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隻想著不能給劉桂花了,卻忘記還有阮西西和劉恩翠了。
劉恩翠聽了劉桂花的話笑著道,“嫂子,瞧你說的,阮西西都要嫁給大財主的兒子了,還能差這些錢,你放心好了,甭管李公子給多少,我都給你們,我分文不要,我原本圖的也不是這個,我圖的是三哥那個人。”
她話說的很圓滑,因為她知道那李公子看似財大氣粗,其實隻不過是個敗家子,家裏看似很有錢,卻已經不複當初,上次扇子和玉佩的事情,她後來才知道什麽二千兩,不過二百兩罷了。
要不是她保證會給他吊到阮西西,那姓李的還要她賠錢呢。
想起那姓李的的惡心樣子,劉恩翠就覺得倒胃口。
不過惡心的人倒是更適合阮西西。
一想到阮西西會被李仁義那樣的人壓在身下,劉恩翠就有一種報複的快感。
一聽劉恩翠這話,邱芳芳高興地美貌都要飛起來了,還誇讚起劉恩翠來,“劉家妮子,我看你是個通情達理的,那就按照你說的辦,你不知道,我一早就覺得你好,當初要不是你爹娘要彩禮多,當初讓老三娶了你就好了,我們也不會被阮西西欺負成這個樣子。”
聞言,劉恩翠眼底閃過一絲輕蔑和鄙夷,當初的事情她可是記得清楚,明明是何家人還問女方要錢,現在到她嘴裏竟然反了,不過那個時候的劉恩翠還不是她,她也用不著憤世嫉俗,而且她現在還用得著這老太婆呢。
一直仔細觀察著劉恩翠的劉桂花愣了一下,隻是等她想看清楚的時候,劉恩翠已經換上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話語裏都是嬌羞,“嬸子,你就放心吧,等我嫁給了三哥,我保證不會跟阮西西一樣,別人不了解你們,我還不了解嗎?你們其實就是太善良了,才會被阮西西給欺負了,等咱們做了婆媳,做了妯娌,保證讓別人隻有羨慕的份兒。什麽欠債,統統都不算數。”
說著,劉恩翠又補充道:“我知道現在村子裏都在說你們家的壞話,可我知道那都是阮西西挑撥離間出來的,都不是真實的,等到我嫁給三哥,咱們就是一家人,我跟三哥一定會好好地孝敬你們的。
還有何安,我跟三哥一定會好好地供他讀書,隻盼著何安能早日考中,我們也能跟著沾光呢。”
要說之前邱芳芳還有些遲疑,可是一聽劉恩翠說要供養何安,那就再也沒有疑慮了。
她之所以對阮西西以及對何老三何老二之前的媳婦不滿,就是因為他們不任勞任怨。
嫁給他們何家做了他們何家的兒媳婦,任務便是賺錢照顧公婆,可他們隻想著自己的小家,還總是說自己的何安的壞話,考了幾次怎麽著,這村子裏出過幾個出去讀書的,不久他何家一個,他家何安隻是運氣不好,憑什麽讓他們說三道四的。
所以,聽了劉恩翠的話,邱芳芳聽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那叫一個高興。
痛快的就答應了這件事。
離開的時候,邱芳芳還拉著劉恩翠的手道,“等到把小賤人趕走了,我做主讓老三娶你。”
劉恩翠一臉的嬌羞,“嬸子可要說話算話。”
等到劉恩翠離開之後,劉桂花才問邱芳芳,“娘,你把話說的太滿了,你可別忘了,老三現在不是您兒子了,您要他娶劉恩翠,他可未必肯聽,而且我看那劉恩翠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個未出閣的閨女,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計謀來。別到時候比阮西西還難纏。”
邱芳芳正在興頭上,被劉桂花潑了冷水,心裏頓時不高興了,“你說你就不能讓我高興高興,老三為什麽不聽我的,就算我不是他的娘,不還是他的養娘,之前老三不聽話是被阮西西那小賤人給挑撥的,可是等小賤人離開了,老三還不是聽我的話,而且我就覺得劉家妮子不錯,通情達理的,老三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氣。”
