直笑個不停。


    待得說起恩人要請太醫給王氏診脈,徐昆跪地,對著縣衙方向磕了三個頭。


    倒不是他誇張,真是隻有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的人,才能明白這份感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