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除了個人的項目以外,隻要是國家立項的項目,都會經過專家組的評審。
盡管劉峰劉大教授有些特殊,可他自己並沒有把自己搞得特殊化。
因此,當他的開題論文提交上去後,專家組的評審也依然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
當然了,對於劉峰這種學術界的大拿而言,想要在國內找到給他做項目評審的人還真並不容易。
畢竟,國內的專家們很少會主動評論學術地位比自己還要高的人,
說是自知之明也好還是潛規則也罷,但這種情況卻是相當普遍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評估這個項目的時候,高層才特意隱去了論文作者的名字,以至於讓我們的朱老先生鬧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會議室內,經過剛才這麽一出後,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然而,這時候,一位航天工程的老專家神色嚴肅地開口了:
“單純從技術上來講,我相信劉教授還是能夠辦到的,畢竟,兩種發動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以反物質為主要動力,我想這方麵也沒有人比劉教授更有發言權。”
“但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脈衝能量型的發動機比起高能粒子推進型還是要差很多,至少,從目前看來,我們並不需要這種脈衝能量型的發動機,在宇宙中,我們並沒有敵人,一般的工作,以普通的化學火箭動力小飛船,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目前的現狀是,我們國家在科研上的投入已經很難再提高了,因此我不太讚同現在就上手這個項目,還是等到高能粒子發動機完成、或者科研經費不那麽拮據之後,再上馬也不遲。”
聽到這位老專家的認真分析,不少人都讚同地點了點頭。
目前看來,化學火箭技術還是很成熟的,雖然在高載重、大推力方麵,完全比不了高能粒子動力,可在小型載重的特種小飛行器上,還是很有用處的,至少,在經濟性能上,這種成熟的技術應該不會比還未成型的脈衝能量型小飛船差。
在國家咬著牙齒搞了這麽多大項目的現在,大家也廣泛認同,不應該再耗費太多的資源用在這種相對重合的項目上。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反駁他的觀點。
一位對反物質有所了解的老專家就搖了搖頭,直接反駁道:
“誠然,在目前看來化學動力還有一定的經濟性,但從長遠看來,化學火箭注定是要走向淘汰的飛船動力,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經濟性上,脈衝能量型動力飛船,都要遠遠好過化學火箭。”
“更何況,不僅僅隻能用在宇宙飛船上,這種發動機還能夠替代超燃衝壓發動機,作為高超聲速飛行器以及球內空間新一代主力戰機的動力。而且按照這篇論文中的描述,如果這種技術真能實現,它的應用領域或許不止是能裝在航空、航天器上,說不準也能裝在我們的水麵艦艇或者潛艇上。”
“應用範圍廣泛,還有就是,至少2、30年內,我們的飛行器恐怕依然還是會以球內飛行器為主,因此,我們需要有一種更加先進的戰機作為過渡,而利用這種反物質發動機開發出來的戰機,完全能夠保持對其他國家的優勢,從這一點來看,我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這個項目應該上馬,而且最好是宜早不宜遲。至於考慮到經費的問題,我認為完全可以把我們的高超聲速武器和新一代戰機的發動機項目,和這個項目整合到一起嘛,這樣不僅能夠節約經費,也能節約不少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聽到了這位專家的話,在座的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
即便是剛才的那位老專家,也沒有開口反駁。
如果真的可以和其他項目整合到一起,無需投入太多資金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上馬的。
最終,坐在最上手的大長老和幾位穿著兵裝的大佬交換了眼神。
沉吟了一陣後,終於點了點頭。
“您老說的對,技術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經費上也能從其他的地方挪到一起、並不會占用額外資源,而且其應用範圍還不僅僅隻是航天工程本身,其他方向也能利用;那麽,這個項目完全值得我們一試嘛。”
頓了頓,見沒有人再提出反對的意見後,他直接提起了筆,不緊不慢地在會議文件上做了最後批注。
——準予立項。
想了一會兒,似乎是覺得沒有吩咐到位,他接著又在後麵補充了一行。
“以9511工程為中心,各方通力合作。”
寫完了這句話後,他直接將文件交到了張勤手中,開著玩笑道:
“咱們在航天工程上相繼上手了這麽多‘大項目’,戰忽局的同誌那邊,是不是應該多站出來說兩句呢,尤其是我們的戰忽局劉總師?”
