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成,我說過,但凡我吃過的好東西,祖母也一定要吃到。”


    沈君澤笑的真心,喊了婆子們去取勺子,還特意囑咐要兩個。


    婆子們本以為要切西瓜,不想這要求很奇怪。


    結果,勺子取迴來,沈公子抱出半個大西瓜,有勺子挖了紅彤彤的西瓜芯兒就送到了祖母嘴邊。


    “祖母,快吃,這麽吃更甜。”


    沈老夫人怎麽會捎孫兒的興頭,張口就吃了下去,立刻甜到了心裏。


    “哎呀,這西瓜真是太甜了。”


    沈君澤歡喜的合不攏嘴,像個幾歲的孩子。


    半個西瓜擺中間,祖母吃西瓜心兒,孫兒吃帶籽的部分,不時說笑幾句,真是難得歡喜熱鬧。


    一眾婆子和丫鬟們都是忠心可靠的,看的是又高興,又饞的想淌口水。


    沈君澤見了,就玩笑道。


    “西瓜隻有這半個,你們就是口水淌成河也分不到了。


    不過明年,我想辦法多討要幾個,到時候一定讓你們嚐嚐。”


    丫鬟婆子們都是笑起來,“那我們就提前謝公子賞賜了。”


    沈老夫人不小心又吃多了,望著剩下的西瓜被孫兒吃了,又吧嗒兩下嘴巴。


    沈君澤趕緊把剩下的瓜瓤都掏空,這才讓丫鬟把瓜皮丟出去。


    “祖母,這西瓜甜吧。


    聽說是方兄的父親親手種的,千裏迢迢送來京都,給方兄的師長上官做中秋節禮。


    就為了這些人能多照顧方兄幾分,可憐天下父母心。”


    沈老夫人聽得心酸,摸摸孫兒的頭。


    沈君澤趴在祖母膝蓋上,“但是方兄沒有祖母,聽說很久前就過世了。


    而…我有!所以,祖母要一直陪著我。”


    “放心,祖母一直陪著你。


    這些時日,走路都覺得身上輕快幾分,祖母活個十年八年不成問題。”


    祖孫倆因為半個西瓜,難得好好談談心。


    也是第一次,沒有因為府裏那邊影響心情。


    這會兒,府裏那邊,沈老爺聽著常隨迴報,皺眉問道。


    “你說君澤出來府裏,去了哪裏?”


    “方家,吏部一個書記官的院子。


    三公子出來時候,臉上都是笑,也換了衣衫。”


    那常隨應聲迴話,卻是不敢抬頭。


    沈老爺深吸一口氣,簡直不知道說什麽好。


    兒子一直沒定親,不會是因為…喜歡男人吧?


    “咳咳,他一向孤僻,難得有個好友也不錯。”


    沈老爺岔開話頭,“木料的出處打探到了嗎?”


    “沒有,老爺。三公子從城外的莊子運木料進城,其餘再沒有找到任何痕跡。”


    “哼,這小子倒是會隱藏。”


    沈老爺不再說話,想了想,還是起身去了後院。


    很久後,他才帶了一臉怒氣,捏了一遝銀票迴來。


    “明日送給那小子,就說木料半月內一定要送到。”


