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奶奶想幫忙啊?”
許舟舟聽到顧瀾說老太太想要在學堂找點兒事情做,她非常驚訝,這老太太沒毛病吧?
“現在也是你的奶奶。”顧瀾糾正她,接著說道:“奶奶就是看我們都有事情忙,她一個人閑著太無聊了,想要幫幫忙。”
“那……她能做什麽?去廚房洗菜做飯?這種粗活她應該不會做,打掃學堂……”
許舟舟一邊羅列學堂裏還需要人手的活兒,一邊替老太太否定,這些活兒她堂堂的將軍府當家主母,怎麽可能會做?
她連吃飯的碗都是叫杏兒洗的,怎麽能會去做這些事情。
顧瀾隻是靜靜地在一旁聽著沒說話,這些活兒他奶奶是不會做的,但他又不太了解學堂裏的事情,隻能由許舟舟去安排了。
許舟舟把後勤工作猜想了個遍,愣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她隻好轉向一線工作了。
可是教學老太太也做不到啊!
“對了!”
許舟舟突然想到了什麽,她激動地看著顧瀾,“明兒學堂的蹴鞠隊就要訓練了,訓練過程中需要一個人登記各個隊員的情況,我覺得奶奶就不錯!”
這個活兒不髒不累,又不需要大運動量,就是記錄一下各個學員每天的訓練成果,平常比試的時候登記一下比分什麽的。
隻是……“這個活兒可能會經常曬陽台,這樣可以嗎?”
“我想奶奶應該沒關係的,我一會兒去問問她。”顧瀾也覺得這個活兒合適。
這樣一來,老太太既能有事情做,還能整日和孩子們在一塊兒打交道,她也不會無聊了。
“那你跟奶奶說,這個活兒每天清晨就得起床陪隊員們跑操,孩子們上課了奶奶就可以迴來休息了。”
許舟舟把工作內容簡單跟顧瀾交代了一下,一會兒他好跟老太太說,“還有就是傍晚下課了,隊員們需要晚練,她那個時候也得陪著。”
學堂裏的體育老師也會陪練,但他們會參與到訓練當中,文字登記可能會疏忽,還是需要一個專門的記錄人員。
“嗯,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找奶奶商量一下。”
顧瀾記住了許舟舟的話,起身出去敲老太太的門去了。
希望學堂這邊關於蹴鞠的事情已經投入到緊鑼密鼓的訓練中了,而太傅學堂那邊,還在因為蹴鞠是什麽玩意兒而發愁呢。
“關大人,你上次不是陪皇上南下,見過那蹴鞠嘛,你怎麽會不知道怎麽踢呢!”
馮先凡怒不其爭地衝著一個二品文官怒道,這個關年曾和皇上一起南下,去過小漁村,見過那蹴鞠。
可現在卻還是一問三不知。
關年也很為難啊,“馮大人,這等粗魯的東西,在下怎麽可能碰過,再說了,我也不知道它會是比試的題目之一啊!”
這位關大人覺得甚是冤枉啊,打死他他都不可能會猜到,這竟然是題目之一。
“唉!”
馮先凡狠狠地甩了甩袖子,背過身去獨自生悶氣。
“馮大人,這個題目本身出的就不公平,要不我們還是向皇上討個請,叫會踢的人來教教吧。”周同站出來給眾人台階下。
“會踢的人!”
馮先凡突然拍了下身邊的桌子,“砰”地一聲兒嚇壞了屋裏的眾大臣,“會踢的人不就是那個女人學堂裏的人嗎?難道你們要去那個女人認輸?”
對他來說,讓他去請教許舟舟,那就相當於認輸了!
“馮大人,本官倒有一計……”一直悶聲不說話的周常突然開口道。
自打他知道了會嬌娥的幕後老板是許舟舟之後,他就一直記恨她,是她搶走了他那麽多生意,叫他的青樓開不下去。
這筆賬,是該找許舟舟算算了。
“哦?周大人說來聽聽!”
幾人湊近周常,隻聽周常來了一句:“在下聽說那女人的學堂裏,有東城的學子,我們可以將其好好利用,然後坐享其成!”
太傅學堂對東城的學子來說,那是夢中的天堂,隻要他們好好利用一番,西城那個窮酸學堂又算得了什麽!
