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蓮忍了又忍,實在怕閨女胖的不成樣子,就嘮叨兩句。


    倒是孫老大夫和陳老夫人這樣的老人家,見了方圓兒更是歡喜。


    白胖兒的姑娘家,總是讓人覺得會多幾分福氣。


    這一日,方圓兒同老娘和嫂子們一起做針線。


    王氏突然紅著臉跑迴廂房去了,再迴來時候,就說她來了月事。


    生完孩子之後,這還是第一次。


    趙金蓮趕緊問詢劉氏,劉氏卻說她還沒有來。


    趙金蓮惦記,就攆了方圓兒去請孫老大夫。


    “圓兒啊,你去看看孫老爺子,這會兒閑著嗎?


    若是閑著,能不能給你兩個嫂子把把脈。


    女子就是麻煩,稍微不注意身子,就容易落下病根兒。”


    不想方圓兒卻不知道為什麽出了神兒,被老娘推了一把,才反應過來。


    “啊,啊,好,我這就去。”


    方圓兒扔下針線筐,抬腿就跑,惹得趙金蓮又是嗔怪。


    “這丫頭是怎麽了,毛頭小子一樣。”


    再說方圓兒一溜煙兒跑去玉容院兒,孫老大夫正在寫醫書,見她過來就笑道。


    “丫頭,我正要尋你,你居然就來了。”


    方圓兒卻難得有些扭捏,扯了衣角,半晌才問道。


    “老爺子,我有個問題。


    您說,普通年輕姑娘,突然有一年多沒來葵水,是不是身體有什麽病症了?”


    普通年輕姑娘?


    孫老大夫瞧著方圓兒微微泛紅的小臉,立刻明白過來,就笑道。


    “不一定,女子生性體寒,就是有事鬱結於心,也容易影響行經,這不算大事兒。”


    說著話,他就拉著方圓兒坐下,給方圓兒診脈。


    診完左手診右手,老大夫神色都是添了三分驚奇。


    末了說道,“你這脈象沒有任何問題,身體很健康。


    若是葵水不至,許是平日心思太細,凡事願意放心裏有關係。


    隻要打開心胸,凡事不要過於計較,很快就好了。”


    方圓兒聽得真是哭笑不得,因為全家上下,就屬她最沒心沒肺了。


    老爹老娘和哥哥們都忙的團團轉,兩個嫂子也要顧著孩子。


    就是金子都要啟蒙讀書,為了每日不挨戒尺努力。


    隻有她,吃得多,睡的好,還有空間這個大神器。


    怎麽可能…小心眼,以至於葵水不至。


    不過,孫老大夫醫術高明,也不至於騙她。


    那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自從來到方家,做了方家的小女兒。


    初始,她忙著適應環境,又忙著發家致富,一樁樁一件件,到如今,一切上了軌道。


    她從來也沒意識到,哪裏不正常,除了變得胃口奇大。


    今日嫂子們說起葵水,她才突然想起,大姨媽一直沒有到訪…


    “想什麽呢,丫頭?”


    孫老大夫以為她為了身體擔心,就勸道。


    “不要擔心,女子身體嬌弱,這也是常有之事。”


    “好,老爺子,我不擔心。”


    方圓兒趕緊遮掩,笑道,“我是在擔心嫂子,我二嫂今日來了葵水,大嫂還沒來。


    我娘想請您有空閑時候,幫忙看一下。”


    “好啊,這個容易,午後讓她們過來一下。


    這會兒,我有些忙。”


    “知道了,中午給您做兩個好菜,補補身體。”


    方圓兒同老爺子說了幾句,就溜溜達達迴去了。


    雖然沒找到原因,但自己的身體,她當真覺得很健康。


    索性不理會,等著出走的大姨媽,良心發現,哪日自己找迴來…


    冬日是一年中最清閑的時節,而方家因為餃子館,倒是要多忙一下。


    今年比起去年,積酸菜,就不必偷偷摸摸,可以光明正大了。


    方老二又多買了十口大陶缸,在村裏買幾百顆大白菜。


    去掉老菜梆兒和綠葉部分,隻留中間大半白淨的菜心兒。


    這樣醃漬出來的酸菜顏色好,吃起來也更爽脆。


    王氏和劉氏難得扔下兒子,做了主力軍。


    待得醃好酸菜,就沒什麽大活計了。


    今年家裏在院子北側不遠,建了一個雞棚,養了三百多小雞。


    有去年孵化的,也有今年春日剛孵化的。


    每日喂些穀糠和水,偶爾添點兒苞穀麵。


    雞棚裏砌了爐子,曬幹的枯枝碎葉燒一燒,就足夠小雞們住的暖和又舒坦了。


    下起蛋來,也是勤快之極。


    以至於金子雖然上了學堂,每日清早還是最喜歡跟著奶奶去雞架撿雞蛋。


    學堂裏,有孩子家裏實在困難,魏先生請方玉去說話。


    之後,就以半工半讀的方式,方家開始資助這孩子。


    孩子每日負責打掃雞架裏的雞糞,方家供給他一日三餐,包括棉衣棉鞋。


    孩子家裏自然歡喜,孩子爺爺親自來莊園道謝。


    相比起家裏人,方圓兒更清閑。


    冬日天寒,連采藥都省了。


    陳老夫人最近給芳姐兒請了個嬤嬤學規矩,芳姐兒也來得少了。


    方圓兒得了大把的空閑,就可著勁兒的折騰吃食。


    今日烤個紅薯幹,明日就開始做紅薯粉條。


    趙金蓮原本也惦記給閨女找個教養嬤嬤,但被方玉三兄弟異口同聲拒絕了。


    在他們心裏,妹妹就是最好的。一塊璞玉,若是碰見不好的工匠,反倒會被毀了,失去了靈性。


    不如就這般,任憑妹妹自在過日子。


    左右全家都沒想把妹妹嫁入豪門大戶,以後找個家裏人口簡單,家境殷實的。


    最主要男子要好,對妹妹一定要好的徹底,這樣才成。


    當然,偷偷再加一句。


    若是這男子是父母雙亡的孤兒就最好了…


    不得不說,方家三兄弟寵妹妹是寵到極限了。


    日子一天天過著,落了幾場大雪後,世界就更安靜了。


    方玉先前請城裏的鏢局給黃掌櫃送去了一封信,拜托了一件事。


    那就是給家裏尋些底細幹淨的人手,保護家人和莊園。


    先前兩個地痞就差點兒讓方家家破人亡的驚險之事,誰也不想再發生。


    隨信,方家給黃掌櫃捎帶了四罐子秋梨膏,四罐梨花蜜,四壇子梨花白,都是梨園的特產。


    也是方家的一點兒心意。


    時隔一個多月,黃掌櫃的迴信終於到了。


    他常年在外行走,同各個府城的大鏢局幾乎都有合作,熟人也多。


    這次就給方家引薦了一下,而地點正好就在東州府附近。


    而莊園裏,除了偶爾零星兒來冬釣的客人外,再沒有什麽外人。


    方老二難得有空閑,就匆忙拾掇了行禮,跟著一個路過餃子館的車隊出發去了東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