聽到這句話,張勤直接愣了愣,隨後馬上反應過來。
劉峰那小子,不僅僅是“可控核聚變”的總工程師,人家還被網友們“安排”到了戰忽局,擔任技術總師嘛!
具體的表現就是,相繼“忽悠”了一大群國家花費重金投入到“可控核聚變”的研發當中,但至今隻有他能夠研製出來。
嗯,正如網友們所說的,這裏麵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八九不離十肯定是在技術路線上忽悠了人家!
於是那些人直接給劉峰上了一個戰忽局技術總工的稱號,一度還引起了其他網友的廣泛討論。
當然了,網友們雖然是在惡搞猜測,但知道真相的人卻不由莞爾,畢竟,這家夥還真把人家忽悠了!
人家這總師的身份,和張局座和金政委吹牛來的不一樣,全都是靠著真刀實槍的技術得來的。
換句電影裏的經典台詞,他幹的是技術活兒!
不過,對於日理萬機的大長老竟然也知道劉峰在網絡上的諢號,他還是覺得相當意外的。
這說明了,高層對於劉峰這小子的關注,從來沒有減弱過一分!
想到這裏,張勤心下也不由得升起了幾分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就連他這位大部長,恐怕也不會引起這位如此關注吧?
“沒問題,等迴頭我把您的意思給他帶到。”笑著迴應。
……
工程院動力研究所。
劉峰的辦公室內。
隨手關閉了電腦,合上了手中的文件夾,站起身來離開了辦公室。
自從他常駐在研究所以後,幾乎又迴到了那種除了科研就是科研的美好日子。
嗯,就劉峰個人而言,他還是非常喜歡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的。
沒有外界的打擾,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學問,偶爾和小姐姐一起壓壓馬路,談談情說說愛什麽的,沒有任何生活比得上這種神仙日子。
當然了,往常在忙完了辦公室裏的事情後,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他一定會留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要麽通過郵件,要麽直接用視頻聊天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徒弟們解答一些疑問。
不過很不幸的是,一會兒還有一場關於反物質脈衝能量發動機的會議要開,今天恐怕是沒這個時間了。
走在通往實驗樓的路上,劉峰打算在開會之前,先去看看他吩咐卓婷婷做下去的實驗進度,嗯,順便指點一下小姐姐遇見的難題,再談談情說說愛什麽的……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就在這貨心猿意馬的時候,他的手機鈴聲忽然響了起來。
劉峰掏出手機看了眼,發現是耿堂打過來的,便接通了電話。
“喂,什麽事兒?”
耿堂聲音嚴肅:“劉教授,有位自稱是陳學東的教授從蜀川那邊過來,說是您讓他過來的?”
嗯?
總算來了嗎?
劉峰心下了然。
如果今天這位都還沒有趕過來的話,說不得他還以為這位不會來了;不過現在看來還不錯,他劉教授的號召力還是相當給力的,至少,他點名邀請的那幾位教授都來了。
“沒錯,是我請他過來的,你直接把他帶去今天晚上的會議室吧。”
“沒問題。”
看來,去和小姐姐溫存一會兒的時間又沒有了……
歎了口氣,劉峰直接掛斷了電話。
十來分鍾後,他提前來到了會議室門口,正巧在耿堂的帶領下,陳學東院士也剛好來到這裏,看到劉峰後,便向他這邊走了過來。
“劉教授,好久不見。”
“陳院士,好久不見。”
兩人互相打了個招唿,寒暄了幾句。
說起來,兩人都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想搞研究的那種人,因此,自從陳學東院士加入到反物質工程項目組以來,兩人見麵的次數幾乎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平時有什麽技術上的溝通,基本上都是通過郵件完成的,連電話都很少打。
當然了,雖然聯係很少,但兩人都對對方的學識佩服不已,因此雙方的關係,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麽生疏。
寒暄過後,最終還是劉峰這半個東道主,主動引領著陳院士向著會場走去,一邊走,一邊交談著:“說實話,陳院士,我還以為這一次您不來了呢?”