馮先凡幾人聽完,立刻意會了。
幾人看著對方,頻頻點頭微笑,達成了共識。
她許舟舟已經組隊了是嗎?那就讓她好好培養那些人吧,待時機成熟,那些人就會是他們的人了!
如若不行,收買其中一兩人,有空了來太傅學堂教教他們的學子,迴頭到了賽場上,再故意放水,他們也照贏不誤。
“來人,備菜!”
解決了心頭難題之後,馮先凡心情大好,直接吩咐門外的下人,“本官要與幾位大人好好商量一番比試的題目!”
那個顧瀾竟然敢公然偏袒他的女人,那他們就不客氣了,這道文官出的題目,他要叫他們誰也答不上來!
就在這群老狐狸氣憤地指責顧瀾的時候,顧瀾這會兒還在京中各個角落忙活著呢。
空白的印記紙條發出之後,皇上給城中的百姓們三天時間去填寫題目,今兒是把紙條收迴來的時候了。
紙條收迴來之後,顧瀾還要帶人挑選一番。
沒有印記的不要、沒有填寫內容不要、鬼畫符的不要、趁機書寫討好皇上的不要、寫反動文章的更加不要!
這些事情交由下人去做就行了,可顧瀾還是堅持要跑一趟。
他跟著手底下那些人一起篩選紙條,順便掃一眼那紙條上的內容。
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看不完全城幾十萬張紙條,但看個幾百張還是沒問題的,他得看看紙條上寫的問題傾向於哪方麵,迴去好提醒提醒他家娘子。
可看了一天下來,他看得眼睛都快瞎了,得到的信息卻少之又少。
這紙條上寫的,一千張紙條有一千個問題,他能看出什麽才怪呢!
不過問題雖然都不一樣,可大方向無非就是文章、秋闈和農種三大類,這三大類是青南的根本,不用想都知道會有。
迴到家之後,顧瀾照樣把今天看過的紙條上的問題跟許舟舟簡單說了幾個他記得住的,許舟舟聽了之後,心中大概有了方向。
還真別說,如果顧瀾沒告訴她的話,她還真不知道百姓們那麽關心秋闈的問題。
也許是她沒經曆過,所以在她心裏,秋闈的存在感不強。
許舟舟聽到顧瀾說老太太想要在學堂找點兒事情做,她非常驚訝,這老太太沒毛病吧?
“現在也是你的奶奶。”顧瀾糾正她,接著說道:“奶奶就是看我們都有事情忙,她一個人閑著太無聊了,想要幫幫忙。”
“那……她能做什麽?去廚房洗菜做飯?這種粗活她應該不會做,打掃學堂……”
許舟舟一邊羅列學堂裏還需要人手的活兒,一邊替老太太否定,這些活兒她堂堂的將軍府當家主母,怎麽可能會做?
她連吃飯的碗都是叫杏兒洗的,怎麽能會去做這些事情。
顧瀾隻是靜靜地在一旁聽著沒說話,這些活兒他奶奶是不會做的,但他又不太了解學堂裏的事情,隻能由許舟舟去安排了。
許舟舟把後勤工作猜想了個遍,愣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她隻好轉向一線工作了。
可是教學老太太也做不到啊!
“對了!”
許舟舟突然想到了什麽,她激動地看著顧瀾,“明兒學堂的蹴鞠隊就要訓練了,訓練過程中需要一個人登記各個隊員的情況,我覺得奶奶就不錯!”
這個活兒不髒不累,又不需要大運動量,就是記錄一下各個學員每天的訓練成果,平常比試的時候登記一下比分什麽的。
隻是……“這個活兒可能會經常曬陽台,這樣可以嗎?”
“我想奶奶應該沒關係的,我一會兒去問問她。”顧瀾也覺得這個活兒合適。
這樣一來,老太太既能有事情做,還能整日和孩子們在一塊兒打交道,她也不會無聊了。
“那你跟奶奶說,這個活兒每天清晨就得起床陪隊員們跑操,孩子們上課了奶奶就可以迴來休息了。”
許舟舟把工作內容簡單跟顧瀾交代了一下,一會兒他好跟老太太說,“還有就是傍晚下課了,隊員們需要晚練,她那個時候也得陪著。”
學堂裏的體育老師也會陪練,但他們會參與到訓練當中,文字登記可能會疏忽,還是需要一個專門的記錄人員。
“嗯,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找奶奶商量一下。”
顧瀾記住了許舟舟的話,起身出去敲老太太的門去了。
希望學堂這邊關於蹴鞠的事情已經投入到緊鑼密鼓的訓練中了,而太傅學堂那邊,還在因為蹴鞠是什麽玩意兒而發愁呢。
“關大人,你上次不是陪皇上南下,見過那蹴鞠嘛,你怎麽會不知道怎麽踢呢!”