    “是。”常隨趕緊退了下去,一眼都沒敢多看。


    不必說,老爺為了這些銀子,一定又同夫人吵架了。


    後院兒早有消息,說夫人明日要帶二小姐去錦繡閣定新裙子呢。


    這下是泡湯了…


    第二日一早,沈君澤拿到了銀票,冷笑塞進抽屜。


    吃過飯,他到底又去尋了方玉,要求捎信給方圓兒,過幾日再送三顆楠木過來。


    正好方玉休沐,痛快答應下來,送了沈君澤,交代好家裏,就直接進了空間。


    田野裏,種了大半的苞穀苗,已經長到二尺高了。


    很多人在田裏拔草,糧食長大好,野草也不落後,很是肥美。


    為此,方老二前些日子買了十幾隻養送進來。


    野草喂羊,老人孩子們每日喝羊奶,偶爾嘴饞,還可以殺一隻烤個肉串,喝碗羊湯,簡直是一舉多得。


    半神族所有人,一日三燉吃大灶。


    方家人則自己開小灶,倒不是方家人嫌棄半神一族。


    但主仆就是主仆,還有些規矩還是要立起來。


    否則以後主仆部分,難以服眾。


    趙金蓮帶了王氏在木塌上做了,一個揉麵,一個剁餡子,打算烙餡餅。


    眼見方玉進來,趙金蓮高興,招唿兒子。


    “你有口福了,你妹妹不知道從哪裏弄到一塊牛肉,我們加了大蔥,烙餡餅兒呢。”


    方玉給老娘和嫂子行禮,坐在一邊陪著說閑話兒。


    方圓兒不在,方玉就托付老娘給妹妹傳話兒。


    趙金蓮聽說楠木一棵就賣三千多兩,嚇得手裏的麵團差點兒都掉了。


    “這可真是成了搖錢樹了!


    這也太貴了,能不能降價啊,便宜一些!”


    方玉好笑,就勸道。


    “娘,您不知道,這木料很珍貴,那些豪門世家都挖空心思尋一段做壽材。


    所以千兩一丈,根本不算貴了,這些買主也絕對出得起。


    畢竟他們包個青樓花魁一晚就要千兩銀子,或者買個古籍字畫也是這個價兒。


    再說,我們家裏拿了銀子,不會做壞事,反倒要幫助窮苦,資助孩子讀書。


    論起來,這也算劫富濟貧了,是好事!”


    趙金蓮聽得仔細,又一向知道小兒子有主意,她這才放了心,歎氣道。


    “我也知道這些,就是…就是這銀子來的太容易了,怕咬手。”


    王氏趕緊笑著勸道,“娘別擔心,這銀子賺迴來,怎麽都能花出去。


    我倒是覺得,銀子越多越好。


    上次妹妹還說,過幾年三弟興許要放出去做官。


    實在不成到時候,三弟去一個窮苦之地,咱們家裏出銀子,幫著百姓發家致富。


    這銀子就用到正處了,還給家裏累積了福德,是不是更好?”


    “哎呀,還能這樣?”


    趙金蓮被兒媳一哄,最後一點兒擔心也沒了。


    “娘老了,見識不如你們多。


    你們啊,就記得,一定要多做好事。


    否則福氣太多,咱們平民老百姓受不起。


    另外,這幾天有功夫,咱們去城外廟裏上個香。


    馬上天氣冷了,看看有沒有困難的人家,舍點兒糧食棉衣。”


    “好啊,娘,我晚上就跟老二說。”


    王氏痛快應下,如今家裏進銀子同流水一樣,怎麽也不差這麽百十兩,她自然不能惹老太太不高興。


    很快,白老頭兒從田裏迴來,喊了淘氣的七斤和八斤,一家人就吃飯了。


    吃過飯,方玉抓緊時間迴他的小樓讀書。


    趙金蓮眼見兒子這般,就忍不住發愁,拉了兒媳低聲嘮叨。


    “老二媳婦,你說老三是不是沒開竅啊?怎麽就不想娶媳婦呢?”


    哪有嫂子關心小叔子房裏事兒的,王氏知道老太太是急糊塗了,就笑道。


    “估計是老三太忙了,等以後讓妹妹問問。


    他們兄妹倆年歲相當,什麽話都說。


    興許哪日妹妹看中什麽姑娘,老三都不問就直接娶了。”


    趙金蓮被逗笑了,嗔怪道。


    “你可算了,哪有娶媳婦比種白菜還容易的。”


    這件事也就這麽揭過去了,婆媳兩個忙著去摘果子,備著王氏和劉氏走娘家。


    再過些時日,天氣太冷,風雪大,趕路不方便,總要提前迴去看看才好。


    她們不知道,一朵爛桃花,已經悄然落到了方玉的頭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