“怎麽可能不來,隻不過是因為飛機晚了點。”陳學東笑了笑,解釋道,“說實話,整個華國,還有誰敢不給您劉教授麵子?還想不想在學術界混了?”
“瞧您,哪有您說的這麽嚴重。”劉峰趕緊擺了擺手。
雖然他也知道陳院士是在開玩笑,但說實話,誰知道在相互挑選的過程當中,其他人就沒有怨言呢?
這不,張勤那邊,竟然連是什麽項目都沒有給人家說清楚,想來直接就走了行政命令,也算是服了他了。
不過,人家畢竟是當官的,參照的也和他們這些搞學術的不一樣,他也不好說些什麽。
“對了,這一次請您過來,其實是為了造發動機,嗯,張部長他們可能和您說不太清楚,今天的這場會議,我打算安排的就是這個事情。”
發動機?
陳學東微微愣了愣,卻來不及多想,直接跟在劉峰的身後走進了會議室。
此時,會議室裏已經坐著十幾個人了。
借著進門的功夫,陳學東簡單地打量了幾眼會議室裏坐著的人。
這一看,直接就愣住了。
這些人雖然大部分他都不認識,但是其中幾位,他卻是如雷貫耳。
金東寒就不用多說了,動力研究院真正的東道主,也是他的老相識。
其中還有華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李東院士,甚至連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院士也來了,這兩位他曾經也一起合作過,都是一方諸侯級別的大佬。
還有周建平旁邊那位總喜歡帶著一頂中山帽的黃景輝院士,國內主力戰機的設計總師,飛機器設計與飛行控製領域的專家,不久前國內隱形戰機的亮相,似乎就是這位的功勞;以前他在媒體上看到過這位大牛的采訪視頻,卻從未見過真人,沒想到今天倒是有機會見到了。
劉教授到底要研究什麽樣的發動機,竟然能夠吸引到這些家夥的到來?
帶著一絲疑惑坐定,陳學東的心下卻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說實話,當初他準備響應劉峰號召的時候,心下也是相當猶豫的。
畢竟蜀川那邊如此明顯的發展前景,在研究上也還有些東西需要他監督,因此,他也是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加入過來,但真要說心裏沒有嘀咕,那也是不可能的——現在這環境,還有什麽研究課題能夠比反物質的生產更為緊要?
而現在,看到了這麽多大佬,嗯,越是有這麽多大佬參加,越是說明了這項工程的挑戰性,對於他這種人來說,就像是看到了人生的目標一般,瞬間就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有意義了!
除了這幾位大佬以外,還有一些麵生的人和這些大佬坐在一起,想來也不是什麽等閑人物,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這位劉教授到底有怎樣的能量了。
想到這裏,陳學東的心裏不禁感慨不已。
能夠拉著一群院士心甘情願地過來組隊的人,在國內,除了劉教授之外,還有誰能做到?
一想到之前自己竟然還猶豫了很久,他的心中便是一陣慚愧。
不一會兒,人漸漸來齊。
會議也開始了。
除了一群點名需求的人以外,看到一群根本都沒有想到會出現在這裏的人,劉峰也是感覺有些意外,雖然之前張勤打電話過來和他托了個底,但他真沒想到,來的竟然是這些大佬!
嗯?該不會是過來找茬的吧?
這貨心裏不免有些陰暗地想著,畢竟,他這一次做得可有點不地道了,尤其是對國內超高聲速武器項目和主力戰機項目的人來說,完全是遭受了他的池魚之殃,從身上狠狠地割了一塊兒肉下來,能不心疼嗎?
換做是他自己,恐怕早就氣得跳腳了吧!
雖然,這根本就不是他的主意,但要人家不相信,恐怕也很難了。
心裏暗暗歎了口氣,看著台下的人群,劉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
“讓大家久等了,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咱們直接開始吧。”
說著,不管這些人如何反應,這貨的臉上神色微整,直接拿著一支筆就走到了會議室主席台的白板前,揮手寫下了幾個大字
——反物質脈衝能量發動機概論!
