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嗎?
當然會有。
但這會兒他已經完全感覺不到了。
至於激動?
那是肯定的。
作為華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耀,這同時也是學術界乃至於整個華國,對於一名學者的最大褒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華國能夠給他帶來的東西,甚至遠遠超越了炸藥獎帶給他的一切。
在一片雷動的掌聲中,劉峰步履平穩地走到了主席台中央,接過了話筒。
在與人民大會堂全場嘉賓3300多人短暫的對視下,他看到了餘敏院士向他微笑,朱起鶴院士向他點頭致意,何承弼院士麵無表情,之前那位擦肩而過的“神經”則看上去有點憤怒?
很顯然,直到這一刻,劉峰也不能完全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但無論如何,他已經站在了華國科學界的頂峰!
在一雙雙視線的注視下,在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們的期盼當中,劉峰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發表他的獲獎感言——與其說是獲獎感言,不如說他對華國未來科學發展的規劃與期待!
當然,在這個場合上,他並不能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出來,畢竟時間也不允許,他也不能完全搶了別人出風頭的機會。
於是,簡單的發表了一番獲獎感言過後,劉峰便將會場交還給了賀長老。
全場嘉賓起立致敬。
掌聲再次響徹人民大會堂的大廳。
緊接著,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頒獎儀式結束。
劉峰又非常榮幸地同大長老等國家領導人一同,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華夏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
2011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了279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隻有劉峰1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其中一等獎2項,榮屬於吳良院士和王小謨院士,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148項;同時授予了5名外籍專家華夏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很明顯,劉峰成為了這些人當中獨占鼇頭的那一位,而馬明偉院士,這一次也憑借著電磁軌道炮獲得了一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至於劉峰頒獎的對象,是王小謨院士。
這位雷達專家,從事雷達研製工作已經50多年了,先後主持研製過華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水平的雷達,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了華國的預警機技術發展路線圖,構建了預警機裝備發展體係,主持研製了華國的第一代機載預警係統,引領華國預警機事業實現了跨越式、係列化的發展,並邁向了國際先進水平,被人稱為華國的“預警機之父”。
對於有著這樣尊號的人,劉峰一向是非常尊敬的,並沒有因為身處頒獎人的地位就姿態高昂。
恭恭敬敬地將獎牌戴到了老人家的脖子上,主動地和人家握了握手,並且笑著道:“王院士,恭喜恭喜。其實很早之前我就想拜訪您了,卻一直都找不到機會,等下來之後,一定得去叨擾您。”
王院士和顏悅色地說道:“哪裏哪裏,劉教授客氣了,有什麽叨擾的。我也是久仰您的大名了,等下來之後我們再一起交流。”
劉峰點了點頭,兩人也並沒有繼續說話。
隻不過有了第一次見麵,接下來,劉峰再去拜訪也不會顯得很唐突。
接下來,是合影留念,所有獲獎人站到了主席台中央,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站好。
一時間,台下的閃光燈哢嚓哢嚓閃個不停。
除了台下的閃光燈以外,這些人還麵對著全場數千人的羨慕目光,麵對著整個華國乃至於全世界所有人的審視!
當然,他們也經得起審視。
而央視新聞的評論區裏,看到一個個平日裏隻能在電視上或者海報上才能看到的科學家大佬,圍觀群眾大開了一番眼界,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為這些人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看到這些可愛的人,尤其是那一群白發蒼蒼的老人,這一刻,我哭了,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日子!”
“沒錯,沒有這些科學家們的默默奉獻,哪有我們華國一天天的強大,這份榮譽,他們是當之無愧的!”
“我雖然不懂科學,但也懂得科學家們的重要性,至少,比起那些戲子來說,這些人更值得我們的尊敬,祝賀他們!”
“祝賀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才是華國最可愛的人!”
當然,也不是沒有歪樓的評論,尤其是一些人看到人群當中最年輕的那個身影的時候!
“劉峰大神真牛筆”
“劉峰大神666”的彈幕漫天飛舞……
一時間,這些“牛糞”們激動得五體投地。
和這些人一樣,卓婷婷感到大開眼界的同時,也為這些可愛的人送上了自己祝福的掌聲。
尤其是當她將目光轉向站在大長老身邊的那位年輕人的時候,她的目光就變得越發迷離了——這,就是自己的男人,頂天立地的男人!