劉桂花見狀知道自己再多說也沒用,隻是在心裏鄙夷的罵了一頓,然後留了個心眼。
要是以後劉恩翠真的嫁給何老三了,那自己有這件事的把柄,也不怕劉恩翠不聽話。
翌日一早,劉恩翠便去了何家找到邱芳芳。“嬸子,我已經跟李公子說好了,他明個兒下午就會來,還會帶著藥來,到時候咱們隻要把阮西西騙到村後麵那河邊的小屋子裏就行了。”
村後頭的小屋子破破爛爛的,平日也沒有人去,是劉恩翠選中的最好的作案地點。
而且隻要是讓阮西西以為是阮楠楠和阮甜甜出了意外,阮西西保準會上鉤。
而李公子就在小木屋等著,到時候在小木屋裏點上香,阮西西聞了催情香,保準會情欲上頭。
到那個時候,孤男寡女共處一室,顛鸞倒鳳之下,能發生什麽不言而喻。
等到了關鍵時候再叫一些村裏人去,看她阮西西還有臉活下去。
還想嫁給李公子,她要她阮西西羞愧死。
這一招兒她上一世就用過,想當初那個跟她搶未婚夫的就是被她用這招兒給逼得跳了河。
不過據說那人沒死成還被一個男人給救了。
不過這都不打緊,反正她篤定這招兒一定管用。
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阮西西羞愧的樣子了。
聽了劉恩翠的話,邱芳芳也很激動,“你就放心吧,我都想好了,保準讓阮西西過去。”
見邱芳芳對自己打包票,劉恩翠才放下心來。
反正到時候騙阮西西去的是何家人,跟她劉恩翠可沒有關係。
翌日一早,劉恩翠就去村口接了李仁義,李仁義因為上次的事情對劉恩翠很沒好感,本來已經都放棄阮西西了,可是最近他找的那些女人都索然無味,便又想起阮西西這小辣椒來了。
而且午夜夢迴都是阮西西的音容笑貌,所以當劉恩翠去找他的時候,他幾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劉恩翠也知道李仁義的心思,便道,“李公子放心,這次保準讓李公子求仁得仁抱得美人歸。”
劉恩翠聽了劉桂花的話笑著道,“嫂子,瞧你說的,阮西西都要嫁給大財主的兒子了,還能差這些錢,你放心好了,甭管李公子給多少,我都給你們,我分文不要,我原本圖的也不是這個,我圖的是三哥那個人。”
她話說的很圓滑,因為她知道那李公子看似財大氣粗,其實隻不過是個敗家子,家裏看似很有錢,卻已經不複當初,上次扇子和玉佩的事情,她後來才知道什麽二千兩,不過二百兩罷了。
要不是她保證會給他吊到阮西西,那姓李的還要她賠錢呢。
想起那姓李的的惡心樣子,劉恩翠就覺得倒胃口。
不過惡心的人倒是更適合阮西西。
一想到阮西西會被李仁義那樣的人壓在身下,劉恩翠就有一種報複的快感。
一聽劉恩翠這話,邱芳芳高興地美貌都要飛起來了,還誇讚起劉恩翠來,“劉家妮子,我看你是個通情達理的,那就按照你說的辦,你不知道,我一早就覺得你好,當初要不是你爹娘要彩禮多,當初讓老三娶了你就好了,我們也不會被阮西西欺負成這個樣子。”
聞言,劉恩翠眼底閃過一絲輕蔑和鄙夷,當初的事情她可是記得清楚,明明是何家人還問女方要錢,現在到她嘴裏竟然反了,不過那個時候的劉恩翠還不是她,她也用不著憤世嫉俗,而且她現在還用得著這老太婆呢。
一直仔細觀察著劉恩翠的劉桂花愣了一下,隻是等她想看清楚的時候,劉恩翠已經換上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話語裏都是嬌羞,“嬸子,你就放心吧,等我嫁給了三哥,我保證不會跟阮西西一樣,別人不了解你們,我還不了解嗎?你們其實就是太善良了,才會被阮西西給欺負了,等咱們做了婆媳,做了妯娌,保證讓別人隻有羨慕的份兒。什麽欠債,統統都不算數。”
說著,劉恩翠又補充道:“我知道現在村子裏都在說你們家的壞話,可我知道那都是阮西西挑撥離間出來的,都不是真實的,等到我嫁給三哥,咱們就是一家人,我跟三哥一定會好好地孝敬你們的。