盡管劉峰劉大教授有些特殊,可他自己並沒有把自己搞得特殊化。
因此,當他的開題論文提交上去後,專家組的評審也依然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
當然了,對於劉峰這種學術界的大拿而言,想要在國內找到給他做項目評審的人還真並不容易。
畢竟,國內的專家們很少會主動評論學術地位比自己還要高的人,
說是自知之明也好還是潛規則也罷,但這種情況卻是相當普遍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評估這個項目的時候,高層才特意隱去了論文作者的名字,以至於讓我們的朱老先生鬧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會議室內,經過剛才這麽一出後,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然而,這時候,一位航天工程的老專家神色嚴肅地開口了:
“單純從技術上來講,我相信劉教授還是能夠辦到的,畢竟,兩種發動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以反物質為主要動力,我想這方麵也沒有人比劉教授更有發言權。”
“但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脈衝能量型的發動機比起高能粒子推進型還是要差很多,至少,從目前看來,我們並不需要這種脈衝能量型的發動機,在宇宙中,我們並沒有敵人,一般的工作,以普通的化學火箭動力小飛船,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目前的現狀是,我們國家在科研上的投入已經很難再提高了,因此我不太讚同現在就上手這個項目,還是等到高能粒子發動機完成、或者科研經費不那麽拮據之後,再上馬也不遲。”
聽到這位老專家的認真分析,不少人都讚同地點了點頭。
目前看來,化學火箭技術還是很成熟的,雖然在高載重、大推力方麵,完全比不了高能粒子動力,可在小型載重的特種小飛行器上,還是很有用處的,至少,在經濟性能上,這種成熟的技術應該不會比還未成型的脈衝能量型小飛船差。
在國家咬著牙齒搞了這麽多大項目的現在,大家也廣泛認同,不應該再耗費太多的資源用在這種相對重合的項目上。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反駁他的觀點。
一位對反物質有所了解的老專家就搖了搖頭,直接反駁道:
“誠然,在目前看來化學動力還有一定的經濟性,但從長遠看來,化學火箭注定是要走向淘汰的飛船動力,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經濟性上,脈衝能量型動力飛船,都要遠遠好過化學火箭。”
“更何況,不僅僅隻能用在宇宙飛船上,這種發動機還能夠替代超燃衝壓發動機,作為高超聲速飛行器以及球內空間新一代主力戰機的動力。而且按照這篇論文中的描述,如果這種技術真能實現,它的應用領域或許不止是能裝在航空、航天器上,說不準也能裝在我們的水麵艦艇或者潛艇上。”
“應用範圍廣泛,還有就是,至少2、30年內,我們的飛行器恐怕依然還是會以球內飛行器為主,因此,我們需要有一種更加先進的戰機作為過渡,而利用這種反物質發動機開發出來的戰機,完全能夠保持對其他國家的優勢,從這一點來看,我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這個項目應該上馬,而且最好是宜早不宜遲。至於考慮到經費的問題,我認為完全可以把我們的高超聲速武器和新一代戰機的發動機項目,和這個項目整合到一起嘛,這樣不僅能夠節約經費,也能節約不少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聽到了這位專家的話,在座的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
即便是剛才的那位老專家,也沒有開口反駁。
如果真的可以和其他項目整合到一起,無需投入太多資金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上馬的。
最終,坐在最上手的大長老和幾位穿著兵裝的大佬交換了眼神。
沉吟了一陣後,終於點了點頭。
“您老說的對,技術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經費上也能從其他的地方挪到一起、並不會占用額外資源,而且其應用範圍還不僅僅隻是航天工程本身,其他方向也能利用;那麽,這個項目完全值得我們一試嘛。”
頓了頓,見沒有人再提出反對的意見後,他直接提起了筆,不緊不慢地在會議文件上做了最後批注。
——準予立項。
想了一會兒,似乎是覺得沒有吩咐到位,他接著又在後麵補充了一行。
“以9511工程為中心,各方通力合作。”
寫完了這句話後,他直接將文件交到了張勤手中,開著玩笑道:
“咱們在航天工程上相繼上手了這麽多‘大項目’,戰忽局的同誌那邊,是不是應該多站出來說兩句呢,尤其是我們的戰忽局劉總師?”