合影過後,緊接著是二長老代表整個長老會的講話,老人家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向參與和支持了華國科技事業的外國專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最後,頒獎大會宣告結束……
按照慣例,所有獲獎者與部分受邀前來參加儀式的賓客,將會移步到附近的釣魚台國賓館,參加國宴。
牽著卓婷婷的手,看著周圍的碧水紅花、林木石橋,正在這座代表著古典情調與現代建築完美結合的國賓館中雅座的劉峰、忽然對身邊的大長老開口道:“大長老,我有一個問題請教。”
老人和顏悅色地說道:“什麽問題?”
劉峰環視了一眼四周,隨口說道:“國賓館還好理解,您知道這裏為什麽叫釣魚台嗎?”
聽到這個問題,老人笑了笑,用輕鬆地口吻說道:“相傳南宋金朝時章宗完顏璟遊山玩水偶然到此地,被這大自然的美景所傾倒。於是他在此築一台,專為釣魚,釣魚台因此而得名。
1763年,清乾隆重修行宮,把金代魚藻池的舊址灘治成湖,並引來香山之水,使之通到阜成門外護城河,到了乾隆39年,增建了釣魚台台座,乾隆皇帝還親自題寫了“釣魚台”三字,並製詩,分別刻在台西、東額右匾上,灘治成湖,就是玉淵潭,修建的行宮就是釣魚台。
但是到了清末,這裏已經‘不台,亦不亭了’。如今釣魚台國賓館西南刻著的‘釣魚台’三個字,高台並非原址,真跡早已不存。”
“原來如此,”劉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還以為是願者上鉤的意思呢,長老們在這裏接見外賓,願者上鉤嘛!”
“哈哈哈!”
老人哈哈大笑。
周圍的人也莞爾。
不管是否是‘願者上鉤’的意思,但‘釣魚台’三個字確實也今非昔比了,畢竟以前隻能是帝王享受的地方,現在就連平民百姓也能到這裏來參觀,甚至是小住幾日,當然,價格或許有點不菲也就是了。
總之,共和國永遠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隻有這樣才值得他們這些科學家為之燃燒青春、不求迴報的默默奉獻。
劉峰和大長老坐在一桌,其他幾位長老也分開落座,陪同著幾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坐在了一起,上千人同時在這裏進餐,就連國賓館的宴會主廳也顯得摩肩接踵起來,往年的時候,這裏最多也隻有500人,而這一次,卻足足多出了一倍,真是好不熱鬧。
很快,第一波菜就上齊了。
大長老親自開了一瓶茅台,為劉峰和自己在高腳杯中倒上了一小杯,而其他人也倒上了酒和飲料。
“諸位教授,感謝你們為華國科技事業做出的貢獻,我謹代表華國給大家敬一杯酒,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幹杯!”
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被大長老敬酒的,可他們在座的這些人都非常辛運的遇到了這一刻,一飲而盡。
和其他人一道,劉峰也將酒杯裏的茅台一飲而盡。
入喉的酒液纏綿悱惻,卻並沒有一般的烈酒那般燒喉難耐,作為國酒,茅台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的,至少,對於劉峰來說,他還是第一次喝到這般特別的味道。
或許,這大概便是成功的滋味罷?
