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都懷孕了,而且月份還淺,不好太累太忙碌。
趙金蓮就有些犯愁,以後餃子館開張,包餃子可是缺不得人手兒。
方圓兒就道,“娘,不如我們在村裏請兩個人來幫忙吧?
要那種幹活麻利,嘴巴也緊的小嫂子。”
趙金蓮心疼工錢,畢竟餃子館還不知道生意怎麽樣,萬一不賺錢,豈不是又添了負擔。
方玉倒是支持妹妹的想法,在他看來,妹妹和嫂子在家做做針線。
老娘坐鎮餃子館,大哥迎客照管車馬,二哥跑堂兼掌櫃。
添兩個人手幫忙包餃子,煮餃子,最好不過了。
“娘,不如先找兩個人幫忙幾日,若是生意淡,到時候再辭了就是。”
閨女提議,老兒子讚同,大兒子二兒子都是眼巴巴盼著,也是歡喜媳婦兒在家養胎。
趙金蓮還能說什麽,自然就點了頭。
提起人選,方老二當即就推薦大壯兒和強子的媳婦兒。
兩人都是二十出頭兒,麻利勤快,難得村裏扯閑話兒時候也沒她們的影子。
先前方家建院子,她們時不時就送菜送東西,也算親近。
於是,事情就這麽歡快的定了下來。
冬日天寒,婦人們大半空閑就是做針線,帶孩子。
大壯媳婦翠花兒和強子媳婦兒來娣,都被每日二十文的工錢砸的有些發懵。
轉而清醒過來,就歡喜的恨不能立刻就上工。
不用在外凍著,也不用搭什麽本錢,隻是在後廚幹點兒活,還能學手藝,這樣的好事兒,可是不容易碰啊。
當日中午吃了飯,兩人就到了方家大院兒。
因為第二日要宴請村人吃餃子,暖鍋兒,也算開業。
所以,提前一日就要開始準備了。
方家上下,除了方老漢負責哄孫子,其餘人都上手幫忙。
就是方玉都挽了袖子包餃子,方老大實在學不會,被老娘攆去剁肉餡,這才算長鬆一口氣。
如今雖然沒有下大雪,但小雪隔幾日就會來一次。
夜裏凍個餃子也不算難事兒。
隻不過要招待的人太多,都放肉餡兒可是放不起。
於是,大半餃子都是白菜豬肉的,豬油放多一些,咬一口也是香噴噴。
另外,豬肉大蔥也包了二百個招待裏正和村老兒們。
豬油剩下的肉滋啦,也就是被炸出豬油剩下的油渣,切碎混上酸菜,也包了兩蓋簾兒,打算明日讓大夥兒嚐嚐,聽聽意見。
方家院子裏鋪了幹淨的油氈,餃子包好,就被方老漢端出去。
大木桶裏打了冰冷的井水,餃子倒進去,就趕緊撈出來,直接攤在油氈上。
不過一刻鍾,餃子就被凍得定了型。
這般,餃子外邊包裹了一層薄薄的冰膜。
下鍋兒好煮,不容易碎,而且時間長了也不容易風幹。
這般忙到小半夜,強子和大壯來接媳婦兒,被留下吃了一盤餃子,都是香的不成。
大壯憨厚,強子活潑,就拉著方老漢的手嚷著。
“大叔,以後我給你當兒子,成不成?”
眾人累了一日,都被他們惹的笑起來。
為了一盤子餃子,居然要背叛祖宗了,可見餃子的魅力有多大。
第二日一早,眾人又忙了一個多時辰,才把餃子都倒騰去了路口。
山叔晚上在這裏守夜,兩鋪大炕早就燒熱了。
後灶的鐵鍋裏,熱水也已經沸騰的翻了花兒。
有村人閑著無事,早早過來喝水閑話兒。
方老漢樂嗬嗬,陪在一邊。
方玉站在父親身邊,一點兒沒有秀才老爺的架子。
村裏人羨慕的不成,特別是幾個村老兒,一定要方玉坐下才成。
不等到正午,後廚的餃子就煮好了。
方圓兒甚至麻利的做了幾個下酒的小菜兒。
一個酸蘿卜,一個糖醋木耳,一個麻辣瓜條,還有一個焯菜幹兒蘸醬。
長輩們占了東邊的大炕,其餘大壯和強子等先前幫工的人占了西邊的大炕。
其餘湊熱鬧的村人則占了地上的方桌兒和長條凳兒。
梨花坳各家的日子算不得富庶,雖然過年時候也能吃頓餃子,但也是菜多肉少,挑不出多少肉星兒。
如今,方家端上來的餃子,最差也是半肉半菜的。
咬上一口,肉香,麵皮的麥香,甚至是白菜的鮮甜,讓眾人都是驚訝歡喜。
“哎呀,這餃子真是太好吃了。”
“就是啊,肉真多。”
“我家過年也是白菜肉餡兒,可是比這個味道差多了。”
“廢話,當然要比你家做的好吃了,以後可要指望這個賺錢呢。”
胡大伯和村老兒們的桌兒上,豬肉大蔥的,酸菜油渣的,白菜肉的,外加豆腐木耳雞蛋的素餡,四樣兒俱全。
外加解膩的小菜兒,方玉親手倒的酒,也讓老頭兒們都是滿意之極。
“老兄弟啊,你們這生意準是錯不了。”
“是啊,別說旁人,就是我都吃完,還想再來吃。”
“這個地點也是好,誰路過怕是都要吃上一盤兒墊墊肚子。”
“得各位老哥哥吉言,都是孩子們折騰的。不求多賺錢,家裏不過是求個糊口就成。”
方老漢謙虛,臉上卻是笑開了花兒。
有人問道,“大叔,你家這餃子打算怎麽賣啊?”
