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鈞文苦笑的搖了搖頭,“表麵上曾祖母是不偏不向,其實也偏向我二叔,我祖母倒是心疼我父親,可惜她已經過世了,這個家沒人會為我父親說話。”
說到這,他看向蘇明雪,“雪姨,你是不是在門口碰到我曾祖母了?覺得她慈祥和藹?嗬嗬。”他冷笑著,眼中慢慢的諷刺目光。
蘇明雪微微搖頭,“若是真的慈祥,就不會裝裝樣子了。”
可不就是裝樣子,曾祖母看似公平,可哪次二叔闖禍,做了荒唐事,她真的打過一下?
就好比這次。
他生氣,傷心,更多的是無力。
他勸過父親,要不要報官,這次證據確鑿,最起碼能將二叔關起來,但被父親拒絕了。
堯鈞文覺得可笑,父親在意堯家,在意長輩,可是堯家這些人何曾在意過他?
若不是父親手中掌握著一些人和技術,若不是二叔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他父親早就被分出去了。
有時,他倒想分出去過,簡簡單單,沒有太多的錢,哪怕過得清貧一些,好過麵對這樣一家子人。
“雪姨,我不明白,難道我父親不是堯家人?這麽多年,他做了這麽多,可是得到的是什麽?您可能不知道吧,除了染莊和新開的酒肆,堯家所有的產業都已經轉到了我二叔的名下。”
相當於他和他父親再給堯二少打工。
“我想不明白,他們是眼瞎了嗎?”
麵對著堯鈞文的不解,蘇明雪想到了韓曉梅。
“也許,我是說也許,你父親真的不是他們親生的呢,你可以去查查。”
“不會吧?”
堯鈞文睜大了眼睛,他就是一說,怎麽可能不是親生的?
可打他有記憶一來,祖父母,外加曾祖母對父親真的不是很親近。
那時候他父親的腿可是沒問題的。
後來父親將堯家生意做大,就各種限製他,更是把絕大部分產業都轉到了二叔名下。
若是親生的,哪有這麽偏心眼的?
還有小野,中毒傷了身體,都沒人過去探望。
所以,根源在於他父親的身世?
堯鈞文眼眸微眯,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方向,看來他要好好查查了。
蘇明雪沒說什麽,有些話點到為止。
突然她想到了什麽,好像明白老太太為什麽對她這麽熱情,還說讓她來了直接去東院。
蘇明雪臉一黑,站了起來,“鈞文,我就不打擾你了,帶我向你父親問聲好,我過幾日再來看望。”
“雪姨怎麽了?”堯鈞文奇怪她怎麽突然就變了臉。
她不知該怎麽說,說你曾祖母沒安好心眼,表麵上對大孫子的朋友熱情,實則是想算計她。
堯家的水真深,沒一個省油的燈。
“鈞文,我聽說你父親的腿是因為你母親和你叔叔才斷的,是不是?”
一提到那個女人,堯鈞文的臉一沉,麵若冰霜。
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答案。
“我如果說這裏麵可能有其他人參與你會信嗎?是不是每一個能接近你父親的女人你曾祖母都很喜歡熱情吧?”
蘇明雪沒明說,但堯鈞文已經想到了。
祖父和曾祖母確實熱衷往父親院裏送女人,不過都被父親拒絕了,自從母親和那些妾背叛了他,他就再也不近女色。
可以說雪姨是父親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接納的女性朋友。
他同時想起九年前的事故,不止他們兩個人策劃?
