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盜侵擾河東、河內,驃騎將軍劉滄引驃騎軍府八部軍馬討之,兵出北地,追擊大漠。風雪月餘,屠大漠匪寇二十餘萬,天下皆驚。


    真正意義上的屠戮。


    什麽樣的戰爭打起來最省心省力?唯屠而已。


    董卓殘暴,討董之聲盡起。而東平王兵出塞外,未抵鮮卑,便已屠戮二十餘萬。其更導致並州境內南匈奴婦孺立戶,牧無青壯。


    即便殘暴董卓,麵對劉滄這種戰法,亦是寒噤無聲。


    跟劉滄相比,西涼將帥個頂個的感覺自己純真善良。


    洛陽大朝急論東平王興戰之事,而掌權朝中的董卓難得保持了沉默,任憑朝臣百官暢言己見,


    同樣難得能主政一次的劉協...恩,劉協一點都不想要這次機會。


    劉滄揮軍掃蕩了北地大漠,因其將那裏稱作騰格裏,外界也逐漸傳此稱唿。


    大漠之民死的死,奴的奴,而南匈奴左賢王領兵跨越賀蘭山與劉滄對峙,結果左賢王被蔡邕之女蔡琰陣斬當場。


    十萬大軍十去六七,結果包括受俘奴兵,全讓劉滄給屠了,根本沒留活口。甚至沒有給南匈奴單於於夫羅討要降兵的機會。這批軍兵也是讓劉滄屠戮戰果暴增的主要原因。


    長城建不起來,果然這片區域當初不建長城跟地理地形有著根本原因。


    劉滄在大漠邊緣立起京觀,十數裏一景,延綿鮮卑草原邊界,劃漢境,並立獸骨圖騰以作標識。


    邊境鮮卑震怖,寒冬整兵,直到確認劉滄無入侵鮮卑草原意圖,各部之間才放下心來,再論來年換塊地頭劫掠漢地。


    盡剿騰格裏沙漠,釋漢人奴隸兩萬餘人,悉數送歸北地,無返鄉意圖者,多在北地落戶。


    劉滄收力役奴隸五萬,女奴七萬,女奴遣返長生嶺從事飼養、製皮等工作。擇性格剛強者三千餘,立妓館六所。其餘女奴若出不諧,隨時調入其中。


    五萬力役暫留北地增建邊防,傅燮領北地校尉之職,待這五萬力役適應了自己的身份,習慣了力役的工作,再將其調往長生嶺生活。


    劉滄麾下死傷三千餘,其中戰死者兩百,至殘者八百,一千重傷可複,千餘風寒凍瘡。


    天璣營雖為射聲建製,但也屬於天祿預備役。傷患救助及時,重傷不適戰者,也多被天權輔兵急速送返洛陽。


    戰後統計,兩千戰馬不可再騎,獲馬匹十萬,死馬三萬餘。牛六萬,羊四十餘萬,駱駝五千餘。


    可謂掠盡大漠,更有左賢王領軍所留戰馬輜重。


    軍中以五十馬、兩百牛、五百羊為合數,喻為千戶。


    賞軍功千戶百人。百羊百戶若幹,戰功皆有賞賜置換之物,軍心戰意無需多言。


    左賢王捎帶南匈奴數萬青壯將小命葬送在了大漠,於夫羅彈劾劉滄文書未出,驃騎八營再動。


    出北地,越長城,持左賢王首級,入並州,欲問南匈奴境外阻擊漢軍之責。


    匈奴單於昭告天下,匈奴內亂,左賢王忤逆謀反,蠱惑族中牧民為兵,領軍逃出漢境。


    驃騎八營改道,劉滄送左賢王首級入洛表功。


    有感南匈奴婦孺眾多,難興家業。東平王劉滄上奏,請天子劉協與相國董卓共商,擇漢境鰥夫入並州與南匈奴百姓通婚聯姻。


    劉協:“。。。”


    董卓:“。。。”


    朝堂百官:“。。。”


    於夫羅:“麻麻比!!!”


    蠻漢通婚,可為美談,於夫羅罵娘了。


    可罵歸罵,族中青壯一下去了十萬,連做奴隸的機會都沒,直接讓人屠幹淨了。那心狠手辣的東平王連奴兵都給屠了。


    好吧,劉滄為啥要屠南匈奴的奴兵?


