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一行到達神仙穀時,龍穀主正準備去釣魚,剛好天師也喜釣魚,一行人便到龍湖釣魚,找好釣點,打好窩,架好杆,便靜等魚兒上鉤……


    這時龍穀主便問:“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天師此來所為何事?”,天師便將所查之事告知,然後說:“那“地獄之門”乃魔通神發費重金請一代文豪蘇蒔所作,那蘇蒔,人盡皆知,乃一代文壇巨匠,隻是這魔通神卻不知何人,故特來向穀主請教”。


    龍穀主想了想,迴答道:“上古魔教地獄無門座下有二大護法,此二大護法乃孿生兄弟,這魔通神便是這二大魔教護法唯一的親傳弟子,這魔通神絕頂聰明,天賦奇高,是魔教二代弟子中的個中翹楚,其他弟子難望其項背,天師大戰時,其修為已直逼50境,因而深得這二大魔教護法的寵愛,隻是天師大戰時,林育也身受重傷,休養好幾個月才痊愈,不知這魔通神是否逃脫……”。


    這兩人不知道的是,彼時天師之戰,這魔通神在其二個師傅的拚死護衛之下,仗著魔教曠世輕功無影遁,才僥幸逃得性命,但也身受重傷,生死一線,隻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捉得千年神龜,在千年龜血的助益下,得以續命二百年。


    在這二百年間,這魔頭開創了二大絕世武功,其一便是在“地獄無門”神功基礎上創建的“地獄之門”,此功一成,便如打開了地獄之門,任何高強的敵手都在劫難逃。


    另一個便是在魔教曠世輕功無影遁基礎上創建的“三百裏遁”,但這“三百裏遁”卻比那“無影遁”高明不止百倍,因為此功一成,便能自行避開任何敵手的攻擊,說得直白點,就是林育可以攻擊你,你卻永遠攻擊不到林育,從而讓習練者立於不敗之地!


    各位看官看到這裏,自然都知道,這兩大神功都是那魔頭魔通神為對付天師而創,欲報那滅教之仇。


    隻可惜在這魔頭神功大成之際,已到了油盡燈枯之時,不得已隻好發費重金請當時的一代文豪蘇蒔創作一本曠世之作,取名為“地獄之門”。


    這魔頭將三大魔教神功:地獄無門,地獄之門和三百裏遁隱匿其中,而練功方法則藏在那些故意設置的錯別字之中。


    因這“地獄之門”隻有唯一的一本正本,加之蘇蒔文筆優雅,所寫故事又精彩絕倫,世人隻把它當成一本留世萬代的小說書,不曾想竟是一本武功秘籍;再者在謄寫複印之時,總難免錯失遺漏,所以數百年來無人練成此等絕世神功!


    話說那書癡魔通天離家出走,一路前行,心裏隻想著離家越遠越好,竟一直走到了侖山,鑽進了那侖山密林之中。


    世間像魔通天這樣極其卑微的人物,多一個自然不多,少一個也無所謂,並沒有多少人會發現和在意!


    魔通天在這密林之中,一有時間便看那本“地獄之門”,餓時就去捉魚抓蝦,生活得倒也自由自在。


    隻是恐怕連那魔通神也沒有想到,世間還有此等癡書之人,數年苦讀之後,竟將他留傳下來的那本“地獄之門”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刻入腦海,融入血液和軀體之中,同時也將那“地獄之門”書中隱匿的三大神功與這魔通天融為一體,並在這魔通天體內自行修練了起來!


    數年之間,這魔通天竟變得身手嬌健,行走如飛。而這魔通天也越來越享受這林間生活,經常像猴子一樣,在樹林間跳躍,尋找充饑之物,慢慢地就越走越遠,直至密林最深處。


    這日他像平常一樣在樹林間跳躍,突然樹枝斷了,他便直直地向下墜去。這魔通天自然想不到,他竟墜入了地心入口,這地心入口連接一個神秘的地下世界,但這是後話,這裏暫且不表。


    話說那魔通天向那地心之口墜去,竟然很久都沒著地,嚇得這魔通天魂飛魄散,心裏直想吾命休矣!


    卻不料墜入一個深潭,隻因有神功護體,才沒有受傷,趕緊爬到岸邊,坐在那裏,驚魂未定,過了大半晌,才想起要找出口之處。


    這時才發現這是一個洞穴,並且洞穴很小,空間很是窄促,洞穴旁有一個大深潭,這裏有點類似於平時常見被暗河衝刷而形成的天坑。


    魔通天找了半天,找不到任何出口,便也隻好作罷,此時魔通天怎麽也不會想到,他竟會被困在這裏數十年。


    這裏沒有什麽可食的東西,隻能到潭中捉魚抓蝦,所以常常是饑一餐飽一餐,直到有一天,他在水中練就換氣之法,才沿著一條水道遊啊遊,遊了好久……


    等到露出水麵時,才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小型湖泊之中,這湖泊四麵環山,山中林木茂盛。


    他欣喜地爬上岸,在那林間跳躍穿行,不一會來到一個空闊之地,這時突然聽到一聲怒吼:“什麽人敢闖我教禁地!”,話音方落,一柄長劍便刺到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俠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師林尋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師林尋歡並收藏大唐俠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