馮先凡怒不其爭地衝著一個二品文官怒道,這個關年曾和皇上一起南下,去過小漁村,見過那蹴鞠。
可現在卻還是一問三不知。
關年也很為難啊,“馮大人,這等粗魯的東西,在下怎麽可能碰過,再說了,我也不知道它會是比試的題目之一啊!”
這位關大人覺得甚是冤枉啊,打死他他都不可能會猜到,這竟然是題目之一。
“唉!”
馮先凡狠狠地甩了甩袖子,背過身去獨自生悶氣。
“馮大人,這個題目本身出的就不公平,要不我們還是向皇上討個請,叫會踢的人來教教吧。”周同站出來給眾人台階下。
“會踢的人!”
馮先凡突然拍了下身邊的桌子,“砰”地一聲兒嚇壞了屋裏的眾大臣,“會踢的人不就是那個女人學堂裏的人嗎?難道你們要去那個女人認輸?”
對他來說,讓他去請教許舟舟,那就相當於認輸了!
“馮大人,本官倒有一計……”一直悶聲不說話的周常突然開口道。
自打他知道了會嬌娥的幕後老板是許舟舟之後,他就一直記恨她,是她搶走了他那麽多生意,叫他的青樓開不下去。
這筆賬,是該找許舟舟算算了。
“哦?周大人說來聽聽!”
幾人湊近周常,隻聽周常來了一句:“在下聽說那女人的學堂裏,有東城的學子,我們可以將其好好利用,然後坐享其成!”
太傅學堂對東城的學子來說,那是夢中的天堂,隻要他們好好利用一番,西城那個窮酸學堂又算得了什麽!
馮先凡幾人聽完,立刻意會了。
幾人看著對方,頻頻點頭微笑,達成了共識。
她許舟舟已經組隊了是嗎?那就讓她好好培養那些人吧,待時機成熟,那些人就會是他們的人了!
如若不行,收買其中一兩人,有空了來太傅學堂教教他們的學子,迴頭到了賽場上,再故意放水,他們也照贏不誤。
“來人,備菜!”
解決了心頭難題之後,馮先凡心情大好,直接吩咐門外的下人,“本官要與幾位大人好好商量一番比試的題目!”
那個顧瀾竟然敢公然偏袒他的女人,那他們就不客氣了,這道文官出的題目,他要叫他們誰也答不上來!
就在這群老狐狸氣憤地指責顧瀾的時候,顧瀾這會兒還在京中各個角落忙活著呢。
空白的印記紙條發出之後,皇上給城中的百姓們三天時間去填寫題目,今兒是把紙條收迴來的時候了。
紙條收迴來之後,顧瀾還要帶人挑選一番。
沒有印記的不要、沒有填寫內容不要、鬼畫符的不要、趁機書寫討好皇上的不要、寫反動文章的更加不要!
這些事情交由下人去做就行了,可顧瀾還是堅持要跑一趟。
他跟著手底下那些人一起篩選紙條,順便掃一眼那紙條上的內容。
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看不完全城幾十萬張紙條,但看個幾百張還是沒問題的,他得看看紙條上寫的問題傾向於哪方麵,迴去好提醒提醒他家娘子。
可看了一天下來,他看得眼睛都快瞎了,得到的信息卻少之又少。
這紙條上寫的,一千張紙條有一千個問題,他能看出什麽才怪呢!
不過問題雖然都不一樣,可大方向無非就是文章、秋闈和農種三大類,這三大類是青南的根本,不用想都知道會有。
迴到家之後,顧瀾照樣把今天看過的紙條上的問題跟許舟舟簡單說了幾個他記得住的,許舟舟聽了之後,心中大概有了方向。
還真別說,如果顧瀾沒告訴她的話,她還真不知道百姓們那麽關心秋闈的問題。
也許是她沒經曆過,所以在她心裏,秋闈的存在感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