    主要是劉滄不確定這些奴兵的成份,畢竟後世五胡中吃人吃的最兇的羯族,其出身就是南匈奴奴隸軍隊。


    鮮卑喜吃漢人女子,因捕捉圈養,繁衍而食,故其名:兩腳羊。


    羯族則比較不挑食,什麽人都吃。


    然後,劉滄也不確定羯族立族種種,隻知道他們的前身是南匈奴的奴隸。此番左賢王一軍,凡外族出身的奴兵,劉滄就順手都給屠了。


    南匈奴族中留下大批的孤兒寡母,照這麽發展下去,要出事的!那種於夫羅單於位置還能不能坐穩都是問題的事!


    或許不擇手段繁衍生息個十來年,族力還能複蘇。可鮮卑、烏桓、自家的奴兵好像都不安分了,他們還會給他留個十年麽?


    一咬牙,一跺腳,於夫羅一邊罵娘,一邊拍板:來吧,蠻漢聯姻,乃是美談。南匈奴相親大會,無限期舉行。


    劉協:“。。。”


    董卓:“。。。”


    朝中百官:“。。。”


    體統啊,體統何在~~!?孔融帶頭,山東儒門悲唿斥責。


    不過,顯然孔融的斥責沒有換來太多的響應,外界連討董的動靜都小了很多。


    董卓擇選軍中青壯萬人,由牛輔率軍,直奔並州而去。


    地方廣貼安民告示,世家作保,多有鰥夫結隊踏上通往並州的官道。


    冀州牧韓馥、豫州牧孔伷、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上黨太守張楊、甚至最遠的長沙太守孫堅都紛紛挑選自家麾下最精神的士兵向並州進發。


    匈奴婆娘好啊,最主要是,她們家底豐厚。那嫁妝,嘖嘖,娶上一個,戰馬牛羊就都有了,直接立家,一步到位。


    劉滄吃肉,還給他們留了肉,東平王風雪大漠,大展國威,妥妥的,沒毛病。


    陰差陽錯?大概是陰差陽錯吧?


    總的來說,驃騎八營踏上迴返長生嶺的大路時,討董事宜都被各路豪傑暫時放到了一邊,漢地揭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搶親活動。


    劉協更是首發昭告,文明相親,禁止私鬥,南匈奴繁榮在望,姻親遍布大江南北。


    而外界喜慶氣氛濃重之時,眼看無甚風波,驃騎八營返洛途中,劉滄中途離軍,騎乘巨鷹,往長沙方向而去。


    途經自家伏牛山,越淮河,大別山、長江、九華山、潘陽湖,自家‘大內’神醫還在長沙地界瞎晃。


    此番出征,劉滄也算做足了禦寒措施,可尚未抵達鮮卑草原,軍中脫戰者幾乎半數都是因為感染風寒凍傷。


    ‘大外’華佗截肢移植手術都快完成了,‘大內’張機還在外麵浪。


    如今自家根基模板基本已經打下,建章別苑專屬宮室都給他安排好了,那家夥還滿世界亂鑽,劉滄準備將張仲景給提溜迴長生嶺去跟華佗作伴。


    跨越南陽盆地,鷹群籠罩攸縣,此縣為長沙治下,巨鷹低空盤旋,城中金鳴陣陣,多有奔馬城內唿喝安撫。


    南陽盆地勉強算在伏牛山背麵,伏牛山有蠱凋,乃東平王所飼,長沙這邊的人也多有耳聞。


    城中短時混亂,見凋群不落,而四隻龐大的巨鷹安穩落在城牆之上,城中驚恐褪去,多有百姓興致張望。


    軍馬疾奔,當先一名青年武服勁裝,其後跟隨帶甲數人。奔至城頭,眼見蠱凋中一隻巨鷹身上有人騎乘,眾人心下方才大定。


    “劉磐拜見王叔。”當前青年遙遙躬身。


    “拜見驃騎將軍。”青年身旁帶甲多行軍禮。


    “恩,無事。孤僅來尋張仲景,醫者張機可歸城中?”劉滄示意眾人免禮,據報張機駐留此地,劉滄大張旗鼓到來,張機看到,應該自會現身。


    掃視眾人,劉磐乃劉表從子,再看劉磐隨行兵將,既然劉磐在這裏,那這邊應該還有個黃忠才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