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清歌心裏頭都虛了,手心有些隱隱發汗。
是啊,她應該怎麽跟沈繡繡解釋呢。
她抬手撫摸著沈繡繡的頭,想了一陣才開口:“這有何難,娘親早幾日就還有一些現存的藥粉呢。隻是那日他們過來,你爹爹不在家,娘親不好一下就拿出這麽多的藥粉來的。”
“為什麽呀?”沈繡繡的臉頰白裏透紅的,可愛至極,雲清歌忍不住就去揉一揉她的小臉頰。
“傻孩子,你爹爹不在家,咱們拿這麽多值錢的東西,會惹人懷疑的,一個搞不好就還會發生偷竊之事的。”
雲清歌語重心長說道,好在這個理由足夠充分,也沒有什麽漏洞。
沈繡繡似懂非懂點點頭,“原來是這樣啊,繡繡明白了,還是娘親想得周到!”
雲清歌哭笑不得。
這在古代不比在現代,治安差勁。
昨兒田裏還這麽多人,她要是當場憑空拿出藥粉,豈不被人當做妖孽抓了去。
可見封建迷信害死人呐,要不得。
沈浮光恰好從灶房裏端著剛做好的饅頭走出,聽見雲清歌的話時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清歌聰明!”
雲清歌倒是有些難為情了,臉頰略紅低下頭。
“清歌的做法謹慎,我也十分讚同的,不然的話我不在家中,夜裏肯定會有人惦記著咱們家藥粉的事情上門來了。”
雖說村子裏近年來少有偷竊之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家子圍在桌前吃著饅頭,外頭便傳來要和的聲音。
“雲丫頭!沈夫人!你可別忘了今兒是約好的發工錢的日子誒,大夥們可都等著吃飯嘞!”
來人是馮瓦匠,見他們一家子坐著吃饅頭,驚訝起來。
“不是吧?沈夫人,咱們村子裏你家的情況還算好的,怎麽也學著咱們吃饅頭做午膳?”
雲清歌正在翻看紀錄工時的本子呢,沈浮光便替她迴答了。
“這有什麽,咱們的情況也不比你們好到哪裏去。銀子得來不易,更省了。”
這話不假。
雲清歌差點沒笑出聲來,想到現代的一句話叫越有錢越摳門,這說的好像就是他們家。
“哎呀......”
雲清歌嘟囔一聲,她數著數著,居然發現銅板不太夠!
“怎麽了?沈夫人,莫不是哪裏出什麽差錯了吧?”
馮瓦匠一聽她這聲不對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雲清歌抬手示意他冷靜:“不是什麽大事,就是銅板不太夠。不如這樣,你跟我一塊到裏正叔公家去,我去叔公家給你們兌銅板怎麽樣?”
馮瓦匠不停擦著額頭上的汗水,憨厚笑起來:“沈夫人,你真是嚇死我了。”
他還以為沈浮光家的銀子不夠了,要破產了,嚇得他差點就以為要做白工了。
沈繡繡將半個饅頭遞了出去,這是她剛從大饅頭的身上撕下來的,另一半給了沈浮光。
“馮爺子,你要是餓了就先吃這個墊墊肚子吧,繡繡飽了吃不下。”
馮瓦匠樂壞了,他就喜歡沈浮光家的這個女娃子,懂事聰明。
“謝謝繡繡,不過你馮爺子的手髒,這個就留給你吃了,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不能吃少嘍。”
馮瓦匠對沈繡繡是喜歡得不得了。
見此,沈繡繡看向沈浮光,見沈浮光朝她點點頭,這便謝過了馮瓦匠吃起來。
雲清歌帶著馮瓦匠便朝沈裏正家裏走去。
此刻正是用午膳的時候,沈裏正家中飄出陣陣香味,可把雲清歌這個剛吃完饅頭的給饞壞了,更別說本就沒吃飯的馮瓦匠了。
“叔公,叔公可在家嗎?”
何氏聽見聲響便走出來,一望是雲清歌,便連忙歡喜給她開門,寒暄道:“哎喲,雲丫頭,你怎麽過來了?馮瓦匠也一塊來了,快快進來坐。”
雲清歌按住何氏那雙熱情待客的手,慢慢道:“不是什麽大事,是這樣的,我家今兒要給馮瓦匠們發工錢,沒銅板了,想來跟叔公換呢,叔婆可能換?”
