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顧家亂七八糟的事情,顧瀾這幾天都要忙瘋了。
下了朝之後,他就直奔鋪子裏,解決了一間還有數間鋪子等著他,他第一次覺得,家裏太有錢也是種煩惱。
他忙著朝廷裏的事情,又忙著鋪子裏的事情,分身乏術,根本沒有時間去給他和許舟舟張羅大婚的事情了。
他唯一的親人——顧老太太,更是直接撒手不管,他指望不上親人,什麽事兒都得親力親為的,這段時間他都瘦了一大圈了。
許舟舟在家裏等到深夜,才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迴來。
“相公,你迴來啦。”她起身走到他身後,替他按按肩,“你每天都是深夜才迴來,就不能稍微把事情放一放,別那麽拚嗎?”
她勸慰他,她知道他最近在忙什麽,事情都擠到一塊兒去了,他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
顧瀾低頭吃著她給他留的飯菜,悶聲說道:“我答應給你補辦大婚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就是累死也要和你拜堂了再死!”
他這番話,許舟舟怎麽聽出了一絲別扭的意味,他鬧脾氣了。
“你急什麽,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大冬天的穿嫁衣很冷的,不如我們等開春了,天氣暖和了再拜堂?”她提議道。
“不行!”
顧瀾重重地放下筷子,“你在想什麽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就是要拜堂,這一次你別想跑!”
說完,他便起身開始脫衣服,去洗澡去了。
許舟舟見勸不動他,隻好作罷。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依舊忙著各自的事情,白天很少有機會見麵,但晚上他們都會迴家,不管多忙、多晚,他們都要看到對方迴來了,才一起睡去。
就在顧瀾整天忙得焦頭爛額,沒工夫去關注京都城發生了什麽,有什麽變化的時候,一件和許舟舟有關的事情,正在發酵。
月初,許舟舟照常去各個鋪子、工廠去對賬結算,順便給工人發工錢。
到了城外的造紙廠,造紙廠才開了不到兩個月,規模已經又擴大了一半,工人也變多了。造紙廠現在的產量巨大,收益也是日進鬥金。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紙已經變成了京都城所有人家的日常必需品,取代竹簡也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了京都城之外,附近的其他各個城鎮也在滲透中,紙的需求量非常大,她的造紙廠基本上有多少貨就賣出多少貨,隻有不夠的,沒有剩餘的。
這個生意,到哪都是一個香餑餑,到哪兒都會遭人眼紅。
這不,京都城就有人盯上她的造紙廠了。
“馮大人,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再這麽下去,我們都活不成了!”一個男人聲淚俱下地衝馮先凡訴說自己的處境。
這個男人叫周同,是朝中一個管秋闈會試的五品小文官,秋闈三年才一次,他一個小官,本來就撈不到什麽油水了,隻能借自己的官職優勢,給考生買買筆墨竹簡什麽的。
可現在有了許舟舟的紙之後,他的生意就直轉急下,一落千丈,他家裏的十幾個妻妾孩子,都要活不下去了。
他隻能來求求馮先凡了。
馮先凡的學堂是禁止用許舟舟的紙的,學生又是朝中大臣的子女,隻要他肯幫忙,他的鋪子就還有救。
而且,太傅學堂用的筆墨竹簡,都是他免費讚助的,就衝這個人情,馮先凡也不能不管他。
馮先凡哪會不知道周同的難處,不止是周同,京都城裏其他開了與文學相關的鋪子,不管是筆墨、竹簡、字畫、文章,都受到了許舟舟的影響。
他們聯合京都城裏其他學堂、私塾一起抵製了許舟舟的紙,可效果並不大。
許舟舟不定時地就送紙進宮,給皇上、給後宮的妃子使用,現在宮裏都習慣用她的紙了。不僅如此,京中的那些大人們,也都開始用紙了。
不管是傳遞小小的紙條,還是練習字畫,他們都摒棄了竹簡和布匹,直接用紙。
因為紙,太方便了!
