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出發的前一晚,方家老少徹底搬進了新院子。
廊簷下掛了紅燈籠,怎麽看怎麽喜慶熱鬧。
趙金蓮帶了兩個兒媳下廚,張羅了一桌兒點好菜。
一來慶賀家裏搬新宅,二來也給兒女們踐行。
一家人團團圍坐,說笑聲聲,都是幸福的有些恍惚。
兩個月前,家裏還在為二兩銀子的藥費犯愁呢。
如今居然建了新院子,買了山頭兒,馬上要送兒子去趕考了。
簡直是做夢一樣!
趙金蓮不停的給兒女們夾菜,眼圈兒就有些紅了。
“日子真是好了,真是好了!”
方圓兒舍不得老娘掉眼淚,立刻笑道。
“是啊,娘,以後還會更好的。
等我三哥考了秀才,再給您娶個兒媳婦迴來。
咱們家裏就更熱鬧了!”
趙金蓮扭頭迅速抹了眼裏,生怕不吉利,耽擱了兒子的氣運。
然後,她從懷裏拿出三個荷包。
第一個遞給方老二,“這裏有五十兩,路上別儉省,照顧好你弟弟妹妹。”
方老二趕緊起身接了,應道,“娘,你放心,我們一定平安迴來。”
趙金蓮點頭,對精明圓滑的二兒子,她一向最放心。
剩下兩個荷包,一人一個分給了方玉和方圓兒。
“這裏邊是些散碎銀子,給你們路上零用的。不許大手大腳,聽你二哥的話。
敢在外邊惹禍,看我迴來怎麽收拾你們。”
方圓兒當然聽得出,這最後一句根本沒有哥哥什麽事,就是在指她。
她趕緊堆起笑,一副憨厚傻閨女的模樣,惹得趙金蓮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眾人也是忍不住笑,岔開話頭兒,趕緊吃飯。
第二日一早,太陽不等跳出山頭兒,方家眾人就都起來了。
就是金子都揉著眼睛,靠在娘親的肩頭,衝著叔叔和姑姑們揮手道別。
眼見馬車慢慢走得沒了影子,趙金蓮還是惦記。
“老大媳婦兒,可是仔細清點過了,該帶的都帶了?”
“帶了,娘,我檢查了三遍,肯定沒落下什麽。”
劉氏笑的憨厚,王氏也是勸道,“娘,缺了什麽路上買新的,也來的及。”
“這倒是,有你們妹子在,哪有花不出去的銀子啊。
這丫頭打量我不知道呢,這幾日她可是沒少攛掇老二往迴買東西。”
趙金蓮想起閨女,更是舍不得。
方老大趕緊就道,“娘,我去請大夫了?”
“去吧,記得不要多說,你這嘴巴笨,小心把大夫說惱了。
來家之後,我同大夫說。”
“好,娘,我知道了。”
方老大趕了牛車出發,不過一個時辰就把先前幾年一直替趙金蓮看診的大夫請來了。
趙金蓮的咳疾早就好了,自然不用開什麽藥方。
但方老大送大夫迴去之後,還是帶了幾包藥,也給了二兩銀子做診金。
這麽來迴兩趟,免不得就碰到村裏人順路搭個腳兒。
於是,不過半日,村裏就都知道方圓兒起了嚴重的疹子,兩三月不能見風的消息。
有私下嫉妒方家搬去新院子的婦人,就酸溜溜說道。
“什麽風疹啊,我看就是宅子太新,不定哪裏住的不舒坦呢。”
“就是,我也聽說有些工匠用的桐油不好。有人嗅著就渾身起疙瘩呢!”
“恐怕就是這樣了,所以說啊,這新院子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有福氣住的。”
婦人們嘴上沒有把門兒的,男人們卻更明理一些,扯了自家娘們兒迴嗬斥。
“在外邊胡說什麽,方家好壞不說,我之前還在人家賺了幾百文工錢呢。
再說,以後方家那麽大山頭兒,時不時就要人手做工。
你今日這麽說,傳到方家耳朵裏,以後還怎麽走動。”
婦人也是有些後悔,應道。
“那我拾掇點兒東西,去探探病?”
“探什麽,沒聽說風疹傳染嗎,你也想滿身疙瘩啊。
咱家可沒銀子給你抓藥,以後把嘴巴看住了!
再胡咧咧,就別出門!”
