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瞪了他一眼,惱道。
“要罵出去罵,被旁人聽見,還以為我說的呢。
到時候,不知道多少人要給我穿小鞋兒!”
“哎呀,我的錯,我的錯!”
沈君澤笑嘻嘻,搶了最後一塊排骨,邊吃邊含糊玩笑道。
“你如今可是有名的方菩提,誰敢欺負你啊。
之前那些孩子,雖然不知所蹤了,告禦狀也是虎頭蛇尾。
但你這個小官兒,可是在所有人心裏掛了名號。
誰就是想欺負你,也要多想想。”
方玉抬手倒酒,不甘示弱。
“你也不差啊,大魏至孝沈三公子!
這一段時日你可是沒少跑北疆,怎麽樣,家裏人在那邊還好?”
“好著呢!”
沈君澤神色很是古怪,不知是歡喜還是感慨,應道。
“我那個爹,居然置之死地而後生,突然大徹大悟了。
如今改掉了所有毛病,一心一意替天子牧民一方呢。
就是我那個大哥,都不再吃喝玩樂了,真是…”
他想找個形容詞,一時找不出,隻能搖頭。
方玉拍拍他的肩膀,很是同情。
旁人家裏,都是老子擔心兒子。
輪到沈家,居然是當兒子的費心老子和哥哥,也實屬奇葩了。
沈君澤感受到他的心意,鼻子微微有些酸澀,趕緊換了話頭兒。
“京都這邊,楠木賣了百十棵,銀子也收割的差不多了。
瞧這架勢,形勢越來越亂,你也該趕緊謀外放了。
到時候,你去哪裏,我就跟著。
咱們可說好了,要官商勾結!”
方玉翻個白眼,“我可是清正廉潔的好官!”
“好,好,你是好官。趕緊說,打算去哪裏?”
沈君澤催促,“你定了地方,我好提前過去準備。”
方玉想了想,應道,“東州府,我是迴不去了。
不如謀通州這裏的差事好了,離得京都近,又不在京都。
家裏的生意也方便照管。”
“成啊,我也擔心走太遠,我祖母不適應氣候。
通州最好,快馬加鞭,兩日也迴到京都了。”
兩人熱鬧商量著,都沒當做是什麽難題。
第二日,方玉趁著上差的機會,就同賈郎中提了一句,然後又一起去見了劉侍郎。
賈郎中和劉侍郎,都以為他是因為之前那些孩子,灰心喪氣了。
兩人勸了幾句,最後到底應道。
“你想外放也好,出去曆練幾年再迴來。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你有沒有想去的地方?
這裏是吏部衙門,多少還能給自己人一些便利。”
方玉趕緊道謝,報出了通州府橋安縣的名字。
劉侍郎和賈郎中都是知道這個橋安縣,雖然近在通州,離得京都也不過三百裏。
但卻是個窮縣,沒什麽特產,也不在交通要道上。
可以說是個雞肋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方玉選了這裏,倒是合適。
做上三年縣令,無功無過,京都過了這陣喧鬧,他再迴來。
或者謀求調動,也順利成章。
於是,方玉順利拿到了調遣外放的文書。
因為橋安縣之前的縣令要丁憂,迴鄉為母親守孝,他半個月後就要出發,過去接任了。
衙門裏眾人知道此事,有替方玉可惜的,也有覺得他聰明的。
總之,離別在即,踐行宴席是不能缺少的。
同僚們吃完,上司吃,上司吃完,師長同窗吃。
這樣,直到方玉離京前三日才算安靜下來。
衙門裏的差事交接完,也就無事一身輕了。
京都的麵館,還要開著,留下陳武一家守著,順帶兼顧善緣堂,等待郭榮從家裏過來接手。
去年冬,郭榮瞎眼老娘年老過世了。
郭榮沒了牽掛,早就想來京都,這次倒是得了機會。
但他一個人不成,還要再添兩個幫手。
善緣堂先前大大出了一把風頭,如今生意正好。
沈家大不如前,方玉也外放走了,說不定就有人要欺上門了。
總要有幾個過硬的人手壓陣才行。
另外,橋安縣那邊,人生地不熟,也要多帶人手,以備不時之需。
這般算得仔細,方玉就進了空間搬救兵。
方圓兒這些日子,白日裏在葉家院子,專心一日三餐,照顧好葉天逸。
對於院裏來往的人,她從不過心,也不在意,隻看眼前的小日子。
偶爾葉天逸不忙了,他們就會喊上哪吒,一起出門。
