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在方圓兒的精心“設計”下,每天都被優待的葉公子,眼見就胖了迴去。


    甚至,他已經開始脫離葉遲的攙扶,架了雙拐在院裏走動了。


    哪吒是個好幫手,跟進跟出,從來不吝嗇鼓勵幹爹加油。


    當然,他加油的時候,若是把手裏的果子和點心放下,不是一邊喊叫,一邊噴點心渣子,就更有誠意了…


    山下方家院子,趙金蓮已經從“城裏別院”迴來了。


    全家上下都是歡喜,特被是小丫鬟們。


    雖然主子不在家,少了很多活計,但她們總感覺被主子拋棄了一樣。


    如今老夫人迴來了,家裏終於熱鬧多了。


    陳老夫人去年嫁了孫女,如今守著小孫子讀書,也是無趣。


    聽說趙金蓮迴來,就過來坐坐。


    她也不算外人,倒也不用避諱太多。


    於是,說了幾句閑話兒,她就問了起來。


    “怎麽突然就在城裏買了院子,離縣衙遠不遠。


    以後我迴城裏,也有個走動的地方,可是好事。”


    趙金蓮笑道,“不是我們家裏買的,是圓兒學了一手好醫術,幫了主家的大忙兒。


    主家特意送了她一座三進的小院兒,圓兒沒空閑去拾掇。


    我們正巧無事,就過去住了幾日,幫她打理一下。”


    “哦,原來是這樣啊。”


    陳老夫人不好再問,但眼見趙金蓮眉開眼笑,這心裏又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以往兩人說話,趙金蓮都是盡量不提起閨女,就是偶爾說起,也是愁眉不展。


    如今,這是怎麽了?


    難道是閨女找到好歸宿了,但哪個好人家會娶個帶了孩子的未嫁女子…


    若是往常,趙金蓮肯定能看出幾分,自然要不高興。


    但這會兒,她腦子裏都是盤算著,洞天福地裏還缺點兒什麽,一會兒開了庫房去找找。


    若是不夠就讓老二進城去買。


    這麽想著,她就有些嫌陳老夫人礙事了。


    於是,她喊了九兒從屋裏抱出一個西瓜送給陳老夫人。


    “聽說寶哥兒最近胃口差,許是天氣太熱了。


    田裏西瓜剛剛成熟,家裏人就摘了兩個迴來。


    分一個給你,帶迴去,給寶哥兒吃幾塊,興許就開胃了。”


    陳老夫人聽的眉開眼笑,眼見太陽到頭頂,就趕緊告辭了。


    寶哥兒要中午放學了,正好喊他迴家吃西瓜。


    趙金蓮成功攆人,歡歡喜喜關了院門兒就忙起來了。


    許是這幾日吃喝都出自洞天福地的關係,往日她有些酸疼的腰腿,都變得輕快很多,好似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氣。


    午後,方老二也從空間出來,預備進城去采買一些東西。


    結果,朱盛就興衝衝來稟報。


    先前招攬的人手到了,方老二迎了出去。


    朱盛在方家受到看重,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好,也是實心實意為主家考量。


    這一次,他去信邀請的人手,總共有十三家。


    其中沒成親的單身漢七個,算是七家。


    其餘六家就拖家帶口了,其中三家是年輕夫妻倆,帶了個一兩個小孩子。


    另外兩家是老兩口帶了小兩口和孫兒孫女。


    最後一家是個大家族,老爺子姓楊,原來鏢局的副總鏢頭,真正經曆過風雨的。


    同總鏢頭也是生死兄弟,若不是實在寒心,也不會離開鏢局過來。


    楊老爺子三個兒子,分別是楊文楊武和楊光,都是武藝特別紮實的好手。


    其中楊文和楊武都娶媳婦兒了,一家生了兩個孩子。


    有十歲出頭的小子,也有五六歲的小丫頭。


    隻有小兒子楊光不到二十歲,還沒成親。


    這一家子十一口,老老少少都過來了,不得不說也是勇氣可嘉。


    萬一,方家不如朱盛所說一般,豈不是害了全家…


    可以說,自從進了妹妹的洞天福地,方老二對家裏家外的安全,已經沒那麽懸心了。


    但人品可靠,本事了得的幫手,當然也是越多越好。


    畢竟全家人不可能整日在洞天福地裏,總要大半時候在外邊。


    洞天福地是退路。


    幾十人到了方家門外,紛紛跳下馬車和馬背,隱約以楊老爺子為首,站在台階下,好奇打量方家莊園。


    其實他們昨晚就到了金河縣,同借宿的人家可是沒少打聽方家的事兒。


    大體同朱盛說的差不多,甚至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


    畢竟朱盛在信裏寫的有限,說不了那麽詳細。


    那幾戶人家提起方家,可是讚不絕口,也是羨慕之極。


    甚至有一家的遠房侄女嫁到了梨花坳村,那人家話裏話外說起時候,都是驕傲的厲害。


    好像侄女進了梨花坳,都不是方家門,那也是掉進兒福坑兒。


    聽說,楊老爺子等人是去方家做護院的,幾戶農人都是更熱情。


    甚至家裏的閨女還藏在角落,好好打量了幾個單身鏢師。


    大有相看女婿的架勢,恨不得看好了,當場就要提親。


    眾人都是哭笑不得,心裏的忐忑也就沒了大半。


    一早往村裏趕過來,眼見道路兩旁農田伺候的整整齊齊,餃子館生意興隆,特別是那片西瓜田。


    他們也是走過京都的,西瓜什麽價格人人心裏有數。


    這簡直就是滿地長的銀錁子啊…


    方家富足,這四個字,確實不假。


    而莊園裏,漫山遍野的梨樹。山下有院子,有荷花塘,有作坊,隱約還有孩子的讀書聲。


    隻看一眼,就知道這是個安寧和美之地。


    沒等一會兒,方老二就趕了出來,笑著同眾人拱手。


    眾人也是趕緊見禮,很是恭敬。


    方老二見楊老爺子頭發都花白了,特意同他又行了禮,末了請眾人去院裏說話。


    婦人們和孩子們留在車裏,男人們就都跟了進去。


    方老二高聲吩咐朱盛媳婦兒,“朱嫂子,勞煩你先帶外邊的嫂子和孩子們去百瑞院兒安頓。


    吃喝用物都按照先例,別小氣。


    她們剛過來,怕是不適應。


    你請郭大娘多陪著說說話兒,我這裏不多留各位兄弟,一定讓他們早些過去。”


    “是,二爺放心,我這就過去。”


    朱嫂子笑嗬嗬趕緊出去了,很快花二花三等也迎了上來,幫忙趕了馬車,送婦孺們走了。


    夏日炎熱,屋裏也憋悶,方老二索性同眾人坐在了院裏陰涼處。


    趙金蓮聽到動靜,出來看看,眾人免不得又是一番寒暄。


    趙金蓮眼見楊老爺子比她年紀還大,卻要顛簸到這裏,重新紮根兒落腳,這心裏就有幾分同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