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拜訪
重生後我成了皇叔掌中嬌 作者:竹苑青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行遠吃了一驚,慌忙起身相迎。
袖口還打翻了茶碗。
薑離眼疾手快地上前接住茶碗:“國公爺小心。”
“快,去迎接三皇叔。”薑行遠理了理衣裳,大步往外走,快到門口的時候,他才想到女兒還在屋裏,忙停下腳步對薑瑜道,“你且到暖閣裏休息,晌午為父想留三皇叔用膳,你幫顧嫂斟酌一番,切莫有什麽差池。”
“是!”薑瑜麵色平靜。
她覺得薑行遠想多了。
趙桓允是不會留下用膳的。
薑行遠匆匆迎到了前院。
趙桓允穿一身寶藍色長袍,外麵披著錦白色暗紋鬥篷,竟不似印象中德高望重的皇叔,反而像是尋常人家的富家公子,他腳步從容,神色悠閑,明明是第一次拜訪,卻跟在自家庭院散步一樣,見了疾步前來的薑行遠,溫聲道:“早就聽聞府上好景致,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殿下謬讚,隻因家父生前喜好花花草草,府上才多了幾處園子。”薑行遠長揖一禮,“若有幸入了殿下的眼,倒不枉家父多年心血。”
提到薑文堂,薑行遠不免唏噓。
若是父親還在,看到他們分崩離析的家,也不知什麽滋味。
趙桓允自帶主人氣場,緩步前行,扭頭看了一眼薑行遠:“本王路過貴府,臨時拜訪,實屬冒失,還望國公爺見諒。”
“殿下言重,臣不勝榮幸。”薑行遠畢恭畢敬地先行了半步,領著趙桓允進了碧山院,趙桓允來得突然,打掃是來不及了,薑離帶人鋪了軟席,換了茶水,連擦拭的桌子都帶著水漬,趙桓允自是不會在意,解了鬥篷,撩袍入座:“不曾聽說大理寺接手貴府的案子,國公爺果然重情重義。”
習武之人,不喜布置屋子。
一桌一幾,牆上掛了兩幅書畫,僅此而已。
“殿下見笑。”薑行遠會意,皺眉道,“家父臨終所托不敢忘,終究是自家手足不忍相殘,隻是經此一事,臣心灰意冷,隻待年後分府,臣從此帶著小女獨居,兩府再無瓜葛。”
“國公爺大仁大義,來日必有福報。”趙桓允微微頷首,不好再做評論。
薑行遠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麽,起身給趙桓允斟茶:“臣不懂茶藝,府上茶水粗鄙,還望殿下不要嫌棄。”
他知道,三府吃穿用度甚是考究。
三皇叔更是自小錦衣玉食,尋常之物,根本入不了眼。
“此茶甚好。”趙桓允望著青瓷碗裏的碧湯,讚道,“以荷露和梅雪煮之,鬆葉相烹,當真別有一番風味,其中心意,更是難得。”
茶湯清爽怡人,茶葉宛如春日枝頭嫩芽般翠綠養眼,入口迴甘。
他明明是第一次喝這樣的茶,卻總覺得異常熟悉,像是在什麽地方喝過這樣的茶,且能有如此玲瓏心思,他已猜到是她。
“謝殿下誇獎。”薑行遠笑道,“此茶原本是尋常的明前龍井,隻因小女收了夏日荷露和冬日梅雪,說若以鬆葉相烹,便跟雪茶不相上下,臣喝過一次覺得不錯,這是第二次,想不到殿下竟如此慧眼。”
“薑二小姐果然聰慧。”趙桓允眼帶笑意,他從未被一個女子牽動過情緒,就連昨夜輾轉反側,夢裏夢外也全是她。
薑瑜坐在暖閣屏風後,靜靜地聽著兩人聊著這四安茶,思緒又迴到了前世。
這四安茶實際上是趙桓允所創,當年的荷露,當年的梅雪,當年的青鬆,故而每到冬天雪落時,他總會親自烹茶,滿苑飄香,伴著琴聲,連她也陶醉其中,再後來,贏太後碰巧來訪,喝了此茶讚不絕口,從那以後,他就隻喝雪茶了。
其中緣由,她並不知曉。
