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有你的信”晚飯後,杜衡拿著封信件進來書房
埋首書案上看《淮南萬畢術》的杜沅,扭了扭脖頸兒,抬手接了
“哪裏來的?”
“蘇軾寫的,夾在迴我的信封裏頭,”杜沅了然地挑眉,他們如今雖年紀尚幼,也得忌諱著男女有別,不至男女大防,也得小心授人以柄,讓人說私相授受
大佬給來信說啥?這可是少年時的大佬親筆呀,想後世一本「寒食帖」,被推為我國書法史「三大行書」之一,全才蘇東坡呀
字如其人這話,真是有些道理的。
“阿姐,蘇軾怎麽說?”
“你也來瞧瞧,這是蘇軾出的術數題目,想來也是廢了些神,翻了不少書卷”杜沅把信件遞給了杜衡,杜衡接過,越看眉頭越緊,經過這一年多再書院的學習,又有杜沅一對一的針對練習,杜衡的算籌,術數水平早已是書院佼佼者,夫子也及不上
這會子,瞧這幾道題目,卻擰了眉,勝負欲起來,拉過書房的黑板,就開始動筆解題
大佬就是大佬,這題目,相當於初中奧數的水平了,果然,老天爺是不公平的,天才的腦子構造或許,真和常人不同?
羨慕不來。杜沅接著翻書,執著著要找出煉銅的法子
“爹,下月,慎思班的同窗就要結業了,你覺得,他們都合格了嗎?”杜沅問進來的杜辰
“這一年也是眨眼間就過去了,這合格與否,不單是夫子說了算,還得是這些數據說了才算”杜辰走近,拍了拍手裏的課業
用數據說話,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用課業發聲,課業一點點記錄著他們的階段變化
這是直接又公正的法子了
她爹接受良好,想來,等以後再把這份經驗,套進朝廷的公務員領導班子,就靈活適配多了
大宋的磨堪製度太不合理了,職務分解,權力分散,導致了一波又一波屍位素餐的官員,事兒沒人幹,薪俸一堆人上趕著領。長此以往,國家財政怎麽不被耗死?一味征收農業稅商稅,不是變相刺激壓迫農民了嗎,貪心的胃口越發大,最後,這些罪都讓底層農民承擔了。可以說,土地兼並和朝廷用人製度是伴生關係,所以農民起義這麽頻繁啊
“阿沅?”杜辰喊了兩聲沒反應,揮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啊?哦,爹,去年種下個的甘蔗,下月初就能收了,這派去單家學習製糖的工人也迴來了,月底先用書院山頭的杜蔗,砍下一批來試試,順手來了再去收其他人家的”
“那,你上迴說的,進修,你再仔細說說?”
“哦,也是想著,同窗們都頗好學上進,如今學院的名聲打出去了,又有幾個山頭田地的營收,待明年,學院也可自負盈虧。不若,聘請優秀結業生,返學院擔任講師,配合夫子上課,一來嘛,學院到底不比外頭,至少書卷要比別處多些,在書院帶上幾年,學些為人處事,鍛煉提升一下人員管理能力,培訓學習能力,少說不得,以後也能獨當一麵不是?”
“隻是,這聘請資格,需要的麵試條件需要您與諸夫子協定才好”
“何所謂講師?”
“爹啊,同樣的授人以漁呀,可以把講師需要達成的標準,需要授講的課目都一一列劃出來,然後整理成教輔材料,給有意報考的學子,就像科舉那般,選定一個時間,讓應試生參考,夫子閱卷,再添一門,試講。夫子坐下頭當學子,當場考評,綜合得分優勝者獲得教學資格即可呀!至於這具體的考核題目,材料編寫和講師薪俸等,就得您拿主意了”
“你這法子倒也新穎,如此複製傳開,有了這套經驗,那學院想在哪兒開都可以,倒是便宜”
“爹啊,也不是想在哪兒開都可以,得根據當地州郡的在冊人口,推算人口,適齡學子,有了這些報表數據做支撐,才能算出,怎麽排布書院才是資源合理的,畢竟,米賤傷農”
“嗯,那這要如何推演人口?”