去梨園轉轉的時候,方圓兒就關心一下梨樹們。
及時給它們上肥,剪枝,為馬上到來的花期做準備。
這幾日,方老漢和方老大也難得把注意力從空間轉移出來。
他們帶了莊裏人,打理梨園,拾掇整理各個院子。
畢竟大群的賞花人也都摩拳擦掌,等待花開了。
晚上時候,方圓兒就紮進空間,擔起她作為先生的責任。
拚音讀寫,簡單的算術,都由她教授。
初為人師,她難得沒有偷懶。
認真備課,教課,偶爾還給孩子們講故事,獎勵一些點心糖果。
孩子們慢慢同她親近很多,就是下課了,也願意圍在她身邊。
晚上睡覺時候,她也會去各個樓走走,體驗一把查寢的樂趣。
這麽多孩子在一起,性情不一,自然少不了矛盾。
但都是小問題,九兒幾個已經徹底適應了管理員的身份,管教孩子們很有辦法。
以至於孩子們見了她還會鬧一鬧,見了九兒幾個卻像小貓一樣乖巧。
方圓兒每次都是忍不住偷笑,想起了小學時候見班主任的模樣。
偶爾晨起,她也同孩子們一起晨練。
孩子們還小,大半時候都是繞著操場跑圈兒。
腳步一致時候,聲勢倒也很驚人,口號更是響亮。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團結友愛,拚搏進取!”
很多老人家都會忍不住湊過來,一邊端碗吃飯一邊笑眯眯看熱鬧。
這一日,孫老大夫忍不住上門興師問罪。
“你這丫頭,說好趕緊把那些花草集結成冊。
你怎麽還沒有動靜,是不是忘了?”
方圓兒心虛,這一段時日確實忙忘了。
她趕緊拎了筐子,拿了筆本兒,衝向花籃山。
早起晚歸,足足忙了兩日,才算把老爺子安撫好。
但也正是對那些花草越了解,她的想法越多,打算早早把小作坊組建起來。
這般,她就同進來討要人手的三哥,碰到一起了。
方老二對著弟弟妹妹,很是無奈的攤手。
“家裏就這麽多人手,你倆看著分吧。
我是沒有大變活人的能耐了!”
“要罵出去罵,被旁人聽見,還以為我說的呢。
到時候,不知道多少人要給我穿小鞋兒!”
“哎呀,我的錯,我的錯!”
沈君澤笑嘻嘻,搶了最後一塊排骨,邊吃邊含糊玩笑道。
“你如今可是有名的方菩提,誰敢欺負你啊。
之前那些孩子,雖然不知所蹤了,告禦狀也是虎頭蛇尾。
但你這個小官兒,可是在所有人心裏掛了名號。
誰就是想欺負你,也要多想想。”
方玉抬手倒酒,不甘示弱。
“你也不差啊,大魏至孝沈三公子!
這一段時日你可是沒少跑北疆,怎麽樣,家裏人在那邊還好?”
“好著呢!”
沈君澤神色很是古怪,不知是歡喜還是感慨,應道。
“我那個爹,居然置之死地而後生,突然大徹大悟了。
如今改掉了所有毛病,一心一意替天子牧民一方呢。
就是我那個大哥,都不再吃喝玩樂了,真是…”
他想找個形容詞,一時找不出,隻能搖頭。
方玉拍拍他的肩膀,很是同情。
旁人家裏,都是老子擔心兒子。
輪到沈家,居然是當兒子的費心老子和哥哥,也實屬奇葩了。
沈君澤感受到他的心意,鼻子微微有些酸澀,趕緊換了話頭兒。
“京都這邊,楠木賣了百十棵,銀子也收割的差不多了。
瞧這架勢,形勢越來越亂,你也該趕緊謀外放了。
到時候,你去哪裏,我就跟著。
咱們可說好了,要官商勾結!”
方玉翻個白眼,“我可是清正廉潔的好官!”
“好,好,你是好官。趕緊說,打算去哪裏?”
沈君澤催促,“你定了地方,我好提前過去準備。”
方玉想了想,應道,“東州府,我是迴不去了。
不如謀通州這裏的差事好了,離得京都近,又不在京都。
家裏的生意也方便照管。”
“成啊,我也擔心走太遠,我祖母不適應氣候。
通州最好,快馬加鞭,兩日也迴到京都了。”
兩人熱鬧商量著,都沒當做是什麽難題。
第二日,方玉趁著上差的機會,就同賈郎中提了一句,然後又一起去見了劉侍郎。
賈郎中和劉侍郎,都以為他是因為之前那些孩子,灰心喪氣了。
兩人勸了幾句,最後到底應道。
“你想外放也好,出去曆練幾年再迴來。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你有沒有想去的地方?