作為魂魄,她有許多禁忌,近不得祠堂,近不得他的臥房,唯獨能呆的地方,也就隻有書房和他撫琴的樂室,且終日混沌,四處遊蕩,這一世,她發現她對好多事情的記憶都模糊了,甚至記不得具體的細節,對她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廳裏的兩人,從四安茶聊到了西北的風土風情,再到涼國燕國。
薑行遠顯然知道趙桓允和贏太後的往事,談天談地就是不談贏太後,趙桓允會意,不動聲色道:“國公爺切莫聽信傳言,本王跟贏太後雖然早年相識,卻並無男女私情,本王也從未心儀於她,在本王麵前,國公爺盡可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在世人眼裏,他遲遲不娶,是放不下贏太後。
殊不知,真正的緣由並非如此,他不過是想娶中意之人而已。
薑行遠聞言倒有些尷尬,訕訕道:“臣倒是從未聽說此事,隻是覺得太後身份貴重,臣不敢妄議。”
“國公爺鎮守邊關十餘年,對涼國燕國最熟悉不過,若國公爺都不能直言,那朝中真的是耳盲眼瞎了。”趙桓允展顏道,“本王願洗耳恭聽,還望國公爺不吝賜教。”
“殿下,臣以為贏太後雖然一介女流,卻是野心勃勃,她一直覬覦燕國的燕雲三州,甚至她對鴻雁山以及梔子嶺一帶也頗為動心,相傳鴻雁山下有玉石坑,涼人愛玉,所以若是涼國一旦占領了燕雲三州,下一步必定是咱們的鴻雁山和梔子嶺一帶,這兩處地廣人稀,隻有西北軍在此安營紮寨,並無百姓涉足,是極好的練兵屯糧之地。”薑行遠生性耿直,見趙桓允這樣說,也就相信他跟贏太後卻無私情,“臣以為,聯燕抗涼,才是上上策,一旦涼國出擊,咱們跟燕國聯手,便可在西北一帶互為犄角,自會無往不勝。”
之前他不敢說,是以為趙桓允跟贏太後有私情。
既然趙桓允當麵澄清,那他便無所顧忌了。
薑瑜忍不住嘴角微翹。
父親竟然信了……
“前一陣子,本王聽說燕國想用燕雲三州換咱們的鴻雁山和梔子嶺,皇上並未同意,想必他們也聽說鴻雁山有玉的傳言。”趙桓允手持茶杯,寬大的袖口上的金線迎著天光閃著幽幽的光芒,“如今咱們跟燕國聯姻,想來涼國定會有所收斂,眼下咱們以守為攻,隻要保證十年無戰事,邊境安矣!”
“殿下所言甚是。”薑行遠越說越有精神,“咱們跟燕國這些年一直戰事不斷,西北邊境民不聊生,也的確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不能再打了,隻要涼國按兵不動,咱們正好趁著機會擴田囤糧,休養生息,隻有西北軍日益壯大,不管涼國還是燕國,都不敢輕舉妄動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打下來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雪越下越大。
王相令和蘇九坐在離國公爺不遠的馬車上等候,蘇九是個急性子,不住地張望:“殿下怎麽還不出來?”
“殿下都不急,你急什麽?”王相令自顧自地喝茶,揶揄道,“殿下怕是還沒見到想要見的人!”
作為幕僚,他是不讚成趙桓允迎娶薑瑜的。
可偏偏,他隻是個幕僚,主子的私事他也不敢評論。
如今,見趙桓允如此費盡心思地接近薑二小姐,他又覺得不可思議。
他跟趙桓允共事多年,幾乎是朝夕相處,趙桓允老成沉穩,精明通透,王相令從未當他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反而一直拿他當同齡人看。
唯獨在薑二小姐的事情上,他才驚訝地發現,自家主子在男女情事上並不老練,反而青澀如少年,要他說,不如直接提親來得幹脆,堂堂皇叔冒著雪天出門,還不一定能見到,何苦來著!
“殿下去拜訪國公爺,不是為了見國公爺?”蘇九性子比竹竿還直,依然是一頭霧水,“難道國公爺不在府上,殿下一直在等?”