何氏手裏頭還拿著炒菜用的板子呢,聽雲清歌說明了來意就速速跑去灶房將東西放好,將手洗幹淨了才出來。
“能的,你叔公今兒還在外頭忙著呢,你說你要換多少銅板,我去給你拿,屋裏坐。”
兩個婦人入裏屋去找銅板,馮瓦匠隻得待在正院等著了。
屋內,雲清歌將幾兩銀子放在了桌麵上,“叔婆,你看能不能兌這麽多?”
這幾兩銀子,那可是一個普通家庭幾個月的生計啊。
何氏看得眼睛都直了。
“有的有的,我給你拿,你們家有你之後真的是發達了,叫人羨慕啊。”
何氏嘖嘖稱道,她這話可不假,如今村子裏能有幾戶人家是不羨慕雲清歌他們家的。
除了裏正家的情況好一點,其餘的誰人的日子不是過得緊巴巴的。
好在後來有雲清歌帶著大家種東西拿出去賣,算是找著了一條財路,說不定日後村裏的日子就要就此好起來了。
杏花從來沒見過這麽銀子放在自己的麵前,羨慕得很,雙眼都在閃閃發光,無意道:
“真好,我要是也有這麽多銀子也好了......雲姐,你家的日子真是叫人羨慕,我也想過上你們家的這種日子,至少現在是不愁吃穿了,還有銀子拿,說不定不用等到逢年過節,也能吃雞吃鴨的。”
雲清歌怔住,這話怎麽聽得這麽寒酸又孤苦呢。
她不由得暗歎古人的生活真是不易。
就連她自己,也是多虧得了一個係統才可以這麽方便,否則這日子過起來也是難得很。
係統自然是知道她在誇自己,驕傲得都要上天了。
“哼哼哼,那是自然,誰讓我是整個係統界最厲害的呢,宿主應該感謝我才是呢。”
雲清歌的臉差點就抽筋了,意念迴道:“說你胖你還當真了,真是一點都不謙虛啊。”
那頭的何氏將銅板都拿了過來,聽到自家女兒如此說來,觸動了腦內的某根筋。
是啊,她怎麽沒有想到呢。
作為女兒家,本就身不由已了,要是多幾個銀兩在手裏,以後杏花在婆家也多了份保障不是。
是啊,她應該怎麽跟沈繡繡解釋呢。
她抬手撫摸著沈繡繡的頭,想了一陣才開口:“這有何難,娘親早幾日就還有一些現存的藥粉呢。隻是那日他們過來,你爹爹不在家,娘親不好一下就拿出這麽多的藥粉來的。”
“為什麽呀?”沈繡繡的臉頰白裏透紅的,可愛至極,雲清歌忍不住就去揉一揉她的小臉頰。
“傻孩子,你爹爹不在家,咱們拿這麽多值錢的東西,會惹人懷疑的,一個搞不好就還會發生偷竊之事的。”
雲清歌語重心長說道,好在這個理由足夠充分,也沒有什麽漏洞。
沈繡繡似懂非懂點點頭,“原來是這樣啊,繡繡明白了,還是娘親想得周到!”
雲清歌哭笑不得。
這在古代不比在現代,治安差勁。
昨兒田裏還這麽多人,她要是當場憑空拿出藥粉,豈不被人當做妖孽抓了去。
可見封建迷信害死人呐,要不得。
沈浮光恰好從灶房裏端著剛做好的饅頭走出,聽見雲清歌的話時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清歌聰明!”
雲清歌倒是有些難為情了,臉頰略紅低下頭。
“清歌的做法謹慎,我也十分讚同的,不然的話我不在家中,夜裏肯定會有人惦記著咱們家藥粉的事情上門來了。”
雖說村子裏近年來少有偷竊之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家子圍在桌前吃著饅頭,外頭便傳來要和的聲音。
“雲丫頭!沈夫人!你可別忘了今兒是約好的發工錢的日子誒,大夥們可都等著吃飯嘞!”
來人是馮瓦匠,見他們一家子坐著吃饅頭,驚訝起來。
“不是吧?沈夫人,咱們村子裏你家的情況還算好的,怎麽也學著咱們吃饅頭做午膳?”
雲清歌正在翻看紀錄工時的本子呢,沈浮光便替她迴答了。
“這有什麽,咱們的情況也不比你們好到哪裏去。銀子得來不易,更省了。”
這話不假。
雲清歌差點沒笑出聲來,想到現代的一句話叫越有錢越摳門,這說的好像就是他們家。
“哎呀......”