堯鈞文打了個冷顫,突然覺得身邊這些所謂的親人太可怕了。
“我本來想去看看你弟弟,不過還是不去了。對了,還有一事和你父親說一下,雪梨我分了一半給青陽府的一個商人叫韓橋,具體的原因等以後再談。不過,對方收了雪梨後會直接運到青陽府趙家,對市場影響並不大。”
“恩,我會和父親說的。雪姨其實不用特意來告知,您做什麽決定肯定有原因的,我們都接受。”
對於蘇明雪,堯鈞文是打心裏喜歡,將她當成了長輩看待,所以今日才會說出自己的心事。
“還有,我有一事相求,城裏的鏢局,你父親有沒有熟識的人,我有個侄子叫蘇俊,他身手利索,打兩三個人是沒問題的。”
“雪姨,這事我就能辦,我有一個伯伯在裏麵當總教頭,收個人沒問題,這樣,雪姨您稍等一下,我寫封介紹信,您拿著信直接去找他就行。”
說做就做,他命人取來紙筆,然後寫了一封推薦信,落款處還蓋上了自己的私章。
蘇明雪道謝,然後拿著推薦信離開了東院,假山處一個鬼鬼祟祟的影子,是監視她的,也論證了她之前的猜測。
離開堯府前,她看著黑底鎏金的大字,高大鮮紅的府門,還有門口威風凜凜的石雕,穿著得體的下人。
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大家族,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肮髒與黑暗。
她歎息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她雖然是農村人,住著簡陋的房屋,穿著粗布的衣裳,可她有愛她的家人,一家子其樂融融。
有時有錢不一定是幸福的。
金錢和親情,哪一個才是最重要?若有了錢而沒了親情,那真的快樂嗎?
她心情有些沉重的離開了堯家。
這時已經快午時了,蘇明雪找了個小飯館吃飯,她要等,等下午的審案。
過了一個時辰,她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將馬車寄存在車行,然後悠哉的朝著府衙走去。
半路碰到了前來請她的官差。
衙役對她客客氣氣的,“蘇姑娘,陳大人說人已經押來了,請您過堂。”
她算是原告。
“好的,謝謝官差小哥。”
縣衙這邊圍了不少人,衙門十天半月的都審不了一迴案子,所以每迴一升堂,就有人圍了過來看熱鬧。
當看到韓家人被押著進城,街道兩邊看到的人就連忙打聽,一聽要審案,他們都跟著過來,將大堂外麵圍的水泄不通。
等蘇明雪過來,看到不止有韓家人,還有張大。
他和韓薛氏帶著手鐐,跪在大堂上,兩人嚇得渾身哆嗦,臉上冒了不少汗。
韓老二因為功名在身,並沒有帶刑具,也沒有跪著,這是給讀書人的體麵。
一旁還有韓老頭,韓滿山與韓曉芳。
韓家人都到齊了。
說到這,他看向蘇明雪,“雪姨,你是不是在門口碰到我曾祖母了?覺得她慈祥和藹?嗬嗬。”他冷笑著,眼中慢慢的諷刺目光。
蘇明雪微微搖頭,“若是真的慈祥,就不會裝裝樣子了。”
可不就是裝樣子,曾祖母看似公平,可哪次二叔闖禍,做了荒唐事,她真的打過一下?
就好比這次。
他生氣,傷心,更多的是無力。
他勸過父親,要不要報官,這次證據確鑿,最起碼能將二叔關起來,但被父親拒絕了。
堯鈞文覺得可笑,父親在意堯家,在意長輩,可是堯家這些人何曾在意過他?
若不是父親手中掌握著一些人和技術,若不是二叔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他父親早就被分出去了。
有時,他倒想分出去過,簡簡單單,沒有太多的錢,哪怕過得清貧一些,好過麵對這樣一家子人。
“雪姨,我不明白,難道我父親不是堯家人?這麽多年,他做了這麽多,可是得到的是什麽?您可能不知道吧,除了染莊和新開的酒肆,堯家所有的產業都已經轉到了我二叔的名下。”
相當於他和他父親再給堯二少打工。
“我想不明白,他們是眼瞎了嗎?”
麵對著堯鈞文的不解,蘇明雪想到了韓曉梅。
“也許,我是說也許,你父親真的不是他們親生的呢,你可以去查查。”
“不會吧?”
堯鈞文睜大了眼睛,他就是一說,怎麽可能不是親生的?
可打他有記憶一來,祖父母,外加曾祖母對父親真的不是很親近。
那時候他父親的腿可是沒問題的。
後來父親將堯家生意做大,就各種限製他,更是把絕大部分產業都轉到了二叔名下。
若是親生的,哪有這麽偏心眼的?
還有小野,中毒傷了身體,都沒人過去探望。
所以,根源在於他父親的身世?
