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山上的葉家如同往日一般安靜。


    山下的方家卻是門檻都要被踏平了,村裏鄉親,莊裏的人手,臨近幾村的裏正,學童的家長。


    還有城裏的童先生、宋修和齊衡等幾家的管事,甚至是陳縣令都派了師爺上門拜年。


    方家是一定要擺酒席的,家裏家外的小廝丫鬟護院們都是忙的厲害。


    但卻沒一個人抱怨,反倒是各個歡喜異常。


    這半年來,主子們常去城裏小住,家裏多少都有些冷清。


    如今過年,主子們都迴來了,她們也得了新襖和大紅封,家裏熱熱鬧鬧,她們怎麽會不歡喜?


    當然,免不得酒席上,重要都要提起方玉。


    雖然在京都,一個七品的小書記官,就像大海裏的浪花,實在不值得一提。


    但在金河縣這裏,新科進士,吏部官員,哪個名號說出去,都讓人無比敬仰啊。


    難得的是,方家並沒有因為方玉高中,光耀門楣,而變得如何囂張跋扈。


    反倒比之先前更低調了!


    別說欺男霸女,橫行無忌,就是一家人進城的時候都沒多少。


    如此,人人說起來,也更是欽佩。


    特別是讀書人中,原本對方家的梨園日進鬥金,私下有些酸溜溜的說法。


    如今也是全都銷聲匿跡了,反倒說方家的梨園是靈秀之地,所以才出了文曲星…


    人嘴兩張皮,真是誰都不能太過計較,否則容易氣死…


    初一熱鬧過後,初二迴娘家。


    方圓兒帶了哪吒,還有吳叔準備的大堆好東西,名正言順迴娘家住了一天一夜。


    方圓兒哪裏閑得住啊,趁機又跑去京都,同三哥到處走了走。


    最重要的是,她到濟安堂看了看那些可憐的孩子。


    多留了一些泉水和果子等物,為這些孩子養養身體,把之前的虧虛都補迴來。


    小孩子們不知道,這個姐姐是誰。


    但她帶了好吃的,抱著他們說話也溫柔之極,他們就立刻喜歡上了。


    方圓兒又帶了吳嫂子她們,給孩子們做了酸甜口味的排骨,魚香肉絲等下飯菜。


    吃的孩子們,各個都是小嘴油汪汪。


    待得離開時候,孩子們很是不舍,但也懂事的沒有問起,姐姐什麽時候還來。


    方圓兒原本對收容這麽多孩子,有些猶豫。


    這會兒可是堅定了信心,畢竟都像哪吒那麽大,誰也不能狠心不管不顧。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吧。


    往年的正月,就是走親訪友,各種吃喝玩樂的好時節。


    但今年京都的正月,卻因為選妃一事格外不同。


    就是各家依舊有宴席聚會,話題也多半圍繞這件事打轉。


    以至於,京都上空都彌漫著一種緊張和期待。


    各家有名的繡莊,幾乎是大年三十都在忙碌。


    繡娘們差點兒累瞎了眼睛,就為了各家閨秀們需要趕製的華服。


    就是方家常去的那家小繡莊都忙的厲害,吳嫂子過去取方玉的新袍子,居然空手而迴。


    最後,她苦笑同主子稟報。


    “三爺,您的袍子還要三日才能縫製出來。


    另外,老板娘還纏著我,問家裏有沒有好皮毛了,她想買幾件呢。”


    方玉笑道,“辛家的酒宴還有幾日,倒也來得及。


    至於皮毛,我記得庫房裏還有幾張,你挑兩張送去吧。


    畢竟同這繡莊走動有兩年了,妹妹也喜歡過去,當賣個人情了。”


    “是,三爺。”


    吳嫂子應下,忍不住抱怨道。


    “為了選妃,各家姑娘們都要瘋了。


    我過去的時候,有好幾家的婆子就等在鋪子裏,守著繡娘縫裙子呢。”


    方玉迴身,望望院子裏跑動玩耍的孩子們,心裏歎氣。


    “旁人的事,咱們管不到。


    隻是把這些孩子照管好,就是大功德一件了。”


    吳嫂子也是可憐這些孩子,足足三百多,而且二百是女孩子。


    重男輕女,放到誰家都避免不了。


    小子養到十歲上,就可以幹活兒了。


    但丫頭卻天生不如小子力氣大,十五六又要嫁人,興許還要貼一份嫁妝。


    怎麽說,都是不合算。


    特別如今要搭著路費,千裏迢迢的到京都尋迴去。


    恐怕很多人家,就是知道閨女在哪裏,也打了退堂鼓。


    “是,三爺放心,我一定仔細看顧。”


    正說著話的時候,突然有人拍門。


    方玉去開門,卻是兩個守門的大理寺差役,旁邊還站了兩個小吏。


    方玉拱手問詢,“二位,不知有何差遣?”


    “不敢,方大人客氣了。”


    兩個小吏沒什麽笑臉,但也不敢托大,手裏遞上一張公文。


    “上邊有命令,要把濟安堂剩下的孩子送去岐山行宮安頓教養。


    請方大人配合。”


    岐山行宮?


    方玉皺眉,心裏有幾分不喜。


    岐山行宮離得京都倒也不遠,四五百裏。


    說是行宮,但先皇和新皇都從來沒去住過,聽說年久失修,很有幾分破敗。


    平日都是宮裏放出的老太監和宮女,才會打發到那邊去守著。


    如今要把這三百多孩子送去,這是打算養大,再送到宮裏去使喚?


    可憐這些孩子,躲過了放血喪命的苦難,卻最終還要為那個吃人惡魔當牛做馬。


    甚至行宮那般破敗,他們小小年紀,能活多久都是未知數…


    兩個小吏見方玉沉默,就有些不耐煩。


    兩個差役感激方玉平日照顧,這會兒就趕緊小聲勸道。


    “方大人,我們知道您同這些孩子們相處久了,舍不得他們離開。


    但各有前程,您總不能養他們一輩子,還是放他們去行宮吧。


    以後大人有空閑,也可以去行宮探望他們啊。”


    兩人一口一個前程,不是擔心孩子們的前程,實在是提醒方玉不要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啊。


    畢竟這些孩子同方玉非親非故,做到如今這個程度,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若是因此得罪了大理寺,甚至是上邊那位,多年寒窗苦讀的成果,豈不是成了泡影。


    方玉倒也領情,拱手道謝,然後同兩位小吏說道。


    “二位,送孩子們去行宮的車馬和人手可準備妥當了?”


    兩個小吏應道,“我們先過來下官文,車馬隨後就到。”


    方玉點頭,“那好,二位先進來喝杯茶,我讓人給孩子們拾掇行李。”


    兩個差役也趕緊請兩個小吏進門,方玉喊了所有老少出來,簡單吩咐幾句,眾人就忙碌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