這般,婦人們的閑話兒剛傳了一日就被按了下去。
但方圓兒風疹,不能見人,卻是連臨近村屯都知道了。
自然,提親的人也不敢上門了。
不說村裏如何,隻說,方玉這會兒已經匯合了童先生和四個同窗好友,一起往府城趕去。
方家這架古怪的馬車,可是被幾個同窗沒少笑話。
方玉也不惱,笑嘻嘻同他們應和幾句。
畢竟,因為這架馬車引了眾人矚目,對他身邊的“半大小子”也就不在意了。
方圓兒穿了一套灰色衣褲,戴了一頂帽子,手臉脖子都塗了一種草藥汁兒,變成古銅色。
若是不仔細端詳,怎麽看都是一個淘氣活潑的農家少年而已。
方老二趕了車,她坐了另一邊車轅上,一邊嗑瓜子,一邊歡快看風景。
許是她這模樣太過自在,一點兒沒有趕路的辛苦。
兩車相錯之時,就惹得對麵車裏的孫裕興多看了幾眼。
於是,也就認出了這是賣藥材給爺爺的姑娘。
方圓兒偶爾望過去,四目相對,她就有些被拆穿的尷尬。
於是,她眨巴著大眼睛,討好的舉起了手裏的五香瓜子。
大有賄賂這位孫家公子,不要多管閑事的意味。
孫裕興淡漠的收迴目光,關了車窗。
方圓兒碰了一鼻子的灰,倒也不惱。
這孫家公子雖然清高,不好相處,卻也不像多嘴的模樣。
金河縣離得眾人的目的地,東洲府,其實直線距離不過二百裏。
但因為一些不大不小的山,總要繞路。
山路又多狹窄顛簸,行路就慢了很多。
中午,眾人都沒有下車,隨便吃點兒幹糧墊肚子,也就算是把午飯打發了。
但對付一頓,那是旁人。
方圓兒絕對不可能委屈自己的肚子,更不可能委屈兩個哥哥的肚子。
她鑽進車裏,拿出一個小小的新藤條筐子,伸手進去。
左一盤子醬肉,右一盤子饅頭,甚至還有一葫蘆熱乎乎的雞蛋湯,就被拿了出來。
方玉已經見怪不怪了,放下手裏的書,揉了揉酸疼的眼睛。
接過妹妹手裏的饅頭夾肉,一連吃了兩個,又喝了半碗湯。
然後,他出去替換了二哥進來。
至於方圓兒,就一直沒停了手,直到二哥吃飽,她把最後的醬肉饅頭都添進肚子才算罷手。
方老二眼見妹子這般,終於理解先前為何讓他買那麽多米麵了。
“妹妹,你帶了多少幹糧?
這路況不好,怕是要十幾日才能到府城。”
“放心,二哥,別說十幾日,就是兩個月也夠吃。”
方圓兒一口喝幹剩下的雞蛋湯,摸摸自己沒有隆起多高的肚子,也是無奈。
十幾個饅頭,三大塊鹵肉,三碗湯,怎麽吃了也像沒吃一樣。
難道她的肚子裏,當真住了一個怪獸?
廊簷下掛了紅燈籠,怎麽看怎麽喜慶熱鬧。
趙金蓮帶了兩個兒媳下廚,張羅了一桌兒點好菜。
一來慶賀家裏搬新宅,二來也給兒女們踐行。
一家人團團圍坐,說笑聲聲,都是幸福的有些恍惚。
兩個月前,家裏還在為二兩銀子的藥費犯愁呢。
如今居然建了新院子,買了山頭兒,馬上要送兒子去趕考了。
簡直是做夢一樣!
趙金蓮不停的給兒女們夾菜,眼圈兒就有些紅了。
“日子真是好了,真是好了!”
方圓兒舍不得老娘掉眼淚,立刻笑道。
“是啊,娘,以後還會更好的。
等我三哥考了秀才,再給您娶個兒媳婦迴來。
咱們家裏就更熱鬧了!”
趙金蓮扭頭迅速抹了眼裏,生怕不吉利,耽擱了兒子的氣運。
然後,她從懷裏拿出三個荷包。
第一個遞給方老二,“這裏有五十兩,路上別儉省,照顧好你弟弟妹妹。”
方老二趕緊起身接了,應道,“娘,你放心,我們一定平安迴來。”
趙金蓮點頭,對精明圓滑的二兒子,她一向最放心。
剩下兩個荷包,一人一個分給了方玉和方圓兒。
“這裏邊是些散碎銀子,給你們路上零用的。不許大手大腳,聽你二哥的話。
敢在外邊惹禍,看我迴來怎麽收拾你們。”
方圓兒當然聽得出,這最後一句根本沒有哥哥什麽事,就是在指她。
她趕緊堆起笑,一副憨厚傻閨女的模樣,惹得趙金蓮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眾人也是忍不住笑,岔開話頭兒,趕緊吃飯。
第二日一早,太陽不等跳出山頭兒,方家眾人就都起來了。
就是金子都揉著眼睛,靠在娘親的肩頭,衝著叔叔和姑姑們揮手道別。
眼見馬車慢慢走得沒了影子,趙金蓮還是惦記。
“老大媳婦兒,可是仔細清點過了,該帶的都帶了?”
“帶了,娘,我檢查了三遍,肯定沒落下什麽。”
劉氏笑的憨厚,王氏也是勸道,“娘,缺了什麽路上買新的,也來的及。”
“這倒是,有你們妹子在,哪有花不出去的銀子啊。
這丫頭打量我不知道呢,這幾日她可是沒少攛掇老二往迴買東西。”
趙金蓮想起閨女,更是舍不得。
方老大趕緊就道,“娘,我去請大夫了?”