學堂裏的學生們雖然被他禁用了紙,但還是會有人偷偷帶來使用,而且學生們在家、或者在學堂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用的是紙,不再是竹簡了。
“周大人,你說的這些在下都知道,可在下又能如何呢?”馮先凡自己都頭疼不已了,哪裏還顧得上他。
當初他也是十分喜歡紙的出現的,就是因為許舟舟不賣給他,他才迫不得已繼續用竹簡,不然這個周同的鋪子,怕是早就倒閉了。
周同聽此,他更加急了,“馮大人,我等均身為文官,有責任、有義務去統一百姓們的書寫習慣,竹簡才是正統,我們不可被一個鄉下來的女人給取代了呀!”
他這話,直接說到了馮先凡的心裏。
對啊,他們才是青南國的正統,現在卻被一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女人給攪亂了他們本該有的傳統。
這是他們作為文官、作為太傅,也作為教書育人的先生的失職!
他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他們要在許舟舟改變這個天下之前阻止她,尋迴他們原本的正統!
“來人!去給本官傳個口信,本官要那造紙廠關門!”
馮先凡站了起來,叫來了下人,讓下人帶個口信給朝中所有的文官,讓他們來一趟,一起商量看,如何保住他們的正統文化。
周同見此,他暗暗鬆了口氣,覺得自己的鋪子有救了。
朝中的文官,不管位從幾品,都被馮先凡叫來了,還有一些不是文官,但孩子在太傅學堂念書的武官,也迫於馮先凡的麵子,前來參加了。
這個秘密進行的會議,隻顧埋頭忙活自己事情的顧瀾是不會知道的,他現在根本不關心朝中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
他隻想早點解決了手上的事情,然後跟許舟舟拜堂。
許舟舟也像往常一樣,每天不是忙著鋪子裏的事情,就是忙學堂的事情,朝中的事情顧瀾要是不跟她說,她根本就不知道。
殷離應該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他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後,沒有去找顧瀾,而是去找了沈妄尋!
下了朝之後,他就直奔鋪子裏,解決了一間還有數間鋪子等著他,他第一次覺得,家裏太有錢也是種煩惱。
他忙著朝廷裏的事情,又忙著鋪子裏的事情,分身乏術,根本沒有時間去給他和許舟舟張羅大婚的事情了。
他唯一的親人——顧老太太,更是直接撒手不管,他指望不上親人,什麽事兒都得親力親為的,這段時間他都瘦了一大圈了。
許舟舟在家裏等到深夜,才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迴來。
“相公,你迴來啦。”她起身走到他身後,替他按按肩,“你每天都是深夜才迴來,就不能稍微把事情放一放,別那麽拚嗎?”
她勸慰他,她知道他最近在忙什麽,事情都擠到一塊兒去了,他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
顧瀾低頭吃著她給他留的飯菜,悶聲說道:“我答應給你補辦大婚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就是累死也要和你拜堂了再死!”
他這番話,許舟舟怎麽聽出了一絲別扭的意味,他鬧脾氣了。
“你急什麽,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大冬天的穿嫁衣很冷的,不如我們等開春了,天氣暖和了再拜堂?”她提議道。
“不行!”
顧瀾重重地放下筷子,“你在想什麽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就是要拜堂,這一次你別想跑!”