方老二正好盛了餃子湯送過來,就應道。
“價格是我定的,一盤餃子二十個,足一斤。
白菜肉最便宜,是十五文,素餡是二十文,豬肉大蔥是二十五文,最貴的是酸菜油渣的,要三十文一盤兒。”
“哎呦,這可不便宜啊。”
眾人都是咋舌,畢竟他們做一日力氣活兒,賺迴的工錢,也隻夠一盤餃子啊。
三十文若是買肉,也夠一斤多了,添一些菜,夠一家打牙祭了。
“是啊,肉餡兒的還好,那個酸菜肉渣怎麽賣的更貴?貴在哪裏了?”
方老二也不分辨,衝著後廚喊道。
“第二鍋酸菜餃子好了嗎?”
“好了!”
後廚有人應了,方老二進去,很快端了幾盤餃子出來,一桌兒一盤。
“你們嚐嚐,這酸菜是秋日時候積下的。
整個大魏,也就我們家裏有。
酸菜油渣餃子,也是我們店裏的招牌,獨一份兒啊!”
獨一份兒?
眾人都是好奇,趕緊伸筷子去夾,生怕晚了,被旁人吃光了。
入口微酸,會讓人覺得白菜壞掉了,但中和了油渣的香,就變得不那麽奇怪了。
再細品,居然覺得很清新,吃完一個就想吃第二個。
可惜,一盤餃子就那麽多,一人分兩個就沒了。
有人評價中肯,就道。
趙金蓮就有些犯愁,以後餃子館開張,包餃子可是缺不得人手兒。
方圓兒就道,“娘,不如我們在村裏請兩個人來幫忙吧?
要那種幹活麻利,嘴巴也緊的小嫂子。”
趙金蓮心疼工錢,畢竟餃子館還不知道生意怎麽樣,萬一不賺錢,豈不是又添了負擔。
方玉倒是支持妹妹的想法,在他看來,妹妹和嫂子在家做做針線。
老娘坐鎮餃子館,大哥迎客照管車馬,二哥跑堂兼掌櫃。
添兩個人手幫忙包餃子,煮餃子,最好不過了。
“娘,不如先找兩個人幫忙幾日,若是生意淡,到時候再辭了就是。”
閨女提議,老兒子讚同,大兒子二兒子都是眼巴巴盼著,也是歡喜媳婦兒在家養胎。
趙金蓮還能說什麽,自然就點了頭。
提起人選,方老二當即就推薦大壯兒和強子的媳婦兒。
兩人都是二十出頭兒,麻利勤快,難得村裏扯閑話兒時候也沒她們的影子。
先前方家建院子,她們時不時就送菜送東西,也算親近。
於是,事情就這麽歡快的定了下來。
冬日天寒,婦人們大半空閑就是做針線,帶孩子。
大壯媳婦翠花兒和強子媳婦兒來娣,都被每日二十文的工錢砸的有些發懵。
轉而清醒過來,就歡喜的恨不能立刻就上工。
不用在外凍著,也不用搭什麽本錢,隻是在後廚幹點兒活,還能學手藝,這樣的好事兒,可是不容易碰啊。
當日中午吃了飯,兩人就到了方家大院兒。
因為第二日要宴請村人吃餃子,暖鍋兒,也算開業。
所以,提前一日就要開始準備了。
方家上下,除了方老漢負責哄孫子,其餘人都上手幫忙。
就是方玉都挽了袖子包餃子,方老大實在學不會,被老娘攆去剁肉餡,這才算長鬆一口氣。
如今雖然沒有下大雪,但小雪隔幾日就會來一次。
夜裏凍個餃子也不算難事兒。
隻不過要招待的人太多,都放肉餡兒可是放不起。
於是,大半餃子都是白菜豬肉的,豬油放多一些,咬一口也是香噴噴。
另外,豬肉大蔥也包了二百個招待裏正和村老兒們。
豬油剩下的肉滋啦,也就是被炸出豬油剩下的油渣,切碎混上酸菜,也包了兩蓋簾兒,打算明日讓大夥兒嚐嚐,聽聽意見。
方家院子裏鋪了幹淨的油氈,餃子包好,就被方老漢端出去。
大木桶裏打了冰冷的井水,餃子倒進去,就趕緊撈出來,直接攤在油氈上。
不過一刻鍾,餃子就被凍得定了型。
這般,餃子外邊包裹了一層薄薄的冰膜。
下鍋兒好煮,不容易碎,而且時間長了也不容易風幹。
這般忙到小半夜,強子和大壯來接媳婦兒,被留下吃了一盤餃子,都是香的不成。
大壯憨厚,強子活潑,就拉著方老漢的手嚷著。
“大叔,以後我給你當兒子,成不成?”
