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兒正輕輕拍著兒子,沒發現這話有些不對勁。


    方老二也及時改了口,問道。


    “最近葉公子有起色嗎?”


    “還好,比之先前恢複很多。”


    “那就好,咱們拿人家的工錢,又得照顧,總要盡心。”


    兄妹倆又說了一些閑話兒,方老二就匆忙迴去了。


    吳嫂子和桃紅怕主子傷心,趕緊進屋去伺候,卻見主子在翻箱倒櫃。


    “小姐,您這是要尋什麽?”


    方圓兒招唿她們,“你們幫我找兩塊結實又柔軟的棉布出來,我要做兩個背篼。”


    背篼?


    吳嫂子和桃紅不明白,但也不敢怠慢,趕緊尋布料和剪子針線。


    方圓兒晚飯都沒吃,忙到半夜,就把兩個背篼兒縫好了。


    從第二日開始,她無論做什麽,都把哪吒背在身上。


    吳嫂子和桃紅怕她疲累,總是要幫忙抱一抱。


    但方圓兒卻堅持,除非實在不方便的時候,否則絕對不假任何人之手照顧孩子。


    葉老爺和劉大夫自然也發現了,私下偷偷問詢吳嫂子。


    吳嫂子無法,就推說。


    “我們小姐做噩夢,夢見小主子丟了。


    許是有些嚇到了,不敢讓小主子離開眼前。”


    說完,她就趕緊下去了。


    留下劉大夫狠狠瞪了葉老爺一眼,低聲罵道。


    “你們就造孽吧!多好的姑娘,讓你們坑苦了。”


    葉老爺也是臉色不好,憋了半晌,長長歎氣。


    “公子日漸恢複,等他醒來就好了。”


    劉大夫焦躁,抱怨道。


    “我師祖到底跑哪個山溝去了?這都找了三年了,不會是歸西了吧?”


    哪有徒孫這麽咒師祖的,葉老爺和葉遲葉訊都當做沒聽見了。


    不說梨花坳這邊如何,隻說方玉在中舉後,直接跟著先生去了京都。


    新先生姓辛,為人嚴厲,但學識更厲害,最主要是他出身世家。


    對如今朝堂各派係極熟悉,也深諳官場之道。


    可惜身體不好,辭官致仕,到處遊玩。


    在東州府收下方玉,帶了方玉迴到京都,也沒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方玉在辛家別院落下腳兒,一日去給先生請安一次,順道求道解惑。


    其餘功夫,都是埋頭苦讀。


    這日,辛先生宴請許久不見的老友,把方玉喊去見見人。


    方玉也不多話,禮節不錯,被考教功課也不曾露怯。


    最後還送了自家先前托商隊送到東洲的梨花白,哄得一幹老先生們都是歡喜。


    末了,他一刻鍾都沒浪費,又迴去繼續讀書。


    勤奮懂禮的弟子,人人都喜歡。


    有人就問辛先生,“這是哪裏尋來的璞玉,雖然出身寒門,但以後說不得有一番作為。”


    辛先生不願多說,就道。


    “路過東州府的時候,偶爾發現他還算上進,正巧我那時養病無趣,就收進門下了。”


    “這麽說,這學生倒是好運氣。辛先生門下,可不是誰都能進的。”


    眾人笑起來,辛先生又指了桌上菜色笑道。


    “今日菜色也是東州府帶迴的廚娘烹飪,各位嚐嚐味道如何。”


    眾人也就隨著改了話頭兒,不再關注方玉。


    方玉迴了他暫住的小院兒,陳安立刻就迎了上來,笑著說道。


    “三爺,家裏送信來了。


    托付的商隊沒找到咱們,好在咱們當時留下了地址,商隊又轉手相熟之人,總算送來了。”


    方玉聽得也是歡喜,趕緊問道,“可有重謝?”


    “三爺放心,我給了二兩銀子,門口的門子看的眼睛都恨不得紅了。”


    陳武說著話,一副解氣的模樣。


    他們初來落腳兒,辛先生沒有因為他們出身寒門而慢待,但狗眼看人低的奴仆們可是不少。


    方才他也是有些考量,當著門房那些門子和長隨的麵前,狠狠出了一口氣。


    方玉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酸秀才,相反,他人情練達,聽得這話就道。


    你身上多放點兒銀子,誰尋你套近乎,就請他們去喝酒玩耍。


    以後,咱們還要在這裏住上半年,不好鬧的太僵。


    但家裏的事,也不能同外人說太多。”


    “放心,三爺,小人明白。”


    陳武趕緊應了下來,又道。


    “我到時候帶著吳岩,以後他出入也方便。”


    方玉著急看信,點點頭就進了書房。


    陳安媳婦兒月蘭從正院兒迴來,扯了陳安問道。


    “可是家裏來信了,咱們小姐生了?”


    陳安翹腳往書房張望,說道,“應該是生了,但我也沒看到信。”


    月蘭笑道,“我看過小姐的肚子一眼,應該是個小公子。”


    “你看的準嗎?我倒是覺得,姑娘兒子都好。


    也不知道咱家小刀兒跟著爹過得怎麽樣,以後咱們再生也生個姑娘好了,貼心。”


    小夫妻倆說著話,不一會兒吳岩就從書房跑了出來,嚷道。


    “哈哈,小姐生了個小公子,足足九斤,算著日子,如今都兩個多月了。”


    “當真?哈哈,這可是大喜事。”


    陳安兩口子也都是高興,吳岩更是點頭。


    “三爺說,晚上讓嫂子添兩個菜,咱們也關起門來慶賀一下。”


    “太好了,我一會兒就去街上轉轉,買條大魚迴來。”


    他們住在辛家,辛家是供給飯菜的。


    但大灶間的廚娘手藝不能說差,可也好不到哪裏去。


    若是不打賞,興許連仆役的飯菜都不如。


    左右她們也篤定,方家主仆幾個不好去辛先生跟前告狀。


    所以,進門第二日,方玉就借口吃不慣京都口味,在小院兒裏單獨開夥了。


    家裏給拿的銀子足夠,他手裏還有幾棵老參呢,不缺吃喝這點兒銀子。


    所以,今日這般整治個小酒席,倒是不犯愁。


    陳安夫妻高高興興出門去了,附近的市集轉了一圈兒,拎著一條鯉魚和一條肉,半籃子菜,剛迴到別院門口。


    他們一眼就認出同門子說話的漢子是郭榮!


    “郭大哥!你怎麽找來了?可是家裏有事?”


    郭榮跟著商隊到了東洲府,又快馬趕到京都,也是累的厲害。


    但見了自家人,就放了心。


    “家裏都好,倒是你們進京之後都沒信送迴去,主子們惦記,讓我過來看看。”


    “快走,進去見三爺。


    今日三爺也剛接到家裏的信。”


    陳安沒心思應酬門子,直接塞了一把銅錢過去,就領了郭榮去了小院兒。


    方玉正在奮筆疾書,給家裏迴信。


    突然見郭榮趕來,他就提起了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