……
午宴很快就過去,對於酒品,除了各位的家屬以外,大家都是淺嚐輒止的,因為在下午,這裏還有一場更加重要的會議將要舉行。
而這,也是為何今年會多出一倍的人來到釣魚台的原因。
會議的時間安排在了下午兩點開始,因此劉峰還有一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
然而,本想去釣魚台國賓館體驗一番傳說中4000美元一天的總統套房、到底是如何金碧輝煌的劉峰,在走出宴會大廳的那一刻,就被央視的記者給盯上了。
這一次采訪他的記者是央視非常有名的王牌主持,一個十分有氣質的秀姐,曾經主持過高端訪問等一係列的一對一對話節目。
劉峰不好意思拒絕人家的熱情,或者說他從來沒有拒絕過秀姐記者的采訪,隻能‘無奈’地點頭答應下來。
首先將卓婷婷安排到了套房休息間休息,幾人隨後便來到了國賓館的一處小型會議室內。
攝像師將鏡頭對準了會議室內的兩張沙發,然後主持人麵對鏡頭,用熱情洋溢的聲音說道: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後,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了劉峰劉教授作為我們的嘉賓,進行一次高端會談,我是主持人苗陽舒,歡迎大家收看我們的高端會談欄目。”
這時候,劉峰配合地從會議室外來到了鏡頭前。
“劉教授,歡迎歡迎。”
“主持人好。”
“請坐。劉教授,在采訪您的開始,請允許我先播放一段視頻……”
鏡頭一轉,掛在沙發正前方的幕布上便開始播放視頻。
視頻是一位記者小姐姐在街上隨即采訪路人的畫麵。
“我們都知道,作為華國唯一一位獲得炸藥獎的學者,劉峰教授在我國的人氣非常高,讓我們來采訪下這些路人,看看這些人對劉峰教授到底是什麽想法吧!”
說著,她逮著了一名看上去比較年輕的小哥,用好聽的聲音問道。
“您好,先生,請問您知道劉峰劉教授嗎?”
身穿休閑棉襖的小哥哥發現是央視記者,頓時眼前一亮:“知道知道。”
記者笑了笑,繼續問道:“那麽,請問您對於劉峰教授獲得炸藥獎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有什麽感觸?”
小哥帥氣一笑,露出了兩個小酒窩:“這個嘛,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同樣是20歲的年輕人,而且我還要比劉峰大神大兩個月,但為何獲得這兩項大獎的人不是我。”
記者小姐姐臉上帶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
廢話,我還比劉峰大神大了7歲多呢,咋也沒獲獎?
調皮了一下,那位小哥輕輕咳嗽了一聲,隨即一臉嚴肅地說道: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對我最大的觸動還是,還是咱們華國科學界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在新時代,像劉峰大神那樣的人才越來越多,假以時日,我相信倒時候不隻是一個劉教授,會有千千萬萬個劉教授出現,帶領我們華國科學界重攀科技的高峰……”
像這樣的采訪不隻一例,幾乎記者小姐姐隨便采訪一位路人,都對劉峰大神發表了一番崇拜的看法。
而劉峰也分明能夠看出,這些人都不是說的場麵話,而是發自內心地對他的尊重和崇拜。
收迴視頻,主持人秀姐笑了笑:“那麽劉教授,您自己對於您相繼獲得炸藥獎和國家科學技術獎,有什麽感想?”
想了想,劉峰用輕鬆地口吻迴答道:“覺得很榮幸,也很意外吧,畢竟,我搞科研的初衷,純粹是為了興趣,根本就沒有想過能獲得炸藥獎,更沒想過能夠在國家的舞台上,被大長老親自頒獎。我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真沒想到能夠得到這麽多人的厚愛,慚愧,慚愧。”
主持人明顯愣了一愣,平平無奇?
平平無奇的人能夠獲得這麽多的榮譽?
果然是平平無奇劉教授!
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結很久,接下來,記者秀姐又問了一些其他的問題,劉峰也非配合地迴答了出來。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約定的40分鍾還隻剩下幾分鍾。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記者秀姐非常好奇地問道,“劉教授,大家都在猜測您最近在幹什麽,有人猜測您在研究新材料,也有人在猜測您在研究電磁炮,但更多的人都在猜測,您在研究可控核聚變,那麽您方便透露,您現在在研究什麽嗎,而可控核聚變到底又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看著記者秀姐好奇當中帶著肯定的表情,劉峰若有所思地笑了笑,這位秀姐,莫非也加入了戰忽局不成?
當然,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向他問起有關可控核聚變的事情。
而且恐怕不隻是這些人,整個華國或者是全世界的人都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
一想到自己正在研究的反物質工程項目,劉峰便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我,借此機會,我也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可控核聚變技術確實是我目前在研究的一項技術,但這絕不是我研究的全部。至於可控核聚變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說到這裏,劉峰麵對鏡頭,神色堅定:“10年內,我們見分曉!”