這,這必須是個大工程。三兩句話也是說不完,再說,她手邊也沒有一個可做模型推算的數據庫呀
隻好推說,還在構想
翌日,杜沅拎著一食盒的冰棍兒去了繡院,她沿著五丈渠走到了後門兒,這水利織布機,她在紙上反複拆畫了幾次了,不知不覺又走到水邊,腦子裏想著細節
遠遠在對岸渠河楊柳叢裏頭,瞧見個鵝黃衫兒的嬌俏身影,四五步遠的距離外,依稀能看見個小郎君?身形瘦削卻骨架高大,一身兒青衣,瞧這背影,還有些眼熟
這??杜沅一時拿不住主意要不要過去,這繡院後門處看見這一幕,可,很是廢人心
繡院裏頭如今有百多個妙齡小娘子,這,這可開不得玩笑
也罷,知好色則慕少艾,人倫本常而已
她往常般叩了門,給守門的大娘打了招唿,進去給娘和姑姑送吃食
可巧,她娘和杜戌娘都在課上,她交了食盒給隨侍使女,就轉去旁邊染坊了
她種下的一片藍草已經收了一批,和染坊的林老師傅溝通過後,林老製了這一缸子染料,在杜沅的講解下,林老製出了第一張紮染布料
試了幾次後,得了這滿院子的藍布,迎風招展,蒸發水汽,掛在院兒裏竹竿上自在舒展
杜沅才過來一會兒,薛氏就帶著使女過來了,一身月白褙子搭著條紮染藍布羅裙,花色正是之前杜沅畫下的繡樣,如今的堂嫂對杜沅那叫一個熱情,畢竟這不過兩月,這在成都府獨一份兒的紮染藍布,銷售火爆,她可是在書房陪丈夫挑燈對過賬目的,那上頭日漸增長的數字,真看得她心驚
她穿上這一身兒的紮染衫裙,去赴閨中姐妹兒的茶會也好,送布料迴娘家也罷,無一不誇,無一不是受到焦點推崇
這可都是小堂妹的點子,也不知道這堂妹是如何長的,竟這樣機靈聰慧
還這樣友善兄弟姊妹,這樣價值萬金的點子,說給就給
平白送了隻金雞母給大房,能想到這些,薛娘子哪裏會不對杜沅熱情?
這不,嫁過來一年出頭的她也平了心思,嫁雞隨雞,一門兒心思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琢磨著做好賢內助,恭順公婆,讓自家生意再做大些,再多掙些
自己也時不時地來染坊,繡院轉轉。
埋首書案上看《淮南萬畢術》的杜沅,扭了扭脖頸兒,抬手接了
“哪裏來的?”
“蘇軾寫的,夾在迴我的信封裏頭,”杜沅了然地挑眉,他們如今雖年紀尚幼,也得忌諱著男女有別,不至男女大防,也得小心授人以柄,讓人說私相授受
大佬給來信說啥?這可是少年時的大佬親筆呀,想後世一本「寒食帖」,被推為我國書法史「三大行書」之一,全才蘇東坡呀
字如其人這話,真是有些道理的。
“阿姐,蘇軾怎麽說?”
“你也來瞧瞧,這是蘇軾出的術數題目,想來也是廢了些神,翻了不少書卷”杜沅把信件遞給了杜衡,杜衡接過,越看眉頭越緊,經過這一年多再書院的學習,又有杜沅一對一的針對練習,杜衡的算籌,術數水平早已是書院佼佼者,夫子也及不上
這會子,瞧這幾道題目,卻擰了眉,勝負欲起來,拉過書房的黑板,就開始動筆解題
大佬就是大佬,這題目,相當於初中奧數的水平了,果然,老天爺是不公平的,天才的腦子構造或許,真和常人不同?
羨慕不來。杜沅接著翻書,執著著要找出煉銅的法子
“爹,下月,慎思班的同窗就要結業了,你覺得,他們都合格了嗎?”杜沅問進來的杜辰
“這一年也是眨眼間就過去了,這合格與否,不單是夫子說了算,還得是這些數據說了才算”杜辰走近,拍了拍手裏的課業
用數據說話,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用課業發聲,課業一點點記錄著他們的階段變化
這是直接又公正的法子了
她爹接受良好,想來,等以後再把這份經驗,套進朝廷的公務員領導班子,就靈活適配多了
大宋的磨堪製度太不合理了,職務分解,權力分散,導致了一波又一波屍位素餐的官員,事兒沒人幹,薪俸一堆人上趕著領。長此以往,國家財政怎麽不被耗死?一味征收農業稅商稅,不是變相刺激壓迫農民了嗎,貪心的胃口越發大,最後,這些罪都讓底層農民承擔了。可以說,土地兼並和朝廷用人製度是伴生關係,所以農民起義這麽頻繁啊
“阿沅?”杜辰喊了兩聲沒反應,揮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啊?哦,爹,去年種下個的甘蔗,下月初就能收了,這派去單家學習製糖的工人也迴來了,月底先用書院山頭的杜蔗,砍下一批來試試,順手來了再去收其他人家的”
“那,你上迴說的,進修,你再仔細說說?”
