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二立刻點頭,剛要應聲的時候,方圓兒卻是說道。


    “爹,我跟二哥一起去。


    沒有我,二哥根本查不出任何問題。”


    方老漢自然也懂這個道理,但閨女大了,出門不方便,也怕有個碰到什麽危險。


    方玉開口替妹妹說情,“爹,這事真是要妹妹跟著一起去。


    幸好家裏如今有人手,朱紅能在妹妹身邊護著,郭榮和陳安也能跟著。”


    方老漢猶豫,趙金蓮也是急的扯衣角,一時不好決斷。


    到底還是方老二保證,“爹,娘,你們放心。我一定照顧好妹妹!


    我們隻是去南邊看看情況,不會多留,也不惹禍。


    萬一碰到事情,我們調頭就跑迴來,惹不起,也躲得起啊。”


    對於精明的二兒子,方老漢同趙金蓮還是多幾分放心。


    方老漢歎氣,到底點了頭。


    “那就去看看吧,也別走太遠。”


    “是,爹放心,我們一定早早迴來。”


    方圓兒大喜過望,她的空間裏什麽都有存儲。


    這會兒也不著急準備行李,拉了老爹和哥哥開始商量。


    萬一蝗災是真的,到底要怎麽應對。


    第一,當然是要放出消息,提醒所有人。


    但如何能達到目的,又不惹人注意,這需要費點兒手段。


    第二,家裏要立刻開始孵化雞鴨,越多越好。


    雞鴨滅蝗,效果最好。最不濟,抓了蝗蟲曬幹或者炒熟,以後做飼料也不差。


    第三,地麵上的作物要少種,盡量多種紅薯芋頭和土豆花生一類,這些在地下結果的作物。


    最好還要生長周期短,在蝗災來臨之前就成熟,或者成熟大半的。


    第四,就是存糧。盡可能多的存糧,粗糧居多,細糧少一些。


    甚至是一切同民生相關的都要存儲,比如素油,燈油,細鹽等,災難來臨,物價肯定飛漲…


    一家人商量了足足一個時辰,最後由方玉執筆,形成了“書麵文件”。


    兄妹幾個都覺得沒有漏洞,這才罷手。


    趙金蓮帶了家裏女人們準備明日就開始張羅,孵化雞鴨,盡量動員附近村屯的百姓多養雞鴨。


    方家更是奔著幾千養起來!


    方老漢答應帶村人種西瓜,這不能食言。


    但在蝗災消息確定之後,就以家裏要開粉條作坊的名義,號召所有人種紅薯土豆和芋頭之類。


    方家可以同大夥兒簽合同,保證收獲之後全都買下。


    價格可以開的高一些,左右蝗災到了,這些東西就是救命糧,買賣都虧不到。


    方家不會有任何損失。


    方玉去縣學,找找上次蝗災的記載,看看有沒有幫助。


    而方老二帶了方圓兒明早就出發,調查情況,也負責沿途采買糧食,越多越好。


    商量妥當,眾人才散去歇息。


    吳岩被派去通知朱紅和陳安、郭榮,讓他們準備一下行李。


    年前買迴的幾匹馬也被喂上了精料,為明日的遠行做準備…


    第二日,天色剛剛蒙蒙亮,換了男子打扮的方圓兒就帶了朱紅,隨著哥哥和陳安、郭榮出發了。


    朱紅自幼習武,騎馬也是熟練。


    方圓兒坐在她身後,緊緊抱了她的腰,感受著耳畔唿唿刮過的冷風,也蒙生了養一匹小馬,學學騎馬的念頭。


    朱紅手裏緊握韁繩,嘴裏不時被身後的小姐塞進來一塊肉脯之類。


    一邊吃著,一邊趕路,一日跑個二百多裏,還真不覺得辛苦。


    但陳安和郭榮就想得多一些了。


    方老二也不好解釋妹妹聽大樹說閑話兒,要確認一下今年是否會發蝗災。


    他隻含糊說起,這趟是去南邊看看。


    具體看什麽,他當主子的不說,陳安和郭榮也不敢打破砂鍋問到底啊…


    隻說趙金蓮通過學堂的學童,和本村的媳婦兒們,往外放話。


    方家收公雞踩過的母雞蛋,一個五文錢,有多少要多少。


    誰家想要雞雛也可以,兩個蛋換一個雞雛。


    這個價格高,兩個蛋換一個雞雛也是合算。


    於是,各村往方家送雞蛋的人,是絡繹不絕。


    不過兩日就送來兩千多個,裝滿了十個大箱子。


    趙金蓮特意把偏院兒的廂房大炕燒了起來,開始孵化第一批雞雛。


    王氏和劉氏也是熟手了,沒有溫度計,隻靠手摸,甚至是臉上貼一貼,就能判斷冷熱。


    方老漢也把村人召集到餃子館閑話兒,說起家裏打算在秋日開粉條作坊,會大批量收購土豆和紅薯之類。


    若是誰家房前屋後有地方,辛苦一下開墾出來。


    秋日時候也能賣一筆好錢。


    村人初始還以為方家要變卦,不教大夥兒種西瓜了。


    但誤會解開,知道西瓜秧都長到一尺高了,他們才放心。


    有勤快本分的人家,就想著多種一些土豆和地瓜。


    這東西不值錢,種起來也簡單,哪怕免費送給方家也成啊。


    但大半人還是沒當迴事,因為西瓜才是他們心心念念要種的。


    一個西瓜就是一個銀錁子,種二畝地的土豆紅薯也頂不上一個西瓜。


    誰願意挨累開荒啊!


    方老漢見此也不著急,畢竟南邊還沒有確切消息呢。


    方玉憑借秀才身份,也搭了一下童先生的人情,可以出入縣衙的案牘室,查閱了發蝗災年份的具體資料。


    春旱夏澇,蝗蟲起,寸草不生。


    滅河渠,聊可解此難題。


    滅河渠?


    據方圓兒說,蝗蟲起於千裏之外,方家就是有心,也無力顧及那麽遠的地方。


    還是要從近處入手,盡量設法保全鄉親們的口糧。


    方玉迴家一說,全家都沉默了,也越發盼著方圓兒和方老二帶迴好消息。


    可惜,大半個月後,一身風塵仆仆的方老二和方圓兒等人迴來了。


    不等坐定,方老二就道。


    “爹,早做準備吧。南邊去年冬日沒有一片雪花,金春到如今沒有下雨的跡象,已經有人挑水種地了。


    也有老農說夏日恐怕會雨水多,但沒人想起蝗蟲一事。


    我留了陳安在南邊,一旦過一兩月有情況,他就會迅速迴來報信兒。”


    方圓兒也是累的厲害,整個人曬黑了一層,不熟悉的人,乍一看上去,還以為她真是個半大小子呢。


    “爹娘,我有八成把握,蝗蟲肯定會來。


    路上我也買了不少糧食,但總是有限。


    還要想辦法,讓大夥兒都防備著,自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