當然會有。
但這會兒他已經完全感覺不到了。
至於激動?
那是肯定的。
作為華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耀,這同時也是學術界乃至於整個華國,對於一名學者的最大褒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華國能夠給他帶來的東西,甚至遠遠超越了炸藥獎帶給他的一切。
在一片雷動的掌聲中,劉峰步履平穩地走到了主席台中央,接過了話筒。
在與人民大會堂全場嘉賓3300多人短暫的對視下,他看到了餘敏院士向他微笑,朱起鶴院士向他點頭致意,何承弼院士麵無表情,之前那位擦肩而過的“神經”則看上去有點憤怒?
很顯然,直到這一刻,劉峰也不能完全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但無論如何,他已經站在了華國科學界的頂峰!
在一雙雙視線的注視下,在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們的期盼當中,劉峰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發表他的獲獎感言——與其說是獲獎感言,不如說他對華國未來科學發展的規劃與期待!
當然,在這個場合上,他並不能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出來,畢竟時間也不允許,他也不能完全搶了別人出風頭的機會。
於是,簡單的發表了一番獲獎感言過後,劉峰便將會場交還給了賀長老。
全場嘉賓起立致敬。
掌聲再次響徹人民大會堂的大廳。
緊接著,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頒獎儀式結束。
劉峰又非常榮幸地同大長老等國家領導人一同,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華夏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
2011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了279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隻有劉峰1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其中一等獎2項,榮屬於吳良院士和王小謨院士,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148項;同時授予了5名外籍專家華夏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很明顯,劉峰成為了這些人當中獨占鼇頭的那一位,而馬明偉院士,這一次也憑借著電磁軌道炮獲得了一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至於劉峰頒獎的對象,是王小謨院士。
這位雷達專家,從事雷達研製工作已經50多年了,先後主持研製過華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水平的雷達,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了華國的預警機技術發展路線圖,構建了預警機裝備發展體係,主持研製了華國的第一代機載預警係統,引領華國預警機事業實現了跨越式、係列化的發展,並邁向了國際先進水平,被人稱為華國的“預警機之父”。
對於有著這樣尊號的人,劉峰一向是非常尊敬的,並沒有因為身處頒獎人的地位就姿態高昂。
恭恭敬敬地將獎牌戴到了老人家的脖子上,主動地和人家握了握手,並且笑著道:“王院士,恭喜恭喜。其實很早之前我就想拜訪您了,卻一直都找不到機會,等下來之後,一定得去叨擾您。”
王院士和顏悅色地說道:“哪裏哪裏,劉教授客氣了,有什麽叨擾的。我也是久仰您的大名了,等下來之後我們再一起交流。”
劉峰點了點頭,兩人也並沒有繼續說話。
隻不過有了第一次見麵,接下來,劉峰再去拜訪也不會顯得很唐突。
接下來,是合影留念,所有獲獎人站到了主席台中央,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站好。
一時間,台下的閃光燈哢嚓哢嚓閃個不停。
除了台下的閃光燈以外,這些人還麵對著全場數千人的羨慕目光,麵對著整個華國乃至於全世界所有人的審視!
當然,他們也經得起審視。
而央視新聞的評論區裏,看到一個個平日裏隻能在電視上或者海報上才能看到的科學家大佬,圍觀群眾大開了一番眼界,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為這些人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看到這些可愛的人,尤其是那一群白發蒼蒼的老人,這一刻,我哭了,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日子!”
“沒錯,沒有這些科學家們的默默奉獻,哪有我們華國一天天的強大,這份榮譽,他們是當之無愧的!”
“我雖然不懂科學,但也懂得科學家們的重要性,至少,比起那些戲子來說,這些人更值得我們的尊敬,祝賀他們!”
“祝賀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才是華國最可愛的人!”
當然,也不是沒有歪樓的評論,尤其是一些人看到人群當中最年輕的那個身影的時候!
“劉峰大神真牛筆”
“劉峰大神666”的彈幕漫天飛舞……
一時間,這些“牛糞”們激動得五體投地。
和這些人一樣,卓婷婷感到大開眼界的同時,也為這些可愛的人送上了自己祝福的掌聲。
尤其是當她將目光轉向站在大長老身邊的那位年輕人的時候,她的目光就變得越發迷離了——這,就是自己的男人,頂天立地的男人!
