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娘聊了很久,樊霧笙這才帶著和太公玩得不亦樂乎的小成,看著太公對小成那樣好,她終於知道為什麽小成每次提著麻雀都會來大娘家這裏了。
“娘親,你說我的鳥要是開口了,第一句話會說什麽?”小成滿腦子都是會說話的鸚鵡。
樊霧笙頭都被問大,對於會說什麽話?她是真的不知道,畢竟聽說鸚鵡開口說話,都是偶爾間複製而已,並沒有指定性。
“到時候你一直教它說某一句話,它應該就會說了。”樊霧笙隻能這樣迴答小成,至於小成會教他的鸚鵡說什麽話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我要教它什麽話呢?”小成不由陷入沉思,不知道該教他的鸚鵡說什麽話了。
到了家門口,小成趕緊跑過去看著自己的鸚鵡,想了想對著樊霧笙說∶“娘親,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
樊霧笙看著這鸚鵡,她從來沒有養過寵物,給寵物取名更加沒有做過。
“小成需要娘親給它取什麽名字?”
“隻要是娘親取的名字,小成都覺得好聽。”小成甜甜一笑。
“那就叫豆豆吧。”樊霧笙隨口一說。
“豆豆?”小成重複了一下。
“嗯,豆豆。”樊霧笙隨口答到,反正一個鳥名字,沒那麽複雜。而且自己也不知道腦袋裏怎麽突然就想到了這兩個字。
“豆豆,你好呀。”小成向籠子中的鸚鵡打著招唿。
“娘親,那它們三個呢?”小成突然指著三隻麻雀問。
樊霧笙頭都大了,這三隻麻雀能取什麽字。樊霧笙看著已經胖了起來的麻雀,小成一有時間就喂,所以麻雀都吃胖了,樊霧笙都懷疑這麻雀活得這麽自在,恐怕現在把鳥籠打開,這麻雀都不一定飛走。
“熊大,熊二和光頭強。”樊霧笙突然想起熊出沒。
“娘親取的這個名字可真奇怪,人家明明是麻雀,你非得叫人家熊。”小成看著三隻麻雀不可置信。
“我覺得很時候啊,你看這個最胖的就叫熊大,第二胖的就叫熊二,另一隻這個頭上有白毛的就叫光頭。”樊霧笙很認真的解釋到。
樊霧笙這才注意到這三隻麻雀有一隻頭上突然有一撮白毛。
小成盯著麻雀看了看,最後也同意就叫這個名字了。
“樊霧笙,你這個沒良心的!”屋外傳來一聲刺耳的人嘶叫聲。
這聲音猜都不用猜,屋外肯定就是蕭氏,這蕭氏真的是沒完沒了。
“你們來幹什麽,這裏不歡迎你們。”樊霧笙出來直接開口。
“我可是墨聞寮的娘,也就是你的婆婆,有你這樣對待自己的婆婆的嗎?”蕭氏說得楚楚可憐,眼裏都是淚水。
樊霧笙冷著臉,這又唱的是哪一出?又搞感情牌?還是又要演戲?這些花招她們不累,樊霧笙都累了。
樊霧笙也不知道今天這兩個人為了又抽風跑了過來,每次都是挑墨聞寮不在家的時候過來。
蕭氏看著樊霧笙,又望了望屋子。確認了墨家不在家,收起眼裏的可憐轉而換上兇狠,抱著雙手環顧著這個院子,院子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更為顯眼的是那圈裏的雞鴨鵝。
看著這一切,蕭氏這才確定,樊霧笙果然如同別人所說賣木材賺錢了,日子過得不錯。每次一聽到這種消息,蕭氏都氣得頭大。
“怎麽?沒看見兒子在家,所以不打算裝可憐了?”樊霧笙看到蕭氏眼神,冷冷開口。
樊霧笙的聲音如同冰山一樣,給人一種站在寒風凜冽的感覺。
“那又怎麽樣?我是你婆婆,而你和墨聞寮不贍養,就是不孝。”蕭氏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圈旁邊,直勾勾盯著雞鴨。
看著那貪婪的眼神,樊霧笙又想起上次全被順走的臘肉。
“我最後再說一遍,這裏不歡迎你們,哪裏來的迴哪裏去,別等我用掃把趕你們出去。”樊霧笙已經快沒有耐心了。
可蕭氏卻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又開始叫了起來∶“誰家媳婦會叫自己婆婆出去,誰家兒子會不贍養。”
看著又撒野的蕭氏,樊霧笙真的沒有耐心了,看著大房那眼神,樊霧笙總覺得今天似乎不是一個好日子。
“你們到底要怎麽樣才善罷甘休?”樊霧笙的耐心都被磨完了,但一想到這是小成的奶奶,墨聞寮的娘,也不能真的提著掃把趕出去吧。
“給我們糧食還有錢。”蕭氏趕緊開口。
樊霧笙更加生氣,這墨家真的是米蟲嗎?真以為她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真以為這裏的一切都是白白獲得嗎?