“你自己猜!”王相令白他一眼。
奇怪,習武之人,都不長腦子嗎?
袖口還打翻了茶碗。
薑離眼疾手快地上前接住茶碗:“國公爺小心。”
“快,去迎接三皇叔。”薑行遠理了理衣裳,大步往外走,快到門口的時候,他才想到女兒還在屋裏,忙停下腳步對薑瑜道,“你且到暖閣裏休息,晌午為父想留三皇叔用膳,你幫顧嫂斟酌一番,切莫有什麽差池。”
“是!”薑瑜麵色平靜。
她覺得薑行遠想多了。
趙桓允是不會留下用膳的。
薑行遠匆匆迎到了前院。
趙桓允穿一身寶藍色長袍,外麵披著錦白色暗紋鬥篷,竟不似印象中德高望重的皇叔,反而像是尋常人家的富家公子,他腳步從容,神色悠閑,明明是第一次拜訪,卻跟在自家庭院散步一樣,見了疾步前來的薑行遠,溫聲道:“早就聽聞府上好景致,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殿下謬讚,隻因家父生前喜好花花草草,府上才多了幾處園子。”薑行遠長揖一禮,“若有幸入了殿下的眼,倒不枉家父多年心血。”
提到薑文堂,薑行遠不免唏噓。
若是父親還在,看到他們分崩離析的家,也不知什麽滋味。
趙桓允自帶主人氣場,緩步前行,扭頭看了一眼薑行遠:“本王路過貴府,臨時拜訪,實屬冒失,還望國公爺見諒。”
“殿下言重,臣不勝榮幸。”薑行遠畢恭畢敬地先行了半步,領著趙桓允進了碧山院,趙桓允來得突然,打掃是來不及了,薑離帶人鋪了軟席,換了茶水,連擦拭的桌子都帶著水漬,趙桓允自是不會在意,解了鬥篷,撩袍入座:“不曾聽說大理寺接手貴府的案子,國公爺果然重情重義。”
習武之人,不喜布置屋子。
一桌一幾,牆上掛了兩幅書畫,僅此而已。
“殿下見笑。”薑行遠會意,皺眉道,“家父臨終所托不敢忘,終究是自家手足不忍相殘,隻是經此一事,臣心灰意冷,隻待年後分府,臣從此帶著小女獨居,兩府再無瓜葛。”
“國公爺大仁大義,來日必有福報。”趙桓允微微頷首,不好再做評論。
薑行遠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麽,起身給趙桓允斟茶:“臣不懂茶藝,府上茶水粗鄙,還望殿下不要嫌棄。”
他知道,三府吃穿用度甚是考究。
三皇叔更是自小錦衣玉食,尋常之物,根本入不了眼。
“此茶甚好。”趙桓允望著青瓷碗裏的碧湯,讚道,“以荷露和梅雪煮之,鬆葉相烹,當真別有一番風味,其中心意,更是難得。”
茶湯清爽怡人,茶葉宛如春日枝頭嫩芽般翠綠養眼,入口迴甘。
他明明是第一次喝這樣的茶,卻總覺得異常熟悉,像是在什麽地方喝過這樣的茶,且能有如此玲瓏心思,他已猜到是她。
“謝殿下誇獎。”薑行遠笑道,“此茶原本是尋常的明前龍井,隻因小女收了夏日荷露和冬日梅雪,說若以鬆葉相烹,便跟雪茶不相上下,臣喝過一次覺得不錯,這是第二次,想不到殿下竟如此慧眼。”
“薑二小姐果然聰慧。”趙桓允眼帶笑意,他從未被一個女子牽動過情緒,就連昨夜輾轉反側,夢裏夢外也全是她。
薑瑜坐在暖閣屏風後,靜靜地聽著兩人聊著這四安茶,思緒又迴到了前世。
這四安茶實際上是趙桓允所創,當年的荷露,當年的梅雪,當年的青鬆,故而每到冬天雪落時,他總會親自烹茶,滿苑飄香,伴著琴聲,連她也陶醉其中,再後來,贏太後碰巧來訪,喝了此茶讚不絕口,從那以後,他就隻喝雪茶了。
其中緣由,她並不知曉。
作為魂魄,她有許多禁忌,近不得祠堂,近不得他的臥房,唯獨能呆的地方,也就隻有書房和他撫琴的樂室,且終日混沌,四處遊蕩,這一世,她發現她對好多事情的記憶都模糊了,甚至記不得具體的細節,對她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廳裏的兩人,從四安茶聊到了西北的風土風情,再到涼國燕國。