說完,他便起身開始脫衣服,去洗澡去了。
許舟舟見勸不動他,隻好作罷。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依舊忙著各自的事情,白天很少有機會見麵,但晚上他們都會迴家,不管多忙、多晚,他們都要看到對方迴來了,才一起睡去。
就在顧瀾整天忙得焦頭爛額,沒工夫去關注京都城發生了什麽,有什麽變化的時候,一件和許舟舟有關的事情,正在發酵。
月初,許舟舟照常去各個鋪子、工廠去對賬結算,順便給工人發工錢。
到了城外的造紙廠,造紙廠才開了不到兩個月,規模已經又擴大了一半,工人也變多了。造紙廠現在的產量巨大,收益也是日進鬥金。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紙已經變成了京都城所有人家的日常必需品,取代竹簡也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了京都城之外,附近的其他各個城鎮也在滲透中,紙的需求量非常大,她的造紙廠基本上有多少貨就賣出多少貨,隻有不夠的,沒有剩餘的。
這個生意,到哪都是一個香餑餑,到哪兒都會遭人眼紅。
這不,京都城就有人盯上她的造紙廠了。
“馮大人,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再這麽下去,我們都活不成了!”一個男人聲淚俱下地衝馮先凡訴說自己的處境。
這個男人叫周同,是朝中一個管秋闈會試的五品小文官,秋闈三年才一次,他一個小官,本來就撈不到什麽油水了,隻能借自己的官職優勢,給考生買買筆墨竹簡什麽的。
可現在有了許舟舟的紙之後,他的生意就直轉急下,一落千丈,他家裏的十幾個妻妾孩子,都要活不下去了。
他隻能來求求馮先凡了。
馮先凡的學堂是禁止用許舟舟的紙的,學生又是朝中大臣的子女,隻要他肯幫忙,他的鋪子就還有救。
而且,太傅學堂用的筆墨竹簡,都是他免費讚助的,就衝這個人情,馮先凡也不能不管他。
馮先凡哪會不知道周同的難處,不止是周同,京都城裏其他開了與文學相關的鋪子,不管是筆墨、竹簡、字畫、文章,都受到了許舟舟的影響。
他們聯合京都城裏其他學堂、私塾一起抵製了許舟舟的紙,可效果並不大。
許舟舟不定時地就送紙進宮,給皇上、給後宮的妃子使用,現在宮裏都習慣用她的紙了。不僅如此,京中的那些大人們,也都開始用紙了。
不管是傳遞小小的紙條,還是練習字畫,他們都摒棄了竹簡和布匹,直接用紙。
因為紙,太方便了!
學堂裏的學生們雖然被他禁用了紙,但還是會有人偷偷帶來使用,而且學生們在家、或者在學堂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用的是紙,不再是竹簡了。
“周大人,你說的這些在下都知道,可在下又能如何呢?”馮先凡自己都頭疼不已了,哪裏還顧得上他。
當初他也是十分喜歡紙的出現的,就是因為許舟舟不賣給他,他才迫不得已繼續用竹簡,不然這個周同的鋪子,怕是早就倒閉了。
周同聽此,他更加急了,“馮大人,我等均身為文官,有責任、有義務去統一百姓們的書寫習慣,竹簡才是正統,我們不可被一個鄉下來的女人給取代了呀!”
他這話,直接說到了馮先凡的心裏。
對啊,他們才是青南國的正統,現在卻被一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女人給攪亂了他們本該有的傳統。
這是他們作為文官、作為太傅,也作為教書育人的先生的失職!
他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他們要在許舟舟改變這個天下之前阻止她,尋迴他們原本的正統!
“來人!去給本官傳個口信,本官要那造紙廠關門!”
馮先凡站了起來,叫來了下人,讓下人帶個口信給朝中所有的文官,讓他們來一趟,一起商量看,如何保住他們的正統文化。
周同見此,他暗暗鬆了口氣,覺得自己的鋪子有救了。
朝中的文官,不管位從幾品,都被馮先凡叫來了,還有一些不是文官,但孩子在太傅學堂念書的武官,也迫於馮先凡的麵子,前來參加了。
這個秘密進行的會議,隻顧埋頭忙活自己事情的顧瀾是不會知道的,他現在根本不關心朝中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
他隻想早點解決了手上的事情,然後跟許舟舟拜堂。
許舟舟也像往常一樣,每天不是忙著鋪子裏的事情,就是忙學堂的事情,朝中的事情顧瀾要是不跟她說,她根本就不知道。
殷離應該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他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後,沒有去找顧瀾,而是去找了沈妄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