合影過後,緊接著是二長老代表整個長老會的講話,老人家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向參與和支持了華國科技事業的外國專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最後,頒獎大會宣告結束……
按照慣例,所有獲獎者與部分受邀前來參加儀式的賓客,將會移步到附近的釣魚台國賓館,參加國宴。
牽著卓婷婷的手,看著周圍的碧水紅花、林木石橋,正在這座代表著古典情調與現代建築完美結合的國賓館中雅座的劉峰、忽然對身邊的大長老開口道:“大長老,我有一個問題請教。”
老人和顏悅色地說道:“什麽問題?”
劉峰環視了一眼四周,隨口說道:“國賓館還好理解,您知道這裏為什麽叫釣魚台嗎?”
聽到這個問題,老人笑了笑,用輕鬆地口吻說道:“相傳南宋金朝時章宗完顏璟遊山玩水偶然到此地,被這大自然的美景所傾倒。於是他在此築一台,專為釣魚,釣魚台因此而得名。
1763年,清乾隆重修行宮,把金代魚藻池的舊址灘治成湖,並引來香山之水,使之通到阜成門外護城河,到了乾隆39年,增建了釣魚台台座,乾隆皇帝還親自題寫了“釣魚台”三字,並製詩,分別刻在台西、東額右匾上,灘治成湖,就是玉淵潭,修建的行宮就是釣魚台。
但是到了清末,這裏已經‘不台,亦不亭了’。如今釣魚台國賓館西南刻著的‘釣魚台’三個字,高台並非原址,真跡早已不存。”
“原來如此,”劉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還以為是願者上鉤的意思呢,長老們在這裏接見外賓,願者上鉤嘛!”
“哈哈哈!”
老人哈哈大笑。
周圍的人也莞爾。
不管是否是‘願者上鉤’的意思,但‘釣魚台’三個字確實也今非昔比了,畢竟以前隻能是帝王享受的地方,現在就連平民百姓也能到這裏來參觀,甚至是小住幾日,當然,價格或許有點不菲也就是了。
總之,共和國永遠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隻有這樣才值得他們這些科學家為之燃燒青春、不求迴報的默默奉獻。
劉峰和大長老坐在一桌,其他幾位長老也分開落座,陪同著幾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坐在了一起,上千人同時在這裏進餐,就連國賓館的宴會主廳也顯得摩肩接踵起來,往年的時候,這裏最多也隻有500人,而這一次,卻足足多出了一倍,真是好不熱鬧。
很快,第一波菜就上齊了。
大長老親自開了一瓶茅台,為劉峰和自己在高腳杯中倒上了一小杯,而其他人也倒上了酒和飲料。
“諸位教授,感謝你們為華國科技事業做出的貢獻,我謹代表華國給大家敬一杯酒,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幹杯!”
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被大長老敬酒的,可他們在座的這些人都非常辛運的遇到了這一刻,一飲而盡。
和其他人一道,劉峰也將酒杯裏的茅台一飲而盡。
入喉的酒液纏綿悱惻,卻並沒有一般的烈酒那般燒喉難耐,作為國酒,茅台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的,至少,對於劉峰來說,他還是第一次喝到這般特別的味道。
或許,這大概便是成功的滋味罷?