“去吧,記得不要多說,你這嘴巴笨,小心把大夫說惱了。
來家之後,我同大夫說。”
“好,娘,我知道了。”
方老大趕了牛車出發,不過一個時辰就把先前幾年一直替趙金蓮看診的大夫請來了。
趙金蓮的咳疾早就好了,自然不用開什麽藥方。
但方老大送大夫迴去之後,還是帶了幾包藥,也給了二兩銀子做診金。
這麽來迴兩趟,免不得就碰到村裏人順路搭個腳兒。
於是,不過半日,村裏就都知道方圓兒起了嚴重的疹子,兩三月不能見風的消息。
有私下嫉妒方家搬去新院子的婦人,就酸溜溜說道。
“什麽風疹啊,我看就是宅子太新,不定哪裏住的不舒坦呢。”
“就是,我也聽說有些工匠用的桐油不好。有人嗅著就渾身起疙瘩呢!”
“恐怕就是這樣了,所以說啊,這新院子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有福氣住的。”
婦人們嘴上沒有把門兒的,男人們卻更明理一些,扯了自家娘們兒迴嗬斥。
“在外邊胡說什麽,方家好壞不說,我之前還在人家賺了幾百文工錢呢。
再說,以後方家那麽大山頭兒,時不時就要人手做工。
你今日這麽說,傳到方家耳朵裏,以後還怎麽走動。”
婦人也是有些後悔,應道。
“那我拾掇點兒東西,去探探病?”
“探什麽,沒聽說風疹傳染嗎,你也想滿身疙瘩啊。
咱家可沒銀子給你抓藥,以後把嘴巴看住了!
再胡咧咧,就別出門!”
這般,婦人們的閑話兒剛傳了一日就被按了下去。
但方圓兒風疹,不能見人,卻是連臨近村屯都知道了。
自然,提親的人也不敢上門了。
不說村裏如何,隻說,方玉這會兒已經匯合了童先生和四個同窗好友,一起往府城趕去。
方家這架古怪的馬車,可是被幾個同窗沒少笑話。
方玉也不惱,笑嘻嘻同他們應和幾句。
畢竟,因為這架馬車引了眾人矚目,對他身邊的“半大小子”也就不在意了。
方圓兒穿了一套灰色衣褲,戴了一頂帽子,手臉脖子都塗了一種草藥汁兒,變成古銅色。
若是不仔細端詳,怎麽看都是一個淘氣活潑的農家少年而已。
方老二趕了車,她坐了另一邊車轅上,一邊嗑瓜子,一邊歡快看風景。
許是她這模樣太過自在,一點兒沒有趕路的辛苦。
兩車相錯之時,就惹得對麵車裏的孫裕興多看了幾眼。
於是,也就認出了這是賣藥材給爺爺的姑娘。
方圓兒偶爾望過去,四目相對,她就有些被拆穿的尷尬。
於是,她眨巴著大眼睛,討好的舉起了手裏的五香瓜子。
大有賄賂這位孫家公子,不要多管閑事的意味。
孫裕興淡漠的收迴目光,關了車窗。
方圓兒碰了一鼻子的灰,倒也不惱。
這孫家公子雖然清高,不好相處,卻也不像多嘴的模樣。
金河縣離得眾人的目的地,東洲府,其實直線距離不過二百裏。
但因為一些不大不小的山,總要繞路。
山路又多狹窄顛簸,行路就慢了很多。
中午,眾人都沒有下車,隨便吃點兒幹糧墊肚子,也就算是把午飯打發了。
但對付一頓,那是旁人。
方圓兒絕對不可能委屈自己的肚子,更不可能委屈兩個哥哥的肚子。
她鑽進車裏,拿出一個小小的新藤條筐子,伸手進去。
左一盤子醬肉,右一盤子饅頭,甚至還有一葫蘆熱乎乎的雞蛋湯,就被拿了出來。
方玉已經見怪不怪了,放下手裏的書,揉了揉酸疼的眼睛。
接過妹妹手裏的饅頭夾肉,一連吃了兩個,又喝了半碗湯。
然後,他出去替換了二哥進來。
至於方圓兒,就一直沒停了手,直到二哥吃飽,她把最後的醬肉饅頭都添進肚子才算罷手。
方老二眼見妹子這般,終於理解先前為何讓他買那麽多米麵了。
“妹妹,你帶了多少幹糧?
這路況不好,怕是要十幾日才能到府城。”
“放心,二哥,別說十幾日,就是兩個月也夠吃。”
方圓兒一口喝幹剩下的雞蛋湯,摸摸自己沒有隆起多高的肚子,也是無奈。
十幾個饅頭,三大塊鹵肉,三碗湯,怎麽吃了也像沒吃一樣。
難道她的肚子裏,當真住了一個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