“沒門,你們沒手腳嗎?想要糧食不會自己種嗎?想要錢不會自己賺嗎?”
樊霧笙話還沒說完又被打斷了∶“不想活了,你們這些沒良心的,就這樣餓死我這個老婆子吧。”
“要死就死一邊去。”樊霧笙真的怒了,她生平最討厭這種有手有腳的人,寧願餓著,就是不願意勞作。
“啊,你這個沒良心的小賤皮子。”蕭氏突然給了大房一個眼神,大房馬上也坐在地上學著蕭氏叫了起來。
樊霧笙看著這兩個一唱一和的,抱著雙手靠在門上靜靜看著。
“娘親,坐。”小成突然抬來板凳給樊霧笙。
樊霧笙向小成豎起了大拇指,這孩子真的太懂自己了,樊霧笙坐在凳子上靜靜看著蕭氏和大房的表演。
“小成,我的乖孫子啊。你奶奶都快想死你了。”蕭氏看見小成假惺惺的張開懷抱,
“哼,我不信。奶奶最壞了,以前經常打小成和娘親,我才不要你這個奶奶。”小成哼了一句,然後躲在樊霧笙身後。
聽到小成的話,樊霧笙又笑了。這蕭氏,真的以為小孩好騙嗎?
“你們別在我這裏浪費時間了,我一點好處也不會給你們,趁我還有理智,你們趕緊離開。”樊霧笙都快瘋了。
可蕭氏和大房似乎沒聽見樊霧笙的話一樣,繼續叫著。由於她們兩個的聲音太大了,又引來了不少村民。
樊霧笙看著越來越多的村名,頭更加痛了。本來自己分家一事,村裏很多老人都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現在恐怕又要被議論了。
“娘親,你說我的鳥要是開口了,第一句話會說什麽?”小成滿腦子都是會說話的鸚鵡。
樊霧笙頭都被問大,對於會說什麽話?她是真的不知道,畢竟聽說鸚鵡開口說話,都是偶爾間複製而已,並沒有指定性。
“到時候你一直教它說某一句話,它應該就會說了。”樊霧笙隻能這樣迴答小成,至於小成會教他的鸚鵡說什麽話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我要教它什麽話呢?”小成不由陷入沉思,不知道該教他的鸚鵡說什麽話了。
到了家門口,小成趕緊跑過去看著自己的鸚鵡,想了想對著樊霧笙說∶“娘親,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
樊霧笙看著這鸚鵡,她從來沒有養過寵物,給寵物取名更加沒有做過。
“小成需要娘親給它取什麽名字?”