薑行遠顯然知道趙桓允和贏太後的往事,談天談地就是不談贏太後,趙桓允會意,不動聲色道:“國公爺切莫聽信傳言,本王跟贏太後雖然早年相識,卻並無男女私情,本王也從未心儀於她,在本王麵前,國公爺盡可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在世人眼裏,他遲遲不娶,是放不下贏太後。
殊不知,真正的緣由並非如此,他不過是想娶中意之人而已。
薑行遠聞言倒有些尷尬,訕訕道:“臣倒是從未聽說此事,隻是覺得太後身份貴重,臣不敢妄議。”
“國公爺鎮守邊關十餘年,對涼國燕國最熟悉不過,若國公爺都不能直言,那朝中真的是耳盲眼瞎了。”趙桓允展顏道,“本王願洗耳恭聽,還望國公爺不吝賜教。”
“殿下,臣以為贏太後雖然一介女流,卻是野心勃勃,她一直覬覦燕國的燕雲三州,甚至她對鴻雁山以及梔子嶺一帶也頗為動心,相傳鴻雁山下有玉石坑,涼人愛玉,所以若是涼國一旦占領了燕雲三州,下一步必定是咱們的鴻雁山和梔子嶺一帶,這兩處地廣人稀,隻有西北軍在此安營紮寨,並無百姓涉足,是極好的練兵屯糧之地。”薑行遠生性耿直,見趙桓允這樣說,也就相信他跟贏太後卻無私情,“臣以為,聯燕抗涼,才是上上策,一旦涼國出擊,咱們跟燕國聯手,便可在西北一帶互為犄角,自會無往不勝。”
之前他不敢說,是以為趙桓允跟贏太後有私情。
既然趙桓允當麵澄清,那他便無所顧忌了。
薑瑜忍不住嘴角微翹。
父親竟然信了……
“前一陣子,本王聽說燕國想用燕雲三州換咱們的鴻雁山和梔子嶺,皇上並未同意,想必他們也聽說鴻雁山有玉的傳言。”趙桓允手持茶杯,寬大的袖口上的金線迎著天光閃著幽幽的光芒,“如今咱們跟燕國聯姻,想來涼國定會有所收斂,眼下咱們以守為攻,隻要保證十年無戰事,邊境安矣!”
“殿下所言甚是。”薑行遠越說越有精神,“咱們跟燕國這些年一直戰事不斷,西北邊境民不聊生,也的確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不能再打了,隻要涼國按兵不動,咱們正好趁著機會擴田囤糧,休養生息,隻有西北軍日益壯大,不管涼國還是燕國,都不敢輕舉妄動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打下來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雪越下越大。
王相令和蘇九坐在離國公爺不遠的馬車上等候,蘇九是個急性子,不住地張望:“殿下怎麽還不出來?”
“殿下都不急,你急什麽?”王相令自顧自地喝茶,揶揄道,“殿下怕是還沒見到想要見的人!”
作為幕僚,他是不讚成趙桓允迎娶薑瑜的。
可偏偏,他隻是個幕僚,主子的私事他也不敢評論。
如今,見趙桓允如此費盡心思地接近薑二小姐,他又覺得不可思議。
他跟趙桓允共事多年,幾乎是朝夕相處,趙桓允老成沉穩,精明通透,王相令從未當他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反而一直拿他當同齡人看。
唯獨在薑二小姐的事情上,他才驚訝地發現,自家主子在男女情事上並不老練,反而青澀如少年,要他說,不如直接提親來得幹脆,堂堂皇叔冒著雪天出門,還不一定能見到,何苦來著!
“殿下去拜訪國公爺,不是為了見國公爺?”蘇九性子比竹竿還直,依然是一頭霧水,“難道國公爺不在府上,殿下一直在等?”
“你自己猜!”王相令白他一眼。
奇怪,習武之人,都不長腦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