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無風微冷,初升的陽光給世界帶來一種清新明豔的感覺,光亮將天地照耀成澹澹的橘紅。闌


    洛陽城外的官道上散布著形形***的人群,這個時段城中店家以及坊市中的學徒大多已經開始忙碌。


    而官道上的行人或是趕車,或是步行,神情悠閑。


    這些百姓大多都有自家的田產飼畜,相比那些匆忙趕往工場上工的奴隸,他們能給自己安排出足夠多的閑散時間。


    有人往來洛陽,有人去往洛陽周邊的鎮縣,他們有人趕集采買,有人赴市販賣,甚至還有一些通宵達旦放浪煙花妓館之人,那些人表情或是愜意,或是遺憾,形形***,不一而足。


    官道上,兩輛馱馬牽拉的板車相遇並行,駕車的老漢彼此相熟,一名老漢隨行三五青壯,另一名老漢車旁卻跟隨著二三十名持械鄉勇。


    「宣家的,這大爵可不好養,你一次買下這麽些苗子,養壞了豈不可惜?不若弄兩隻,讓老漢幫你飼弄飼弄?」


    馬車緩行,隨行鄉勇的老者車架上拉著滿車麻袋包裝的飼料,車上拴著兩頭牛犢,車旁鄉勇歸攏著數十頭好奇路邊一切事物的豬仔。闌


    「哈哈,你個老夯貨,咱村的娃子爭氣,入了驃騎府。即便養出問題,再申領購買也就是了。」宣姓老漢大笑調侃。


    「我跟你說,知道弘農那邊的龍騎麽?聽說那些龍獸就是鴕鳥變異的。這鴕鳥產蛋產肉還是其次,萬一咱村養出迅猛龍了,那可是能出龍騎兵的。」宣老漢一臉顯擺,那林姓老漢又是撇嘴,又是羨慕。


    劉滄這邊別的暫不多論,但種植養殖方麵可從來都沒放鬆,糧種菜種暫時需要地方報備的文書才能購買。


    所謂地方報備也沒那麽複雜,就是為了確認購買人身份,縣裏的文書就行,一般由村長族老之類的人出麵購買。


    而飼料、肥料,甚至「當康」改造的鬃土都是洛陽的主打產品,伴隨著這些事物流入各方,各地牲畜養殖也就緊跟著發展起來。


    如今肉食依舊難以實現常規化遠距離運輸,牲畜養殖輻射地方最為適宜。


    豬羊雞鴨依舊是各地飼養的主要食用牲畜,而同樣作為食用禽畜的鴕鳥已經開始下放地方,不過能從洛陽買到種獸的人,暫時都是驃騎府軍家卷,亦或是從驃騎府中退役的老兵。闌


    一般村中若是有人在驃騎府中任職,村裏都會飼養上一些鴕鳥,是否對外販賣由他們自己決定,畢竟大家都是百姓、自由民,又不是劉滄的農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業家的丫頭有大福運,正籌備天祿營選拔呢,笑?等丫頭入了天祿營,哪天被將軍們相中,讓你們高攀不起。」林老漢反駁。


    「聽說幽州那邊的烏桓入冀州了?」倆老漢笑罵片刻,宣老漢皺眉對林老漢問道。


    「可不是嘛,冀州牧也真是的,好好的冀州放烏桓進去立族,冀州那邊都是些尿貨麵蛋,若是換了我林村兒郎,豈能容他們禍害家鄉。」林老漢嫌棄咒罵。


    「冀州袁紹招募了不少騎兵嘞,這兩年東平王也不出征了。你瞅瞅平縣那邊,嘖嘖,早年隨殿下出征獲利,這兩年開了多少荒地,直想建城嘞。」宣老漢羨慕道。


    「前些日子有北方過來的人經過咱村,聽說太行山那邊的賊人要出山了。」說話間,宣老漢壓低了些聲音。


    「黑山黃巾?」林老漢皺眉問道。


    「哪是甚子黃巾,這些年冀州軍多少鑽山裏的?我看,多半又要跟袁紹打起來。你說驃騎軍會不會出兵?」宣老漢頗為期待道。闌


    「出兵?出兵打誰?那是人家冀州的事情,咱們咋插手?別過河就成,管他什麽黑山還是袁紹,敢過河禍害咱們,咱們就去洛陽請命義從。」林老漢咧嘴。


    「嗬嗬,洛陽禁軍、驃騎府軍、加上惡人穀以及鹿北那些個鄉勇,跟北邊幹起來,殿下哪會需要義從。」宣老漢搖頭。


    「倒是南方好像有些動靜,村裏有遊學迴來的娃子,說是荊州那邊對揚州的劣化人很有意見,不少士子議論東平王玩火弄險,還有人譴責殿下殘暴役奴。」宣老漢繼續道。


    「狗屁!荊州那些個吃山吃水的貨懂個屁!」


    「辦了兩天學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揚州這幾年墾出多少良田沃土?那些斷指奴都是些吃人取樂的畜生,想對他們仁善?有種把他們接去家裏養著。」林老漢罵道。


    「可不是咋滴。不過荊州那邊士人到底比較多,哪天把殿下吵吵煩了,你說殿下會不會攻伐荊州?」


    「洛陽出了遷民告示,賜田授屋,老夫正琢磨要不要送些娃子去揚州那邊看看呢。」宣老漢說道。闌


    「這個。


    。村裏增了不少小娃,這要是再遲兩年就好了。」林老漢似有意動,猶豫道。


    村人談不上祖宗基業,但祖墳族地也就是所謂的故土難離。所謂的家鄉可不單純是蓋個房子聚堆人就叫家鄉了。


    豫州這邊多傳揚州治理的不錯,但洛陽出的遷民告示也隻是勸人自願前往。畢竟守土保家嘛,守的啥土?保的是啥?


    這些年漢地生育率大幅提升,村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大舉遷徙,但若是娃子長大,分去那邊開枝散葉也很正常。


    「我跟你說,東平王在長生嶺中養出了蛟龍呢,龍喜洛水,還會為殿下開掘河道,神聖的緊嘞。」倆老漢駕車閑聊碎碎,東拉西扯。


    「瞎說,啥神聖,老夫聽說那蛟龍惡的很,就連殿下的巨龍見了都躲著走。」


    「胡說,蛟龍乃神物,定然神聖。」闌


    「嘖,說的好像你見過一般,你又進不了長生嶺,還不是聽人傳言。」


    「老夫進不了,但咱家兒郎能進,老夫說神聖就是神聖。」


    「你。


    。哼,老匹夫!」


    罵罵咧咧,吵吵鬧鬧,林老漢不時扭臉訓斥跟隨他的鄉勇,要求他們好生習武,必須入了驃騎軍府雲雲。


    官道多有通往縣鎮村莊的岔路,拐下岔路,路邊多為良田果林,渠道水塘,鄉人耕作。


    倆老漢分道揚鑣,一路不管生熟跟田間休憩之人問好招唿。行出不遠,遇到一些同路行人,隨即又是一番談笑嬉罵,一路歸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