還有何安,我跟三哥一定會好好地供他讀書,隻盼著何安能早日考中,我們也能跟著沾光呢。”
要說之前邱芳芳還有些遲疑,可是一聽劉恩翠說要供養何安,那就再也沒有疑慮了。
她之所以對阮西西以及對何老三何老二之前的媳婦不滿,就是因為他們不任勞任怨。
嫁給他們何家做了他們何家的兒媳婦,任務便是賺錢照顧公婆,可他們隻想著自己的小家,還總是說自己的何安的壞話,考了幾次怎麽著,這村子裏出過幾個出去讀書的,不久他何家一個,他家何安隻是運氣不好,憑什麽讓他們說三道四的。
所以,聽了劉恩翠的話,邱芳芳聽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那叫一個高興。
痛快的就答應了這件事。
離開的時候,邱芳芳還拉著劉恩翠的手道,“等到把小賤人趕走了,我做主讓老三娶你。”
劉恩翠一臉的嬌羞,“嬸子可要說話算話。”
等到劉恩翠離開之後,劉桂花才問邱芳芳,“娘,你把話說的太滿了,你可別忘了,老三現在不是您兒子了,您要他娶劉恩翠,他可未必肯聽,而且我看那劉恩翠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個未出閣的閨女,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計謀來。別到時候比阮西西還難纏。”
邱芳芳正在興頭上,被劉桂花潑了冷水,心裏頓時不高興了,“你說你就不能讓我高興高興,老三為什麽不聽我的,就算我不是他的娘,不還是他的養娘,之前老三不聽話是被阮西西那小賤人給挑撥的,可是等小賤人離開了,老三還不是聽我的話,而且我就覺得劉家妮子不錯,通情達理的,老三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氣。”
劉桂花見狀知道自己再多說也沒用,隻是在心裏鄙夷的罵了一頓,然後留了個心眼。
要是以後劉恩翠真的嫁給何老三了,那自己有這件事的把柄,也不怕劉恩翠不聽話。
翌日一早,劉恩翠便去了何家找到邱芳芳。“嬸子,我已經跟李公子說好了,他明個兒下午就會來,還會帶著藥來,到時候咱們隻要把阮西西騙到村後麵那河邊的小屋子裏就行了。”
村後頭的小屋子破破爛爛的,平日也沒有人去,是劉恩翠選中的最好的作案地點。
而且隻要是讓阮西西以為是阮楠楠和阮甜甜出了意外,阮西西保準會上鉤。
而李公子就在小木屋等著,到時候在小木屋裏點上香,阮西西聞了催情香,保準會情欲上頭。
到那個時候,孤男寡女共處一室,顛鸞倒鳳之下,能發生什麽不言而喻。
等到了關鍵時候再叫一些村裏人去,看她阮西西還有臉活下去。
還想嫁給李公子,她要她阮西西羞愧死。
這一招兒她上一世就用過,想當初那個跟她搶未婚夫的就是被她用這招兒給逼得跳了河。
不過據說那人沒死成還被一個男人給救了。
不過這都不打緊,反正她篤定這招兒一定管用。
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阮西西羞愧的樣子了。
聽了劉恩翠的話,邱芳芳也很激動,“你就放心吧,我都想好了,保準讓阮西西過去。”
見邱芳芳對自己打包票,劉恩翠才放下心來。
反正到時候騙阮西西去的是何家人,跟她劉恩翠可沒有關係。
翌日一早,劉恩翠就去村口接了李仁義,李仁義因為上次的事情對劉恩翠很沒好感,本來已經都放棄阮西西了,可是最近他找的那些女人都索然無味,便又想起阮西西這小辣椒來了。
而且午夜夢迴都是阮西西的音容笑貌,所以當劉恩翠去找他的時候,他幾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劉恩翠也知道李仁義的心思,便道,“李公子放心,這次保準讓李公子求仁得仁抱得美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