……
午宴很快就過去,對於酒品,除了各位的家屬以外,大家都是淺嚐輒止的,因為在下午,這裏還有一場更加重要的會議將要舉行。
而這,也是為何今年會多出一倍的人來到釣魚台的原因。
會議的時間安排在了下午兩點開始,因此劉峰還有一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
然而,本想去釣魚台國賓館體驗一番傳說中4000美元一天的總統套房、到底是如何金碧輝煌的劉峰,在走出宴會大廳的那一刻,就被央視的記者給盯上了。
這一次采訪他的記者是央視非常有名的王牌主持,一個十分有氣質的秀姐,曾經主持過高端訪問等一係列的一對一對話節目。
劉峰不好意思拒絕人家的熱情,或者說他從來沒有拒絕過秀姐記者的采訪,隻能‘無奈’地點頭答應下來。
首先將卓婷婷安排到了套房休息間休息,幾人隨後便來到了國賓館的一處小型會議室內。
攝像師將鏡頭對準了會議室內的兩張沙發,然後主持人麵對鏡頭,用熱情洋溢的聲音說道: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後,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了劉峰劉教授作為我們的嘉賓,進行一次高端會談,我是主持人苗陽舒,歡迎大家收看我們的高端會談欄目。”
這時候,劉峰配合地從會議室外來到了鏡頭前。
“劉教授,歡迎歡迎。”
“主持人好。”
“請坐。劉教授,在采訪您的開始,請允許我先播放一段視頻……”
鏡頭一轉,掛在沙發正前方的幕布上便開始播放視頻。
視頻是一位記者小姐姐在街上隨即采訪路人的畫麵。
“我們都知道,作為華國唯一一位獲得炸藥獎的學者,劉峰教授在我國的人氣非常高,讓我們來采訪下這些路人,看看這些人對劉峰教授到底是什麽想法吧!”
說著,她逮著了一名看上去比較年輕的小哥,用好聽的聲音問道。
“您好,先生,請問您知道劉峰劉教授嗎?”
身穿休閑棉襖的小哥哥發現是央視記者,頓時眼前一亮:“知道知道。”
記者笑了笑,繼續問道:“那麽,請問您對於劉峰教授獲得炸藥獎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有什麽感觸?”
小哥帥氣一笑,露出了兩個小酒窩:“這個嘛,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同樣是20歲的年輕人,而且我還要比劉峰大神大兩個月,但為何獲得這兩項大獎的人不是我。”
記者小姐姐臉上帶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
廢話,我還比劉峰大神大了7歲多呢,咋也沒獲獎?
調皮了一下,那位小哥輕輕咳嗽了一聲,隨即一臉嚴肅地說道: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對我最大的觸動還是,還是咱們華國科學界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在新時代,像劉峰大神那樣的人才越來越多,假以時日,我相信倒時候不隻是一個劉教授,會有千千萬萬個劉教授出現,帶領我們華國科學界重攀科技的高峰……”
像這樣的采訪不隻一例,幾乎記者小姐姐隨便采訪一位路人,都對劉峰大神發表了一番崇拜的看法。
而劉峰也分明能夠看出,這些人都不是說的場麵話,而是發自內心地對他的尊重和崇拜。
收迴視頻,主持人秀姐笑了笑:“那麽劉教授,您自己對於您相繼獲得炸藥獎和國家科學技術獎,有什麽感想?”
想了想,劉峰用輕鬆地口吻迴答道:“覺得很榮幸,也很意外吧,畢竟,我搞科研的初衷,純粹是為了興趣,根本就沒有想過能獲得炸藥獎,更沒想過能夠在國家的舞台上,被大長老親自頒獎。我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真沒想到能夠得到這麽多人的厚愛,慚愧,慚愧。”
主持人明顯愣了一愣,平平無奇?
平平無奇的人能夠獲得這麽多的榮譽?
果然是平平無奇劉教授!
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結很久,接下來,記者秀姐又問了一些其他的問題,劉峰也非配合地迴答了出來。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約定的40分鍾還隻剩下幾分鍾。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記者秀姐非常好奇地問道,“劉教授,大家都在猜測您最近在幹什麽,有人猜測您在研究新材料,也有人在猜測您在研究電磁炮,但更多的人都在猜測,您在研究可控核聚變,那麽您方便透露,您現在在研究什麽嗎,而可控核聚變到底又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看著記者秀姐好奇當中帶著肯定的表情,劉峰若有所思地笑了笑,這位秀姐,莫非也加入了戰忽局不成?
當然,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向他問起有關可控核聚變的事情。
而且恐怕不隻是這些人,整個華國或者是全世界的人都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
一想到自己正在研究的反物質工程項目,劉峰便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我,借此機會,我也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可控核聚變技術確實是我目前在研究的一項技術,但這絕不是我研究的全部。至於可控核聚變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說到這裏,劉峰麵對鏡頭,神色堅定:“10年內,我們見分曉!”