聽到這句話,張勤直接愣了愣,隨後馬上反應過來。
劉峰那小子,不僅僅是“可控核聚變”的總工程師,人家還被網友們“安排”到了戰忽局,擔任技術總師嘛!
具體的表現就是,相繼“忽悠”了一大群國家花費重金投入到“可控核聚變”的研發當中,但至今隻有他能夠研製出來。
嗯,正如網友們所說的,這裏麵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八九不離十肯定是在技術路線上忽悠了人家!
於是那些人直接給劉峰上了一個戰忽局技術總工的稱號,一度還引起了其他網友的廣泛討論。
當然了,網友們雖然是在惡搞猜測,但知道真相的人卻不由莞爾,畢竟,這家夥還真把人家忽悠了!
人家這總師的身份,和張局座和金政委吹牛來的不一樣,全都是靠著真刀實槍的技術得來的。
換句電影裏的經典台詞,他幹的是技術活兒!
不過,對於日理萬機的大長老竟然也知道劉峰在網絡上的諢號,他還是覺得相當意外的。
這說明了,高層對於劉峰這小子的關注,從來沒有減弱過一分!
想到這裏,張勤心下也不由得升起了幾分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就連他這位大部長,恐怕也不會引起這位如此關注吧?
“沒問題,等迴頭我把您的意思給他帶到。”笑著迴應。
……
工程院動力研究所。
劉峰的辦公室內。
隨手關閉了電腦,合上了手中的文件夾,站起身來離開了辦公室。
自從他常駐在研究所以後,幾乎又迴到了那種除了科研就是科研的美好日子。
嗯,就劉峰個人而言,他還是非常喜歡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的。
沒有外界的打擾,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學問,偶爾和小姐姐一起壓壓馬路,談談情說說愛什麽的,沒有任何生活比得上這種神仙日子。
當然了,往常在忙完了辦公室裏的事情後,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他一定會留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要麽通過郵件,要麽直接用視頻聊天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徒弟們解答一些疑問。
不過很不幸的是,一會兒還有一場關於反物質脈衝能量發動機的會議要開,今天恐怕是沒這個時間了。
走在通往實驗樓的路上,劉峰打算在開會之前,先去看看他吩咐卓婷婷做下去的實驗進度,嗯,順便指點一下小姐姐遇見的難題,再談談情說說愛什麽的……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就在這貨心猿意馬的時候,他的手機鈴聲忽然響了起來。
劉峰掏出手機看了眼,發現是耿堂打過來的,便接通了電話。
“喂,什麽事兒?”
耿堂聲音嚴肅:“劉教授,有位自稱是陳學東的教授從蜀川那邊過來,說是您讓他過來的?”
嗯?
總算來了嗎?
劉峰心下了然。
如果今天這位都還沒有趕過來的話,說不得他還以為這位不會來了;不過現在看來還不錯,他劉教授的號召力還是相當給力的,至少,他點名邀請的那幾位教授都來了。
“沒錯,是我請他過來的,你直接把他帶去今天晚上的會議室吧。”
“沒問題。”
看來,去和小姐姐溫存一會兒的時間又沒有了……
歎了口氣,劉峰直接掛斷了電話。
十來分鍾後,他提前來到了會議室門口,正巧在耿堂的帶領下,陳學東院士也剛好來到這裏,看到劉峰後,便向他這邊走了過來。
“劉教授,好久不見。”
“陳院士,好久不見。”
兩人互相打了個招唿,寒暄了幾句。
說起來,兩人都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想搞研究的那種人,因此,自從陳學東院士加入到反物質工程項目組以來,兩人見麵的次數幾乎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平時有什麽技術上的溝通,基本上都是通過郵件完成的,連電話都很少打。
當然了,雖然聯係很少,但兩人都對對方的學識佩服不已,因此雙方的關係,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麽生疏。
寒暄過後,最終還是劉峰這半個東道主,主動引領著陳院士向著會場走去,一邊走,一邊交談著:“說實話,陳院士,我還以為這一次您不來了呢?”