堯鈞文眼眸微眯,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方向,看來他要好好查查了。
蘇明雪沒說什麽,有些話點到為止。
突然她想到了什麽,好像明白老太太為什麽對她這麽熱情,還說讓她來了直接去東院。
蘇明雪臉一黑,站了起來,“鈞文,我就不打擾你了,帶我向你父親問聲好,我過幾日再來看望。”
“雪姨怎麽了?”堯鈞文奇怪她怎麽突然就變了臉。
她不知該怎麽說,說你曾祖母沒安好心眼,表麵上對大孫子的朋友熱情,實則是想算計她。
堯家的水真深,沒一個省油的燈。
“鈞文,我聽說你父親的腿是因為你母親和你叔叔才斷的,是不是?”
一提到那個女人,堯鈞文的臉一沉,麵若冰霜。
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答案。
“我如果說這裏麵可能有其他人參與你會信嗎?是不是每一個能接近你父親的女人你曾祖母都很喜歡熱情吧?”
蘇明雪沒明說,但堯鈞文已經想到了。
祖父和曾祖母確實熱衷往父親院裏送女人,不過都被父親拒絕了,自從母親和那些妾背叛了他,他就再也不近女色。
可以說雪姨是父親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接納的女性朋友。
他同時想起九年前的事故,不止他們兩個人策劃?
堯鈞文打了個冷顫,突然覺得身邊這些所謂的親人太可怕了。
“我本來想去看看你弟弟,不過還是不去了。對了,還有一事和你父親說一下,雪梨我分了一半給青陽府的一個商人叫韓橋,具體的原因等以後再談。不過,對方收了雪梨後會直接運到青陽府趙家,對市場影響並不大。”
“恩,我會和父親說的。雪姨其實不用特意來告知,您做什麽決定肯定有原因的,我們都接受。”
對於蘇明雪,堯鈞文是打心裏喜歡,將她當成了長輩看待,所以今日才會說出自己的心事。
“還有,我有一事相求,城裏的鏢局,你父親有沒有熟識的人,我有個侄子叫蘇俊,他身手利索,打兩三個人是沒問題的。”
“雪姨,這事我就能辦,我有一個伯伯在裏麵當總教頭,收個人沒問題,這樣,雪姨您稍等一下,我寫封介紹信,您拿著信直接去找他就行。”
說做就做,他命人取來紙筆,然後寫了一封推薦信,落款處還蓋上了自己的私章。
蘇明雪道謝,然後拿著推薦信離開了東院,假山處一個鬼鬼祟祟的影子,是監視她的,也論證了她之前的猜測。
離開堯府前,她看著黑底鎏金的大字,高大鮮紅的府門,還有門口威風凜凜的石雕,穿著得體的下人。
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大家族,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肮髒與黑暗。
她歎息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她雖然是農村人,住著簡陋的房屋,穿著粗布的衣裳,可她有愛她的家人,一家子其樂融融。
有時有錢不一定是幸福的。
金錢和親情,哪一個才是最重要?若有了錢而沒了親情,那真的快樂嗎?
她心情有些沉重的離開了堯家。
這時已經快午時了,蘇明雪找了個小飯館吃飯,她要等,等下午的審案。
過了一個時辰,她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將馬車寄存在車行,然後悠哉的朝著府衙走去。
半路碰到了前來請她的官差。
衙役對她客客氣氣的,“蘇姑娘,陳大人說人已經押來了,請您過堂。”
她算是原告。
“好的,謝謝官差小哥。”
縣衙這邊圍了不少人,衙門十天半月的都審不了一迴案子,所以每迴一升堂,就有人圍了過來看熱鬧。
當看到韓家人被押著進城,街道兩邊看到的人就連忙打聽,一聽要審案,他們都跟著過來,將大堂外麵圍的水泄不通。
等蘇明雪過來,看到不止有韓家人,還有張大。
他和韓薛氏帶著手鐐,跪在大堂上,兩人嚇得渾身哆嗦,臉上冒了不少汗。
韓老二因為功名在身,並沒有帶刑具,也沒有跪著,這是給讀書人的體麵。
一旁還有韓老頭,韓滿山與韓曉芳。
韓家人都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