“隻要是娘親取的名字,小成都覺得好聽。”小成甜甜一笑。
“那就叫豆豆吧。”樊霧笙隨口一說。
“豆豆?”小成重複了一下。
“嗯,豆豆。”樊霧笙隨口答到,反正一個鳥名字,沒那麽複雜。而且自己也不知道腦袋裏怎麽突然就想到了這兩個字。
“豆豆,你好呀。”小成向籠子中的鸚鵡打著招唿。
“娘親,那它們三個呢?”小成突然指著三隻麻雀問。
樊霧笙頭都大了,這三隻麻雀能取什麽字。樊霧笙看著已經胖了起來的麻雀,小成一有時間就喂,所以麻雀都吃胖了,樊霧笙都懷疑這麻雀活得這麽自在,恐怕現在把鳥籠打開,這麻雀都不一定飛走。
“熊大,熊二和光頭強。”樊霧笙突然想起熊出沒。
“娘親取的這個名字可真奇怪,人家明明是麻雀,你非得叫人家熊。”小成看著三隻麻雀不可置信。
“我覺得很時候啊,你看這個最胖的就叫熊大,第二胖的就叫熊二,另一隻這個頭上有白毛的就叫光頭。”樊霧笙很認真的解釋到。
樊霧笙這才注意到這三隻麻雀有一隻頭上突然有一撮白毛。
小成盯著麻雀看了看,最後也同意就叫這個名字了。
“樊霧笙,你這個沒良心的!”屋外傳來一聲刺耳的人嘶叫聲。
這聲音猜都不用猜,屋外肯定就是蕭氏,這蕭氏真的是沒完沒了。
“你們來幹什麽,這裏不歡迎你們。”樊霧笙出來直接開口。
“我可是墨聞寮的娘,也就是你的婆婆,有你這樣對待自己的婆婆的嗎?”蕭氏說得楚楚可憐,眼裏都是淚水。
樊霧笙冷著臉,這又唱的是哪一出?又搞感情牌?還是又要演戲?這些花招她們不累,樊霧笙都累了。
樊霧笙也不知道今天這兩個人為了又抽風跑了過來,每次都是挑墨聞寮不在家的時候過來。
蕭氏看著樊霧笙,又望了望屋子。確認了墨家不在家,收起眼裏的可憐轉而換上兇狠,抱著雙手環顧著這個院子,院子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更為顯眼的是那圈裏的雞鴨鵝。
看著這一切,蕭氏這才確定,樊霧笙果然如同別人所說賣木材賺錢了,日子過得不錯。每次一聽到這種消息,蕭氏都氣得頭大。
“怎麽?沒看見兒子在家,所以不打算裝可憐了?”樊霧笙看到蕭氏眼神,冷冷開口。
樊霧笙的聲音如同冰山一樣,給人一種站在寒風凜冽的感覺。
“那又怎麽樣?我是你婆婆,而你和墨聞寮不贍養,就是不孝。”蕭氏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圈旁邊,直勾勾盯著雞鴨。
看著那貪婪的眼神,樊霧笙又想起上次全被順走的臘肉。
“我最後再說一遍,這裏不歡迎你們,哪裏來的迴哪裏去,別等我用掃把趕你們出去。”樊霧笙已經快沒有耐心了。
可蕭氏卻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又開始叫了起來∶“誰家媳婦會叫自己婆婆出去,誰家兒子會不贍養。”
看著又撒野的蕭氏,樊霧笙真的沒有耐心了,看著大房那眼神,樊霧笙總覺得今天似乎不是一個好日子。
“你們到底要怎麽樣才善罷甘休?”樊霧笙的耐心都被磨完了,但一想到這是小成的奶奶,墨聞寮的娘,也不能真的提著掃把趕出去吧。
“給我們糧食還有錢。”蕭氏趕緊開口。
樊霧笙更加生氣,這墨家真的是米蟲嗎?真以為她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真以為這裏的一切都是白白獲得嗎?
“沒門,你們沒手腳嗎?想要糧食不會自己種嗎?想要錢不會自己賺嗎?”
樊霧笙話還沒說完又被打斷了∶“不想活了,你們這些沒良心的,就這樣餓死我這個老婆子吧。”
“要死就死一邊去。”樊霧笙真的怒了,她生平最討厭這種有手有腳的人,寧願餓著,就是不願意勞作。
“啊,你這個沒良心的小賤皮子。”蕭氏突然給了大房一個眼神,大房馬上也坐在地上學著蕭氏叫了起來。
樊霧笙看著這兩個一唱一和的,抱著雙手靠在門上靜靜看著。
“娘親,坐。”小成突然抬來板凳給樊霧笙。
樊霧笙向小成豎起了大拇指,這孩子真的太懂自己了,樊霧笙坐在凳子上靜靜看著蕭氏和大房的表演。
“小成,我的乖孫子啊。你奶奶都快想死你了。”蕭氏看見小成假惺惺的張開懷抱,
“哼,我不信。奶奶最壞了,以前經常打小成和娘親,我才不要你這個奶奶。”小成哼了一句,然後躲在樊霧笙身後。
聽到小成的話,樊霧笙又笑了。這蕭氏,真的以為小孩好騙嗎?
“你們別在我這裏浪費時間了,我一點好處也不會給你們,趁我還有理智,你們趕緊離開。”樊霧笙都快瘋了。
可蕭氏和大房似乎沒聽見樊霧笙的話一樣,繼續叫著。由於她們兩個的聲音太大了,又引來了不少村民。
樊霧笙看著越來越多的村名,頭更加痛了。本來自己分家一事,村裏很多老人都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現在恐怕又要被議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