雲清歌嘟囔一聲,她數著數著,居然發現銅板不太夠!
“怎麽了?沈夫人,莫不是哪裏出什麽差錯了吧?”
馮瓦匠一聽她這聲不對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雲清歌抬手示意他冷靜:“不是什麽大事,就是銅板不太夠。不如這樣,你跟我一塊到裏正叔公家去,我去叔公家給你們兌銅板怎麽樣?”
馮瓦匠不停擦著額頭上的汗水,憨厚笑起來:“沈夫人,你真是嚇死我了。”
他還以為沈浮光家的銀子不夠了,要破產了,嚇得他差點就以為要做白工了。
沈繡繡將半個饅頭遞了出去,這是她剛從大饅頭的身上撕下來的,另一半給了沈浮光。
“馮爺子,你要是餓了就先吃這個墊墊肚子吧,繡繡飽了吃不下。”
馮瓦匠樂壞了,他就喜歡沈浮光家的這個女娃子,懂事聰明。
“謝謝繡繡,不過你馮爺子的手髒,這個就留給你吃了,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不能吃少嘍。”
馮瓦匠對沈繡繡是喜歡得不得了。
見此,沈繡繡看向沈浮光,見沈浮光朝她點點頭,這便謝過了馮瓦匠吃起來。
雲清歌帶著馮瓦匠便朝沈裏正家裏走去。
此刻正是用午膳的時候,沈裏正家中飄出陣陣香味,可把雲清歌這個剛吃完饅頭的給饞壞了,更別說本就沒吃飯的馮瓦匠了。
“叔公,叔公可在家嗎?”
何氏聽見聲響便走出來,一望是雲清歌,便連忙歡喜給她開門,寒暄道:“哎喲,雲丫頭,你怎麽過來了?馮瓦匠也一塊來了,快快進來坐。”
雲清歌按住何氏那雙熱情待客的手,慢慢道:“不是什麽大事,是這樣的,我家今兒要給馮瓦匠們發工錢,沒銅板了,想來跟叔公換呢,叔婆可能換?”
何氏手裏頭還拿著炒菜用的板子呢,聽雲清歌說明了來意就速速跑去灶房將東西放好,將手洗幹淨了才出來。
“能的,你叔公今兒還在外頭忙著呢,你說你要換多少銅板,我去給你拿,屋裏坐。”
兩個婦人入裏屋去找銅板,馮瓦匠隻得待在正院等著了。
屋內,雲清歌將幾兩銀子放在了桌麵上,“叔婆,你看能不能兌這麽多?”
這幾兩銀子,那可是一個普通家庭幾個月的生計啊。
何氏看得眼睛都直了。
“有的有的,我給你拿,你們家有你之後真的是發達了,叫人羨慕啊。”
何氏嘖嘖稱道,她這話可不假,如今村子裏能有幾戶人家是不羨慕雲清歌他們家的。
除了裏正家的情況好一點,其餘的誰人的日子不是過得緊巴巴的。
好在後來有雲清歌帶著大家種東西拿出去賣,算是找著了一條財路,說不定日後村裏的日子就要就此好起來了。
杏花從來沒見過這麽銀子放在自己的麵前,羨慕得很,雙眼都在閃閃發光,無意道:
“真好,我要是也有這麽多銀子也好了......雲姐,你家的日子真是叫人羨慕,我也想過上你們家的這種日子,至少現在是不愁吃穿了,還有銀子拿,說不定不用等到逢年過節,也能吃雞吃鴨的。”
雲清歌怔住,這話怎麽聽得這麽寒酸又孤苦呢。
她不由得暗歎古人的生活真是不易。
就連她自己,也是多虧得了一個係統才可以這麽方便,否則這日子過起來也是難得很。
係統自然是知道她在誇自己,驕傲得都要上天了。
“哼哼哼,那是自然,誰讓我是整個係統界最厲害的呢,宿主應該感謝我才是呢。”
雲清歌的臉差點就抽筋了,意念迴道:“說你胖你還當真了,真是一點都不謙虛啊。”
那頭的何氏將銅板都拿了過來,聽到自家女兒如此說來,觸動了腦內的某根筋。
是啊,她怎麽沒有想到呢。
作為女兒家,本就身不由已了,要是多幾個銀兩在手裏,以後杏花在婆家也多了份保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