“怎麽可能不來,隻不過是因為飛機晚了點。”陳學東笑了笑,解釋道,“說實話,整個華國,還有誰敢不給您劉教授麵子?還想不想在學術界混了?”
“瞧您,哪有您說的這麽嚴重。”劉峰趕緊擺了擺手。
雖然他也知道陳院士是在開玩笑,但說實話,誰知道在相互挑選的過程當中,其他人就沒有怨言呢?
這不,張勤那邊,竟然連是什麽項目都沒有給人家說清楚,想來直接就走了行政命令,也算是服了他了。
不過,人家畢竟是當官的,參照的也和他們這些搞學術的不一樣,他也不好說些什麽。
“對了,這一次請您過來,其實是為了造發動機,嗯,張部長他們可能和您說不太清楚,今天的這場會議,我打算安排的就是這個事情。”
發動機?
陳學東微微愣了愣,卻來不及多想,直接跟在劉峰的身後走進了會議室。
此時,會議室裏已經坐著十幾個人了。
借著進門的功夫,陳學東簡單地打量了幾眼會議室裏坐著的人。
這一看,直接就愣住了。
這些人雖然大部分他都不認識,但是其中幾位,他卻是如雷貫耳。
金東寒就不用多說了,動力研究院真正的東道主,也是他的老相識。
其中還有華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李東院士,甚至連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院士也來了,這兩位他曾經也一起合作過,都是一方諸侯級別的大佬。
還有周建平旁邊那位總喜歡帶著一頂中山帽的黃景輝院士,國內主力戰機的設計總師,飛機器設計與飛行控製領域的專家,不久前國內隱形戰機的亮相,似乎就是這位的功勞;以前他在媒體上看到過這位大牛的采訪視頻,卻從未見過真人,沒想到今天倒是有機會見到了。
劉教授到底要研究什麽樣的發動機,竟然能夠吸引到這些家夥的到來?
帶著一絲疑惑坐定,陳學東的心下卻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說實話,當初他準備響應劉峰號召的時候,心下也是相當猶豫的。
畢竟蜀川那邊如此明顯的發展前景,在研究上也還有些東西需要他監督,因此,他也是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加入過來,但真要說心裏沒有嘀咕,那也是不可能的——現在這環境,還有什麽研究課題能夠比反物質的生產更為緊要?
而現在,看到了這麽多大佬,嗯,越是有這麽多大佬參加,越是說明了這項工程的挑戰性,對於他這種人來說,就像是看到了人生的目標一般,瞬間就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有意義了!
除了這幾位大佬以外,還有一些麵生的人和這些大佬坐在一起,想來也不是什麽等閑人物,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這位劉教授到底有怎樣的能量了。
想到這裏,陳學東的心裏不禁感慨不已。
能夠拉著一群院士心甘情願地過來組隊的人,在國內,除了劉教授之外,還有誰能做到?
一想到之前自己竟然還猶豫了很久,他的心中便是一陣慚愧。
不一會兒,人漸漸來齊。
會議也開始了。
除了一群點名需求的人以外,看到一群根本都沒有想到會出現在這裏的人,劉峰也是感覺有些意外,雖然之前張勤打電話過來和他托了個底,但他真沒想到,來的竟然是這些大佬!
嗯?該不會是過來找茬的吧?
這貨心裏不免有些陰暗地想著,畢竟,他這一次做得可有點不地道了,尤其是對國內超高聲速武器項目和主力戰機項目的人來說,完全是遭受了他的池魚之殃,從身上狠狠地割了一塊兒肉下來,能不心疼嗎?
換做是他自己,恐怕早就氣得跳腳了吧!
雖然,這根本就不是他的主意,但要人家不相信,恐怕也很難了。
心裏暗暗歎了口氣,看著台下的人群,劉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
“讓大家久等了,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咱們直接開始吧。”
說著,不管這些人如何反應,這貨的臉上神色微整,直接拿著一支筆就走到了會議室主席台的白板前,揮手寫下了幾個大字
——反物質脈衝能量發動機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