這裏是吏部衙門,多少還能給自己人一些便利。”
方玉趕緊道謝,報出了通州府橋安縣的名字。
劉侍郎和賈郎中都是知道這個橋安縣,雖然近在通州,離得京都也不過三百裏。
但卻是個窮縣,沒什麽特產,也不在交通要道上。
可以說是個雞肋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方玉選了這裏,倒是合適。
做上三年縣令,無功無過,京都過了這陣喧鬧,他再迴來。
或者謀求調動,也順利成章。
於是,方玉順利拿到了調遣外放的文書。
因為橋安縣之前的縣令要丁憂,迴鄉為母親守孝,他半個月後就要出發,過去接任了。
衙門裏眾人知道此事,有替方玉可惜的,也有覺得他聰明的。
總之,離別在即,踐行宴席是不能缺少的。
同僚們吃完,上司吃,上司吃完,師長同窗吃。
這樣,直到方玉離京前三日才算安靜下來。
衙門裏的差事交接完,也就無事一身輕了。
京都的麵館,還要開著,留下陳武一家守著,順帶兼顧善緣堂,等待郭榮從家裏過來接手。
去年冬,郭榮瞎眼老娘年老過世了。
郭榮沒了牽掛,早就想來京都,這次倒是得了機會。
但他一個人不成,還要再添兩個幫手。
善緣堂先前大大出了一把風頭,如今生意正好。
沈家大不如前,方玉也外放走了,說不定就有人要欺上門了。
總要有幾個過硬的人手壓陣才行。
另外,橋安縣那邊,人生地不熟,也要多帶人手,以備不時之需。
這般算得仔細,方玉就進了空間搬救兵。
方圓兒這些日子,白日裏在葉家院子,專心一日三餐,照顧好葉天逸。
對於院裏來往的人,她從不過心,也不在意,隻看眼前的小日子。
偶爾葉天逸不忙了,他們就會喊上哪吒,一起出門。
去梨園轉轉的時候,方圓兒就關心一下梨樹們。
及時給它們上肥,剪枝,為馬上到來的花期做準備。
這幾日,方老漢和方老大也難得把注意力從空間轉移出來。
他們帶了莊裏人,打理梨園,拾掇整理各個院子。
畢竟大群的賞花人也都摩拳擦掌,等待花開了。
晚上時候,方圓兒就紮進空間,擔起她作為先生的責任。
拚音讀寫,簡單的算術,都由她教授。
初為人師,她難得沒有偷懶。
認真備課,教課,偶爾還給孩子們講故事,獎勵一些點心糖果。
孩子們慢慢同她親近很多,就是下課了,也願意圍在她身邊。
晚上睡覺時候,她也會去各個樓走走,體驗一把查寢的樂趣。
這麽多孩子在一起,性情不一,自然少不了矛盾。
但都是小問題,九兒幾個已經徹底適應了管理員的身份,管教孩子們很有辦法。
以至於孩子們見了她還會鬧一鬧,見了九兒幾個卻像小貓一樣乖巧。
方圓兒每次都是忍不住偷笑,想起了小學時候見班主任的模樣。
偶爾晨起,她也同孩子們一起晨練。
孩子們還小,大半時候都是繞著操場跑圈兒。
腳步一致時候,聲勢倒也很驚人,口號更是響亮。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團結友愛,拚搏進取!”
很多老人家都會忍不住湊過來,一邊端碗吃飯一邊笑眯眯看熱鬧。
這一日,孫老大夫忍不住上門興師問罪。
“你這丫頭,說好趕緊把那些花草集結成冊。
你怎麽還沒有動靜,是不是忘了?”
方圓兒心虛,這一段時日確實忙忘了。
她趕緊拎了筐子,拿了筆本兒,衝向花籃山。
早起晚歸,足足忙了兩日,才算把老爺子安撫好。
但也正是對那些花草越了解,她的想法越多,打算早早把小作坊組建起來。
這般,她就同進來討要人手的三哥,碰到一起了。
方老二對著弟弟妹妹,很是無奈的攤手。
“家裏就這麽多人手,你倆看著分吧。
我是沒有大變活人的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