眾人累了一日,都被他們惹的笑起來。
為了一盤子餃子,居然要背叛祖宗了,可見餃子的魅力有多大。
第二日一早,眾人又忙了一個多時辰,才把餃子都倒騰去了路口。
山叔晚上在這裏守夜,兩鋪大炕早就燒熱了。
後灶的鐵鍋裏,熱水也已經沸騰的翻了花兒。
有村人閑著無事,早早過來喝水閑話兒。
方老漢樂嗬嗬,陪在一邊。
方玉站在父親身邊,一點兒沒有秀才老爺的架子。
村裏人羨慕的不成,特別是幾個村老兒,一定要方玉坐下才成。
不等到正午,後廚的餃子就煮好了。
方圓兒甚至麻利的做了幾個下酒的小菜兒。
一個酸蘿卜,一個糖醋木耳,一個麻辣瓜條,還有一個焯菜幹兒蘸醬。
長輩們占了東邊的大炕,其餘大壯和強子等先前幫工的人占了西邊的大炕。
其餘湊熱鬧的村人則占了地上的方桌兒和長條凳兒。
梨花坳各家的日子算不得富庶,雖然過年時候也能吃頓餃子,但也是菜多肉少,挑不出多少肉星兒。
如今,方家端上來的餃子,最差也是半肉半菜的。
咬上一口,肉香,麵皮的麥香,甚至是白菜的鮮甜,讓眾人都是驚訝歡喜。
“哎呀,這餃子真是太好吃了。”
“就是啊,肉真多。”
“我家過年也是白菜肉餡兒,可是比這個味道差多了。”
“廢話,當然要比你家做的好吃了,以後可要指望這個賺錢呢。”
胡大伯和村老兒們的桌兒上,豬肉大蔥的,酸菜油渣的,白菜肉的,外加豆腐木耳雞蛋的素餡,四樣兒俱全。
外加解膩的小菜兒,方玉親手倒的酒,也讓老頭兒們都是滿意之極。
“老兄弟啊,你們這生意準是錯不了。”
“是啊,別說旁人,就是我都吃完,還想再來吃。”
“這個地點也是好,誰路過怕是都要吃上一盤兒墊墊肚子。”
“得各位老哥哥吉言,都是孩子們折騰的。不求多賺錢,家裏不過是求個糊口就成。”
方老漢謙虛,臉上卻是笑開了花兒。
有人問道,“大叔,你家這餃子打算怎麽賣啊?”
方老二正好盛了餃子湯送過來,就應道。
“價格是我定的,一盤餃子二十個,足一斤。
白菜肉最便宜,是十五文,素餡是二十文,豬肉大蔥是二十五文,最貴的是酸菜油渣的,要三十文一盤兒。”
“哎呦,這可不便宜啊。”
眾人都是咋舌,畢竟他們做一日力氣活兒,賺迴的工錢,也隻夠一盤餃子啊。
三十文若是買肉,也夠一斤多了,添一些菜,夠一家打牙祭了。
“是啊,肉餡兒的還好,那個酸菜肉渣怎麽賣的更貴?貴在哪裏了?”
方老二也不分辨,衝著後廚喊道。
“第二鍋酸菜餃子好了嗎?”
“好了!”
後廚有人應了,方老二進去,很快端了幾盤餃子出來,一桌兒一盤。
“你們嚐嚐,這酸菜是秋日時候積下的。
整個大魏,也就我們家裏有。
酸菜油渣餃子,也是我們店裏的招牌,獨一份兒啊!”
獨一份兒?
眾人都是好奇,趕緊伸筷子去夾,生怕晚了,被旁人吃光了。
入口微酸,會讓人覺得白菜壞掉了,但中和了油渣的香,就變得不那麽奇怪了。
再細品,居然覺得很清新,吃完一個就想吃第二個。
可惜,一盤餃子就那麽多,一人分兩個就沒了。
有人評價中肯,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