“哦,也是想著,同窗們都頗好學上進,如今學院的名聲打出去了,又有幾個山頭田地的營收,待明年,學院也可自負盈虧。不若,聘請優秀結業生,返學院擔任講師,配合夫子上課,一來嘛,學院到底不比外頭,至少書卷要比別處多些,在書院帶上幾年,學些為人處事,鍛煉提升一下人員管理能力,培訓學習能力,少說不得,以後也能獨當一麵不是?”
“隻是,這聘請資格,需要的麵試條件需要您與諸夫子協定才好”
“何所謂講師?”
“爹啊,同樣的授人以漁呀,可以把講師需要達成的標準,需要授講的課目都一一列劃出來,然後整理成教輔材料,給有意報考的學子,就像科舉那般,選定一個時間,讓應試生參考,夫子閱卷,再添一門,試講。夫子坐下頭當學子,當場考評,綜合得分優勝者獲得教學資格即可呀!至於這具體的考核題目,材料編寫和講師薪俸等,就得您拿主意了”
“你這法子倒也新穎,如此複製傳開,有了這套經驗,那學院想在哪兒開都可以,倒是便宜”
“爹啊,也不是想在哪兒開都可以,得根據當地州郡的在冊人口,推算人口,適齡學子,有了這些報表數據做支撐,才能算出,怎麽排布書院才是資源合理的,畢竟,米賤傷農”
“嗯,那這要如何推演人口?”
這,這必須是個大工程。三兩句話也是說不完,再說,她手邊也沒有一個可做模型推算的數據庫呀
隻好推說,還在構想
翌日,杜沅拎著一食盒的冰棍兒去了繡院,她沿著五丈渠走到了後門兒,這水利織布機,她在紙上反複拆畫了幾次了,不知不覺又走到水邊,腦子裏想著細節
遠遠在對岸渠河楊柳叢裏頭,瞧見個鵝黃衫兒的嬌俏身影,四五步遠的距離外,依稀能看見個小郎君?身形瘦削卻骨架高大,一身兒青衣,瞧這背影,還有些眼熟
這??杜沅一時拿不住主意要不要過去,這繡院後門處看見這一幕,可,很是廢人心
繡院裏頭如今有百多個妙齡小娘子,這,這可開不得玩笑
也罷,知好色則慕少艾,人倫本常而已
她往常般叩了門,給守門的大娘打了招唿,進去給娘和姑姑送吃食
可巧,她娘和杜戌娘都在課上,她交了食盒給隨侍使女,就轉去旁邊染坊了
她種下的一片藍草已經收了一批,和染坊的林老師傅溝通過後,林老製了這一缸子染料,在杜沅的講解下,林老製出了第一張紮染布料
試了幾次後,得了這滿院子的藍布,迎風招展,蒸發水汽,掛在院兒裏竹竿上自在舒展
杜沅才過來一會兒,薛氏就帶著使女過來了,一身月白褙子搭著條紮染藍布羅裙,花色正是之前杜沅畫下的繡樣,如今的堂嫂對杜沅那叫一個熱情,畢竟這不過兩月,這在成都府獨一份兒的紮染藍布,銷售火爆,她可是在書房陪丈夫挑燈對過賬目的,那上頭日漸增長的數字,真看得她心驚
她穿上這一身兒的紮染衫裙,去赴閨中姐妹兒的茶會也好,送布料迴娘家也罷,無一不誇,無一不是受到焦點推崇
這可都是小堂妹的點子,也不知道這堂妹是如何長的,竟這樣機靈聰慧
還這樣友善兄弟姊妹,這樣價值萬金的點子,說給就給
平白送了隻金雞母給大房,能想到這些,薛娘子哪裏會不對杜沅熱情?
這不,嫁過來一年出頭的她也平了心思,嫁雞隨雞,一門兒心思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琢磨著做好賢內助,恭順公婆,讓自家生意再做大些,再多掙些
自己也時不時地來染坊,繡院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